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柔软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文档序号:27553731发布日期:2021-11-24 23: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服装柔软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将被测服装面料裁剪成圆形的被测试样(10);步骤二、以被测试样(10)垂直于测量方向的直径线为中心线,将被测试样(10)中心线的两侧向上翻折至两侧边缘与被测试样(10)的圆心重叠并固定,形成双拱形;步骤三、测量被测试样(10)多个不同位置的高度和宽度;以所得宽度平均值与高度平均值的比值为被测试样(10)在测量方向上的平均刚柔度系数s
i
;平均刚柔度系数s
i
越大,则被测服装面料在该测量方向上越柔软;步骤四、对同一块被测试样多次更换测量方向,并根据步骤二和三的过程测量对应测量方向的平均刚柔度系数s
i
;步骤五、计算服装面料整体柔性系数其中,n为经过测量的方向数量;s
i
为第i个测量方向上的平均刚柔度系数;整体柔性系数s

越大,则被测服装面料的整体柔性度越高,其制成的服装越飘逸;整体柔性系数s

越小,则服装面料的整体柔性度越低,其制成的服装越挺括有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柔软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测量三个不同位置的高度和宽度;三个位置分别取被测试样的中间位置和两端位置。3.一种服装柔软度检测装置,包括测量台(2)、测量柱(3)、升降滑板(4)、滑块(5)和固定针(6);其特征在于:测量台(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与固定针配合,用于固定弯曲呈双拱形的被测试样(10);测量台(2)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条滑轨(7);滑轨(7)采用凹槽结构;各滑轨(7)上均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5);起始状态下,同一滑轨(7)上的两个滑块(5)分别位于该滑轨(7)的两端;测量台(2)的边缘上设置有相互正对的两个圆弧形滑槽(8);其中一个圆弧形滑槽(8)对应各滑轨(7)的一端;另一个圆弧形滑槽(8)对应各滑轨(7)的另一端;竖直设置的两根测量柱(3)的底端与两个圆弧形滑槽(8)分别滑动连接;使得两根测量柱(3)能够分别调节至与各滑轨(7)对齐的位置;两根测量柱(3)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升降滑板(4);进行测量时,将被测试样(10)的两侧向上翻折至两侧边缘与被测试样(10)的圆心重叠并用固定针(6)固定,形成双拱形;各滑轨(7)上的两块滑块(5)分别向内滑动至与被测试样(10)接触,此时两块滑块的间距即为被测试样(10)在这一位置的宽度;每根滑轨(7)上的滑块(5)进行测量时,两根测量柱(3)分别移动至该滑轨(7)的两端,并使得两块升降滑板向下滑动至与被测试样(10)接触,测得被测试样(10)在这一位置的高度;对各条滑轨(7)对应宽度的平均值与高度的平均值取比值,即获得被测试样(10)在测量方向上的平均刚柔度系数s
i
;平均刚柔度系数s
i
越大,则被测服装面料在该测量方向上越柔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服装柔软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台(2)的侧部设置有显示屏(1);显示屏(1)用于显示测得的宽度和高度数值,以及计算出的平均刚柔度系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服装柔软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台(2)的顶面呈圆形;其中一条滑轨(7)经过测量台(2)的圆心。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服装柔软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滑轨(7)的
间距为3cm~4cm。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服装柔软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轨(7)的两侧均设置有横向刻度线;各横向刻度线的0刻度位置均位于宽度起始线上;宽度起始线垂直于滑轨(7)且经过测量台(2)的中心位置;两根测量柱(3)的内侧面均设置有竖向刻度线;竖向刻度线的0刻度线与测量台(2)的顶面平齐。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服装柔软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滑块(5)的内侧面均安装有第一接触式感应器;升降滑板(4)底面的自由端均安装有第二接触式感应器。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服装柔软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测量柱(3)沿圆弧滑槽的滑动、两块升降滑板(4)的升降滑动、各个滑块(5)的水平滑动均由动力元件驱动。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服装柔软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台(2)的边缘处设置有一圈角度标记线(9);多条角度标记线(9)沿测量台(2)中心位置的周向均布;用于为转动被测试样提供角度参考。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装柔软度检测方法及装置。现有柔软度测量方法需要裁剪和使用多块试样,才能够获得面料不同方向的柔软度指标。该测量方法将圆形的被测试样的两侧上翻至圆心位置,形成两个截面呈拱形试样,并通过对两个拱形试样分别进行高度和宽度的测量,故同一方向上可以得到两组数据,取平均后能够提高所得柔软度数据的精度。此外,本发明的测试过程中不会对圆形的被测试样产生损伤或褶皱,故该被测试样转动一个角度后进行其他角度的柔软度测量,从而显著减少柔软度测试所消耗的面料数量。同时,本发明利用传感器接触试样后自动读数,弥补人工读数存在的误差可能,使测量结果更为准确。果更为准确。果更为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霞 张宁峰 黄雪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8.10
技术公布日:2021/11/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