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型短波红外光陷阱探测器及探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719106发布日期:2021-09-22 20: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纤型短波红外光陷阱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d1、d2、d3三个锗光电二极管、一个凹球面反射镜m、光纤法兰盘、电路板、bnc连接器以及高吸收腔体,其中,d1、d2、d3三个锗光电二极管和凹球面反射镜通过夹具固定在高吸收腔体中,光纤输出的光纤法兰盘进入到高吸收腔体中,将会在d1、d2、d3三个锗光电二极管的光敏面上发生吸收/反射作用,其中吸收的光辐射功率将转换为光子,反射光会以45
°
方向入射到下一个锗光电二极管光敏面上,依次传递下去直至剩余的极微弱辐射功率溢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型短波红外光陷阱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1、d2、d3三个锗光电二极管的光敏面面积为10mm
×
10mm,其光谱范围为800nm~1800nm,峰值响应波长为1550nm,d1、d2、d3三个锗光电二极管在吸收腔体中成90
°
交汇排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型短波红外光陷阱探测器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光纤出射的光束以45
°
方向入射到第一个锗光电二极管d1后,将在d1光敏面上产生两个辐射分量,分别是被d1吸收的辐射分量p
a11
和反射辐射分量p
r11
;步骤2:反射的辐射分量p
r11
以45
°
角照射到第二个锗光电二极管d2上,则在d2光敏面上被分为两个辐射分量,即被d2吸收的辐射分量p
a21
和反射辐射分量p
r21
;步骤3:p
r21
以45
°
入射到第三个锗光电二极管d3上,辐射分量p
a31
被d3吸收,另一部分辐射分量p
r31
则被d3反射;被d3反射的光经凹球面反射镜m反射回d3,再依次被d3

d2

d1的光敏面吸收和反射;步骤4:重复步骤1

步骤3至经过6次吸收和7次反射后,最终反射回光纤端面的光辐射就会变得越来越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假设单个锗光电二极管光敏面的反射率为ρ,则光束在整个传输链路中,反射回光纤端面的光辐射功率p
r12
通过公式(1)计算得到:p
r12
=ρ6p
ꢀꢀꢀꢀ
(1)被锗光电二极管吸收的辐射功率通过公式(2)计算得到:p

=p
a11
+p
a21
+p
a31
+p
a32
+p
a22
+p
a12
=p

p
r12
=(1

ρ6)p
ꢀꢀꢀꢀꢀꢀꢀ
(2)锗光电二极管的峰值响应波长在1550nm,在1550nm的外量子效率达90%,即反射率为ρ=10%,因此经过7次反射和6次吸收,该陷阱探测器的外量子效率近于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型短波红外光陷阱探测器,光纤型短波红外光陷阱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D1、D2、D3三个锗光电二极管、一个镀金凹球面反射镜M、光纤法兰盘、电路板、BNC连接器以及高吸收腔体,其中,D1、D2、D3三个锗光电二极管和凹球面反射镜通过夹具固定在高吸收腔体中,光纤输出的光纤法兰盘进入到高吸收腔体中,将会在D1、D2、D3三个锗光电二极管的光敏面上发生吸收/反射作用。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有效减小短波红外光纤功率量值传递的测量不确定度。不确定度。不确定度。


技术研发人员:孙权社 任建伟 王恒飞 王少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6.21
技术公布日:2021/9/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