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识别天然翡翠和酸洗充胶处理翡翠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795014发布日期:2021-09-29 00:44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识别天然翡翠和酸洗充胶处理翡翠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翡翠鉴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识别天然翡翠和酸洗充胶处理翡翠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酸洗充胶处理翡翠常称为b货翡翠,基本的制作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的选择、切割、捆绑加固、酸洗漂白、碱洗增隙、真空注胶、固结、打磨抛光和打蜡。其中酸洗漂白、碱洗增隙、真空注胶是制作b货翡翠较为重要的环节,普通不透明的翡翠经过强酸强碱浸泡,泡去了杂质,使得翡翠的裂隙和孔隙增多,再经过真空注胶,以增加强度和透明度,便把普通不透明的翡翠改变成透明的翡翠,其外观与天然翡翠相似,不易辨认。
3.经过酸洗漂白再进行充填处理的翡翠其结构、成分均发生了改变。在鉴别天然翡翠与酸洗充胶处理翡翠的过程中,寻找酸洗漂白处理痕迹与鉴别有无充填物是判别的关键。
4.现有技术,关于天然翡翠和酸洗注胶翡翠的鉴别一方面通过观察测试样是否有荧光或磷光效应,有的话可以作为可能经过酸洗注胶处理的证据,但该证据不完全充分,因为翡翠加工中的打蜡工序增加了该种方法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目前绝大多数珠宝检测站使用红外光谱作为鉴定天然翡翠和酸洗注胶翡翠的强有力手段。具体方法上,由于反射光的吸收峰不特征,故使用透射光所得到的红外吸收谱线可以很好区分天然翡翠和酸洗注胶翡翠,但是,当样品较厚、表面粗糙时,光线的透射性和反射性差就不能得到测试样片的特征吸收谱线,从而使得天然翡翠和酸洗充胶处理翡翠的区分面临挑战,而且新的充填技术使现有的鉴别方法遇到了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识别天然翡翠和酸洗充胶处理翡翠的方法。
6.本发明的一种识别天然翡翠和酸洗充胶处理翡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选择翡翠样品的抛光面,测试翡翠样品的折射率值和密度值;
8.s2、按尺寸从步骤s1中的翡翠样品进行取样;
9.s3、将步骤s2得到的样品进行加热;
10.s4、在线观察步骤s3中的样品的相变;
11.s5、对步骤s4的样品的相变结果判定:有液态相溢出则判定为酸洗充胶处理翡翠;无液态相溢则判定为天然翡翠;
12.其中,当所述折射率值范围为1.666~1.680,点测为1.65~1.67;密度值范围为3.25~3.40g/cm3时,进行步骤s2;当折射率值和密度值不在上述范围时,直接判定翡翠样品为非天然翡翠。
13.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尺寸为样品任意边缘两点连线长度不大于8mm。
14.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不高于600℃。
15.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390℃~550℃。
16.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的设备为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17.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过程中的升温速率不大于5℃/s。
18.本发明有如下益效果:
19.(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引入热力学测试,在特定温度范围观察翡翠样品是否出现相变以及相变类型,可以100%判定翡翠样品是否经过酸洗注胶处理,从而识别出天然翡翠和酸洗注胶翡翠;
20.(2)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识别结果快速、直观、重现性好,减少了人为主观判定的误差,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有利于翡翠市场的发展,满足和促进翡翠消费者和交易商的需求;
21.(3)本发明的方法不仅维护了翡翠乃至整个珠宝行业的健康发展,还保证了买卖公平和公正。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一种识别天然翡翠和酸洗充胶处理翡翠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3.图2酸洗充胶翡翠样品j

1在408.3℃时液态相溢出图;
24.图3酸洗充胶翡翠样品j

1在416.9℃时液态相溢出扩展图;
25.图4酸洗充胶翡翠样品j

2在512℃时液态相溢出图;
26.图5酸洗充胶翡翠样品j

2在518.2℃时液态相溢出扩展图
27.图6天然翡翠样品j

3在401.9℃时无液态相溢出图;
28.图7天然翡翠样品j

3在601.4℃时无液态相溢出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30.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识别天然翡翠和酸洗充胶处理翡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步骤s1、选择翡翠样品的抛光面,测试翡翠样品的折射率值和密度值;
32.步骤s2、按尺寸从步骤s1中的翡翠样品进行取样;
33.步骤s3、将步骤s2得到的样品进行加热;
34.步骤s4、在线观察步骤s3中的样品的相变;
35.步骤s5、对步骤s4的样品的相变结果判定:有液态相溢出则判定为酸洗充胶处理翡翠;无液态相溢则判定为天然翡翠;
36.其中,当所述折射率值范围为1.666~1.680,点测为1.65~1.67;密度值范围为3.25~3.40g/cm3时,进行步骤s2;当折射率值和密度值不在上述范围时,直接判定翡翠样品为非天然翡翠。
37.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引入热力学测试,在特定温度范围观察翡翠样品是否出现相变以及相变类型,可以100%判定翡翠样品是否经过酸洗注胶处理,从而识别出天然
翡翠和酸洗注胶翡翠;该方法操作简单,识别结果快速、直观、重现性好,减少了人为主观判定的误差,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有利于翡翠市场的发展,满足和促进翡翠消费者和交易商的需求;而且该方法不仅维护了翡翠乃至整个珠宝行业的健康发展、还保证了买卖公平和公正。
38.天然翡翠的基本性质包括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其中光学性质通过光泽来体现,翡翠一般为玻璃光泽,也呈油脂光泽,它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组成翡翠矿物的颗粒大小、排列方式等,另外还取决于对翡翠的抛光程度,可以通过折射率来表征。而力学性质表现为在翡翠表面上呈现星点状闪光(也称翠性)的现象就是光从硬玉解理面上反射的结果,通常通过相对密度来表征。为了初步识别天然翡翠样品,可以严格选择翡翠样品的抛光面,进行折射率值和密度值的测定,折射率值范围为1.666~1.680,点测为1.65~1.67;密度值范围为3.25~3.40g/cm3。
39.进一步识别天然翡翠和酸洗充胶处理翡翠,需选取合适的样品进行加热处理,因翡翠价格昂贵,且为了提高识别效率,保证识别能力,对取样的尺寸可以为样品任意边缘两点连线长度不大于8mm。
40.对翡翠样品进行热力学处理的方式有多种,在这里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识别效率和方便工作人员操作,选择热力学研究常用设备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对样品进行加热处理,同时能够在线观察翡翠样品在加热过程中的相变状态,为了更好的捕捉到相变状态的变化,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加热升温速率应不大于5℃/s,最高温度可以设置为600℃。
41.因酸洗充胶处理翡翠使用的原料质量往往很差,没有高的经济价值,通过近一个月在酸中浸泡,将翡翠中的杂质元素浸出,翡翠结构变得疏松,在高压下将树脂充入翡翠的疏松结构中,使得酸洗后翡翠结构结合紧密,同时增加了其透明度,进而提升了价值。充入的树脂类别有多种,但在390℃

550℃区间内会由固相转化为液相,从裂隙、晶界处溢出,该现象在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清楚地被观察到;而天然翡翠结构中没有树脂的存在,在经热处理后就不会产生液态相变现象。
42.如图2和图3所示,对酸洗充胶翡翠样品j

1进行加热处理,在线观察到:当温度达到408.3℃时,酸洗充胶翡翠样品j

1开始出现有液态相溢出;当温度达到416.9℃时,酸洗充胶翡翠样品j

1的液态相溢出的面积扩展了很多;而且,酸洗充胶翡翠样品j

2的外观颜色变黑。
43.如图4和图5所示,对酸洗充胶翡翠样品j

2进行加热处理,在线观察到:当温度达到512℃时,酸洗充胶翡翠样品j

2开始出现有液态相溢出;当温度达到518.2℃时,酸洗充胶翡翠样品j

2的液态相溢出的面积扩展了很多;而且,酸洗充胶翡翠样品j

2的外观颜色变黑。
44.如图6和图7所示,对天然翡翠样品j

3进行加热处理,在线观察到:当温度达到401.9℃时,天然翡翠样品j

3没有出现有液态相溢出;当温度达到601.4℃时,天然翡翠样品j

3仍然没有出现有液态相溢出;而且,天然翡翠样品j

3的外观颜色没有变黑。
45.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方法判定直接和可标准化操作,对翡翠样品加热后的相变结果判定为:若有液态相溢出则判定为酸洗充胶处理翡翠;若无液态相溢出且颜色呈现黑色则判定为酸洗充胶处理翡翠,若无液态相溢出且颜色呈现非黑色则判定为天然翡翠。
4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识别天然翡翠和酸洗充胶处理翡翠的方法的识别过程如下:
47.步骤s1:选择翡翠样品的抛光面,测试翡翠样品的折射率值、密度值,若折射率值不在1.666~1.680范围内,密度值不在3.25~3.40g/cm3范围内,则判定该翡翠样品不是天然翡翠;若折射率值在1.666~1.680范围内,点测在1.65~1.67范围内,密度值在3.25~3.40g/cm3范围内,则前往步骤s2识别;
48.步骤s2:取样,样品尺寸标准为样品任意边缘两点连线长度不大于8mm;
49.步骤s3:将取好的样品放入激光共聚焦高温显微镜中的样品室,进行加热处理,加热的升温速率设置为3℃/s,加热至600℃;
50.步骤s4:在线观察激光共聚焦高温显微镜中的样品室中样品的相变变化,并捕捉图片;
51.步骤s5:结果判定:若有液态相溢出则判定为酸洗充胶处理翡翠;若无液态相溢出且颜色呈现黑色则判定为酸洗充胶处理翡翠,若无液态相溢出且颜色呈现非黑色则判定为天然翡翠。
52.以上未涉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53.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来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方向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