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细胞溶血剂、制备方法及血细胞分析仪与流程

文档序号:29157064发布日期:2022-03-08 21:28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细胞溶血剂、制备方法及血细胞分析仪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白细胞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细胞溶血剂、制备方法及血细胞分析仪。


背景技术:

2.血液由血浆(55%)和血细胞(45%)组成。血细胞在医学上被称为“血球”,溶于人体血液中遍及全身,主要包括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三大类。红细胞主要负责为身体传送氧成分,白细胞在人体免疫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保卫着人的健康。白细胞是一种人体血液中极其重要的细胞,它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成份协助人体抵抗病原体以及外来物,故白细胞通常也被称为免疫细胞。白细胞通常按照体积进行划分五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正常健康人血液中白细胞各个亚类的比例是相对恒定的,当人体出现某种疾病时,则会表现出某一类或几类白细胞数量的增多或减少。所以在临床分析领域,针对不同种类的白细胞进行准确地检测对于诊断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相关技术中,大型医院对红白细胞的处理主要借助于血液细胞分析仪,以降低检验人员的工作量。溶血剂是血液细胞分析仪最常见的试剂之一,也是白细胞及各分群计数、hgb含量测定的关键试剂。被稀释后的血液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释放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中相关成分结合形成血红蛋白衍生物,加入血红蛋白检测系统,在特定波长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液体中血红蛋白含量成正比,仪器便可显示其浓度。同时,不同种类的白细胞在经由溶血剂处理后会发生不同种类的皱缩,然后不同白细胞的散射光强度也有所不同,从而统计白细胞总数和各类群的数量。
4.脂血是患者进食大量高脂肪类食物可以造成血中脂肪暂时性升高,检测高脂血样本时,血液细胞分析仪易出现不分类或分类错误,影响白细胞计数结果和分类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白细胞溶血剂、制备方法及血细胞分析仪,旨在解决脂血样品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检测的准确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白细胞溶血剂,所述白细胞溶血剂包括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缓冲剂、保护剂和染料;其中,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壬基苯醚、吐温80、吐温20、聚氧乙烯月桂醚、聚醚l-35和聚醚f-6中的至少一种。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12g/l,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9g/l,所述缓冲剂的浓度为0.1-10g/l,所述保护剂的浓度为0.1-5g/l,所述染料的浓度为0.02-0.1g/l。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2-9g/l,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2-7g/l,所述缓冲剂的浓度为0.5-8g/l,所述保护剂的浓度为0.5-3g/l,所
述染料的浓度为0.03-0.08g/l。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染料包括二甲基黄、甲基橙、酸性黄、茜素黄中的其中一种。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剂包括甲醇、异丙醇、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剂包括氯化钠。
1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白细胞溶血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白细胞溶血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白细胞溶血剂,所述白细胞溶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将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缓冲剂、保护剂和染料与溶剂混合,搅拌溶解,得到初步溶液;
15.将初步溶液过滤,得到所述白细胞溶血剂。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得到初步溶液的步骤,包括:
17.称取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缓冲剂、保护剂和染料,并加入溶剂定容预设体积,室温条件下搅拌溶解。
18.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血细胞分析仪,所述血细胞分析仪包括白细胞溶血剂;所述白细胞溶血剂包括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缓冲剂、保护剂和染料;其中,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壬基苯醚、吐温80、吐温20、聚氧乙烯月桂醚、聚醚l-35和聚醚f-6中的至少一种。
19.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于细胞表面,便于白细胞溶血剂进入细胞内进一步作用,提高白细胞分类和计数的准确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但可以防止阳离子对细胞膜作用过强,还与血脂样本中脂血颗粒反应,有效减少脂血样本与正常血样之间的差异,减少脂血颗粒对白细胞分类的干扰,保证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时的准确性。同时,加入的缓冲剂和保护剂用于提供一定的渗透环境,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有助于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细胞膜表面的作用;染料用于与白细胞中细胞核内物质特异性结合,以增强荧光强度,从而对白细胞进行染色分类。
20.本发明的白细胞溶血剂对白细胞处理后,能有效提高脂血样本的白细胞分类准确性,减少分类错误。该白细胞溶血剂添加非离子表活对高血脂中物质进行处理,可有效把脂血样本进行正常分类,使用该白细胞溶血剂的分类和计数结果与显微镜法相比偏差小,且成本低,反应快、用料安全,分类准确度提高,有效解决了脂血测量白细胞分类错误或结果差异大等问题。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测定一脂血样本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散点图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测定一脂血样本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散点图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测定一脂血样本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散点图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测定一脂血样本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散点图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测定一脂血样本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散点图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测定一脂血样本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散点图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7测定一脂血样本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散点图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8测定一脂血样本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散点图示意图;
30.图9为对比例1测定一脂血样本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散点图示意图;
31.图10为对比例2测定一脂血样本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散点图示意图;
32.图11为对比例3测定一脂血样本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散点图示意图。
33.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在血液样品检测中,脂血对血红蛋白影响不大,也不会导致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计算参数升高,血浆外观也不见明显异常,但血涂片上可见明显的空洞现象。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时,脂血主要影响白细胞和分类,在baso散点图上可见明显异常的曲线或干扰,导致几个通道之间白细胞计数结果差距较大,或者不分类,或分类错误。此时应检查不同通道白细胞结果,出现显著不同时可通过涂片进行细胞数量核对,选择正确的结果,对白细胞不分类时,可采用显微镜法分类纠正。
36.也就是说,虽然可以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但是对于脂血样本,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不准确,还是需要显微镜法进行测定,而显微镜法需要人工观察统计,不但增大了检验人员的工作量,检测时间长,还降低了检测效率,所以,提高脂血样品中白细胞分类和计数的准确性尤为重要。
37.本发明提出一种白细胞溶血剂。
3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白细胞溶血剂包括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缓冲剂、保护剂和染料;其中,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壬基苯醚、吐温80、吐温20、聚氧乙烯月桂醚、聚醚l-35和聚醚f-6中的至少一种。
39.具体而言,该白细胞溶血剂用于血细胞分析仪,通过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于细胞表面,便于白细胞溶血剂进入细胞内进一步作用,提高白细胞分类和计数的准确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但可以防止阳离子对细胞膜作用过强,还与血脂样本中脂血颗粒反应,有效减少脂血样本与正常血样之间的差异,减少脂血颗粒对白细胞分类的干扰,保证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时的准确性。同时,加入的缓冲剂和保护剂用于提供一定的渗透环境,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有助于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细胞膜表面的作用;染料用于与白细胞中细胞核内物质特异性结合,以增强荧光强度,从而对白细胞进行染色分类。
40.本发明的白细胞溶血剂对白细胞处理后,能有效提高脂血样本的白细胞分类准确性,减少分类错误。该白细胞溶血剂添加非离子表活对高血脂中物质进行处理,可有效把脂血样本进行正常分类,使用该白细胞溶血剂的分类和计数结果与显微镜法相比偏差小,且成本低,反应快、用料安全,分类准确度提高,有效解决了脂血测量白细胞分类错误或结果差异大等问题。
41.具体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于白细胞膜表面,对白细胞膜表面打孔处理,以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缓冲剂和保护剂进入白细胞内,根据不同白细胞内部结构的不同,作用程度不同,采用激光散射法测定时,不同白细胞的散射光强度也有所不同,使得其在baso散点图上分布位置不同,对白细胞形成初步分类。
42.在一实施例中,该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43.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透明胶体,可溶于水和乙醇,与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其化学稳定性好,耐热、耐光、耐压、耐强酸强碱,具有优良的渗透、乳化、杀菌性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白色粉末或白色膏体,可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溶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震荡时产生大量泡沫,能与阳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化学稳定性好,耐热、耐光、耐压、耐强酸强碱;具有优良的渗透、柔化、乳化、抗静电、生物降解性及杀菌等性能。十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应用于催化剂,乳化剂,消毒剂,杀菌基,抗静电剂等。
44.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外观呈白色或浅黄色结晶体至粉末状,易溶于异丙醇,可溶于水,震荡时产生大量泡沫,能与阳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具有优良的渗透、柔化、乳化、抗静电、生物降解性及杀菌灭藻等性能。十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白色粉末,可用于催化剂、起泡剂、表面活性剂、分析试剂、涤纶真丝化剂、皮革加脂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也称西曲溴铵,呈白色或浅黄色结晶体至粉末状,易溶于异丙醇,可溶于水,震荡时产生大量泡沫,能与阳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具有优良的渗透、柔化、乳化、抗静电、生物降解性及杀菌等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耐热、耐光、耐压、耐强酸强碱。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化学稳定性好,耐热、耐光、耐强酸强碱;具有优良的渗透、乳化、抗静电及杀菌等性能,与阳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
45.具体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起增溶剂、乳化剂作用,防止阳离子对膜作用过强。在组分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有效与脂血样本中脂血颗粒反应,尤其是高脂血样本,有效减少脂血样本与正常血样之间的差异,减少对白细胞分类的干扰,保证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准确性。
46.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壬基苯醚、吐温80、吐温20、聚氧乙烯月桂醚、聚醚l-35和聚醚f-6中的至少一种。
47.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aeo-9),易溶于水,乙醇、乙二醇等,对酸、碱溶液和硬水都较稳定,能增强组分的溶解度,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性能,可用作乳化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on x-100)为无色或几乎无色透明粘稠液体,分子量为646.86,分子式为c
34
h62o
11
,能溶于水、甲苯、二甲苯和乙醇,并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聚氧乙烯壬基苯醚(也称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呈淡黄钯或无色粘液或膏状体,渗于水,对酸,碱、盐的稳定性均良好,可与其它
离子型活性剂混合使用,其具有优良的乳化,净洗功能。
48.吐温80对电解质有显著的抵抗力,亲水性强,广泛应用于液体、半固体、固体制剂中,作o/w型乳化剂、增溶剂、湿润剂、分散剂和稳定剂;吐温20的分子中有较多的亲水性基团,故亲水性强,也可作为水包油(o/w)型乳化剂,可与其他乳化剂如月桂醇硫酸钠或司盘类合用,能增加乳剂的稳定性;吐温80为油酸酯,吐温20为月桂酯,两者均有乳化作用。
49.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 35)为棕色粘稠液,易溶于水,具有乳化、润湿、分散能力,用作醚酯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又称聚醚,根据聚醚的聚丙烯段聚合度不同和环氧乙烷的加成分子量不同,以制得一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醚l-35和聚醚f-6可以用作乳化剂,从而减少脂血样本与正常血样之间的差异。
50.具体的,缓冲剂用于提供一定的渗透环境、缓冲环境,以免白细胞发生形变。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剂包括氯化钠。与其他缓冲剂相比,氯化钠可以直接地提供一定的渗透压环境,使细胞膜表面产生变化,有助于表面活性剂对细胞膜表面的进一步作用;并且,更容易获取,购买价格低,降低了产品的制备成本。
51.具体的,该保护剂对白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助溶,增大白细胞溶血剂中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避免产生沉淀。该保护剂有多种,在一实施例中,该保护剂为醇类物质,从而促进组分的溶解。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醇类物质括甲醇、异丙醇、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52.具体的,该染料用于对白细胞的细胞核进行染色,即与细胞核内物质结合,增强荧光强度,实现不同白细胞的分类。进一步地,该染料为酸性染料,染料与白细胞细胞核中的核酸结合。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染料包括二甲基黄、甲基橙、酸性黄、茜素黄中的其中一种。
53.为了提高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准确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12g/l,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9g/l,所述缓冲剂的浓度为0.1-10g/l,所述保护剂的浓度为0.1-5g/l,所述染料的浓度为0.02-0.1g/l。
54.该浓度单位为g/l,以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1g/l为例,在1l的溶剂中含有1g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按照各组分的配比,得到的白细胞溶血剂的ph值处于合适的范围内,不需要额外调节白细胞溶血剂的ph值,方便配比和制备,利于提高白细胞分类和计数的准确性。
55.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2-9g/l,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2-7g/l,所述缓冲剂的浓度为0.5-8g/l,所述保护剂的浓度为0.5-3g/l,所述染料的浓度为0.03-0.08g/l。
56.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白细胞溶血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白细胞溶血剂,包括以下步骤:
57.将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缓冲剂和保护剂与溶剂混合,搅拌溶解,得到初步溶液;
58.将初步溶液过滤,得到所述白细胞溶血剂。
59.通过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缓冲剂和保护剂与溶剂混合搅拌至溶解,然后将初步溶液过滤,以过滤初步溶液中的杂质颗粒,减少杂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该滤膜可以是0.2μm。
6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得到初步溶液的步骤,包括:称取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缓冲剂和保护剂,并加入溶剂定容预设体积,室温条件下搅拌溶解。
61.按照配比称取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缓冲剂和保护剂,加入溶剂进行定容,然后搅拌溶解,得到白细胞溶血剂。如此,不需要单独量取溶剂的体积,可以快速地制备到白细胞溶血剂,提高白细胞溶血剂中组分含量的准确性。
6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白细胞溶血剂的应用,该白细胞溶血剂用于制备白细胞含量或分类的测试试剂,从而可以准确地测定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也就是说,该白细胞溶血剂可以单独用于白细胞的测定,也可以在血红蛋白测定时,同时检测白细胞的计数和分类。
6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血细胞分析仪,该血细胞分析仪包括上述的白细胞溶血剂,该白细胞溶血剂的具体方案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血细胞分析仪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64.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65.实施例1
66.称取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0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3.0g、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aeo-9)7.0g、氯化钠5.0g、甲醇3.0g、二甲基黄0.05g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定容至1l,室温下搅拌至溶解完全,用0.2μm滤膜过滤后,得到白细胞溶血剂。
67.实施例2
68.称取十烷基三甲基溴化铵7.0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0g、trion x-1002.0g、氯化钠8.0g、异丙醇1.0g、甲基橙0.05g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定容至1l,室温下搅拌至溶解完全,用0.2μm滤膜过滤后,过滤得到白细胞溶血剂。
69.实施例3
70.称取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4.0g、聚氧乙烯壬基苯醚3.0g、氯化钠5.0g、甲醇3.0g、酸性黄0.05g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定容至1l,室温下搅拌至溶解完全,用0.2μm滤膜过滤后,过滤得到白细胞溶血剂。
71.实施例4
72.称取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3.0g、吐温80 7.0g、氯化钠0.5g、异丙醇3.0g、茜素黄0.05g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定容至1l,室温下搅拌至溶解完全,用0.2μm滤膜过滤后,过滤得到白细胞溶血剂。
73.实施例5
74.称取十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0g、吐温20 5.5g、甲醇1.0g、氯化钠8.0g、酸性黄0.05g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定容至1l,室温下搅拌至溶解完全,用0.2μm滤膜过滤后,过滤得到白细胞溶血剂。
75.实施例6
76.称取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4.0g、brij 35 3.0g、丙二醇0.5g、氯化钠7.0g、甲基橙0.05g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定容至1l,室温下搅拌至溶解完全,用0.2μm滤膜过滤后,过滤得到白细胞溶血剂。
77.实施例7
78.称取十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0g、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g、聚醚l-352.0g、异丙醇1.5g、氯化钠6.0g、茜素黄0.05g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定容至1l,室温下搅拌至溶解完全,用0.2μm滤膜过滤后,过滤得到白细胞溶血剂。
79.实施例8
80.称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4.0g、聚醚f-6 5.5g、甲醇1.5g、氯化钠7.5g、酸性黄0.05g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定容至1l,室温下搅拌至溶解完全,用0.2μm滤膜过滤后,过滤得到白细胞溶血剂。
81.对比例1
82.称取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0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3.0g、十二烷基氨基丙酸5.0g、氯化钠5.0g、甲醇3.0g、二甲基黄0.05g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定容至1l,室温下搅拌至溶解完全,用0.2μm滤膜过滤后,得到白细胞溶血剂。
83.对比例2
84.称取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0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3.0g、十二烷基乙氧基磺基甜菜碱5.0g、氯化钠5.0g、甲醇3.0g、二甲基黄0.05g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定容至1l,室温下搅拌至溶解完全,用0.2μm滤膜过滤后,得到白细胞溶血剂。
85.对比例3
86.称取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0.2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3g、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aeo-9)0.7g、氯化钠5.0g、甲醇3.0g、二甲基黄0.05g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定容至1l,室温下搅拌至溶解完全,用0.2μm滤膜过滤后,得到白细胞溶血剂。
87.将上述实施例1至8、对比例1至3按照上述的白细胞溶血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相应的白细胞溶血剂,在血细胞分析仪上分别对脂血样本进行测试,得到血细胞分析仪中测试样本白细胞分类图,请参见图1至图11。同时,测得白细胞分类结果与显微镜法计数结果对比相对偏差,结果参照下表1至4。
88.表1中性粒细胞的测试结果
[0089][0090]
表2淋巴细胞的测试结果
[0091][0092]
表3单核细胞的测试结果
[0093][0094]
表4嗜酸性粒细胞的测试结果
[0095][0096]
根据图1至图8可知,不同白细胞之间界线清晰,均可以被准确分开,表明采用本发明的白细胞溶血剂,可以准确的区分脂血样品的白细胞分类,克服血细胞分析仪对脂血样品中白细胞分类不准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检验人员的工作量,缩短检测时间,及时出具检验报告。
[0097]
对比例1至2采用的是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比例3的采用本发明的组分,但是组分用量不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比例1至3的散点图分别为图9至图11。从图9至图10可知,散点图都聚集在一起,无法区别不同的白细胞,不能实现对白细胞的区分;图11中的点较图9至图10而言,分散程度相对大,但不同白细胞之间仍无法分开。由于图9至图11无法区分不同的白细胞,所以也无法对不同的白细胞进行计数。
[0098]
从表1检测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数据,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实施例1至8测定脂血1至5样本样本,同时,采用显微镜法测定脂血1至5样本,得到相应的数据,并进行对比,得到相对偏差。实施例1至8的相对偏差值均小于2.94%,相对偏差值在允许范围内,由此可知,本发明的白细胞溶血剂可以准确地测定脂血样品中白细胞的中性粒细胞计数。
[0099]
同样地,分别检测脂血样品中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请参见表2至表4,相对偏差值分别小于6.64%、7.58%和10.59%,因为嗜酸性粒细胞本身的数量比较小,其相对偏差值相对其它白细胞来说偏大,但是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对偏差值均在允许范围内,本发明的白细胞溶血剂可以准确地测定脂血样品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从而解决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计数不准确
的问题。
[0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