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屏蔽性能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5151发布日期:2021-09-15 08:2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电缆屏蔽性能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屏蔽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缆作为城市供电系统的血脉,电力电缆承担着为城市的生产生活输送所需电能的重要任务,随着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电力电缆的用量急剧增加。
3.电缆的结构包括芯层、内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外绝缘层,其中金属屏蔽层用于隔绝电缆内外电场,避免电缆中通过电流时产生的电磁场对附近其它元件产生干扰,在电缆生产完成后,需要对电缆的屏蔽性能进行测试,主要有两种测试方式,一种是通过转移阻抗间接测量,一种是直接测量电缆有无屏蔽层时所述能辐射或接受的场强或功率的比值,由于电缆的长度一般为数十米甚至上百米长,现有的屏蔽性能测试装置测试时需要将电缆拉直,只能同时测试一小段电缆,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屏蔽性能测试装置,能够短时间内完成整根长电缆的屏蔽性能测试工作,解决现有的测试装置效率过低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电缆屏蔽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控制台、电刷、电动机,所述控制台包括测试电源、电动机转速调节装置、电流表,所述电流表与所述电刷电性连接,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电刷旋转,所述测试电源用于向被测电缆通电,所述电刷用于切割被测电缆通电时产生的电磁场。
7.进一步的,所述电刷包括接线端、刷头,所述接线端包括第一金属环、第一接线端子、第二金属环、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金属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二金属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电流表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刷头包括转轴、l形杆、金属棒,所述转轴与所述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l形杆与所述转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l形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所述金属棒,所述转轴上还设有第一接线脚、第二接线脚,所述第一接线脚、第二接线脚分别与所述金属板的两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接线脚、第二接线脚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环、第二金属环电接触,所述第一接线脚、第二接线脚绕所述转轴旋转的轨迹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环、第二金属环的下表面重合。
9.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底座、竖杆、横梁,所述竖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动机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方,所述横梁上远离所述电动机的一侧设有配重块。
10.进一步的,所述l形杆、转轴、横梁采用绝缘材质。
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电缆在包装时通常缠绕在辊筒上,可视作一个线圈,本实用新型通过向缠绕在辊筒上的电缆通电,从而产生电磁场,然后使用刷头上的金属棒按一定的转速切割磁场,在金属棒内产生感应电流,并通过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即可反映电缆屏蔽层的屏蔽效果,无需将电缆展开,屏蔽效果越好,产生的电磁场强度越小,测得的电流越小,若电流较大,则说明被测电缆的金属屏蔽层的屏蔽效果较差,由于被测电缆以缠绕在辊筒上的形式进行测试,进行一次测试可完成数十米甚至上百米长电缆的检测,且测试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小。
13.(2)通过设置第一金属环、第二金属环代替导线连接接线脚和接线端子,可避免使用导线连接时导线缠绕在转轴上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15.图2为横梁的仰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演示图。
17.图4为图1中a处放大图。
18.图中标记:1

控制台、2

电刷、3

电动机、4

测试电源、5

电动机转速调节装置、6

电流表、7

第一金属环、8

第一接线端子、9

第二金属环、10

第二接线端子、11

转轴、12

l形杆、13

金属棒、14

第一接线脚、15

第二接线脚、16

底座、17

竖杆、18

横梁、19

配重块、20

辊筒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实施例1
21.一种电缆屏蔽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包括控制台1、电刷2、电动机3,控制台1包括测试电源4、电动机转速调节装置5、电流表6,电流表6与电刷2电性连接,电动机3用于驱动电刷2旋转,测试电源4用于向被测电缆通电,电刷2用于切割被测电缆通电时产生的电磁场,电动机转速调节装置5用于调节并显示电动机3的转速,电流表6用于测量电刷2产生的感应电流。
22.电刷2包括接线端、刷头,接线端包括第一金属环7、第一接线端子8、第二金属环9、第二接线端子10,第一金属环7与第一接线端子8通过导线连接,第二金属环9与第二接线端子10通过导线连接,第一接线端子8、第二接线端子10与电流表6电性连接,刷头包括转轴11、l形杆12、金属棒13,转轴11与电动机3动力连接,l形杆12与转轴11的末端固定连接,l形杆12远离转轴11的一端设有金属棒13,转轴11上还设有第一接线脚14、第二接线脚15,第一接线脚14、第二接线脚15分别与金属棒13的两端通过导线连接,第一接线脚14、第二接线脚15分别与第一金属环7、第二金属环9电接触,第一接线脚14、第二接线脚15绕转轴11旋转的轨迹分别与第一金属环7、第二金属环9的下表面重合,第一金属环7、第一接线端子8、第二金属环9、第二接线端子10、第一接线脚14、第二接线脚15均使用铜制成,第一接线脚14、第
二接线脚15的中部设有弹簧,确保与第一金属环7、第二金属环9能够紧密接触。
23.支架包括底座16、竖杆17、横梁18,竖杆17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6、横梁18固定连接,控制台1固定安装在底座16上,电动机3安装在横梁18上方,横梁18上远离电动机3的一侧设有配重块19,底座16上固定安装有辊筒插销20,用于放置缠绕有待测电缆的辊筒,金属棒13与辊筒插销20垂直,使金属棒13随转轴2转动时形成的转动平面垂直于电缆产生的电磁场的磁感线。
24.l形杆12、转轴11、横梁18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防止短路。
25.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缠绕有待测电缆的辊筒插在辊筒插销20上,保持辊筒的轴线与转轴2重合,然后将电缆的两端与测试电源4连接,启动电动机3、测试电源4,使电缆通电,并使金属棒13切割电缆产生的电磁场,此时金属棒13内产生感应电流,并通过金属棒13两端的导线分别传递给第一接线脚14、第二接线脚15,再通过第一金属环7、第二金属环9传递给第一接线端子8、第二接线端子10,然后通过导线与电流表6电连接,从而将电流大小通过电流表6显示出来,电流大小即可反应出电缆的屏蔽性能。
26.此外,可制作无金属屏蔽网的电缆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测量,测得的电流大小作为端点值,并以测试合格的电缆测得的电流大小作为标准值,然后以被测电缆测得的电流数据与端点值、标准值进行比较,来评价被测电缆的屏蔽性能。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