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90542发布日期:2021-06-15 21:56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膜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薄膜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薄膜上的孔洞等缺陷进行检测,现目前的检测方式为人工检测,即薄膜的两端分别缠绕在释放辊和缠绕辊上,通过使释放辊和缠绕辊转动,薄膜从释放辊上释放开,薄膜向缠绕辊方向移动,薄膜缠绕在缠绕辊上,薄膜在向缠绕辊方向移动时,人工对移动的薄膜进行观察,观察薄膜上是否有孔洞等缺陷。

采用这种检测方式,当孔洞比较大时,检测人员能够观察到孔洞,但是当孔洞较小时,检测人员无法清楚的观察到孔洞,因此通过这种方式检测,容易对较小的孔洞造成遗漏,从而影响了薄膜的检测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薄膜检测装置,以解决对较小的孔洞造成检测遗漏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检测装置,包括用于使薄膜传送的释放辊和缠绕辊,还包括机架、竖向移动在机架上的检测室和固定位于机架上的气室,检测室位于气室的下方,气室的底部和检测室的顶部均设有开口,气室底部的开口和检测室顶部的开口能够盖合在一起,气室的底部和检测室的顶部之间用于使薄膜穿过,气室的内部充有气体,检测室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均用于与薄膜下表面相贴的涂液辊和吸液辊,吸液辊位于涂液辊和缠绕辊之间。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薄膜缠绕在释放辊和缠绕辊上,通过使释放辊和缠绕辊转动,薄膜从释放辊上释放开,薄膜向缠绕辊传送,薄膜缠绕在缠绕辊上。薄膜在传送过程中,薄膜从气室的底部和检测室的顶部之间经过,通过检测室的顶部和气室的顶部盖合在一起,检测室的底部被薄膜挡住,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气室内的气体从气室的底部泄露。涂液辊将检测液体涂抹在薄膜的下表面上,薄膜移动到涂液辊和吸液辊之间的位置时,若薄膜上没有孔洞,则气室内部的气体被薄膜阻挡,气室内部的气体无法通过薄膜向检测室内移动,薄膜上没有任何变化,薄膜经过吸液辊之后,吸液辊将薄膜上涂抹的液体吸干,从而使得缠绕在缠绕辊上的薄膜不会粘附有液体,实现了对薄膜上的液体的清除;若薄膜上具有孔洞瑕疵,则气室内部的气体会通过薄膜上的孔洞向检测室内流动,此时涂抹在薄膜上的检测液体被吹出气泡,工人们通过观察薄膜上产生的气泡,从而可知道薄膜上孔洞的位置。由此,通过观察检测室内的薄膜上是否有气泡产生,从而可知道薄膜上是否有孔洞,相比直接眼部识别孔洞,能够避免出现较小的孔洞遗漏的问题,提高了检测的质量。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机架上设有用于对检测室进行固定的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包括锁止活塞缸和固定连接在检测室上的锁止杆,锁止活塞缸中滑动连接有锁止活塞,锁止活塞上固定连接有锁止活塞杆,锁止杆上设有用于使锁止活塞杆插入的插孔,锁止活塞和锁止活塞缸之间连接有拉簧,锁止活塞缸和气室之间连接有导气管;缠绕辊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检测室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位于从动齿轮下方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能够啮合,固定架上设有用于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电机。

由此,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缠绕辊转动,缠绕辊对薄膜进行缠绕,从而实现了薄膜从释放辊向缠绕辊传送。在传送过程中,锁止活塞杆插入到锁止杆上的插孔中,实现了对锁止杆的锁定,这样检测室不会竖向移动,使得气室和检测室盖合在一起比较稳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气室中的气体的泄露。当薄膜上出现孔洞时,此时气体从气室中通过薄膜上的孔洞向检测室方向流动,薄膜上产生气泡,气室中的气体减少,由于锁止活塞缸和气室之间通过导气管连通,故气室中的气体液相应的减少,气室中的气压变小,锁止活塞在拉簧的作用下带动锁止活塞杆向远离锁止杆方向移动,锁止杆不再被锁止活塞杆锁住,此时检测室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检测室与气室分离,检测室向下移动带动固定架向下移动,固定架带动主动齿轮向下移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分离,从动齿轮不再受到主动齿轮的驱动而停止转动,从而使得缠绕辊停止转动,薄膜停止传送。由此,当检测出薄膜上的孔洞时,薄膜自动停止传送,避免具有孔洞的薄膜缠绕在缠绕辊上,同时检测室与气室自动分离,检测室和气室之间具有间隙,这样便于手部进入到检测室和气室之间对薄膜上的孔洞部位进行处理。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充气活塞缸,充气活塞缸中滑动连接有充气活塞,充气活塞上固定连接有和固定架固定连接的充气活塞杆,充气活塞缸上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进气单向阀,充气活塞缸和气室之间连接有气管,气管上设有电磁阀,机架上设有用于控制电磁阀的第一按钮,第一按钮位于固定架的上方,固定架上固定设有用于对第一按钮进行按压的第一压杆。由此,当薄膜上出现孔洞后,检测室向下移动,检测室通过固定架带动充气活塞杆向下移动,充气活塞杆向下拉动充气活塞,充气活塞缸内产生负压,外界的气体通过进气管和进气单向阀进入到充气活塞缸中。当薄膜上的孔洞处理完毕后,需要使检测室向上移动再次与气室的底部盖合在一起以对薄膜进行检测,检测室向上移动,检测室通过固定架带动充气活塞杆向上移动,充气活塞杆带动充气活塞向上移动而对充气活塞缸中的气体进入压缩,气体在压缩过程中,电磁阀此时没有通电,气体不会向气室内流动,避免了气室和检测室没有盖合在一起而向气室内充气造成气体的泄露。当检测室的顶部与气室的底部相抵后,气室的底部被检测室的顶部密封好,此时固定架上的第一压杆与第一按钮相抵,第一按钮受到挤压后而使得电磁阀所在的电路通电,电磁阀通电后打开,充气活塞缸内的压缩气体在自身的压力作用下通过气管进入到气室中,从而实现了向气室中自动充入气体,无需人工额外充入气体,操作简单方便。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机架上设有报警器和用于控制报警器的第二按钮,第二按钮位于固定架的下方,固定架上固定设有用于对第二按钮进行按压的第二压杆。由此,当薄膜上出现孔洞后,检测室向下移动,检测室通过固定架带动第二压杆向下移动,第二压杆对第二按钮进行挤压,第二按钮使得报警器通电而发出警报,从而告知工作人员薄膜上检测出孔洞,这样工作人员无需一直守在检测室旁观察薄膜上是否出现气泡,对薄膜上孔洞的检测更加的简单方便。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检测室向上移动的气缸。由此,通过气缸可实现检测室的向上移动复位,无需人工使检测室向上移动复位,操作简单方便。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检测室的底部上固定设有滑动杆,滑动杆竖向滑动连接在机架上,检测室的底部和机架之间连接有竖向的弹簧。由此,当检测室向下移动时,检测室对弹簧进行挤压,弹簧对检测室向下移动起到缓冲的作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检测室的底部装有检测液,检测室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倾斜的挤压板,吸液辊的外侧具有柔性,挤压板与吸液辊相抵;检测室的内部设有吸棉,吸棉的顶部和涂液辊接触,吸棉的底部位于检测室的底部。由此,检测室底部的检测液通过吸棉向上传递给涂液辊,从而实现了向涂液辊中不断的提供检测液体。吸液辊将薄膜上涂抹的液体吸收后,在转动过程中,吸液辊与挤压板相抵,吸液辊受到挤压板的挤压,吸液辊中的液体被挤出,挤出的液体重新回流到检测室的底部,从而实现了检测液体的循环利用。同时,吸液辊中的液体被挤出后,能够减少吸液辊中吸附的液体的量,有利于保证吸液辊的吸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薄膜检测装置的正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杆1、气缸2、滑动杆3、弹簧4、第二按钮5、报警器6、第二压杆7、主动齿轮8、固定架9、从动齿轮10、缠绕辊11、第一压杆12、第一按钮13、充气活塞杆14、充气活塞缸15、充气活塞16、进气单向阀17、进气管18、气管19、电磁阀20、气室21、导气管22、释放辊23、固定块24、涂液辊25、吸液辊26、挤压板27、锁止杆28、锁止活塞缸29、拉簧30、锁止活塞31、锁止活塞杆3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薄膜检测装置,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用于使薄膜传送的释放辊23和缠绕辊11,释放辊23和缠绕辊11均通过辊轴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机架包括操作台和焊接在操作台底部上的支撑杆1。机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位于操作台上方的气室21和竖向移动在机架上的检测室,检测室位于气室21的下方,气室21的底部和检测室的顶部均设有开口,气室21底部的开口和检测室顶部的开口能够盖合在一起。释放辊23和缠绕辊11之间连接有薄膜,薄膜的两端分别缠绕在释放辊23和缠绕辊11上,薄膜从气室21的底部和检测室的顶部之间穿过。气室21的内部充有气体,由于气室21的底部与检测室的顶部相抵,气室21的底部被薄膜盖住,因此气室21内的气体不会从气室21的底部泄漏。为了提高气室21底部和检测室顶部之间相抵的密封性,可在气室21的底部和检测室顶部上分别设置相应的密封条。另外,可在密封条表面上涂抹上润滑油,从而可减少薄膜在气室21的底部和检测室的顶部之间穿过时的摩擦阻力。

检测室的内部设有均位于薄膜下方的并与薄膜相贴的涂液辊25和吸液辊26,涂液辊25和吸液辊26均通过辊轴转动连接在检测室的内部。吸液辊26位于涂液辊25和缠绕辊11之间,本实施例中吸液辊26位于涂液辊25的右侧。吸液辊26和涂液辊25的圆周侧面上均粘接有柔性层,柔性层例如海绵或者棉块。检测室的左侧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块24,固定块24上粘接有吸棉,吸棉的顶部和涂液辊25的侧面相接触,吸棉的底部位于检测室的底部上。检测室的右侧内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倾斜的挤压板27,挤压板27与吸液辊26的右侧面相抵,吸液辊26的右侧面被挤压形变。检测室的底部装有检测液体,检测液体可以为肥皂水。

机架上设有用于对检测室进行固定的锁止机构,本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操作台上的锁止活塞缸29和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室左侧外壁上的锁止杆28,锁止杆28竖直设置,锁止活塞缸29中横向滑动连接有锁止活塞31,锁止活塞31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锁止活塞杆32,锁止杆28上设有用于使锁止活塞杆32插入的插孔,锁止活塞杆32的右端插入到锁止杆28左侧面上的插孔中。锁止活塞31的左侧面和锁止活塞缸29的左端之间连接有拉簧30,锁止活塞缸29和气室21之间连接有导气管22。缠绕辊11上通过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0,检测室上焊接有固定架9,固定架9上通过齿轮轴转动连接有位于从动齿轮10下方的主动齿轮8,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10能够啮合,固定架9上设有用于驱动主动齿轮8转动的电机(图中未示出)。

机架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架9上方的充气活塞缸15,充气活塞缸15中竖向滑动连接有充气活塞16,充气活塞16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充气活塞杆14,充气活塞杆14的底部和固定架9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充气活塞缸15上连接有进气管18,进气管18上设有用于使气体单向进入到充气活塞缸15中的进气单向阀17,充气活塞缸15和气室21之间连接有气管19,气管19上设有电磁阀20,机架上通过螺钉固定设有用于控制电磁阀20的第一按钮13,第一按钮13和电磁阀20电连接,电磁阀20、第一按钮13上串联有电源。第一按钮13位于固定架9的上方,固定架9上焊接有用于对第一按钮13进行按压的第一压杆12,第一压杆12位于第一按钮13的下方。机架上通过螺钉固定设有报警器6和用于控制报警器6的第二按钮5,第二按钮5和报警器6电连接,第二按钮5、报警器6上串联有电源。第二按钮5位于固定架9的下方,固定架9上焊接有用于对第二按钮5进行按压的第二压杆7,第二压杆7位于第二按钮5的上方。

操作台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用于推动检测室向上移动的气缸2。检测室的底部上焊接设有滑动杆3,操作台上设有竖向的通孔,滑动杆3穿过通孔滑动连接在操作台上,检测室的底部和操作台之间连接有竖向的弹簧4,弹簧4套在滑动杆3上。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初始时如图1所示,电机带动主动齿轮8转动,主动齿轮8带动从动齿轮10转动,从动齿轮10带动缠绕辊11转动,缠绕辊11对薄膜进行缠绕,缠绕辊11拉动薄膜从左向右传送,薄膜从释放辊23上释放开。薄膜在向左传送过程中,薄膜从气室21的底部和检测室的顶部之间经过,通过检测室的顶部和气室21的顶部盖合在一起,检测室的底部被薄膜挡住,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气室21内的气体向外泄露。吸棉将检测室底部的检测液体向上吸入,涂液辊25与吸棉顶部接触,吸棉将液体涂抹到涂液辊25上,涂液辊25在转动过程中,涂液辊25将液体涂抹在薄膜的下表面上,薄膜移动到涂液辊25和吸液辊26之间的位置时,若薄膜上没有孔洞,则气室21内部的气体被薄膜阻挡,气室21内部的气体无法通过薄膜向检测室内移动,薄膜上没有任何变化,薄膜经过吸液辊26之后,吸液辊26将薄膜上下侧面上涂抹的液体吸干,从而使得缠绕在缠绕辊11上的薄膜不会粘附有液体,实现了对薄膜上的液体的清除。吸液辊26在转动过程中,吸液辊26被挤压板27挤压,吸液辊26上吸附的液体被挤出,从而使得吸液辊26上的液体减少,有利于保证吸液辊26的吸收液体的能力。

若薄膜上具有孔洞,薄膜移动到涂液辊25和吸液辊26之间时,则气室21内部的气体会通过薄膜上的孔洞向检测室内流动,气体通过薄膜上的孔洞向检测室内流动,此时涂抹在薄膜上的检测液体被吹出气泡。同时气体从气室21中通过薄膜上的孔洞向检测室方向流动,气室21中的气体减少,由于锁止活塞缸29和气室21之间通过导气管22连通,故气室21中的气体液相应的减少,气室21中的气压变小,拉簧30的拉力大于锁止活塞缸29内的气压力,锁止活塞31在拉簧30的作用下带动锁止活塞杆32向左移动,锁止杆28不再被锁止活塞杆32锁住,此时检测室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检测室与气室21分离,检测室向下移动带动固定架9向下移动,固定架9带动主动齿轮8向下移动,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10分离,从动齿轮10不再受到主动齿轮8的驱动而停止转动,从而使得缠绕辊11停止转动,薄膜停止传送。同时,固定架9带动第二压杆7向下移动,第二压杆7对第二按钮5进行挤压,第二按钮5使得报警器6所在电路通电而发出警报,从而告知工作人员薄膜上检测出孔洞,检测人员听到报警后可过来对薄膜上出现气泡的部位进行处理。

另外,检测室向下移动过程中,检测室通过固定架9带动充气活塞杆14向下移动,充气活塞杆14向下拉动充气活塞16,充气活塞缸15内产生负压,外界的气体通过进气管18和进气单向阀17进入到充气活塞缸15中而存储起来。当薄膜上的孔洞处理完毕后,需要使检测室向上移动再次与气室21的底部盖合在一起以对薄膜进行检测,此时启动气缸2,气缸2推动检测室向上移动,检测室通过固定架9带动充气活塞杆14向上移动,充气活塞杆14带动充气活塞16向上移动而对充气活塞缸15中的气体进入压缩,气体在压缩过程中,电磁阀20此时没有通电,气体不会向气室21内流动,避免了气室21和检测室还没有盖合在一起而向气室21内充气造成气体的泄露。

当检测室的顶部与气室21的底部相抵后,气室21的底部被检测室的顶部密封好,此时固定架9上的第一压杆12与第一按钮13相抵,第一按钮13受到挤压后而使得电磁阀20所在的电路通电,电磁阀20通电后打开,充气活塞缸15内的压缩气体在自身的压力作用下通过气管19进入到气室21中,从而实现了向气室21中自动充入气体,无需人工额外充入气体,操作简单方便。气室21内充入气体后,气室21内的气压变大,由于锁止活塞缸29和气室21连通,因此锁止活塞缸29中的气压也变大,锁止活塞缸29中的气体压力大于拉簧30的拉力,锁止活塞31向右移动,锁止活塞31带动锁止活塞杆32重新插入到锁止杆28的插孔中,从而将锁止杆28锁住,检测室不会向下移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