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顶空进样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60803发布日期:2021-11-10 09:40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顶空进样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相色谱仪的顶空进样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顶空进样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气相色谱仪是在分析检测领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高灵敏度仪器,根据样品的进样方式分为直接进样和顶空进样。气相色谱仪可配置一个进样口,通过更换进样器来实现直接进样和顶空进样,或者同时配置2个进样口,直接固定安装好直接进样器和顶空进样器。为了节约成本,一般的气相色谱仪配置的只有一个进样口,通过交替更换进样器来分别实现直接进样和顶空进样的目的。
3.用于顶空进样的进样器主要是将试样在达到气

固平衡后的顶空气体定量注入色谱仪中。气相色谱仪的顶空进样器主要由顶空配套的传输线以及末端连接的进样针组成,进样针通过一个垂直套筒固定安装在色谱仪上,使进样针能保持垂直进样和达到密封效果。由于传输线的外部有一根连接软管,在连接软管重力作用以及垂直套筒的灵活滑动下,手动安装进样器的时候无法使进样针一直保持垂直状态。色谱仪在长期运行中,进样口温度设置较高,随着仪器使用频率的增加和交替更换进样器,进样针容易弯曲最终折断。更换进样针的费用较高,这给分析检测增加了额外的成本。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顶空进样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顶空进样固定装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顶空进样固定装置,包括连接软管、位于连接软管一端的垂直套筒,所述连接软管中设有传输线,所述垂直套筒中设有与其共中心线的进样针,所述进样针与传输线连通,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竖向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支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夹持连接软管,所述支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夹持垂直套筒,所述垂直套筒的中心线与支撑杆的中心线平行。
7.为了让支撑杆可以升降,所述支撑杆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和套设在所述固定杆上的滑动套杆,所述滑动套杆上设有止停螺栓,所述止停螺栓伸入所述滑动套杆并与固定杆抵接。
8.为了方便底座安装,所述底座为吸盘。
9.较佳的,所述支杆铰接于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与支杆抵接的止转片。
10.较佳的,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包括敞口的支座,所述支座的侧壁上设有三个滑槽,所述滑槽中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直线段、圆弧段和第二直线段,三个所述滑动块的圆弧段围合形成一个用于夹持连接软管的优弧,所述滑动块与滑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11.较佳的,所述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的夹角为45
°

12.较佳的,所述支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夹具对应的第二夹具。
13.较佳的,还包括顶空保温箱和气相色谱仪,所述连接软管一端的进样针插入气相色谱仪,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顶空保温箱。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气相色谱仪的顶空进样固定装置能使进样针一直保持垂直状态而不易发生弯曲现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气相色谱仪的顶空进样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沿图2中a

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夹具夹持连接软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气相色谱仪的顶空进样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气相色谱仪的顶空进样固定装置,包括连接软管100、位于连接软管100一端的垂直套筒110,连接软管100中设有传输线,垂直套筒110中设有与其共中心线的进样针120,进样针120与传输线连通,还包括底座200,底座200上设有竖向的支撑杆210,支撑杆210上设有支杆220,支撑杆210的上端夹持连接软管100,支杆220远离支撑杆210的一端夹持垂直套筒110,垂直套筒110的中心线与支撑杆210的中心线平行。
22.支撑杆210包括与底座200固定连接的固定杆211和套设在固定杆211上的滑动套杆212,滑动套杆212上设有止停螺栓213,止停螺栓213伸入滑动套杆212并与固定杆211抵接。有利于实现支撑杆的升降调节。
23.底座200为吸盘。方便底座吸附安装在试验台上。
24.支杆220铰接于支撑杆210,支撑杆210上设有与支杆220抵接的止转片240。支杆220可以旋转,同时通过止转片240对其旋转限位,有利于支杆的调节。
25.支撑杆210的上端设有第一夹具230,第一夹具230包括敞口的支座231,支座231的侧壁上设有三个滑槽232,滑槽232中设有滑动块233,滑动块233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直线段233a、圆弧段233b和第二直线段233c,三个滑动块233的圆弧段233b围合形成一个用于夹持连接软管100的优弧,滑动块233与滑槽232的槽底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34。本实施例中,支座231为敞口的长方体状,在支座231的三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滑槽232。
26.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段233a与第二直线段233c的夹角为45
°

27.支杆220远离支撑杆210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夹具230对应的第二夹具。
28.如图5所示,还包括顶空保温箱300和气相色谱仪400,连接软管100一端的进样针120插入气相色谱仪400,连接软管100的另一端连接于顶空保温箱300。
29.上述的气相色谱仪的顶空进样固定装置工作时,首先将连接软管100的另一端连接于顶空保温箱300;其次将底座200吸附固定在试验台上,需要升降时,松开止停螺栓213,调节滑动套杆212,到位后,旋紧止停螺栓213即可;然后将连接软管100夹持于支撑杆210上端的第一夹具230、垂直套筒110夹持于支杆220上的第二夹具,使垂直套筒110的中心线与支撑杆210的中心线平行;最后将连接软管100一端的进样针120竖直向下插入气相色谱仪400,完成安装。
30.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