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6275137发布日期:2021-08-13 19:3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电气技术领域,为实现对输出电流的控制和对功率器件的保护,需要对一些线路上的电流进行检测,常用的电流检测技术有电阻检测电流,电流互感器检测电流等,电阻检测电流的方法成本低,电路简单,响应快,但是在检测较大电流时,电阻的功率损耗较大,因此在需要检测较大电流并且要求低损耗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电流互感器的方式,对电流互感器的工序误差检测,在试验过程中存在着测试步骤繁琐、速度慢,百分比测试点不准确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流互感器检测测试步骤繁琐、速度慢,测试数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所述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确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和非极性端;

根据所述极性端和所述非极性端判断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是否正确;

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试验,获得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数据,并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

可选地,所述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确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和非极性端,包括:

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将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高压端确定为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将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低压端确定为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非极性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极性端和所述非极性端判断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是否正确,包括:

获取所述极性端的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所述非极性端的非极性电流比值差;

将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分别与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比较;

在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或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大于所述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时,判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不正确;

在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或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不大于所述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时,判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正确。

可选地,所述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确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和非极性端之前,所述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还包括:

通过开路退磁法或闭路退磁法对电流互感器进行退磁,将退磁后的电流互感器作为目标电流互感器。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试验,获得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数据,并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包括:

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通过用户输入界面或与所述互感器联机的校验仪获得互感器编号,获得与所述互感器编号对应的互感器测试数据;

获得互感器试品对应的试品编号,获取所述试品编号对应的试品测试数据;

根据所述互感器测试数据与所述试品测试数据获得电流误差数据;

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互感器测试数据与所述试品测试数据获得电流误差数据,包括:

从所述互感器测试数据中获得一次电流和二次回路阻抗角;

从所述试品测试数据中获得激磁电流和内功率因数角;

根据所述一次电流、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所述激磁电流和所述内功率因数角获得电流比值差和电流相位差,将所述电流比值差和所述电流相位差作为电流误差数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一次电流、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所述激磁电流和所述内功率因数角获得电流比值差和电流相位差,将所述电流比值差和所述电流相位差作为电流误差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一次电流、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所述激磁电流和所述内功率因数角通过下式获得电流比值差:

f=-(100i0/i1)sin(ψ+α)(%)

其中,f为所述电流比值差,i0为所述激磁电流,i1为所述一次电流,ψ为所述内功率因数角,α为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

根据所述一次电流、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所述激磁电流和所述内功率因数角通过下式获得电流相位差:

δ=(3438i0/i1)cos(ψ+α)(ˊ)

其中,δ为所述电流相位差,i0为所述激磁电流,i1为所述一次电流,ψ为所述内功率因数角,α为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

将所述电流比值差和所述电流相位差作为电流误差数据。

第二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流互感器校验装置,所述电流互感器校验装置包括:

极性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确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和非极性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极性端和所述非极性端判断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是否正确;

校验模块,用于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试验,获得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数据,并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

第三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流互感器校验设备,所述电流互感器校验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所述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所述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通过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确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和非极性端;根据所述极性端和所述非极性端判断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是否正确;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试验,获得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数据,并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能够在进行误差测量之前进行极性测试和退磁,降低了极性错误和互感器剩磁对误差试验数据的影响,加快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速度,提高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效率,提升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确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和非极性端;根据所述极性端和所述非极性端判断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是否正确;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试验,获得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数据,并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能够在进行误差测量之前进行极性测试和退磁,降低了极性错误和互感器剩磁对误差试验数据的影响,加快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速度,提高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效率,提升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准确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流互感器检测测试步骤繁琐、速度慢,测试数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该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

本发明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确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和非极性端;

根据所述极性端和所述非极性端判断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是否正确;

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试验,获得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数据,并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

本发明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将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高压端确定为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将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低压端确定为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非极性端。

本发明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极性端的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所述非极性端的非极性电流比值差;

将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分别与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比较;

在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或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大于所述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时,判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不正确;

在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或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不大于所述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时,判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正确。

本发明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开路退磁法或闭路退磁法对电流互感器进行退磁,将退磁后的电流互感器作为目标电流互感器。

本发明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通过用户输入界面或与所述互感器联机的校验仪获得互感器编号,获得与所述互感器编号对应的互感器测试数据;

获得互感器试品对应的试品编号,获取所述试品编号对应的试品测试数据;

根据所述互感器测试数据与所述试品测试数据获得电流误差数据;

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

本发明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从所述互感器测试数据中获得一次电流和二次回路阻抗角;

从所述试品测试数据中获得激磁电流和内功率因数角;

根据所述一次电流、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所述激磁电流和所述内功率因数角获得电流比值差和电流相位差,将所述电流比值差和所述电流相位差作为电流误差数据。

本发明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一次电流、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所述激磁电流和所述内功率因数角通过下式获得电流比值差:

f=-(100i0/i1)sin(ψ+α)(%)

其中,f为所述电流比值差,i0为所述激磁电流,i1为所述一次电流,ψ为所述内功率因数角,α为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

根据所述一次电流、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所述激磁电流和所述内功率因数角通过下式获得电流相位差:

δ=(3438i0/i1)cos(ψ+α)(ˊ)

其中,δ为所述电流相位差,i0为所述激磁电流,i1为所述一次电流,ψ为所述内功率因数角,α为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

将所述电流比值差和所述电流相位差作为电流误差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通过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确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和非极性端;根据所述极性端和所述非极性端判断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是否正确;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试验,获得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数据,并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能够在进行误差测量之前进行极性测试,降低了极性错误对误差试验数据的影响,加快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速度,提高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效率,提升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准确性。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确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和非极性端。

需要说明的是,电流互感器在进行误差试验之前,需要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从而通过检测的电流互感器极性确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和非极性端。

步骤s20、根据所述极性端和所述非极性端判断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是否正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所述极性端和所述非极性端的极性值,能够确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绕组的极性标识是否正确。

步骤s30、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试验,获得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数据,并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表明此刻电流互感器的绕组极性标识与极性端和非极性端匹配,即极性标志是正确的,此时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试验,从而获得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数据,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一般可以依据电流误差数据调整调压器的输出电压和升流器的升流档位,通过调整后的输出电压以及升流档位能够确定最终输出值所述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和电压,从而为所述电流互感器供电,提高了电路互感器检测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通过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确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和非极性端;根据所述极性端和所述非极性端判断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是否正确;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试验,获得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数据,并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能够在进行误差测量之前进行极性测试,降低了极性错误和互感器剩磁对误差试验数据的影响,加快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速度,提高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效率,提升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准确性。

进一步地,图3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将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高压端确定为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将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低压端确定为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非极性端。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即检查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互感器绕组极性标志是否正确,可以通过直流法检定极性,也可以通过串联法检定极性,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检测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例如通过互感器校验仪检查极性,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具体实现中,通过极性确定电流互感器的绕组标志,从而确定高压端和低压端,可以将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高压端作为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将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低压端作为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非极性端。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通过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将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高压端确定为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将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低压端确定为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非极性端,能够在进行误差测量之前进行极性测试,降低了极性错误对误差试验数据的影响,加快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速度。

进一步地,图4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获取所述极性端的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所述非极性端的非极性电流比值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对应有极性值即极性电流比值差,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非极性端对应有非极性值即非极性电流比值差,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可以通过一次电流和激磁电流确定。

在具体实现中,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标志为l1、l2……,二次绕组标志为k1、k2…,当一次电流由l1进入一次绕组时,二次电流由k1流出,这样的极性标志叫做减极性。

步骤s22、将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分别与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比较。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为预先设置的电流比值差阈值,通过将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分别与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比较,能够生成极性端的电流比值差比较结果和非极性端的电流比值差比较结果。

步骤s23、在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或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都大于所述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时,判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不正确。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或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大于所述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时,可以判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极性错误,即判定了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不正确。

步骤s24、在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或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不大于所述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时,判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正确。

应当理解的是,在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或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不大于所述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时,可以判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未出现极性错误,即判定了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正确。

在具体实现中,由于电流互感器的原因或者接线原因造成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测量数据,即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或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都大于所述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时,确定为极性标识不正确,即提示极性错误,一般可以通过触发“退出”按键直接结束测量,可以以大于180%确定为极性错误,而极性测量数据比差大于20%而小于180%将提示变比错误,所述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数值,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获取所述极性端的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所述非极性端的非极性电流比值差;将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分别与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比较;在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或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大于所述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时,判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不正确;在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或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不大于所述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时,判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正确,能够在进行误差测量之前进行极性测试,降低了极性错误对误差试验数据的影响,加快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速度,提高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图5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之前,所述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通过开路退磁法或闭路退磁法对电流互感器进行退磁,将退磁后的电流互感器作为目标电流互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电流互感器如果在大电流下切断电源,或者在运行时二次绕组偶然发生开路,以及通过直流电流进行试验以后,互感器的铁心中就可能产生剩磁,使铁心的磁导率下降,影响互感器的性能;所以在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试验之前,一般应先对互感器进行退磁,以消除剩磁对误差的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开路退磁法即强磁场退磁法对电流互感器进行退磁,还可以通过闭路退磁法即大负荷退磁法对电流互感器进行退磁;开路退磁法为使得一次和二次绕组全部开路,并在一次或二次绕组中通以工频电流,由零增加到20%或50%额定电流,然后均匀且缓慢地降至零;重复这一过程2-3次,同时使每次所通入的电流按50%、20%、10%额定电流递减;退磁完毕在切断电流之前,应将二次绕组短接。

应当理解的是,闭路退磁法为在二次绕组上接以相当于其额定负荷10-20倍的电阻,一次绕组通工频电流,由零增加到约120%额定电流,然后均匀且缓慢地降至零;重复这一过程2-3次,同时使每次所接的电阻负荷按100%、50%、20%递减;如果是二次是多级绕组的电流互感器,在退磁过程中,不退磁的二次绕组都应短接。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通过开路退磁法或闭路退磁法对电流互感器进行退磁,将退磁后的电流互感器作为目标电流互感器,能够在进行误差测量之前进行极性测试和退磁,降低了极性错误和互感器剩磁对误差试验数据的影响,加快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速度。

进一步地,图6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第五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通过用户输入界面或与所述互感器联机的校验仪获得互感器编号,获得与所述互感器编号对应的互感器测试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屏幕或者点击按键利用用户输入界面获得互感器编号,通过所述互感器编号可以获得对应的互感器测试数据,即查找到所述互感器编号对应的互感器测试产生的互感器测试数据。

步骤s32、获得互感器试品对应的试品编号,获取所述试品编号对应的试品测试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互感器试品为预先设置的标准互感器试验品,通过所述互感器试品对应的试品编号,所述试品编号对应的试品测试数据,即所述互感器试品在进行互感器测试时产生的测试数据。

步骤s33、根据所述互感器测试数据与所述试品测试数据获得电流误差数据。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所述互感器测试数据和所述试品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能够获得对应的电流误差数据。

步骤s34、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能够确定调整调压器的输出电压和升流器的升流档位,通过调整后的输出电压以及升流档位能够确定最终输出值所述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和电压,从而为所述电流互感器供电,提高了电路互感器检测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通过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通过用户输入界面或与所述互感器联机的校验仪获得互感器编号,获得与所述互感器编号对应的互感器测试数据;获得互感器试品对应的试品编号,获取所述试品编号对应的试品测试数据;根据所述互感器测试数据与所述试品测试数据获得电流误差数据;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能够在进行误差测量之前进行极性测试,降低了极性错误和互感器剩磁对误差试验数据的影响,加快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速度,提高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效率,提升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准确性。

进一步地,图7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基于第五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第六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31、从所述互感器测试数据中获得一次电流和二次回路阻抗角。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互感器测试数据中的一次电流为当前测试的互感器在测试过程中经过一次侧规程点的实际电流,相应的有经过二次侧规程点的二次电流,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为当前测试的互感器在测试过程中电流经过二次回路对应的阻抗角度。

步骤s332、从所述试品测试数据中获得激磁电流和内功率因数角。

可以理解的是,从所述试品测试数据中能够获得激磁电流和内功率因数角,所述内功率因数角为所述试品互感器对应的功率因数对应的相位角度,所述激磁电流为所述试品互感器的电压变动时收到影响参数的励磁电流。

步骤s333、根据所述一次电流、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所述激磁电流和所述内功率因数角获得电流比值差和电流相位差,将所述电流比值差和所述电流相位差作为电流误差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所述一次电流、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所述激磁电流和所述内功率因数角通过运算分析能够获得电流比值差和电流相位差,从而将所述电流比值差和所述电流相位差作为电流误差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33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一次电流、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所述激磁电流和所述内功率因数角通过下式获得电流比值差:

f=-(100i0/i1)sin(ψ+α)(%)

其中,f为所述电流比值差,i0为所述激磁电流,i1为所述一次电流,ψ为所述内功率因数角,α为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

根据所述一次电流、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所述激磁电流和所述内功率因数角通过下式获得电流相位差:

δ=(3438i0/i1)cos(ψ+α)(ˊ)

其中,δ为所述电流相位差,i0为所述激磁电流,i1为所述一次电流,ψ为所述内功率因数角,α为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

将所述电流比值差和所述电流相位差作为电流误差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激磁电流i0的存在,使实际的一次电流i1与旋转180°并折算到一次侧的二次电流-i2在数值上与相位上都不相同,因而存在比值差和相位差,其中比值差用式f=(kni2-i1)/i1计算,kn为额定电流比,i1和i2为实际一次及二次电流有效值,另外还把旋转180°后的二次电流相量-i2与一次电流相量i1之间的相位之差,称为相位差,用δ表示,单位为分或厘弧度,如果-i2超前i1相位差为正;如滞后,则相位差为负,互感器的误差还可以用复数符号表示,记为k=i1/i2及ε=f+jδ,δ以弧度作单位;在计算测量结果的综合误差时,复数符号法是十分有用的工具。

在具体实现中,根据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定义,电流互感器的比值差就是误差电流i0在i1相量上的投影与i1之比,相位差就是δ角;由于δ角很小,它与ψ及α角相比可以忽略;因此i0与i1的夹角可认为是90°-ψ-α,并且δ角的弧度值可以用δ角的正弦函数值代替,最后得到上述公式,电流互感器的比值差,相位差与激磁电流i0与i1的比值及ψ角大小有关,也与二次回路阻抗角α的大小有关。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通过从所述互感器测试数据中获得一次电流和二次回路阻抗角;从所述试品测试数据中获得激磁电流和内功率因数角;根据所述一次电流、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所述激磁电流和所述内功率因数角获得电流比值差和电流相位差,将所述电流比值差和所述电流相位差作为电流误差数据,能够准确确定电流误差,从而通过误差调节起到过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变比错误、极性错误及误差过大保护等多种保护作用,提高互感器测试的数据准确性,提高了互感器校验速度和效率。

相应地,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校验装置。

参照图8,图8为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装置第一实施例中,该电流互感器校验装置包括:

极性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确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和非极性端。

判断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极性端和所述非极性端判断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是否正确。

校验模块30,用于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试验,获得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数据,并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

所述极性检测模块10,还用于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将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高压端确定为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将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低压端确定为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非极性端。

所述判断模块20,还用于获取所述极性端的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所述非极性端的非极性电流比值差;将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分别与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比较;在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或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大于所述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时,判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不正确;在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或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不大于所述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时,判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正确。

所述极性检测模块10,还用于通过开路退磁法或闭路退磁法对电流互感器进行退磁,将退磁后的电流互感器作为目标电流互感器。

所述判断模块20,还用于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通过用户输入界面或与所述互感器联机的校验仪获得互感器编号,获得与所述互感器编号对应的互感器测试数据;获得互感器试品对应的试品编号,获取所述试品编号对应的试品测试数据;根据所述互感器测试数据与所述试品测试数据获得电流误差数据;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

所述判断模块20,还用于从所述互感器测试数据中获得一次电流和二次回路阻抗角;从所述试品测试数据中获得激磁电流和内功率因数角;根据所述一次电流、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所述激磁电流和所述内功率因数角获得电流比值差和电流相位差,将所述电流比值差和所述电流相位差作为电流误差数据。

其中,电流互感器校验装置的各个功能模块实现的步骤可参照本发明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的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所述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确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和非极性端;

根据所述极性端和所述非极性端判断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是否正确;

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试验,获得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数据,并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将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高压端确定为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将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低压端确定为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非极性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获取所述极性端的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所述非极性端的非极性电流比值差;

将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分别与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比较;

在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或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大于所述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时,判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不正确;

在所述极性电流比值差和/或所述非极性电流比值差不大于所述预设电流比值差阈值时,判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正确。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通过开路退磁法或闭路退磁法对电流互感器进行退磁,将退磁后的电流互感器作为目标电流互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通过用户输入界面或与所述互感器联机的校验仪获得互感器编号,获得与所述互感器编号对应的互感器测试数据;

获得互感器试品对应的试品编号,获取所述试品编号对应的试品测试数据;

根据所述互感器测试数据与所述试品测试数据获得电流误差数据;

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从所述互感器测试数据中获得一次电流和二次回路阻抗角;

从所述试品测试数据中获得激磁电流和内功率因数角;

根据所述一次电流、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所述激磁电流和所述内功率因数角获得电流比值差和电流相位差,将所述电流比值差和所述电流相位差作为电流误差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互感器校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一次电流、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所述激磁电流和所述内功率因数角通过下式获得电流比值差:

f=-(100i0/i1)sin(ψ+α)(%)

其中,f为所述电流比值差,i0为所述激磁电流,i1为所述一次电流,ψ为所述内功率因数角,α为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

根据所述一次电流、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所述激磁电流和所述内功率因数角通过下式获得电流相位差:

δ=(3438i0/i1)cos(ψ+α)(ˊ)

其中,δ为所述电流相位差,i0为所述激磁电流,i1为所述一次电流,ψ为所述内功率因数角,α为所述二次回路阻抗角;

将所述电流比值差和所述电流相位差作为电流误差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通过检测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确定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端和非极性端;根据所述极性端和所述非极性端判断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识是否正确;在所述极性标识正确时,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误差试验,获得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数据,并通过所述电流误差数据对所述目标电流互感器进行供电控制;能够在进行误差测量之前进行极性测试,降低了极性错误对误差试验数据的影响,加快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速度,提高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效率,提升了电流互感器的检测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