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体孵育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5487发布日期:2021-10-09 17:0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体孵育盒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抗体培育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体孵育盒。


背景技术:

2.蛋白质印迹法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异性抗体对凝胶电泳处理过的细胞或生物组织样品进行显色,通过分析显色的位置和显色深度获得特定蛋白质在所分析的细胞或组织中表达情况的信息。完整步骤包括制胶、加样、电泳、转膜、封闭、一抗孵育、二抗孵育和曝光。抗体孵育是蛋白质印迹实验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合适的抗体孵育装置会对实验起到事半功倍的影响。
3.授权公告号为cn21165288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体孵育盒,包括:基体和上盖,所述上盖盖于基体上方以密闭基体上方空间,所述基体具有基体上平面,所述基体上平面用于承载滴于其上的抗体,所述抗体上方覆盖有固相支持物,所述基体的侧面还设有用于装水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基体一体设置。通过在基体四周设置用于装水的凹槽,既能有效减少抗体用量、减少抗体蒸发,又能使孵育过程平稳,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时,将呈液滴状的的抗体以阵列的形式滴于基体上,通过上盖将整个密封基体的上方空间,但是当需要对指定的抗体的拿取时,则需要将整个上盖打开,从而无法对所有的抗体密封,影响了其他的抗体,从而影响了实验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对指定的抗体拿取,本技术提供一种抗体孵育盒。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体孵育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抗体孵育盒,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四周边缘环向设置有凸缘,所述基体上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的四周边缘设置有用于与凸缘抵接的翻边,所述上盖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开口,多个所述条形开口之间呈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条形开口内沿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风琴板,所述风琴板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条形开口两端的内壁上,每个所述风琴板上且位于风琴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取液口,所述上盖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将取液口封闭的封闭件,所述基体上且位于相邻的条形开口之间所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基体上且位于条形开口所在的位置沿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均匀且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靠近第一挡板的边缘固定设置在第一挡板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第一挡板和多个第二挡板可形成多个用于容纳抗体的空间,实验人员通过将抗体呈液滴状滴于基体上的每个空间内,当操作人员需要对指定的抗体拿取时,通过带动风琴板位于条形开口内伸缩,使得风琴板带动取液口移动至指定的抗体所在位置,将封闭件取下后即可将指定的抗体取出,与此同时,风琴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对基体上其他的抗体始终起到封闭的效果,提高了对抗体取放时的密封性,从而防止对抗体的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并且可防止相邻的抗体之间出现相互干扰。
9.可选的,所述条形开口内且位于条形开口沿其长度方向相对的面上均开设有密封槽,所述风琴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滑动设置在密封槽内,所述密封槽宽度大于风琴板的厚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琴板伸缩时可带动风琴板的两侧边缘位于密封槽内移动,从而使得风琴板的移动被导向,防止风琴板与条形开口的内壁之间出现间隙,从而提高了风琴板与条形开口内壁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止空气中的杂质或细菌等对抗体造成影响。
11.可选的,所述条形开口两侧密封槽相对的面上沿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风琴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上均设置有用于依靠与固定槽之间的摩擦力滑动设置在固定槽内的固定块,所述连接杆穿设且转动连接在固定块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槽和固定块的设置可对风琴板的移动起到进一步的导向效果,从而进一步防止风琴板与条形开口的内壁之间出现间隙,将固定块依靠与固定槽之间的摩擦力滑动设置在固定槽内,当取液口移动至指定抗体的位置时,防止风琴板带动取液口改变其位置,提了风琴板带动取液口的移动效果;将连接杆穿设且转动连接在固定块上,使得风琴板在伸缩的同时便于带动固定块位于固定槽内移动。
13.可选的,所述封闭件包括多个横跨在每个条形开口上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沿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上盖上,所述移动板朝向风琴板的面上设置有用于插接至取液口内的海绵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动移动板位于上盖上滑动,使得移动板带动海绵块移动至取液口所在的位置,使得海绵块可插接至取液口内对取液口起到密封的效果,当风琴板伸缩时会带动取液口改变其大小,采用海绵块的设置可对不同规格的取液口固定,提高了对取液口的固定效果。
15.可选的,所述上盖上且位于条形开口的两侧沿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板朝向风琴板的面上且位于风琴板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杆,两侧所述安装杆远离移动板的端部均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滑块,所述移动板通过滑槽和滑块滑动设置在上盖上,所述滑槽的两端贯穿上盖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板位于上盖上移动时可带动滑块位于滑槽内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带动海绵块调节其位置,对移动板和海绵块位于上盖上的移动起到导向的效果,将滑槽的两端贯穿上盖,使得移动板带动滑块位于滑槽内移出,从而便于对海绵块进行更换;安装杆的设置对移动板和上盖之间留出了空间,从而便于将海绵块位于取液口内取出。
17.可选的,所述滑槽的横截面设置为“t”形,所述滑块与“t”形的滑槽配合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槽的横截面设置为“t”形,防止滑块沿垂直于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滑槽之间脱离,从而使得移动板带动海绵块被固定至取液口内,提高了将海绵块固定至取液口内的固定效果。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多个第一挡板和多个第二挡板可形成多个用于容纳抗体的空间,实验人员通过将抗体呈液滴状滴于基体上的每个空间内,当操作人员需要对指定的抗体拿取时,通过带
动风琴板位于条形开口内伸缩,使得风琴板带动取液口移动至指定的抗体所在位置,将封闭件取下后即可将指定的抗体取出,与此同时,风琴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对基体上其他的抗体始终起到封闭的效果,提高了对抗体取放时的密封性,从而防止对抗体的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并且可防止相邻的抗体之间出现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密封槽和滑块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固定槽和固定块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图5中的b部放大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基体;11、凸缘; 111、翻边;112、上盖;12、条形开口;121、第一挡板;122、第二挡板;13、风琴板;131、取液口;132、密封槽;133、固定槽;134、固定块;135、连接杆;14、移动板;141、滑槽;142、滑块;143、海绵块;144、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抗体孵育盒。结合图1和图2,一种抗体孵育盒,包括基体1,基体1的四周边缘环向设置有凸缘11,基体1上设置有上盖112,上盖112的四周边缘设置有用于与凸缘11抵接的翻边1111。
30.结合图1和图2,为了将基体1朝向上盖112的面分成多个用于容纳抗体的空间,在上盖112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开口12,多个条形开口12之间呈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基体1上且位于相邻的条形开口12之间所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挡板121,基体1上且位于条形开口12所在的位置沿条形开口12的长度方向均匀且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挡板122,第二挡板122靠近第一挡板121的边缘固定设置在第一挡板121上。
31.结合图1和图3,为了将条形开口12封闭,在每个条形开口12内沿条形开口12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风琴板13,风琴板1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条形开口12两端的内壁上,为了对基体1上指定位置的抗体拿取,在每个风琴板13上且位于风琴板13的两侧均开设有取液口131,上盖112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将取液口131封闭的封闭件。
32.结合图3和图4,为了对风琴板13位于条形开口12内的伸缩导向,在条形开口12内且位于条形开口12沿其长度方向相对的面上均开设有密封槽132,风琴板13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滑动设置在密封槽132内,为了带动风琴板13的边缘位于密封槽132内伸缩,将密封槽132宽度大于风琴板13的厚度。
33.结合图5和图6,为了将风琴板13固定至任意伸缩后的状态,在条形开口12两侧密封槽132相对的面上沿条形开口1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固定槽133,风琴板13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杆135,每个连接杆135上均设置有用于依靠与固定槽133之间的摩擦力滑动设置在固定槽133内的固定块134,连接杆135穿设且转动连接在固定块134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固定块134位于固定槽133内的移动效果,将固定槽133的横截
面设置为“u”形,将固定块134与“u”形的固定槽133配合设置。
34.结合图3和图4,为了对取液口131封闭,将封闭件包括多个横跨在每个条形开口12上的移动板14,移动板14沿条形开口12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上盖112上,上盖112上且位于条形开口12的两侧沿条形开口1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141,移动板14朝向风琴板13的面上且位于风琴板13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杆144,两侧安装杆144远离移动板14的端部均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在滑槽141内的滑块142,移动板14通过滑槽141和滑块142滑动设置在上盖112上,滑槽141的两端贯穿上盖112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阻止滑块142与滑槽141脱离,将滑槽141的横截面设置为“t”形,将滑块142与“t”形的滑槽141配合设置,移动板14朝向风琴板13的面上设置有用于插接至取液口131内的海绵块143。
35.通过带动风琴板13位于条形开口12内伸缩,使得风琴板13可带动取液口131移动至基体1上任意位置,从而便于操作人员通过取液口131对基体1上的抗体拿取,当对指定抗体拿取时,其余抗体可通过风琴板13、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密封,从而防止空气中的其他杂质和细菌对其余的抗体造成污染。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