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衡器称体台面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6334发布日期:2021-06-11 19:2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衡器称体台面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衡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型衡器称体台面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衡器,是用于化工、商品混凝土、物流、港口、码头、厂矿、商家等用于大宗货物计量的主要称重设备,在二十世纪80年代之前常见的汽车衡一般是利用杠杆原理纯机械构造的机械式汽车衡,也称作机械地磅,scs—d8型全数字式电子汽车衡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数字式称重传感器和数字式称重显示仪而设计的全电子模块化汽车衡,数字式称重传感器采用数字技术,能对温度系数、非线性、滞后和蠕变等进行自动数字化补偿。

大型衡器又称地磅主要用于测试挂车的超载系数。因此其台面需要进行拼接才能满足需求,现有的直接是将两块钢板放在一起。这种方式不固定,在称重的过程中会对泵体产生危害,而且长时间的磨损,碰撞错位会使钢板出现位移,从而造成地磅的不准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大型衡器称体台面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衡器称体台面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衡器称体台面连接结构,包括基坑护壁,所述基坑护壁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底板,且底板上等距分布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上架设有龙骨,且龙骨的顶部铺设有第一秤台和第二秤台,所述第一秤台的后端对称开设有第二榫槽,且第二秤台的前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榫槽,所述第一榫槽和第二榫槽之间嵌合有银锭榫,所述第一秤台和第二秤台相贴合的一端底部中心处均焊接有定位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板的底部套接有卡板,且卡板和定位板之间均设置有螺孔,所述卡板上的螺孔和定位板上的螺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卡板的内高是定位板高度的一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银锭榫的两端为等腰梯形结构,且银锭榫的长度是第一榫槽长度的两倍,所述银锭榫的深度和第二榫槽的开设深度相等,且第一榫槽和第二榫槽结构大小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龙骨之间对称贴合有连接件,且连接件呈倒置凹字形构件,所述连接件的内壁设有螺栓,且螺栓贯穿龙骨壁通过螺母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龙骨的底部且沿其宽度方向等距设有一排横杆,且横杆搭接在传感器的顶部,所述横杆的厚度是龙骨高度的三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秤台和第二秤台的长度之和与基坑护壁长度相等,且第一秤台和第二秤台的宽度小于基坑护壁的开设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秤台和第二秤台的宽度大于底板的宽度,且第一秤台和第二秤台的两侧底端设有垂边,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焊接有翻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将地磅上面的秤台进行组合连接,是多个承台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从而减小在使用过程中的数据误差,同时秤台形成一个整体后减小了之间相互的磨损,以及错位碰撞而导致的扭曲变形提高台面的使用寿命,本装置在连接机构中采用古法连接,效仿古代桥梁建筑石块之间常采用的银锭榫进行连接,银锭榫又叫木销拼接榫、蝴蝶榫,是一种两头大、中腰细的榫卯结构,因其形似银锭而得名,银锭榫主要用于两板的拼合和结构性开裂的修复,起到材料拼接和加固的作用,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很好的抵抗台面的位移拉伸问题,同时在台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定位板,以方便连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台面在拼接完成后边角对齐,定位板上设置有卡板,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进一步的加强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大型衡器称体台面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大型衡器称体台面连接结构中秤台骨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大型衡器称体台面连接结构中秤台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坑护壁;2、传感器;3、龙骨;4、底板;5、第一秤台;6、银锭榫;7、第二秤台;8、横杆;9、螺栓;10、连接件;11、第一榫槽;12、第二榫槽;13、卡板;14、螺孔;15、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大型衡器称体台面连接结构,包括基坑护壁1,基坑护壁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底板4,且底板4上等距分布有传感器2,传感器2上架设有龙骨3,且龙骨3的顶部铺设有第一秤台5和第二秤台7,第一秤台5的后端对称开设有第二榫槽12,且第二秤台7的前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榫槽11,第一榫槽11和第二榫槽12之间嵌合有银锭榫6,第一秤台5和第二秤台7相贴合的一端底部中心处均焊接有定位板15。

在图2中,定位板15的底部套接有卡板13,且卡板13和定位板15之间均设置有螺孔14,卡板13上的螺孔14和定位板15上的螺孔14在同一条直线上,卡板13的内高是定位板15高度的一半,通过定位板15使第一秤台5和第二秤台7在连接时边角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使用卡板13固定定位板15并通过螺孔14贯穿螺丝进行固定。

在图2中,银锭榫6的两端为等腰梯形结构,且银锭榫6的长度是第一榫槽11长度的两倍,银锭榫6的深度和第二榫槽12的开设深度相等,且第一榫槽11和第二榫槽12结构大小相等,银锭榫6又叫木销拼接榫、蝴蝶榫,是一种两头大、中腰细的榫卯结构,因其形似银锭而得名,银锭榫6主要用于两板的拼合和结构性开裂的修复,起到材料拼接和加固的作用。

在图2中,龙骨3之间对称贴合有连接件10,且连接件10呈倒置凹字形构件,连接件10的内壁设有螺栓9,且螺栓9贯穿龙骨3壁通过螺母固定连接,连接件10可以将相邻两根不相交的龙骨3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具有很好的抗压性。

在图2中,龙骨3的底部且沿其宽度方向等距设有一排横杆8,且横杆8搭接在传感器2的顶部,横杆8的厚度是龙骨3高度的三分之一,通过横杆8将龙骨3受到的力均匀的进行分布并传递到传感器2上。

在图2中,第一秤台5和第二秤台7的长度之和与基坑护壁1长度相等,且第一秤台5和第二秤台7的宽度小于基坑护壁1的开设宽度,该设计的作用是由于在承重时第一秤台5和第二秤台7需要有一定的空间进行上下浮动。

在图2中,第一秤台5和第二秤台7的宽度大于底板4的宽度,且第一秤台5和第二秤台7的两侧底端设有垂边,底板4的顶部两侧焊接有翻边,该设计的好处是在阴雨天气时,雨水不会进入到底板4内,从而导致传感器2失灵或者短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先进行基坑开挖并且整理平整,随后将基坑护壁1固定在基坑上,然后将底板4放置在基坑护壁1内,在底板4上等距均匀的排列有传感器2,在传感器2上搭建横杆8,横杆8上焊接龙骨3,龙骨3之间通过连接件10和螺栓9进行固定连接,随后将第一秤台5和第二秤台7铺设在龙骨3上,并通过银锭榫6进行固定形成整体,同时定位板15的底部套接有卡板13,通过定位板15使第一秤台5和第二秤台7在连接时边角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使用卡板13固定定位板15并通过螺孔14贯穿螺丝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