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腋下水银体温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7086发布日期:2021-09-29 03:4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腋下水银体温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温计领域,特别是一种腋下水银体温计。


背景技术:

2.目前,腋下水银体温计读数不方便,使用者无法快速准确读数,对体温读数也无提示或警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腋下水银体温计,对不同温度范围的温标采用不同的颜色,便于快速准确读数并对体温读数进行提示或警示。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腋下水银体温计,包括体温计本体和体温计外壳,所述体温计本体包括测温部和显温部,所述显温部上设有温标,所述显温部的一个壁面上设有底色涂料层,所述底色涂料层根据不同温度范围的温标采用不同的颜色。
6.进一步,所述底色涂料层上分别与37.3

38摄氏度、38.1

39摄氏度以及39.1摄氏度以上的温标对应的位置上采用不同的颜色。
7.进一步,所述底色涂料层上分别与35

36摄氏度、36.1

37.2摄氏度、37.3

38摄氏度、38.1

39摄氏度、39.1

41摄氏度以及41摄氏度以上的温标对应的位置上采用不同的颜色。
8.进一步,所述体温计外壳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和可盖合于壳体顶部的盖子,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顶部设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放置体温计本体,所述升降台位于最低处时,壳体顶部到升降台的距离不小于体温计本体的长度。
9.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扇形齿轮以及转动装置,所述升降杆上设有与扇形齿轮啮合的齿,所述扇形齿轮活动连接于壳体上,所述转动装置与扇形齿轮连接,所述转动装置带动扇形齿轮转动。
10.进一步,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传动杆、转动盘以及把手,所述传动杆一端连接于扇形齿轮,所述传动杆上设有条形孔,所述转动盘活动连接于壳体上,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突出物,所述突出物插入条形孔内。
11.进一步,所述升降台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防滑垫。
12.进一步,所述防滑垫为硅胶垫。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对不同温度范围的温标采用不同的颜色,方便使用者快速获知患者的体温处于低热、高热、正常等情况,帮助使用者快速读数,避免读书出错,通过颜色对体温读数进行提示或警示。
附图说明
15.图1为体温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底色涂料层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实施例二中的底色涂料层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体温计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突出物在转动盘上位于0度位置上的升降装置平面图;
21.图7为突出物在转动盘上位于45度位置上的升降装置平面图;
22.图8为突出物在转动盘上位于90度位置上的升降装置平面图;
23.图9为突出物在转动盘上位于135度位置上的升降装置平面图;
24.图10为突出物在转动盘上位于180度位置上的升降装置平面图;
25.图11为突出物在转动盘上位于225度位置上的升降装置平面图;
26.图12为突出物在转动盘上位于270度位置上的升降装置平面图;
27.图13为突出物在转动盘上位于315度位置上的升降装置平面图。
28.图中,11

测温部、12

显温部、13

底色涂料层、131

黄色区域、132

橙色区域、133

红色区域、134

棕色区域、135

绿色区域、136

蓝色区域、137

紫色区域、21

壳体、22

盖子、31

升降装置、32

升降杆、33

扇形齿轮、34

传动杆、35

转动盘、36

把手、37

条形孔、38

突出物、41

升降台、42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0.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31.实施例一:
32.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腋下水银体温计,包括体温计本体和体温计外壳,所述体温计本体包括测温部和显温部,所述显温部上设有温标,所述显温部的一个壁面上设有底色涂料层,所述底色涂料层根据不同温度范围的温标采用不同的颜色。
33.对不同温度范围的温标采用不同的颜色,方便使用者快速获知患者的体温处于低热、高热、正常等情况,帮助使用者快速读数,避免读书出错,通过颜色对体温读数进行提示或警示。
34.优选,所述底色涂料层上分别与37.3

38摄氏度、38.1

39摄氏度以及39.1摄氏度以上的温标对应的位置上采用不同的颜色。
35.37.3

38摄氏度采用黄色,在底色涂料层上形成黄色区域,表示低热;38.1

39摄氏
度采用橙色,在底色涂料层上形成橙色区域,表示中热;39.1摄氏度以上采用红色,在底色涂料层上形成红色区域,表示高热。通过颜色的不同突出各温度范围。
36.实施例二:
37.如图1至图13所示,一种腋下水银体温计,包括体温计本体和体温计外壳,所述体温计本体包括测温部和显温部,所述显温部上设有温标,所述显温部的一个壁面上设有底色涂料层,所述底色涂料层根据不同温度范围的温标采用不同的颜色。
38.优选,所述底色涂料层上分别与35

36摄氏度、36.1

37.2摄氏度、37.3

38摄氏度、38.1

39摄氏度、39.1

41摄氏度以及41摄氏度以上的温标对应的位置上采用不同的颜色。
39.35

36摄氏度采用棕色,在底色涂料层上形成棕色区域,表示体温偏低;36.1

37.2摄氏度采用绿色,在底色涂料层上形成绿色区域,表示体温正常;37.3

38摄氏度采用蓝色,在底色涂料层上形成蓝色区域,表示低热;38.1

39摄氏度采用橙色,在底色涂料层上形成橙色区域,表示中等热;39.1

41摄氏度采用红色,在底色涂料层上形成红色区域,表示高热;41摄氏度以上采用紫色,在底色涂料层上形成紫色区域,表示超高热。
40.优选,所述体温计外壳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和可盖合于壳体顶部的盖子,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顶部设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放置体温计本体,所述升降台位于最低处时,壳体顶部到升降台的距离不小于体温计本体的长度。
41.现有技术中,体温计本体放置于外壳内,外壳内部的深度小于体温计本体的长度,导致打开盖子后,体温计本体从外壳内伸出,容易因打开盖子的行为导致体温计本体摇晃进而打碎。
42.升降台位于最低处时,壳体顶部到升降台的距离不小于体温计本体的长度,这样体温计完全放入壳体内,不易因从壳体上取走盖子而使体温计摇晃。通过升降装置使升降台上升,体温计本体随之上升,便于使用者取走体温计本体。待使用结束后,将体温计本体放回壳体内,通过升降装置使升降台下降,便于盖合盖子。使用过程更安全。
43.优选,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扇形齿轮以及转动装置,所述升降杆上设有与扇形齿轮啮合的齿,所述扇形齿轮活动连接于壳体上,所述转动装置与扇形齿轮连接,所述转动装置带动扇形齿轮转动。
44.扇形齿轮的转动中心所在位置与壳体活动连接,使扇形齿轮围绕转动中心转动。
45.转动装置带动扇形齿轮围绕转动中心轴转动,在与扇形齿轮啮合的齿带动下,升降杆向上或向下移动,使得升降台上升或下降。
46.优选,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传动杆、转动盘以及把手,所述传动杆一端连接于扇形齿轮,所述传动杆上设有条形孔,所述转动盘活动连接于壳体上,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突出物,所述突出物插入条形孔内。
47.转动盘的转动中心所在位置与壳体活动连接,使转动盘围绕转动中心转动。
48.把手自壳体内伸出。通过把手的转动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上的突出物随之转动,在突出物的带动下,传动杆在条形孔和突出物作用下随突出物运动,并带动扇形齿轮转动起来。
49.优选,所述升降台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防滑垫。防止体温计本体滑动。
50.优选,所述防滑垫为硅胶垫。
5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