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黏度测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3422发布日期:2021-08-31 13: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体黏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黏度测量设备包括注液测试装置(1)与加热装置(2),所述注液测试装置(1)包括注液容器(11)、滤纸(12)、第一电极(13)、第二电极(14)、第三电极(15)与电压测量器件(16),所述注液容器(11)上具有注液口(11a),

所述滤纸(12)平铺在所述注液容器(11)的底面,所述第一电极(13)、所述第二电极(14)、所述第三电极(15)位于所述注液容器(11)内,且所述第一电极(13)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极(14)的一端、所述第三电极(15)的一端均与所述滤纸(12)相接触,且所述第一电极(13)、所述第二电极(14)、所述第三电极(15)中,所述第三电极(15)与所述滤纸(12)之间的接触点与所述注液口(11a)在所述滤纸(12)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最大,所述第一电极(13)与所述电压测量器件(16)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极(14)与所述第三电极(15)均与所述电压测量器件(16)的负极连接,

所述加热装置(2)被配置为可控制地对所述注液容器(11)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黏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口(11a)在所述滤纸(12)上的投影为圆形,所述第一电极(13)与所述滤纸(12)之间的接触点、所述第二电极(14)与所述滤纸(12)之间的接触点均分布在第一圆周上,所述第三电极(15)与所述滤纸(12)之间的接触点分布在第二圆周上,所述圆形、所述第一圆周、所述第二圆周为同心圆,且所述圆形、所述第一圆周、所述第二圆周的直径依次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黏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纸(12)上具有第一环形槽(121)与第二环形槽(122),所述第一圆周与所述第二圆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121)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环形槽(122)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液体黏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容器(11)包括注液管(111)、端盖(112)与底板(113),所述端盖(112)上具有垂直于所述端盖(112)板面的安装孔(112a),所述注液口(11a)为所述注液管(111)的管口,所述注液管(111)同轴且密封连接在所述安装孔(112a)内,所述底板(113)与所述端盖(112)平行密封连接,所述滤纸(12)平铺在所述底板(1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黏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111)靠近所述底板(113)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滤纸(12)表面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黏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111)靠近所述底板(113)的一端的孔径小于所述注液管(111)远离所述底板(113)的一端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黏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容器(11)还包括至少两个连接螺栓(114)与密封胶圈(115),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螺栓(114)的两端分别与端盖(112)及所述底板(113)连接,所述密封胶圈(115)密封所述端盖(112)与所述底板(113)之间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液体黏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水浴容器(21)与加热器(22),所述注液容器(11)位于所述水浴容器(21)内,所述加热器(22)被配置为对所述水浴容器(21)内的液体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黏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还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支撑件(23),所述多个支撑件(23)与所述水浴容器(21)的底部相连,所述注液容器(11)位于所述多个支撑件(2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黏度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水浴容器(21)进行温度测量的温度测量器件(24),所述温度测量器件(24)与所述水浴容器(21)的内壁相连。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液体黏度测量设备,属于液体测量设备技术领域。抑制剂的液体在滤纸上扩散。抑制剂扩散的过程中,会与连接在注液容器的内壁上,且与滤纸均相接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逐渐接触。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中,第三电极与注液口的距离最大。抑制剂先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接触而导通二者,电压测量器件信号变化。抑制剂扩散到第三电极,电压测量器件的示数再一次变化。电压测量器件的示数发生两次变化之间的时长,即为抑制剂的流动时间。以温度为变量重复以上步骤,若同种材料的抑制剂的流动时间基本没有变化,则可以保证抑制剂是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以较为低廉的成本对抑制剂完成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变化情况的测试。

技术研发人员:黎然;张华礼;杨欢;陈骥;赵晓丽;明爽;陆小峰;阳强;文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5
技术公布日:2021.08.3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