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管网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46490发布日期:2021-07-06 19:1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管网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环境监测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管网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2.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无机盐,这些污染物的降解去除主要在生化池中完成,生化过程的温度、ph、orp、溶解氧、污泥浓度等水质参数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到污水的处理效果。所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对水质参数的实时在线监测,对及时、准确、有效的掌握污水处理情况并做出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授权公告号为cn210136224u的专利公开一种污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检查井、水质检测仪;所述检查井内壁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固定有过滤罩,所述过滤罩顶部贯穿有取水管,所述取水管一端连通有第一阀门,所述取水管另一端贯穿检查井内壁且与水质检测仪连通;所述水质检测仪顶部连通有清水管,所述清水管一端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通过导管连通有水箱。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根据其说明书得知,通过水泵和清水管,对取水管和水质检测仪内部与污水接触的部件进行及时清理,便于精确水质在线监测装置的监测结果。若需要得到较为精确的监测数据,则需要水质检测仪多次地进行测量,取多次测量后的结果的平均数,但是水质检测仪多次地测量将导致水泵多次地开启,对取水管和水质检测仪内部进行冲洗,从而导致水质检测仪多次测量时间的延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缩短水质检测仪多次测量的时间,本申请提供一种污水管网监测系统。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污水管网监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污水管网监测系统,包括检查井、与水面接触的检测探头、用于记录处理检测探头检测参数的水质检测仪、带动检测探头做周向运动的旋转检测座以及清洗检测探头的清洗装置;所述检查井的内壁设置有供检测探头穿过的防护罩;所述旋转检测座转动连接于防护罩;所述清洗装置安装于防护罩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检测检查井内的污水时,启动旋转检测座和清洗装置,检测探头在检测完污水的水质后,旋转检测座将检测探头转动至防护罩内,清洗装置及时对检测探头进行清理,清洗后的检测探头转出防护罩外,对污水再次检测。水质检查仪处理检测探头的多次检测参数,便可获得精确的检测数据。一方面旋转检测座和清洗装置的引入,提高检测探头多次的检测效率,从而缩短水质检测仪多次测量的时间,另一方面在向检查井排入污水时,防护罩降低污水内的杂质撞击检测探头的风险,提高检测探头的使用寿命。
9.可选的,还包括将检查井内的污水排出的排水管和通信连接于水质检测仪的控制终端;所述排水管的管口安装有开合于管口的电磁阀;所述控制终端通信连接于电磁阀;所述检查井的内侧壁安装有通信连接于控制终端的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位于防护罩
和排水管之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检查井内排入污水时,污水的水面接触到水位传感器后,水位传感器将水位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接收水位传感器的水位信号,并向电磁阀发送开启信号,电磁阀打开,排水管将检查井内的污水排出,降低检查井内的污水流入防护罩内的风险。
11.可选的,所述旋转检测座包括通信连接于控制终端的转动电机、同轴固定于转动电机转轴端部的滑环以及同轴固定于转动电机转轴周侧的转盘;所述转动电机固定于检查井的外侧壁;所述转动电机的转轴转动连接于防护罩的侧壁;所述滑环的定子固定于防护罩的内侧壁;所述检测探头固定于转盘的周侧;所述检测探头电连接于滑环,所述滑环电连接于水质检测仪。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滑环降低检测探头与水质检测仪之间的连接线缠绕的风险,另一方面在需要多次或单次检测污水水质时,只需通过控制终端设定转动电机的参数,便可实现检测探头多次或单次检测污水水质,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终端设定转动电机的转速,从而设定检测探头的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探头检测数据的精确度。
13.可选的,所述检测探头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检测探头环绕设置于转盘的周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检测探头的设置,转盘转动的过程中,清洗装置对防护罩内的检测探头清洗,防护罩外的检测探头检测,以缩短检测探头检测污水的时间,从而缩短水质检测仪多次测量的时间。
15.可选的,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安装于防护罩内壁的喷淋头、连通于喷淋头进水端的给水管以及安装于给水管端部的水泵;所述给水管远离喷淋头的一端穿过防护罩和检查井的侧壁连通于水泵的出水端;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外接水源。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水泵,水泵抽取外接水源,通过给水管和喷淋头,对防护罩内的检测探头进行冲洗,降低污水内的粘附于检测探头的表面,提高检测探头的检测精度。
17.可选的,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限制喷淋头喷淋的水流入检查井内的阻水机构;所述防护罩朝向检查井井底的一侧开设有供检测探头穿过的开口;所述阻水机构设置于开口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洗装置清洗检测探头时,阻水机构限制防护罩内的水流向检查井内的污水,改善防护罩内的水稀释检查探头检测位置的污水的问题,提高检测探头检测污水数据的精确度。
19.可选的,所述阻水机构包括开合于开口的盖板和迫使盖板盖合于开口的扭簧;所述盖板铰接于开口的侧壁;所述开口的侧壁固定有限制盖板翻转于防护罩内的挡块;所述防护罩朝向检查井井底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防护罩连通有穿过检查井侧壁的输水管,以将防护罩内的水排出检查井外。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旋转检测座带动检测探头做周向运动时,检测探头压动盖板,移出或移入防护罩内,扭簧迫使盖板重新盖合于开口,降低防护罩内的水流向检查探头的检测位置,另一方面倾斜设置的侧壁,引导防护罩内水的流向,通过输水管引导出检查井外,进一步降低降低防护罩内的水流向检查探头检测位置的风险。
21.可选的,所述防护罩背离安装于检查井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圆弧过渡。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检查井内排入污水时,防护罩圆弧过渡的侧壁,降低污水的杂质残留在防护罩的表面,从而降低污水的杂质腐蚀防护罩,进而提高防护罩的使用寿命。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旋转检测座和清洗装置,旋转检测座将检测探头转动至防护罩内,清洗装置对防护罩内的检测探头进行清理,清洗后的检测探头转出防护罩外,对污水再次检测,提高检测探头多次的检测效率,从而缩短水质检测仪多次测量的时间;
25.2.通过阻水机构,阻水机构限制防护罩内的水流向检查井内的污水,改善防护罩内的水稀释检查探头检测位置的污水的问题,提高检测探头检测污水数据的精确度;
26.3.通过多个设置在圆盘周侧的检测探头,转盘转动的过程中,清洗装置对防护罩内的检测探头清洗,防护罩外的检测探头检测,以缩短检测探头检测污水的时间,从而缩短水质检测仪多次测量的时间。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在a部的放大图。
30.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图4在b部的放大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检查井;2、检测探头;3、水质检测仪;4、旋转检测座;41、转动电机;42、滑环;43、转盘;5、清洗装置;51、喷淋头;52、给水管;53、水泵;54、阻水机构;541、盖板;5411、凹槽;542、扭簧;543、挡水条;544、输水管;6、排水管;61、电磁阀;7、控制终端;8、防护罩;81、开口;811、挡块;9、保护座;10、水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污水管网监测系统。参照图1、图2,一种污水管网监测系统包括检查井1、三个检测探头2、水质检测仪3、旋转检测座4、清洗装置5、排水管6和控制终端7。检测探头2用于检测检查井1内污水的水质。水质检测仪3分析、处理并记录检测探头2的检测数据。旋转检测座4带动三个检测探头2做周向运动,以提高水质检测仪3记录多次检测探头2检测数据的效率。清洗装置5清洗检测探头2,以清除附着于检测探头2表面的污水的杂质。排水管6将检查井1内的污水及时排出检查井1外,减少污水流向旋转检测座4。控制终端7通信连接于水质检测仪3,存储并计算水质检测仪3多次检测结果的平均数。
35.参照图2、图3,检查井1的周壁固定有防护罩8。防护罩8沿检查井1径向的投影为扇形。防护罩8的两个矩形面,一面面向检查井1的井底,一面固定于检查井1的侧壁。防护罩8面向井底的一侧倾斜设置,两个矩形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防护罩8面向井底的一侧开设有供检测探头2穿过的开口81。
36.参照图2、图3,旋转检测座4包括固定于检查井1外侧的转动电机41、同轴固定于转动电机41转轴端部的滑环42以及同轴固定于转动电机41转轴周侧的转盘43,转动电机41的
转轴穿过检查井1和防护罩8的侧壁伸入防护罩8内。转动电机41的转轴转动连接于防护罩8的侧壁。滑环42的转子固定于转动电机41转轴的端部,滑环42的定子固定于防护罩8的内侧壁。三个检测探头2等间距环绕固定于转盘43的周侧。转盘43穿过开口81。
37.参照图2、图3,检查井1的外侧固定有包覆转动电机41的保护座9。水质检测仪3和控制终端7均固定于保护座9的外侧壁。检测探头2电连接于滑环42,水质检测仪3电连接于滑环42。
38.参照图4,清洗装置5包括固定于防护罩8内侧壁的喷淋头51、连通并固定于喷淋头51进水端的给水管52、固定于给水管52端部的水泵53以及限制喷淋头51喷淋的水流入检查井1内的阻水机构54,喷淋头51的出水端朝向检测探头2。给水管52远离喷淋头51的一端穿过防护罩8的侧壁和检查井1的侧壁伸出检查井1的外侧壁外。水泵53固定于检查井1的外侧壁。水泵53的抽水端连通并固定于给水管52伸出检查井1外侧壁外的一端,水泵53的抽水端连接于外接水源。水泵53通信连接于控制终端7,控制终端7控制水泵53的启闭。
39.参照图4、图5,阻水机构54包括开合于开口81的盖板541和迫使盖板541盖合于开口81的扭簧542,盖板541铰接于开口81的侧壁。扭簧54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盖板541和开口81相对的侧壁。开口81的边缘固定有限制防护罩8内的水流出防护罩8外的挡水条543。防护罩8开设有开口81的一侧固定有输水管544。输水管544连通于防护罩8的内腔。输水管544远离防护罩8的一端连通于排水管6并固定于排水管6的周侧。
40.参照图5,开口81的侧壁固定有限制盖板541翻转于防护罩8内的挡块811。盖板541开设有与挡块811卡接的凹槽5411。挡块811和凹槽5411的卡接配合,使盖板541紧密盖合于开口81。
41.参照图4,排水管6连通并固定于检查井1的内侧壁。排水管6位于检查井1外一端的管口固定有电磁阀61。电磁阀61和转动电机41均通信连接于控制终端7,控制终端7控制电磁阀61开合于排水管6的管口,控制终端7控制转动电机41的转速和启闭。检查井1位于开口81和排水管6之间的内侧壁固定有水位传感器10。水位传感器10通信连接于控制终端7。在向检查井1内排入污水时,污水的水面接触到水位传感器10后,水位传感器10将水位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7,控制终端7向电磁阀61发送开启信号,电磁阀61打开,排水管6及时将检查井1内的污水排出。
42.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污水管网监测系统的实施原理为:检测人员先启动控制终端7和水质检测仪3,并向检查井1注入污水,污水的水面接触到水位传感器10后,水位传感器10将水位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7,控制终端7接收水位传感器10的水位信号,并向电磁阀61、转动电机41和水泵53发送开启信号,电磁阀61打开,排水管6将检查井1内的污水及时排出,减少检查井1内的污水流入防护罩8内。
43.转动电机41带动转盘43转动,检测探头2对污水进行水质检测,水质检测仪3对检测探头2检测的数据进行记录。随着转盘43的转动,检测探头2将闭合于开口81的盖板541打开,并转入防护罩8内,喷淋头51对检测探头2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水经过挡水条543的阻挡和防护罩8倾斜的侧壁,流向输水管544的管口,输水管544将冲洗检测探头2的水引导至排水管6内,随排水管6内的污水排出检查井1外。
44.达到检测时间后,控制终端7向转动电机41和水质检测仪3发送关闭信号,控制终端7将存储的水质检测仪3的多次检测结果,进行平均数的计算,检测人员便可得知污水水
质较为精确的检测结果。
45.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