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漏检测贴以及液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5743发布日期:2021-06-18 16:1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液漏检测贴以及液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液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漏检测贴以及包含该液漏检测贴的液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液漏检测在不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在:石油管道,医疗器械,电池行业等等。现有技术中,针对电池行业的液漏检测方法主要有导线式液漏检测方法和网格式液漏检测方法两种。

导线式检测方法采用如图4所示的嵌设有导线的带主体,这种方法对正在施工的电池尚可操作,但是该方方法需要缠绕电池本体,并且受检测区域的限制,尤其是对已经安装就位的电池基本就无法施工。网格

网格式液漏检测方法采用如图5所示的网格,这种方法需要在电池成组时就要设计进去,对已经安装就位的电池无法实现后期加装,局限性太大;同时这种网格状的设计需要较高的加工精度,造成制造成本高。

综上,现有电池行业的漏液检测方法比较复杂,加工成本较高,并且安装困难,无法适用于已经安装就位或正在安装的蓄电池的液漏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较低、安装便捷并且对已经安装就位或正在安装的蓄电池都适用的液漏检测贴以及包含该液漏检测贴的液漏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方案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漏检测贴,被设置在蓄电池中的电池箱体位于漏液检测位置处的外表面,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两个相互独立且对应设置的电极片,其中,每个电极片包含一个主导条以及与该主导条分别相连接的复数个支导条,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沿对应的主导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分别朝向另一个主导条的方向延伸,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和另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依次相互交替布置,相邻的两个支导条之间以及一个电极片中的支导条与另一个电极片中的主导条之间均设有间隙,电极片由导电金属层以及复合在该导电金属层的一个侧面上的粘结层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每个电极片具有至少一个干接部,干接部设置在主导条的一个端部或者位于主导条的端部处的支导条的自由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电极片由导电金属层以及复合在该导电金属层的一个侧面上的粘结层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导电金属层为铝箔片或者铜箔片,铝箔片和铜箔片的厚度均为0.05-0.15m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粘结层为双面胶,双面胶的厚度为0.05-0.15m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转移贴片,设置在粘结层远离导电金属层的侧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转移贴片为由pet或pvc材料制成的薄片,薄片的厚度为0.05-0.15m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两个电极片为中心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间隙的宽度为0.5-5m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支导条和对应的主导条为一体成型制成。

<方案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漏检测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至少一个液漏检测贴,其中,液漏检测贴为<方案一>的液漏检测贴。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液漏检测贴以及包含该液漏检测贴的液漏检测装置,因为具有两个相互独立且对应设置的电极片,其中,每个电极片包含一个主导条以及与该主导条分别相连接的复数个支导条,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沿对应的主导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分别朝向另一个主导条的方向延伸,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和另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依次相互交替布置,相邻的两个支导条之间以及一个电极片中的支导条与另一个电极片中的主导条之间均设有间隙,电极片由导电金属层以及复合在该导电金属层的一个侧面上的粘结层构成,所以,本实用新型对已经安装就位或正在安装的蓄电池的液漏检测均可都适用,安装方便快捷,只需将液漏检测贴粘贴到电池箱体位于液漏检测位置处的外表面即可;而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漏检测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漏检测贴的分解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漏检测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液漏检测带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是现有技术中液漏检测网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液漏检测贴以及液漏检测装置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漏检测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漏检测贴的分解安装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液漏检测贴100包括两个电极片10和转移贴片20。

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电极片10相互独立且中心对称设置。每个电极片10包含一个主导条11以及与该主导条分别一体成型的六个支导条12。

一个电极片10中的所有支导条12沿对应的主导条11的长度方向依次等间隔布置,并且分别朝向另一个主导条11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支导条12沿垂直于对应的主导条11的方向延伸。

一个电极片10中的所有支导条12和另一个电极片10中的所有支导条12依次相互交替布置,并且相邻的两个支导条12之间设有第一间隙120,一个电极片10中的支导条12与另一个电极片10中的主导条11之间设有第二间隙1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隙的宽度d1和第二间隙的宽度d2为0.5-5mm。

每个电极片10具有两个干接部111、121,干接部111设置在主导条111的一个端部,干接部121设置在位于该主导条111的另一个端部处的支导条12的自由端部。

如图2所示,从厚度方向上来看,每个电极片10由导电金属层101和粘结层102构成。

导电金属层101采用柔性的铝箔片或者铜箔片,铝箔片和铜箔片的厚度均为0.05-0.15mm。在本实施例中,铝箔片和铜箔片的厚度为0.1mm的铝箔片。

粘结层102的一个侧面(即为如图2所示的上侧面)复合在导电金属层101的背面(即为如图2所示的下侧面)上,粘结层102的另一侧面(即为如图2所示的下侧面)用于与蓄电池中的电池箱体的外表面相粘接。在本实施例中,粘结层102采用双面胶,该双面胶的厚度为0.05-0.15mm。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极片10采用将从市场上直接购买的背胶式铝箔经冲压处理而制成。

如图1和图2所示,转移贴片20设置在粘结层102远离导电金属层10的侧面(即为如图2所示的下侧面)上,用于固定两个电极片10并将两个电极片10转移粘贴在电池箱体上。转移贴片20为由pet或pvc材料制成的薄片,该薄片的厚度为0.05-0.15mm,本实施例中,薄片的厚度为0.1mm。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漏检测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液漏检测贴100的使用过程为:

将转移贴片20从液漏检测贴100的一端撕开,然后慢慢将两个电极片10转移粘贴到蓄电池中的电池箱体200位于漏液检测位置201处的外表面,如图3所示。

利用两根导线将两个电极片10的干接点111和121分别与电阻检测判断单元相连接,从而液漏检测贴100和电阻检测判断单元构成液漏检测装置。

当不存在电解液泄漏时,两个电极片10相互不接触,呈断开状态。

当蓄电池模组内的电解液泄漏时,泄漏的电解液通过电池箱体200的缝隙流入第一间隙120和第二间隙110内,就会将导电金属层101表面氧化层腐蚀掉,从而将两个电极片10连接起来,形成短路。电阻检测判断单元通过检测两个电极片10之间的电阻的检测判断是否存在漏液问题。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液漏检测贴以及包含该液漏检测贴的液漏检测装置,因为具有两个相互独立且对应设置的电极片,其中,每个电极片包含一个主导条以及与该主导条分别相连接的复数个支导条,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沿对应的主导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分别朝向另一个主导条的方向延伸,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和另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依次相互交替布置,相邻的两个支导条之间以及一个电极片中的支导条与另一个电极片中的主导条之间均设有间隙,电极片由导电金属层以及复合在该导电金属层的一个侧面上的粘结层构成,所以,本实施例对已经安装就位或正在安装的蓄电池的液漏检测均可都适用,安装方便快捷,只需将液漏检测贴粘贴到电池箱体位于液漏检测位置处的外表面即可;而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因为间隙的宽度为5-10mm,进一步提高了液漏检测的精准度。

另外,因为每个电极片具有干接部,方便采用导线将电极片和检测装置中的电阻检测判断单元相连接。

此外,因为导电金属层为铝箔片或者铜箔片,粘结层为双面胶,容易从市场上采购,制造成本较低,易于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另外,因为还具有转移贴片,该设置在所述粘结层远离所述导电金属层的侧面上,不仅能够易于固定两个电极片,还方便将两个电极片同时转移粘贴到电池箱体。

此外,因为两个电极片为中心对称设置,易于制造,进一步降低了加工难度。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