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货舱区域CM节点样板检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067465发布日期:2022-03-01 19:50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货舱区域CM节点样板检验方法与流程
一种船舶货舱区域cm节点样板检验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船舶货舱分段总组搭载阶段的cm节点检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货舱区域cm节点样板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2.cm节点即建造公差监控节点,一般是指船舶货舱区域内的高应力节点(三块结构板的中线交点)。根据船级社的要求,公差范围值a必须小于等于板架t1、板架t2、板架t3中最小板厚的三分之一,且最大不能超过5mm,目的是提高船舶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分段建造总组阶段,cm节点的装备精度满足要求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船舶公差检验样板只能一对一的进行检验,考虑到船舶的巨大性,一艘船舶cm节点的数量众多,样板量大,一对一的样板检测将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货舱区域cm节点样板检验方法,用能够检验同一角度、不同厚度结构板的cm节点位置,提高了材料使用率,降低了检验成本。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货舱区域cm节点样板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检验样板,检验样板包括样板本体,所述样板本体,所述样板本体为轴对称结构,包括第一紧贴边、第二紧贴边、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及斜边,第一紧贴边与第二紧贴边之间的夹角与斜板与水平板之间的夹角相等,第一连接边与第一紧贴边垂直,第二连接边与水平紧贴边垂直,斜边连接第一连接边与第二连接边,第一紧贴边与第二紧贴边的连接处设置有样板角,样板角的圆心为样板点,样板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正面第一检验线、正面第二检验线,正面第一检验线与第二紧贴边垂直,正面第二检验线与第一紧贴边垂直,样板本体的背面设置有反面第一检验线、反面第二检验线,反面第一检验线与第一紧贴边垂直,反面第二检验线与第二紧贴边垂直;
5.步骤二、根据水平板、斜板、竖直板的厚度从第一检验线、第二检验线、第三检验线、第四检验线作为样板检验线,样板检验线与水平板垂直;
6.步骤三、根据样板检验线划定样板检验区域,样板检验区域为样板检验线减去最大误差值至样板检验线加上最大误差值的范围;
7.步骤四、将第一紧贴边、第二紧贴分别与斜板、水平板贴合,在水平板上做标定检验线,检测标定检验线是否落在样板检验区域内。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样板角的直径为50毫米。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样板检验线与样板点之间的距离为l,l=100-(t1-t3/tanb+t2/sinb)/2+t1,t1为竖板的厚度,t2为斜板的厚度,t3为水平板的厚度。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最大误差值小于等于竖板、水平板、斜板中最小板厚的三分之一且小于等于5mm。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中,标定检验线与竖板的内侧边之间的距离为100mm。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第一紧贴边、第二紧贴边的长度为300mm,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的长度为80mm。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第一样板检验线、第二样板检验线、第三样板检验线、第四样板检验线上对应标注有名称。
14.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对于同角度的cm节点,现有技术一块样板只能使用一种情况,本发明可以利用样板的正反两面的两边长,总共可以使用四次,大大减少了材料的使用,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样板生产工时,减轻工作负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省去了时间来选找样板,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显示为本发明检验样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显示为本发明检验样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显示为本发明检验样板的使用状态图。
18.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样板本体1、斜板2、水平板3、竖板4、第一连接边11、第一紧贴边12、第二紧贴边13、第二连接边14、斜边15、样板角16、正面第一检验线17、正面第二检验线18、反面第一检验线19、反面第二检验线20、样板点21、样板检验区域22、标定检验线31、内侧边41。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0.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21.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货舱区域cm节点样板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步骤一、制作检验样板,检验样板包括样板本体1,样板本体1,样板本体1为轴对称结构,包括第一紧贴边12、第二紧贴边13、第一连接边11、第二连接边14及斜边15,第一紧贴边12与第二紧贴边13之间的夹角与斜板2与水平板3之间的夹角相等,第一连接边11与第一紧贴边12垂直,第二连接边14与水平紧贴边垂直,斜边15连接第一连接边11与第二连接边14,第一紧贴边12与第二紧贴边13的连接处设置有样板角16,样板角16的直径为50毫米,样板角16的圆心为样板点21,样板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正面第一检验线17、正面第二检验线18,正面第一检验线17与第二紧贴边13垂直,正面第二检验线18与第一紧贴边12垂直,样板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反面第一检验线19、反面第二检验线20,反面第一检验线19与第一紧贴
边12垂直,反面第二检验线20与第二紧贴边13垂直。第一紧贴边12、第二紧贴边13的长度为300mm,第一连接边11、第二连接边14的长度为80mm。第一样板检验线、第二样板检验线、第三样板检验线、第四样板检验线上对应标注有名称。
23.步骤二、根据水平板3、斜板2、竖直板的厚度从第一检验线、第二检验线、第三检验线、第四检验线作为样板检验线,样板检验线与水平板3垂直;样板检验线的定位理论值与竖板4、水平板3、斜板2的厚度有关,样板检验线与样板点21之间的距离为l,l=100-(t1-t3/tanb+t2/sinb)/2+t1,t1为竖板4的厚度,t2为斜板2的厚度,t3为水平板3的厚度,当t1、t2、t3为确定值时,l值为确定值。正面第一检验线17标记为l1,正面第二检验线18标记为l2,反面第一检验线19标记为l3,反面第二检验线20标记为l4。
24.步骤三、根据样板检验线划定样板检验区域22,样板检验区域22为样板检验线减去最大误差值至样板检验线加上最大误差值的范围;最大误差值小于等于竖板4、水平板3、斜板2中最小板厚的三分之一且小于等于5mm。
25.步骤四、将第一紧贴边12、第二紧贴分别与斜板2、水平板3贴合,在水平板3上做标定检验线31,检测标定检验线31是否落在样板检验区域22内,标定检验线31与竖板4的内侧边41之间的距离为100mm。如果对齐情况超出样板检验区域22,则表示不满足要求,需要重新装配,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26.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