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压力容器内外表面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4895发布日期:2021-06-18 16:1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压力容器内外表面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压力容器内外表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和电能,利用燃料释放的热能将水或者其他液体进行加热,同时锅炉使用时需要的辅助设备多种多样,其中就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在锅炉压力容器长时间的使用中,内部会生锈,同时内部会产生凹块,会影响到装置的使用,因此需要锅炉压力容器内外表面检测装置,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锅炉压力容器内外表面检测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

1、在检测装置工作时,需要在对压力容器外侧检测完毕后,才能够对其内部进行检测,使得检测的时间边长,从而造成工作效率比较的低;

2、压力容器的深度不一样,使得检测装置在检测时,不能适应不同规格的压力容器,从而造成检测时范围不够全面,使得检测有遗漏的现象的出现。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炉压力容器内外表面检测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压力容器内外表面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炉压力容器内外表面检测装置,在检测装置工作时,需要在对压力容器外侧检测完毕后,才能够对其内部进行检测,使得检测的时间边长,从而造成工作效率比较的低,同时压力容器的深度不一样,使得检测装置在检测时,不能适应不同规格的压力容器,从而造成检测时范围不够全面,使得检测有遗漏的现象的出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压力容器内外表面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蜗杆、收卷桶和升降杆,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底部与蜗杆相连接,并且蜗杆的外表面通过动力齿轮与收卷桶相连接,所述蜗杆的底部通过扭簧与棘齿相连接,且棘齿的顶部与棘轮的内壁相接触,并且棘轮的底部与从动杆相连接,同时从动杆的表面通过动力滑轮与压力容器主体相连接,所述收卷桶上安装有拉力绳,且拉力绳的一侧与升降杆相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安装有检测探头,且升降杆表面设置有固定块,并且固定块的顶部通过固定槽与支撑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位于检测装置主体的外部,且伺服电机通过蜗杆与动力齿轮构成啮合结构,并且动力齿轮以蜗杆为中心对称分布,同时动力齿轮与收卷桶为一体化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卷桶的边缘设置有圆形凸块,且收卷桶通过拉力绳与升降杆构成联动结构,并且升降杆的底部与检测探头固定连接,同时检测探头对称分布在检测装置主体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棘轮的内部等角度设置有倾斜设置的缺口,且棘轮内部与棘齿相互贴合,并且棘齿的底部通过扭簧与蜗杆构成旋转结构,同时棘齿等角度分布在蜗杆上。

优选的,所述棘轮的底部设置有齿角,且棘轮与从动杆的顶部为啮合结构,并且从动杆与动力滑轮顶部为螺纹连接,同时动力滑轮底部与压力容器主体表面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升降杆为套筒结构,且升降杆上等角度分布有固定块,且升降杆通过固定块和固定槽与支撑杆构成滑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锅炉压力容器内外表面检测装置,

1、在检测装置主体的底部对称设置有检测探头,同时支撑杆和升降杆可以将检测探头向压力容器主体的内部进行升降,有利于检测探头可以同时的检测压力容器主体内外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升降杆升降时,可以对不同深度的压力容器主体,从而提高检测装置主体的实用性;

2、在检测装置主体的底部安装有动力滑轮,可以通过伺服电机调节动力滑轮之间的距离,使得动力滑轮可以卡合在压力容器主体的开口处,接着可以通过电机控制动力滑轮在压力容器主体上旋转移动,使得检测探头可以旋转检测压力容器主体,有利于提高检测的范围,避免在检测时出现遗漏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棘齿与扭簧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槽与固定块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蜗杆与动力齿轮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检测装置主体;2、伺服电机;3、蜗杆;4、动力齿轮;5、收卷桶;6、棘轮;7、棘齿;8、扭簧;9、从动杆;10、动力滑轮;11、拉力绳;12、支撑杆;13、固定槽;14、固定块;15、升降杆;16、检测探头;17、压力容器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锅炉压力容器内外表面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1、蜗杆3、收卷桶5和升降杆15,检测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2,且伺服电机2的底部与蜗杆3相连接,并且蜗杆3的外表面通过动力齿轮4与收卷桶5相连接,蜗杆3的底部通过扭簧8与棘齿7相连接,且棘齿7的顶部与棘轮6的内壁相接触,并且棘轮6的底部与从动杆9相连接,同时从动杆9的表面通过动力滑轮10与压力容器主体17相连接,收卷桶5上安装有拉力绳11,且拉力绳11的一侧与升降杆15相连接,升降杆15的底部安装有检测探头16,且升降杆15表面设置有固定块14,并且固定块14的顶部通过固定槽13与支撑杆12相连接。

伺服电机2位于检测装置主体1的外部,且伺服电机2通过蜗杆3与动力齿轮4构成啮合结构,并且动力齿轮4以蜗杆3为中心对称分布,同时动力齿轮4与收卷桶5为一体化连接,有利于收卷桶5对拉力绳11进行收放工作。

收卷桶5的边缘设置有圆形凸块,且收卷桶5通过拉力绳11与升降杆15构成联动结构,并且升降杆15的底部与检测探头16固定连接,同时检测探头16对称分布在检测装置主体1的两侧,有利于检测探头16可以同时检测压力容器主体17内外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棘轮6的内部等角度设置有倾斜设置的缺口,且棘轮6内部与棘齿7相互贴合,并且棘齿7的底部通过扭簧8与蜗杆3构成旋转结构,同时棘齿7等角度分布在蜗杆3上,有利于外部摩擦力大于扭簧8的弹性作用时,蜗杆3可以在棘轮6内部空转。

棘轮6的底部设置有齿角,且棘轮6与从动杆9的顶部为啮合结构,并且从动杆9与动力滑轮10顶部为螺纹连接,同时动力滑轮10底部与压力容器主体17表面相互贴合,有利于动力滑轮10对压力容器主体17进行卡合固定。

支撑杆12与升降杆15为套筒结构,且升降杆15上等角度分布有固定块14,且升降杆15通过固定块14和固定槽13与支撑杆12构成滑动结构,有利于支撑杆12在移动时不会发生晃动,提高稳定性。

工作原理:根据图1-5,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将检测装置主体1放置在压力容器主体17的开口处,接着打开伺服电机2,使得伺服电机2带动蜗杆3进行顺时针旋转,使得蜗杆3带动底部的棘齿7与棘轮6进行卡合,从而使得棘齿7带动棘轮6进行旋转,接着棘轮6带动底部的从动杆9进行转动,使得从动杆9与动力滑轮10做螺纹运动,使得动力滑轮10之间的距离可以进行调节,有利于通过动力滑轮10对压力容器主体17进行固定,接着打开电机,使得动力滑轮10带动检测装置主体1在压力容器主体17上进行旋转,有利于检测探头16可以对压力容器主体17进行无死角的检测,提高检测范围,同时检测探头16位于压力容器主体17内外侧,使得检测探头16可以同时检测其内外表面,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图1-5,当需要进行检测时,可以使得伺服电机2逆时针旋转,从而使得伺服电机2带动蜗杆3在棘轮6内部进行空转,接着蜗杆3通过蜗杆3带动动力齿轮4进行旋转,使得动力齿轮4可以带动收卷桶5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收卷桶5对拉力绳11进行放置工作,使得升降杆15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下降,从而使得升降杆15通过固定槽13和固定块14在支撑杆12内部进行滑动,避免升降杆15下降时会发生晃动,接着升降杆15会带动检测探头16做下降运动,有利于检测装置主体1可以对不同深度的压力容器主体17进行检测,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当检测完毕后,可以关闭电机,接着顺时针旋转伺服电机2,使得收卷桶5对拉力绳11进行收取工作,有利于检测探头16和升降杆15进行复位,同时动力滑轮10会脱离对压力容器主体17的固定,从而完成整个对压力容器主体17的检测工作,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