产品外观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9555发布日期:2021-04-27 20:1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产品外观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品外观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产品外观质量检测装置通常包括用于获取被检测的工件的图像的相机组件、用于照亮被检测的工件的灯具和用于承载被检测的工件的载物台,相机组件所获取的图像发送至后台的图像识别和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以判断当前被检测的产品的外观质量。现有的灯具的高度位置通常是固定不可调的,不能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产品的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外观质量检测装置,包括相机组件、灯具和用于承载被检测的工件的载物台,该相机组件和灯具设于载物台的上方,该灯具呈环形,该相机组件位于灯具的中心孔中;该灯具包括外筒、光源架和升降架,该外筒、光源架和升降架均呈环形,且外筒、光源架和升降架与中心孔的轴线同轴设置,光源架和升降架均位于外筒的内侧,光源架位于升降架的上方;该光源架上设有多颗绕中心孔的轴线周向等间隔分布的led灯珠;该升降架上设有多个绕中心孔的轴线周向等间隔分布的透光孔,led灯珠的数量与透光孔的数量相等,每颗led灯珠分别与一个透光孔的位置对应,各透光孔内分别安装有透镜;该升降架被设置成可沿中心孔的轴线直线移动;该外筒被设置成可绕中心孔的轴线转动;该外筒与升降架之间设有将外筒的转动转变为升降架的直线移动的传动机构。
4.本实用新型在升降架沿中心孔的轴线直线移动时可使各透镜靠近或者远离与该透镜位置对应的led灯珠,借此以实现调焦的作用,能够调节不同高度位置的光照强度,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工件的光照。
附图说明
5.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及控制原理图;
6.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7.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的主视图;
8.图4示出了图3的a

a剖视图;
9.图5示出了图3的b

b剖视图;
10.图6示出了在图5的基础上转动外筒以驱使升降架下移一段距离后的示意图;
11.图7示出了在图5的基础上将各部件进行分解后的示意图;
12.图8和图9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13.图10和图11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14.附图标号:
15.100工件;10相机组件;20灯具、201灯具的中心孔、202中心孔的轴线;30图像识别及处理系统;40载物台;
16.50外筒、501齿圈、502外筒的内侧壁;
17.60光源架、601 led灯珠、602柱体、603条形滑槽;
18.70升降架、701透光孔、702透镜、703遮光筒、704升降架的外侧壁、705条形凸块;
19.80电机、801齿轮;90内筒。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1.如图1所示的一种产品外观质量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获取被检测的工件100的图像的相机组件10、用于照亮被检测的工件的灯具20和用于对相机组件所获取的图像进行识别和处理的图像识别及处理系统30,该相机组件10与图像识别及处理系统30建立通讯连接,以使相机组件获取的图像发送至图像识别及处理系统。
22.如图2至图11所示,该产品外观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承载被检测的工件100的载物台40,该相机组件10和灯具20设于载物台40的上方,该灯具20呈环形(尤其是圆环形),该相机组件10位于灯具的中心孔201中;
23.该灯具20包括外筒50、光源架60和升降架70,该外筒50、光源架60和升降架70均呈环形,且外筒50、光源架60和升降架70与中心孔的轴线202同轴设置,光源架60和升降架70均位于外筒50的内侧,光源架60位于升降架70的上方;
24.该光源架60上设有多颗绕中心孔的轴线202周向等间隔分布的led灯珠601;
25.该升降架70上设有多个绕中心孔的轴线202周向等间隔分布的透光孔701,led灯珠的数量与透光孔的数量相等,每颗led灯珠分别与一个透光孔的位置对应,以使各led灯珠产生的光线经与该led灯珠位置对应的透光孔射出,各透光孔701内分别安装有透镜702(尤其是凸透镜);
26.该升降架70被设置成可沿中心孔的轴线202直线移动;
27.该外筒50被设置成可绕中心孔的轴线202转动,本实施例中,光源架是固定的,外筒可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可转动地安装于光源架上;
28.该外筒50与升降架70之间设有将外筒50的转动转变为升降架70的直线移动的传动机构。
29.该技术方案在升降架沿中心孔的轴线直线移动时可使各透镜靠近或者远离与该透镜位置对应的led灯珠,借此以实现调焦的作用,能够调节不同高度位置的光照强度,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工件的光照。
30.该产品外观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驱使外筒50转动的电动驱动机构。
31.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电动驱动机构能够实现电动控制,提高自动化的程度。
32.该电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80和安装于电机80的输出轴上的齿轮801;
33.该外筒50的外侧壁设有绕中心孔的轴线一圈的齿圈501;
34.该齿轮801与齿圈501啮合。
35.该技术方案公开的电动驱动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36.本实施例中,该图像识别及处理系统为中央控制器,该电机80与图像识别及处理系统30建立通讯连接,以使图像识别及处理系统能够控制电机的启动或者停止。
37.该光源架60上设有数量与led灯珠601的数量相等的柱体602,每颗led灯珠601安
装于一根柱体602的端面处,本实施例中,各柱体与光源架是一体成型的;
38.该升降架70上设有数量与透光孔701的数量相等的遮光筒703,每个遮光筒703分别与一个透光孔701的位置对应,且各遮光筒703包围与该遮光筒位置对应的透光孔701,本实施例中,各遮光筒与升降架是一体成型的;
39.各遮光筒703分别套于一根柱体602外,以罩覆柱体上的led灯珠,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遮光筒以避免漏光。
40.该传动机构包括设于外筒的内侧壁502上的内螺纹(图中未示出)和设于升降架的外侧壁704上的外螺纹(图中未示出),该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以将外筒50的转动转变为升降架70的直线移动。
41.该技术方案公开的传动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42.该升降架70与光源架60之间设有用于引导升降架70沿中心孔的轴线202直线移动的导向机构;
43.该导向机构包括设于光源架60上的条形滑槽603和设于升降架上的条形凸块705,该条形滑槽603的长度方向和条形凸块705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中心孔的轴线202方向;该条形凸块705置入条形滑槽603内,且条形凸块705与条形滑槽603滑移配合。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机构以引导升降架发移动,设计合理,便于实施。
44.该灯具20还包括与外筒50同轴设置的内筒90,该外筒50套于内筒90之外,该光源架和升降架设于内筒90与外筒50之间,该内筒90与光源架相同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