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装置和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14631发布日期:2022-04-13 11:0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装置和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互感器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装置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设备,为电力安全运行提供计量、测量与保护作用。电流互感器一旦发生故障,严重则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引起断路器跳闸,使供电中断,危害生产安全。电流互感器正常工作时,二次侧电压极低;当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发生开路时,一方面,产生异常过电压,对二次侧的绝缘强度造成损害,继而引发设备二次侧绝缘烧损;另一方面,电流互感器铁芯迅速饱和,对设备内部也会造成不可逆损伤。
3.目前,检查电流互感器异常时,若电流互感器一次侧负荷不大,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为零或者非常小,且不是测量用电流回路开路时,难以辨识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开路故障;若值班的工作人员直接对附近的控制室保护测控盘后柜的电流互感器端子排进行检查,例如,检查端子排有无接线松动和连片松动,此时最容易因接触到过电压而触电。
4.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5.目前的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方式或者传统方法,存在安全性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安全性的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装置和控制方法。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装置,包括:
8.感应模块,包括场效应管和发光元件;场效应管用于感应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电压;发光元件用于根据二次侧电压改变发光状态;
9.光敏模块,与感应模块连接;光敏模块包括光敏电阻传感器和检测模组;光敏电阻传感器用于根据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控制检测模组的开闭状态;检测模组包括第一检测开关;
10.报警模块,与光敏模块连接;报警模块包括与第一检测开关串联的信号元件;信号元件设置于保护测控柜的端子排处,用于根据第一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发出电流互感器异常信号。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模组还包括第二检测开关;装置还包括:
12.雾化模块,设置于端子箱的内部、且与光敏模块连接;雾化模块包括与第二检测开关串联的雾化器;雾化器用于根据第二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确定是否产生雾化气体。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14.屏蔽模块,与感应模块连接;屏蔽模块设置于电流互感器的端子箱的内表面,用于屏蔽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电磁干扰;屏蔽模块用于通过接触端子箱的内部的雾化气体以实
现消除过电压。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感应模块还包括:
16.第一开关,第一开关的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
17.二极管,二极管的正极与发光元件的负极连接;发光元件的正极与第一开关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的负极接地;
18.电阻器,电阻器的一端与发光元件的正极连接;电阻器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
19.电容器,电容器的一端与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电容器的另一端与发光元件的负极连接;
20.天线,天线与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模组还包括第三检测开关;
22.报警模块还包括与第三检测开关串联的报警器;报警器用于根据第三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向终端发送报警信号。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场效应管为p沟道场效应管;电阻器为碳膜电阻器;电容器为电解电容器。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屏蔽模块为镀镍铜金属的聚酯纤维布。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装置的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控制方法,包括:
26.根据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电压控制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
27.根据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控制检测模组的开闭状态;其中,根据第一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发出电流互感器异常信号。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
29.根据第二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确定是否产生雾化气体。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
31.根据第三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向终端发送报警信号。
32.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33.本技术提出的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装置中,安装设置于端子箱内的模块与端子箱内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设备无串并连接且无直接接触,便于安装,不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能够感应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开路故障并及时发出电流互感器异常信号,提醒工作人员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发生开路故障,避免工作人员检查电路时因接触到过电压而触电,以提高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5.图1为一个示例中电流互感器的等值电路原理图;
36.图2为一个示例中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电压与铁芯磁通变化非正弦曲线;
37.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38.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39.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感应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40.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控制方法的第一示意性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4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43.可以理解,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
44.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45.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对象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46.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47.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在电流互感器的等值电路原理图中,二次阻抗为z2=xs+rs+zb;其中,xs为二次绕组电抗,rs为二次绕组电阻,zb为负荷阻抗;电流误差为x=ie/(ie+is);其中,ie为励磁电流,is为二次电流。
48.正常运行时,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短路,zb远小于励磁电抗ze,is远大于ie,流过ze的电流ie,使互感器二次侧回路产生一定的电流误差x。此时二次侧电压u2=[(1-x)i
p
/k]zb,其中,k为变比,i
p
为一次电流。
[0049]
当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时,外接负荷回路开路,此时二次侧电压u2=(i
p
/k)ze。由于i
p
/k=(ie+is),当二次侧开路时,is=0,i
p
/k=ie,二次感应电流全部转化为励磁电流。由于ze远大于正常运行时接近短路的zb,而正常运行时,电流误差x极小,(1-x)i
p
/k却和i
p
/k差距不大,所以(i
p
/k)ze远大于[(1-x)i
p
/k]zb。
[0050]
当二次感应电流全部转化为励磁电流后,磁动势增大,铁芯磁通迅速饱和,当铁芯
磁通达到极限时,励磁阻抗ze最小,也即是说,电流互感器铁芯磁通饱和后,开路状态下的二次侧电压u2=(i
p
/k)ze会急剧降低,并以此反复;如图2所示,其中,二次开路电压为u,铁芯磁感应强度为b,铁芯磁场强度为h,时间为t。
[0051]
进一步的,电流互感器发生二次侧开路,轻则对电路造成干扰或者设备的误动作,造成大量的电能损失;重则造成操作人员的触电事故。具体来说,由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发生开路后,二次侧的端子箱内产生过电压,同时,过电压会顺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接线回路到达电流互感器的端子排处。电流互感器端子排处有短连片(短连片用于螺丝刀松开连片螺丝后,向左滑断开,向右滑短接,方便检修试验),若值班员发现监测电流消失或电度表增幅为0,往往会先检查距离最近的控制室保护测控盘后柜的电流互感器端子排,是否发生接线松动和连片松动,此时最容易因接触到过电压而触电。针对这种情况,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装置和控制方法,能够提高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发生开路后的安全性。
[0052]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53]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装置,包括:
[0054]
感应模块110,包括场效应管和发光元件;场效应管用于感应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电压;发光元件用于根据二次侧电压改变发光状态;
[0055]
具体的,当电流互感器正常工作时,二次侧电压极低可以忽略不计,场效应管对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电压无反应,发光元件为不发光的状态;当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开路时,导致异常过电压出现,场效应管通过无接触感应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电压,发光元件可以根据二次侧电压变为发光的状态;
[0056]
在一些示例中,发光元件可以为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以为周期性发光的状态;场效应管可以为p沟道场效应管;
[0057]
光敏模块120,与感应模块110连接;光敏模块120包括光敏电阻传感器和检测模组;光敏电阻传感器用于根据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控制检测模组的开闭状态;检测模组包括第一检测开关;
[0058]
具体的,光敏电阻传感器受到发光元件在发光的状态下的光照后,控制检测模组的开闭状态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其中,第一检测开关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
[0059]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检测开关为检测模组的第一常开接点。
[0060]
报警模块130,与光敏模块120连接;报警模块130包括与第一检测开关串联的信号元件;信号元件设置于保护测控柜的端子排处,用于根据第一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发出电流互感器异常信号。
[0061]
具体的,第一检测开关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时,信号元件发出电流互感器异常信号;电流互感器异常信号可以用于警示值班员监测系统电流消失是因为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发生开路,且二次接线已带过电压,切勿触摸检查接线;
[0062]
在一些示例中,信号元件可以为通过发光的方式发出电流互感器异常信号,例如,通过红色闪光二极管导通后发出红色闪光,以表示电流互感器发生异常;
[006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模组还包括第二检测开关;如图4所示,装置还包括:
[0064]
雾化模块140,设置于端子箱的内部、且与光敏模块120连接;雾化模块140包括与第二检测开关串联的雾化器;雾化器用于根据第二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确定是否产生雾化气体。
[0065]
具体的,光敏电阻传感器受到发光元件在发光的状态下的光照后,控制检测模组的开闭状态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其中,第二检测开关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雾化器可以为微型雾化器;第二检测开关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后,雾化器开始工作并产生雾化气体,雾化气体具有导电性;例如,将液体雾化为水雾并逐渐充满端子箱的内部;雾化气体短时间充满端子箱内部的腔体空间,无需定位短接位置,整体覆盖端子箱内部的二次侧设备,没有误差。
[0066]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检测开关为检测模组的第二常开接点;液体可以为水,例如,自来水;液体的体积可以为100ml。
[006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还包括:
[0068]
屏蔽模块150,与感应模块110连接;屏蔽模块150设置于电流互感器的端子箱的内表面,用于屏蔽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电磁干扰;屏蔽模块150用于通过接触端子箱的内部的雾化气体以实现消除过电压。
[0069]
具体的,在电流互感器正常工作时,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高压会对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装置的电路造成影响,设置于电流互感器的端子箱的内表面的屏蔽模块150可屏蔽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高压的电磁干扰,切断电流互感器一次侧与端子箱内部的场效应管的电-磁-电联系中的“磁”环节;电气设备外壳均有保护接地,电流互感器的端子箱外壳也与地网连接,屏蔽模块150通过接触端子箱的内部的雾化气体,使得开路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端子接线柱全部与设置于端子箱外壳内表面的屏蔽模块150接触;屏蔽模块150具有导电性,以实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子接线柱互相短接且接地,相当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发生多点接地,可消除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过电压。
[0070]
在一些示例中,屏蔽模块150可以为导电材质,例如,屏蔽模块150可以为均匀贴敷于端子箱金属外壳的内表面的镀镍铜金属的聚酯纤维布,以强效屏蔽电磁干扰;屏蔽模块150通过接触端子箱的内部的雾化气体,使得开路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端子接线柱全部与端子箱外壳内表面的聚酯纤维布上的镀镍铜金属接触;镀镍铜金属具有导电性,以消除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过电压。
[007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感应模块110还包括:
[0072]
第一开关sw1,第一开关sw1的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
[0073]
二极管d2,二极管d2的正极与发光元件d1的负极连接;发光元件d1的正极与第一开关sw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接地;
[0074]
电阻器r1,电阻器r1的一端与发光元件d1的正极连接;电阻器r1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的漏极d连接;
[0075]
电容器c1,电容器c1的一端与电阻器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器c1的另一端与发光元件d1的负极连接;
[0076]
天线,天线与场效应管的栅极g连接;场效应管的源极s接地。
[0077]
具体的,当场效应管的栅极g连接的天线没有感应电压时(即零偏),场效应管的漏极d和源极s之间导通,降压单元输出的直流电源经电阻器与场效应管形成回路;发光元件
d1不导通,为不发光的状态;电容器c1受直流电压而充电。
[0078]
进一步的,当场效应管的栅极g连接的天线感应到交流电压时,根据交流电压的周期性,每过t/2周期出现一次反向电压,会使场效应管的漏极d和源极s之间截止,待又过t/2周期出现正向电压后,场效应管的漏极d和源极s之间恢复导通;如此反复交替,使得电容器c1在场效应管的漏极d和源极s导通时充电,场效应管的漏极d和源极s截止时放电;根据电容器c1的充放电,发光元件d1得到额定工作电压时,由不发光的状态变为发光的状态,发光元件d1未得到额定工作电压时,由发光的状态变为不发光的状态。
[0079]
在一些示例中,直流电源经电阻器r1与场效应管形成回路;发光元件d1的导通电压可以为3.7v,二极管d2导通电压可以为0.2v,发光元件d1和二极管d2串联后的正向导通电压需要3.9v左右,发光元件d1不导通,为不发光的状态。电容器c1受直流电压而充电,根据电容器具有“隔直通交”的特性,电容器c1不放电。当场效应管的栅极g连接的天线感应到交流电压时,根据交流电压的周期性,电容器c1反复进行充放电,发光元件d1闪烁。
[008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模组还包括第三检测开关;
[0081]
报警模块130还包括与第三检测开关串联的报警器;报警器用于根据第三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向终端发送报警信号。
[0082]
具体的,光敏电阻传感器受到发光元件在发光的状态下的光照后,控制检测模组的开闭状态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其中,第三检测开关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当第三检测开关闭合,直流电源可输出至报警器;报警器可向终端发送报警信号,用于警示当前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异常或故障,例如,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开路故障;
[0083]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检测开关为检测模组的第三常开接点;当第三常开接点闭合,直流电源可输出至报警器;报警器可向手机发送短信报警信号;报警器可以内置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的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卡,可用于网络通信。
[008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场效应管为p沟道场效应管;电阻器r1为碳膜电阻器r1;电容器为电解电容器。
[0085]
具体的,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可以为3.7v;碳膜电阻器的额定功率可以为1/8w;电解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可以为10v;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可以为0.2v;
[0086]
在一些示例中,二极管可以为1n60p肖特基二极管。
[008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屏蔽模块150为镀镍铜金属的聚酯纤维布。
[0088]
具体的,镍铜金属的聚酯纤维布可均匀敷贴于电流互感器的端子箱的内表面,以强效屏蔽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高压的电磁干扰,切断电流互感器一次侧与端子箱内部的场效应管的电-磁-电联系中的“磁”环节;
[0089]
在一些示例中,镀镍铜金属的聚酯纤维布的基体可以为高导电性铜层,镍结合外层具有耐腐蚀性能。
[00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源可以通过降压单元分别向感应模块110、光敏模块120、报警模块130和雾化模块140提供不同电压的直流电源;
[0091]
在一些示例中,降压单元可以为dc-dc降压器;dc-dc降压器可分别输出12v、5v、3v的直流电源,其中,dc-dc降压器可将5v的直流电源输出至光敏模块120;dc-dc降压器可将3v的直流电源输出至感应模块110;dc-dc降压器可将12v的直流电源分别输出至报警模块
130和雾化模块140;电源的功耗低,仅3v的直流电源与5v的直流电源持续供电,报警模块和雾化模块只有在光敏电阻传感器受到光照后才工作,电能消耗低。
[0092]
在一些示例中,电源还包括设置于端子箱的内部的锂电池组和设置于端子箱的外部的太阳能板;锂电池组与太阳能板连接。太阳能板可以安装于端子箱的金属外壳的外表面,通过端子箱底部的电缆孔,与内部锂电池组电气连接;太阳能板吸收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后存储于锂电池组;锂电池组通过dc-dc降压器分别向光敏模块120、感应模块110、报警模块130和雾化模块140提供不同电压的直流电源;锂电池组可以为18650锂电池组;锂电池组的额定电压可以为12v;通过太阳能板对锂电池供电,装置无需配置繁杂的外部引出线供大电源、信号电缆接入。
[0093]
在一些示例中,电流互感器预防性检修或故障处理时,若需打开本体二次端子箱盖,先将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装置中的电源总开关关闭即可,避免光敏模块误动作,雾化模块和报警模块误启动。由于雾化气体(例如,水蒸汽)对设备无任何伤害,停电检修时,打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端子箱盖后,即便误动作,也不会对设备造成任何损伤。
[0094]
在一些示例中,检测模组还包括第四检测开关(例如,检测模组的第四常开接点)和第五检测开关(例如,检测模组的第五常开接点);装置还包括与第四检测开关串联的摄像监测模块,以及与第五检测开关串联的拾音监测模块,摄像监测模块和拾音监测模块均位于端子箱的内部且与电源连接。当电流互感器正常工作时,第四检测开关和第五检测开关为常开状态,摄像监测模块和拾音监测模块不工作,功耗无明显增加;当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发生异常(例如,末屏接地故障)时,第四检测开关和第五检测开关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摄像监测模块和拾音监测模块工作,分别用于向终端(例如,手机)发送端子箱内的视频数据和声音数据。
[0095]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装置的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控制方法,包括:
[0096]
s610,根据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电压控制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
[0097]
s620,根据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控制检测模组的开闭状态;其中,根据第一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发出电流互感器异常信号。
[0098]
具体的,发光元件根据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电压控制发光状态;光敏电阻传感器根据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控制检测模组的开闭状态;检测模组包括第一检测开关;信号元件根据第一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发出电流互感器异常信号;
[0099]
在一些示例中,发光二极管根据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电压控制发光状态;光敏电阻传感器根据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控制检测模组的开闭状态;红色闪光二极管根据检测模组的第一常开接点的开闭状态发出红色闪光,以表示电流互感器发生异常。
[0100]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010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
[0102]
根据第二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确定是否产生雾化气体。
[0103]
具体的,检测模组还包括第二检测开关;雾化器根据第二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确定是否产生雾化气体;
[0104]
在一些示例中,微型雾化器根据检测模组的第二常开接点的开闭状态确定是否产生雾化气体。
[010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
[0106]
根据第三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向终端发送报警信号。
[0107]
具体的,检测模组还包括第三检测开关;报警模块根据第三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向终端发送报警信号。
[0108]
在一些示例中,报警器根据检测模组的第三常开接点的开闭状态向手机发送短信报警信号。
[0109]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控制装置,包括:发光控制模块和异常报警模块,其中:
[0110]
发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电压控制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
[0111]
异常报警模块,用于根据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控制检测模组的开闭状态;其中,用于根据第一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发出电流互感器异常信号。
[01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控制装置还包括雾化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确定是否产生雾化气体。
[01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异常报警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三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向终端发送报警信号。
[0114]
关于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电流互感器异常监测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0115]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0116]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17]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