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00341发布日期:2021-07-16 20:41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振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管道振动是管道和动设备连接,动设备的振动造成管道的振动,如泵及泵的出口管线的振动,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如果泵的出入口管线和泵的出入口法兰不对中或对中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管线在外力作用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使管线产生形变,引起振动,造成振动超标。通常来看,管道衔接的弯头、阀门及相关的异径管,会带来偏大的振动,引起体系以内管道的振动,体系构架下的激荡力,会增添原有的压力脉动,伴随着频率的递增,管道振动原有的振幅也会随之递增,这样一来,就引起了管道振动的加剧,现有的电厂管道振动检测装置振动检测效果差,工作效率低,不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道振动检测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振动检测装置,用于对电厂管道进行振动检测,所述振动检测装置包括光发射组件和光接收组件;
5.所述光发射组件包括第一本体和固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光发射件,所述第一本体能够固定于待测管道;
6.所述光接收组件包括第二本体和安装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光接收件,所述光接收件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固定于待测管道;
7.所述光发射件能够将光线照射到所述光接受件。
8.进一步地,所述光发射组件中,所述第一本体具有u型座,所述u型座的开口度能够调整,以夹紧或松开待测管道;所述光发射件固设于所述u型座的开口位置处。
9.进一步地,所述光发射组件中,所述u型座包括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所述第一弧形夹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杆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夹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弧形夹板的上端相对设置形成所述u型座的开口,所述第一弧形夹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弧形夹板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u型座的开口度的开口调节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开口调节结构包括螺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夹板上端的第一螺纹孔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弧形夹板上端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共轴线且旋向相反;所述螺杆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一螺纹段和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段。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弧形夹板的下端部,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弧形夹板的下端部。
12.和/或,所述第一弧形夹板和所述第二弧形夹板的内部均固设有弧形垫板,所述弧形垫板凸出于相应的所述第一弧形夹板或第二弧形夹板。
13.进一步地,所述光接收组件中,所述第二本体包括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具有第一弧形通槽,所述第二支撑座具有第二弧形通槽,所述第一弧形通槽与所述第二弧形通槽共同形成用于穿过并夹紧待测管道的管道通槽;
14.所述光接受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上方,所述第一弹性件有多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光接收件之间。
15.进一步地,所述光接收组件中,所述光接受件包括光接收屏、屏支撑座、底板和立柱,所述立柱具有至少两个且间隔固设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
16.所述光接收屏连接于所述屏支撑座,且能够相对所述屏支撑座运动;所述屏支撑座与所述立柱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光接收组件中,所述立柱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屏支撑座的四个边角,其中两个相邻边角与所述第一立柱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另外两个相邻边角与所述第二立柱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光接收组件中,所述屏支撑座固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空套有滑套,所述滑套与所述导向杆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定两者相对位置的限位件,所述滑套与所述光接收屏之间通过第二连杆机构连接。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凸臂、第二凸臂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凸臂,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凸臂,所述第一凸臂固设于所述滑套,所述第二凸臂连接于所述光接收屏;
20.所述第一凸臂与所述第三连杆之间、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凸臂之间均具有限制相应凸臂与连杆相对位置的限位结构。
2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振动检测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2.当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振动检测装置对电厂待测管道进行振动检测前,将分别将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均固定安装于待测管道上,将光发射件所发射的光线照射到光接收件的相应区域;检测时,由于光发射件固定于第一本体,待测管道振动则带动第一本体及光发射件同步振动;待测管道振动带动第二本体同步振动,由于光接收件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于第二本体,基于第一弹性件具有受力发生弹性形变吸能缓冲作用的特性,第二本体首先将振动传递给第一弹性件,即第一弹性件能够吸收部分甚至全部第二本体所传递给其的振动,再者基于光接收件的惯性作用,光接受件将受到部分第二本体振动影响甚至完全不受第二本体振动的影响,则光接受件将发生明显弱于第二本体的振动甚至不发生振动,从而实现光发射件所发射的光线照射到光接受件的相应区域的光斑发生相对晃动,由此对待测管道进行振动检测,检测结果非常容易得到,检测效率非常明显、结果容易得到、检测效率高,即该检测装置中,只需在待测管道上设置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光发射件及光接受件即可实现对待测管道的振动检测,具有结构简单、检测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振动检测装置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振动检测装置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振动检测装置的光发射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振动检测装置的光接收组件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振动检测装置的光接收组件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010

待测管道;
31.100

光发射组件;
32.110

第一本体;
33.111

第一弧形夹板;1111

第一螺纹孔;
34.112

第二弧形夹板;1121

第二螺纹孔;
35.113

第一连杆机构;1131

第一连杆;1132

第二连杆;
36.114

开口调节结构;
37.1140

螺杆;1141

第一螺纹段;1142

第二螺纹段;
38.115

弧形垫板;
39.120

光发射件;
40.200

光接收组件;
41.210

第二本体;
42.211

第一支撑座;2111

第一弧形通槽;
43.212

第二支撑座;2121

第二弧形通槽;
44.220

光接收件;
45.221

光接收屏;222

屏支撑座;223

底板;
46.224

立柱;2241

第一立柱;2242

第二立柱;
47.225

第二弹性件;
48.226

导向杆;227

滑套;228

限位件;
49.229

第二连杆机构;2291

第一凸臂,2292

第二凸臂;2293

第三连杆;
50.230

第一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5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振动检测装置,用于对电厂管道进行振动检测,如图1

图6所示,该振动检测装置包括光发射组件100和光接收组件200。
53.光发射组件100包括第一本体110和固设于第一本体110的光发射件120,第一本体110能够固定于待测管道010。
54.光接收组件200包括第二本体210和安装于第二本体210的光接收件220,光接收件220与第二本体210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230连接,第二本体210能够固定于待测管道010。
55.光发射件120能够将光线照射到光接受件220。
56.当利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振动检测装置对电厂待测管道进行振动检测前,将分别将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均固定安装于待测管道上,将光发射件所发射的光线照射到光接收件的相应区域;检测时,由于光发射件固定于第一本体,待测管道振动则带动第一本体及光发射件同步振动;待测管道振动带动第二本体同步振动,由于光接收件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于第二本体,基于第一弹性件具有受力发生弹性形变吸能缓冲作用的特性,第二本体首先将振动传递给第一弹性件,即第一弹性件能够吸收部分甚至全部第二本体所传递给其的振动,再者基于光接收件的惯性作用,光接受件将受到部分第二本体振动影响甚至完全不受第二本体振动的影响,则光接受件将发生明显弱于第二本体的振动甚至不发生振动,从而实现光发射件所发射的光线照射到光接受件的相应区域的光斑发生相对晃动,由此对待测管道进行振动检测,检测结果非常容易得到,检测效率非常明显、结果容易得到、检测效率高,即该检测装置中,只需在待测管道上设置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光发射件及光接受件即可实现对待测管道的振动检测,具有结构简单、检测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57.本实施例中,如图1

图3中所示,光发射组件100中,第一本体110具有u型座,u型座的开口度能够调整,以夹紧或松开待测管道010;光发射件120固设于u型座的开口位置处。
58.具体的,如图1所示,光发射组件100中,u型座包括第一弧形夹板111和第二弧形夹板112,第一弧形夹板111的下端与第二弧形板112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杆机构113连接,第一弧形夹板111的上端与第二弧形夹板112的上端相对设置形成u型座的开口,第一弧形夹板111的上端与第二弧形夹板112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调整u型座的开口度的开口调节结构114。
59.其中,如图1

图3所示,开口调节结构114包括螺杆1140、设置于第一弧形夹板111上端的第一螺纹孔1111和设置于第二弧形夹板112上端的第二螺纹孔1121,第一螺纹孔1111和第二螺纹孔1121共轴线且旋向相反;螺杆1140的一端具有与第一螺纹孔1111相匹配的第一螺纹段1141和与第二螺纹孔1121相匹配的第二螺纹段1142。
60.如图1

图3所示,上述第一连杆机构113包括第一连杆1131和第二连杆1132,第一连杆1131的一端与第二连杆1132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1131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一弧形夹板111的下端部,第二连杆1132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弧形夹板112的下端部。
61.请继续参见图1

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夹板111和第二弧形夹板112的内部均固设有弧形垫板115,弧形垫板115凸出于相应的第一弧形夹板111和第二弧形夹板112。
62.本实施例中,检测前,通过旋动开口调节结构114的螺杆1140,由于第一螺纹段1141与第二螺纹段1142旋向相反,第一螺纹孔1111和第二螺纹孔1121旋向相反,第一弧形夹板111上端的开口部位与第二弧形夹板112上端的开口部位将相向或相反运动,以此完成u型座开口度的调整,先将开口调大,并将待测管道穿入至u型座的u形槽内,然后将开口调小,将待测管道夹紧,完成光发射组件的固定安装,具有拆装便捷的优点。
63.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弧形夹板111上端的开口部位与第二弧形夹板112上端的开口部位均具有用于安装光发射件120的凸块,光发射件120可以通过卡接或紧固件固定安装于
凸块上,其中,光发射件120能够调整其俯仰角及水平转角,以将光发射件120的光线快速、准确地调整至对准光接受件220的相应区域。
64.本实施例中,如图1

图3所示,在螺杆1140的其中一端部设置有把手,以便于对螺杆1140进行操作。
65.本实施例中,如图1

图2、图4

图6所示,光接收组件200中,第二本体210包括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座211和第二支撑座212,第一支撑座211具有第一弧形通槽2111,第二支撑座212具有第二弧形通槽2121,第一弧形通槽2111与第二弧形通槽2121共同形成用于穿过并夹紧待测管道010的管道通槽。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座211为长方体结构,其右侧端部具有向左凹陷的第一弧形通槽2111,其左侧部位体积较大,用来支撑其上方的光接收组件220的相应零部件;第二支撑座212为弧形壳体结构,其内表面形成第二弧形通槽2121;第一弧形通槽2111与第二弧形通槽2121的上端部具有向上凸出的上连接结构,下端具有向下连接的下连接结构,上、下连接结构通过紧固件(螺栓、螺钉、螺柱、螺母、垫片等)固定连接,以夹紧待测管道,完成第二本体210的安装。
66.如图4所示,光接受件220安装于第一支撑座211的上方,第一弹性件230有多个,且间隔设置于第一支撑座211与光接收件220之间。具体的,第一弹性件230为柱状弹簧,图中显示有4个弹簧,均匀分布于第一支撑座211上端面的四个边角位置,以实现受力均匀。对于弹簧的数量,还可以设置3个、5个、6个......,在此不做限定。弹簧的设置,可以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减少甚至避免第一支撑座211上方的光接受组件受到待测管道振动的影响。
67.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具体的,光接收组件200中,光接受件220包括光接收屏221、屏支撑座222、底板223和立柱224,立柱224具有至少两个且间隔固设于底板223的上端面,底板223通过第一弹性件230设置于第一支撑座211。其中,底板223与立柱224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固定,或通过螺纹固接与一体,以保证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68.光接收屏221连接于屏支撑座222,且能够相对屏支撑座222运动;屏支撑座222与立柱224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225连接。具体的,第二弹性件225为两端为钩状柱状弹簧,不仅能够减少甚至避免立柱224与屏支撑座222之间的振动影响,从而进一步减少甚至消除待测管道振动对光接收屏221的影响,尽量保证光接收屏221的位置稳定,保证振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9.本实施例中,光接收组件200中,立柱224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立柱2241和第二立柱2242,屏支撑座222的四个边角,其中两个相邻边角与第一立柱2241通过第二弹性件225连接,另外两个相邻边角与第二立柱2242通过第二弹性件225连接。如此设置,将用于安装支撑光接收屏221的屏支撑座222的四个边角均匀的通过弹簧连接于立柱224的相应位置,进一步保证光接收屏221的位置稳定性,保证振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70.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光接收组件中200,屏支撑座222固设有导向杆226,导向杆226空套有滑套227,滑套227与导向杆226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定两者相对位置的限位件228,滑套227与光接收屏221之间通过第二连杆机构229连接。滑套227能够沿导向杆226的外周上下滑动,以此实现光接收屏221的上下位置调整,光接收屏221和滑套均设有两个,滑套227与导向赶226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到位后,可以通过固定限位件228阻止滑套227上下运动,在滑套227的内壁与导向杆226的外壁之间可以设置导轨/导块结构,防止两者相对转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在滑套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顶丝。
71.具体的,第二连杆机构229包括第一凸臂2291、第二凸臂2292和第三连杆2293,第三连杆229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凸臂2291,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凸臂2292,第一凸臂2291固设于滑套227,第二凸臂2292连接于光接收屏221。滑套227上下滑动可以调整光接收屏221的高度位置,第二连杆机构229可以调整光接收屏221的水平位置及转角,推动光接收屏221,第一凸臂2291与第三连杆2293之间、第三连杆2293与第二凸臂2292之间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光接收屏221的水平位置及角度调整,位置调整到位后,通过第一凸臂2291与第三连杆2293之间、第三连杆2293与第二凸臂2292之间的限位结构来限制相应凸臂与连杆相对位置。光接收屏221与第二凸臂2292之间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转动连接,以实现光接收屏221的俯仰角度调整,需要说明的是,当调整完到位后,需要将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以保证光接收屏221在检测过程中的位置稳定性。
72.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者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7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