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锤式弯沉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2204发布日期:2021-09-29 04:2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落锤式弯沉仪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路面强度检测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落锤式弯沉仪。


背景技术:

2.落锤式弯沉仪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是一种脉冲动力弯沉仪。它具有无破损、测速快、精度高等优点,并很好地模拟了行车荷载作用,检测结果为弯沉盆数据,因此在国际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其应用范围主要是在路面养护管理方面。落锤式弯沉仪的工作原理是在计算机控制下,把一定质量的重锤由液压传动装置提升至一定高度后自由落下,冲击力作用于承载板上并传递到路面,从而对路面施加脉冲荷载,导致路面表面产生瞬时变形,分布于距测点不同距离的传感器检测结构层表面的变形,记录系统将信号传输至计算机,即测定在动态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动态弯沉及弯沉盆。测试数据可用于反算路面结构层模量,从而科学地评价路面的承载能力。
3.现有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2168789.8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车载落锤式弯沉仪,包括门形竖式框架、重锤和承载板,所述门形竖式框架内下端有导轨,上端固定有提板油缸;所述承载板上端固定于h形连接板横板下底部,连接板的两竖板外侧固定有导向滑板,两竖板顶部与提板油缸活动端连接,所述导向滑板能沿导轨上下滑动;所述竖式框架外中间高度位置有锁紧油缸,锁紧油缸下端固定于锁紧板,所述锁紧板与竖式框架之间为转动连接;连接板横板的上表面固定一套接有重锤的提锤油缸,所述重锤能沿提锤油缸的外表面上下滑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测试前两个提板油缸同时进行工作对连接圆管以及承载板进行驱动使承载板与地面之间进行接触,但两个提板油缸的同步精度低使得承载板容易与地面之间产生间隙,当继续调整承载板的位置时,承载板与地面之间接触但会对地面产生极大的压力,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钢丝绳对横梁的固定不稳定以及不便于调整横梁角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落锤式弯沉仪。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落锤式弯沉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落锤式弯沉仪,包括两个由油缸驱动的连接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指向地面一端开设有沿轴向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滑移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指向地面一端设置有承载板,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所述安装孔远离地面一端内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轴插接于所述安装孔的一端抵接,所述连接柱内设置有防止所述安装轴脱落的固定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组件将安装轴固定于连接柱内,在进行测试前油缸驱动连接板向下运动使得承载板与路面接触,当承载板与路面之间的接触压力很大时,安装轴以及连接柱之间的弹簧发生压缩,将一部分压力吸收,降低了承载板对路面产生的压
力,使得测试时测试位置的路面位移数据更加准确,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9.可选的,所述安装轴插接与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外周侧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安装孔开口处的两个卡槽以及与所述卡槽连通的环形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固定片适配,所述环形槽于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固定片的厚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片卡接于卡槽内,将安装轴转动使得固定片转入环形槽内,环形槽内的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固定片的厚度使得固定片能在环形槽内上下活动,弹簧发生压缩时固定片不会在环形槽内壁的限位作用下无法活动。环形槽将固定块固定于连接柱内,从而实现了将安装轴固定于连接柱内,实现了将承载板与连接柱之间进行连接。
11.可选的,所述固定片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所述连接柱对称开设有两个与所述环形槽连通的通孔,两个所述通孔以及两个所述卡槽相间均匀分布于所述安装孔的周侧,所述连接柱内部于所述环形槽上端面开设有两个与所述通孔同轴的螺纹孔,所述通孔穿设有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的螺杆。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片上的固定孔与通孔和螺纹孔同时对准,螺杆穿过通孔、固定孔并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使得固定片不会在环形槽内发生转动,固定片不会转动至卡槽处从连接柱内脱落。
13.可选的,所述安装轴指向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与所述承载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安装组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组件将安装盘固定于承载板上,安装盘增大了安装轴与承载板之间的连接面积,使得连接更加牢固,载荷的传递更加稳定。
15.可选的,所述承载板开设有与所述安装盘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螺栓与螺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盘卡接于承载板上开设的安装槽内,增大了连接面积,使得连接能加稳固,载荷的传递更加稳定,螺栓与螺母将安装盘与承载板之间进行固定。
17.可选的,所述安装轴的外径等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轴与安装孔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安装轴在安装孔内滑动的更加稳定,使得载荷的传递也更加稳定。
19.可选的,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环形槽内壁涂覆有润滑层。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滑层对安装孔内壁以及环形槽内壁进行润滑,使得安装轴以及固定片在滑动时受到的阻力能够被减小。
21.可选的,所述承载板开设有贯穿的连接孔,所述承载板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沉孔,所述螺栓的一端位于所述沉孔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穿过沉孔以及连接孔并螺纹连接于安装盘内,进而实现了将安装盘固定于承载板上,螺栓位于沉孔内使得承载板地面能与路面之间进行贴合。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在承载盘以及连接柱之间设置弹簧用于缓冲承载板所受到的路面压力,进而降低了承载板对路面产生的压力,使得测试的结果更加准确;
25.2.通过在连接柱开设卡槽以及环形槽,实现了将安装轴固定于连接柱。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柱、安装轴以及承载板之间装配后的爆炸示意图;
28.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机架;2、油缸;3、连接板;4、连接柱;5、安装孔;6、安装轴;7、承载板;8、压缩弹簧;9、固定片;10、卡槽;11、环形槽;12、固定孔;13、通孔;14、安装盘;15、安装槽;16、螺栓;17、螺母;18、连接孔;19、沉孔;20、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落锤式弯沉仪。参照图1和图2,落锤式弯沉仪包括机架1、两个由油缸2驱动的连接板3以及固定连接于连接板3的连接柱4,连接柱4指向地面一端开设有沿轴向的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内滑移设置有安装轴6,安装轴6的外径等于安装孔5的内径,安装轴6指向地面一端设置有承载板7,安装孔5内设置有压缩弹簧8,压缩弹簧8一端与安装孔5远离地面一端内壁抵接,另一端与安装轴6插接于安装孔5的一端抵接,安装轴6插接与安装孔5的一端外周侧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于固定安装轴6的固定片9,连接柱4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片9的固定组件。
32.参照图2,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安装孔5开口处的两个卡槽10以及与卡槽10连通的环形槽11,卡槽10与固定片9适配,环形槽11于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固定片9的厚度,固定片9卡接于卡槽10内,将安装轴6转动使得固定片9转入环形槽11内,环形槽11内的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固定片9的厚度使得固定片9能在环形槽11内上下活动。在进行测试前油缸2驱动连接板3向下运动使得承载板7与路面接触,当承载板7与路面之间的接触压力很大时,安装轴6以及连接柱4之间的弹簧发生压缩,将一部分压力吸收,固定片9在环形槽11内上下活动,降低了承载板7对路面产生的压力,使得测试时测试位置的路面位移数据更加准确,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3.为使得安装轴6以及固定片9的活动更加顺畅,安装孔5以及环形槽11内壁涂覆有润滑层,润滑层可设置为涂覆于安装孔5以及环形槽11内壁的石墨层或是润滑油层,石墨或是润滑油对安装孔5内壁以及环形槽11内壁进行润滑,使得安装轴6以及固定片9在滑动时受到的阻力能够被减小。
34.为防止固定片9从卡槽10处脱落,固定片9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12,连接柱4对称开设有两个与环形槽11连通的通孔13,两个通孔13以及两个卡槽10相间均匀分布于安装孔5的周侧,连接柱4内部于环形槽11上端面开设有两个与通孔13同轴的螺纹孔,通孔13穿设有螺纹连接于螺纹孔的螺杆20,固定片9上的固定孔12与通孔13和螺纹孔同时对准,螺杆20穿过通孔13、固定孔12并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使得固定片9不会在环形槽11内发生转动,固定片9不会转动至卡槽10处从连接柱4内脱落。
35.参照图1和图3,安装轴6指向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14,承载板7开设有与安装盘14适配的安装槽15,安装盘14与承载板7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安装组件,安装组件
包括螺栓16与螺母19,承载板7开设有贯穿的连接孔18,承载板7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18连通的沉孔19,螺栓16的一端位于所述沉孔19内,螺母19螺旋固定于螺栓16伸出连接孔18的一端将安装盘14与承载板7之间固定。安装盘14增大了连接面积,使得连接能加稳固,载荷的传递更加稳定。
3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落锤式弯沉仪的实施原理为:螺杆20以及环形槽11将固定片9限位于环形槽11内,在进行测试前油缸2驱动连接板3向下运动使得承载板7与路面接触,当承载板7与路面之间的接触压力很大时,安装轴6以及连接柱4之间的弹簧发生压缩,将一部分压力吸收,降低了承载板7对路面产生的压力,使得测试时测试位置的路面位移数据更加准确,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