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特征提取法和分类算法的黄萎病严重度测估方法

文档序号:26187836发布日期:2021-08-06 18:3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特征提取法和分类算法的黄萎病严重度测估方法

本发明涉及黄萎病严重度测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特征提取法和分类算法的黄萎病严重度测估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黄萎病是危害较为严重的维管束病害,其病原菌主要为大丽轮枝菌和黑白轮枝菌,为半知菌亚门、淡色孢科、轮枝菌属,但目前的检测手段快速的了解到不同类型的病株棉花叶的黄萎病严重程度,从而可以精确的获取到黄萎病严重度测估信息,所以在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提取法和分类算法的黄萎病严重度测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特征提取法和分类算法的黄萎病严重度测估方法,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特征提取法和分类算法的黄萎病严重度测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三组盛放皿,分为叶枯型棉花叶盛放皿、黄斑型棉花叶盛放皿和落叶型棉花叶盛放皿;

步骤2:再采用特征提取法和分类算法对病株棉花叶进行选取,棉花叶片边缘上卷的放入黄斑型棉花叶盛放皿内,棉花叶片表现为局部或掌状枯斑的放入叶枯型棉花叶盛放皿内,棉花叶片萎垂的放入落叶型棉花叶盛放皿内;

步骤3:再对三组盛放皿内的棉花叶进行清洁;

步骤4:然后采用光谱仪,分别对三组盛放皿内的棉花叶片进行检测,从而获取到棉花叶片的反射光谱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中,三组盛放皿采用普通的玻璃盛放器皿,再贴上对应的标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2中,三组盛放皿中选取的棉花叶数量均为30枚,且选取的棉花叶大小一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2的详细步骤为:先在棉花种植基地内选取大量的棉花病株,再摘取或捡拾棉花病株上的棉花叶,然后通过特征提取法和分类算法把病株棉花叶分放在三组盛放皿内进行待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3的详细步骤为,先盛取大量清水,再使用毛刷对三组盛放皿内的棉花叶进行分类清洗,然后平铺棉花叶进行自然晾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4中,光谱仪测量时间为1-1.5s,镜头距叶片高度为30cm,确保完全照射到整个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特征提取法和分类算法的黄萎病严重度测估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一种基于特征提取法和分类算法的黄萎病严重度测估方法,通过采用特征提取法和分类算法对病株棉花叶进行选取,再配合光谱仪进行测估,通过反射光谱数据可以快速的了解到不同类型的病株棉花叶的黄萎病严重程度,从而可以精确的获取到黄萎病严重度测估信息,对目前棉花黄萎病的治疗有着非常大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特征提取法和分类算法的黄萎病严重度测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发明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特征提取法和分类算法的黄萎病严重度测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三组盛放皿,分为叶枯型棉花叶盛放皿、黄斑型棉花叶盛放皿和落叶型棉花叶盛放皿;

步骤2:再采用特征提取法和分类算法对病株棉花叶进行选取,棉花叶片边缘上卷的放入黄斑型棉花叶盛放皿内,棉花叶片表现为局部或掌状枯斑的放入叶枯型棉花叶盛放皿内,棉花叶片萎垂的放入落叶型棉花叶盛放皿内;

步骤3:再对三组盛放皿内的棉花叶进行清洁;

步骤4:然后采用光谱仪,分别对三组盛放皿内的棉花叶片进行检测,从而获取到棉花叶片的反射光谱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三组盛放皿采用普通的玻璃盛放器皿,再贴上对应的标签,便于对三组盛放皿进行区分,避免出现棉花叶混淆的情况,进一步提高数据测估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三组盛放皿中选取的棉花叶数量均为30枚,且选取的棉花叶大小一致,进一步提高数据测估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的详细步骤为:先在棉花种植基地内选取大量的棉花病株,再摘取或捡拾棉花病株上的棉花叶,然后通过特征提取法和分类算法把病株棉花叶分放在三组盛放皿内进行待处理,便于快速给棉花叶进行区分。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的详细步骤为,先盛取大量清水,再使用毛刷对三组盛放皿内的棉花叶进行分类清洗,然后平铺棉花叶进行自然晾干,便于光谱仪进行反射光谱数据收集。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光谱仪测量时间为1-1.5s,镜头距叶片高度为30cm,确保完全照射到整个叶片,便于减小光谱仪的数据误差。

工作时,首先选取三组盛放皿,分为叶枯型棉花叶盛放皿、黄斑型棉花叶盛放皿和落叶型棉花叶盛放皿,再贴上对应的标签,便于对三组盛放皿进行区分,避免出现棉花叶混淆的情况,进一步提高数据测估的准确性,再在棉花种植基地内选取大量的棉花病株,再摘取或捡拾棉花病株上的棉花叶,然后通过特征提取法和分类算法对病株棉花叶进行选取,棉花叶片边缘上卷的放入黄斑型棉花叶盛放皿内,棉花叶片表现为局部或掌状枯斑的放入叶枯型棉花叶盛放皿内,棉花叶片萎垂的放入落叶型棉花叶盛放皿内,三组盛放皿中选取的棉花叶数量均为30枚,且选取的棉花叶大小一致,进一步提高数据测估的准确性,再盛取大量清水,再使用毛刷对三组盛放皿内的棉花叶进行分类清洗,然后平铺棉花叶进行自然晾干,便于光谱仪进行反射光谱数据收集,然后采用光谱仪,分别对三组盛放皿内的棉花叶片进行检测,从而获取到棉花叶片的反射光谱数据,光谱仪测量时间为1-1.5s,镜头距叶片高度为30cm,确保完全照射到整个叶片,便于减小光谱仪的数据误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