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通用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04415发布日期:2022-01-08 01:4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路板通用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板通用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电子产品生产制造行业中,pcba(printed-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刷电路板组件)在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ict(in circuit test,在线测试)主要检查电子元器件是否正确安装以及fct(function circuit testing,功能测试),即令测试目标板工作于设计状态,从而获取输出,验证测试目标板的工作状态。
3.目前,电子厂商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对pcba进行测试,一种方式为ict和fct分体测试,另外一种方式为ict和fct一体化测试,其中,由于分体测试是将ict和fct两种测试进行分离测试,测试成本较高,而ict和fct一体化测试包括两种测试方案,其中一种测试方案通过采用通用型测试机对pcba进行测试,而通用型测试机设备庞大,价格昂贵,用于测试较小型的目标测试板,浪费了资源,同时需逐个测量目标测试板上的器件,测试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板通用测试系统,以提高电路板测试效率。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板通用测试系统,包括:主控板模块、功能子板模块,所述功能子板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子板,所述主控板模块连接所述功能子板,所述主控板模块用于对所述功能子板进行控制,所述功能子板连接被测电路板,所述功能子板用于对所述被测电路板进行测试,其中,
6.所述主控板模块上设置有电源接口、急停开关接口、通信接口、功能子板接口、测试点接口和微处理器,其中,
7.所述电源接口的一端用于外接电源输入信号,急停开关接口用于与急停按钮开关连接,通信接口用于与计算机设备连接,所述功能子板接口用于与所述功能子板连接,所述测试点接口用于输出所述主控板模块的关键信号,
8.所述电源接口、所述急停开关接口、所述通信接口、所述功能子板接口和所述测试点接口的一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
9.所述主控板模块上还设置有电源模块、恒流源模块、恒压源模块、测量模块、通信模块、切换电路模块和功能子板接口,所述测量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切换电路模块,所述测量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功能子板接口,所述切换电路模块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电源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口的另一端,所述电源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功能子板接口,所述恒流源模块和所述恒压源模块连接所述功能子板接口,其中,
10.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提供供电电压,所述恒压源模块用于提供恒压,所述恒流源用于提供恒流,所述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所述功能子板接口的电压,所述功能子板接口用于扩展功能子板,所述切换电路模块用于对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向所述侧量模块传输信号,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外接设备进行通信。
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通用测试系统,通过主控板模块、功能子板模块,功能子板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子板,主控板模块连接功能子板,主控板模块用于对功能子板进行控制,功能子板连接被测电路板,功能子板用于对被测电路板进行测试,其中,主控板模块上设置有电源接口、急停开关接口、通信接口、功能子板接口、测试点接口和微处理器,其中,电源接口用于外接电源输入信号,急停开关接口用于与急停按钮开关连接,通信接口用于与计算机设备连接,功能子板接口用于与功能子板连接,测试点接口用于输出主控板模块的关键信号,电源接口、急停开关接口、通信接口、功能子板接口和测试点接口的一端连接微处理器;主控板模块上还设置有电源模块、恒流源模块、恒压源模块、测量模块、通信模块、切换电路模块和功能子板接口,测量模块的一端连接切换电路模块,测量模块的另一端连接功能子板接口,切换电路模块连接微处理器,电源模块的一端连接电源接口的另一端,电源模块的另一端连接功能子板接口,恒流源模块和恒压源模块连接功能子板接口,其中,电源模块用于提供供电电压,恒压源模块用于提供恒压,恒流源用于提供恒流,测试模块用于测量功能子板接口的电压,功能子板接口用于扩展功能子板,切换电路模块用于对微处理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向侧量模块传输信号,通信模块用于与外接设备进行通信,采用主控板模块控制功能子板模块对被测电路板进行一体化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板通用测试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板通用测试系统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16.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通用测试系统,包括:
19.主控板模块10、功能子板模块20,功能子板模块20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子板,主控板模块10连接功能子板,主控板模块10用于对功能子板进行控制,功能子板连接被测电路板,功能子板用于对被测电路板进行测试,其中,
20.主控板模块10上设置有电源接口101、急停开关接口111、通信接口110、功能子板接口103、测试点接口115和微处理器109,其中,
21.电源接口101用于外接电源输入信号,急停开关接口111用于与急停按钮开关1110连接,通信接口110用于与计算机设备1100连接,功能子板接口103用于与功能子板连接,测试点接口115用于输出主控板模块10的关键信号,
22.急停开关接口111、通信接口110、功能子板接口103和测试点接口115的一端连接微处理器109;
23.主控板模块10上还设置有电源模块102、恒流源模块104、恒压源模块105、测量模块107和切换电路模块106,测量模块107的一端连接切换电路模块106,测量模块107的另一端连接功能子板接口103,切换电路模块106连接微处理器109,电源模块102的一端连接电源接口101的另一端,电源模块102的另一端连接功能子板接口103,恒流源模块104和恒压源模块105连接功能子板接口103,其中,
24.电源模块102用于提供供电电压,恒压源模块104用于提供恒压,恒流源模块105用于提供恒流,测量模块107用于测量功能子板接口103的电压,功能子板接口103用于扩展功能子板,切换电路模块106用于对微处理器109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向测量模块107传输信号。
25.具体的,如图2所示,将主控板模块10和功能子板模块20放置在测试治具上,功能子板模块20包括多个功能子板,主控板模块10收集多个功能子板的测试电压,微处理器109通过预设的内部程序对收集的测试电压进行自动计算,得到与收集的测试电压对应的功能子板的测试值,数据汇总通过通信接口110传输到工控机,完成整个测试流程的执行,由此实现对功能子板的控制;
26.电源模块102主要采用双端开关电源,为主控板模块10和功能子板模块20提供24v和5v的供电电压,恒压源模块105为主控板模块10和功能子板模块20提供恒压,恒流源模块104为主控板模块10和功能子板模块20提供恒流;
27.测量模块107包括两路adc测量电路,其中一路adc测量电路采用仪表放大器对测量电压进行放大,放大倍数可选为1倍-2048倍中任一倍数,优选的,可以为1、2、4、8、16、32、64、128、256、512、1024、2048中的;
28.功能子板接口103采用间距为1.27mm,引脚为40pin的母头连接器,有利于向上扩展功能子板;
29.通信接口110实现计算机设备1100与微处理器109通信、程序烧录和功能子板运行信息打印输出等功能;
30.急停开关接口111用于接急停按钮开关1110,在拍下急停按钮开关1110时,断开24v的电源供电同时复位功能子板,为主控板模块10和功能子板提供安全保护,同时,急停开关接口111可作为找点接口与找点座连接,找点座用于对被测电路板上的测试点进行电气连通检测;
31.功能子板接口103与功能子板模块20连接,实现主控板模块10与功能子板模块20之间的通信;
32.测试点接口115引出功能子板中测试点的信号,包括但不限于电源信号、i2c时钟信号、运放信号、vo幅度调制信号和com驱动信号。测试点直径设计为1mm,方便使用夹具批量对功能子板进行测试,其中,agnd测试点和dgnd测试点可支持挂钩,cur+测试点和cur-测试点使用通孔测试点。
33.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微处理器可以是stm32单片机。
34.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主控板模块10控制功能子板模块20对被测电路板进行一体化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
35.可选的,主控板模块10通过双排插座、双排排针以及串行外设接口总线与连接功能子板,其中,双排插座和双排排针分别设置在主控板模块10和功能子板上,串行外设接口总线的一端连接双排插座,串行外设接口总线的另一端连接双排排针。
36.具体的,主控板模块10和功能子板通过双排插座和双排排针连接,两者通过spi总线通信,最多可以扩展14块功能子板。
37.在本实施例中,主控板模块10通过双排插座、双排排针以及串行外设接口总线与连接功能子板有利于多功能子板进行扩展,从而利于进行一体化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38.可选的,主控板模块10还包括:lcd接口116、电机接口113、通用io接口112、led显示接口117,其中,lcd接口116与lcd显示屏1160连接,电机接口113用于与步进电机连接,通用io接口112用于与io设备1120连接,led显示接口117与至少2个led灯连接,led灯用于判断主控板模块10和功能子板模块20的供电以及运行状态是否正常,lcd接口116、电机接口113、通用io接口112和led显示接口117的一端连接微处理器109。
39.具体的,lcd接口116用于接lcd显示屏1160,lcd显示屏1160显示主控板模块10对功能子板进行测试的测试通过率以及主控板模块10和功能子板的运行过程等信息;
40.通用io接口还用于预留微处理器对功能子板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处理通道;
41.led显示接口117连接3.3v电源指示灯和3.3v运行指示灯,3.3v电源指示灯和3.3v运行指示灯设置在功能子板的右下角,当电源指示灯为常亮状态时,主控板模块10和功能子板供电正常,当运行指示灯为闪烁状态时,主控板模块10和功能子板运行正常。
42.可选的,主控板模块10还包括电机驱动模块114,用于驱动外接电机。
43.具体的,电机驱动模块114连接电机接口113,电机驱动模块可以为电机驱动器,用于驱动外接电机。
44.优选的,电机驱动模块114采用5v供电电压驱动3路电机以及控制电机的电机的转动方向、启动/暂停(即电机的使能)、转动的距离(即电机的脉冲个数)、转动的速度(即电机的脉冲频率),每个通道提供的3个位置检测,优选的,3个位置分别是每个通道上的左限位、右限位以及原点,当电机内部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相应位置时,将24v信号发送给主控板模块10,以检测此时电机的运行情况。
45.可选的,功能子板为io控制板、模拟开关测试板、模拟麦克风测试板、数字麦克风测试板、二极管测试板、电流测试板和电容测试板中的一种,其中,
46.io控制板用于控制io设备1120,模拟开关测试板用于测试电阻,模拟麦克风测试板用于测试模拟麦克风,数字麦克风测试板用于测试数字麦克风,二级管测试板用于测试
二级管,流测试子板用于测试静态电流,电容测试板用于测试电容。
47.具体的,io控制板通过对5v和24v的电源信号进行处理输出,达到控制io设备的目的;
48.模拟开关测试板通过选用不同的模拟开关,达到选通不同测试通道,得到测试信号,将测试信号发送给主控板模块10,实现对电阻进行检测。
49.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功能子板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如增加或减少功能子板。
50.可选的,功能子板和被测电路板上设置有探针,通过排线连接被测电路板上的探针和功能子板上的探针。
5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探针和排线连接功能子板和被测电路板,操作简单,有利于进行一体化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52.可选的,通信模块上设置有2路网络通信接口、2路串行外设接口、4路rs-232串行通信接口、1路rs-485串行通信接口、1路lcd接口。
53.优选的,其中一路rs-232串行通信接口采用5v供电,用于与触摸屏连接。
54.可选的,恒流源模块104的电流范围为1微安至40毫安。
55.可选的,恒压源模块105的电压范围为0v至2v。
56.可选的,主控板模块10控制模块上还设置有自检模块108,自检模块108连接切换电路模块106,切换电路模块106向自检模块108传输信号,自检模块108用于对功能子板模块20和所述主控板模块10进行校准。
57.具体的,自检模块108主要校准功能子板模块20和主控板模块10上的供电电压、恒压和恒流,校准完成后,主控板模块10控制功能子板模块20对被测电路板进行测试,提高了测试准确度。
58.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