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烟雾浓度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3265发布日期:2021-11-06 04:46阅读:79来源:国知局
沥青烟雾浓度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沥青烟雾浓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烟雾浓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主要用途是作为基础建设材料、原料和燃料,并广泛应用范于交通运输、建筑业、农业、水利工程、工业、民用等各部门及行业。沥青及其烟气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有光毒作用和致癌作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3.申请号为201822076837.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烟雾浓度检测设备,包括烟雾浓度检测装置、安装架及显示装置,烟雾浓度检测装置高度可调地安装在安装架上,烟雾浓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沥青烟雾浓度,显示装置与烟雾浓度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烟雾浓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沥青烟雾弥漫在空气中且并不均匀,烟雾浓度定点检测,发明人认为存在烟雾浓度检测不准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烟雾浓度检测的准确性,本技术提供一种沥青烟雾浓度检测设备。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沥青烟雾浓度检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沥青烟雾浓度检测设备,包括安装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且依次连通的集气装置、检测装置和烟雾处理装置;所述集气装置包括集气管、集气箱、鼓风机和密封部件,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集气箱上,所述集气箱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所述鼓风机和集气管均设置在所述集气箱上且均与所述集气箱连通,所述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集气箱靠近所述集气管一侧的内壁上且使得所述集气管内烟雾只进不出;所述烟雾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鼓风机另一端且与鼓风机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沥青烟雾浓度进行检测时,打开鼓风机,使得待检测气体沿集气管进入集气箱内聚集,关闭鼓风机,密封部件对集气管进行封闭,集气箱的检测装置对烟雾浓度进行检测,之后再打开鼓风机,并将检测后的烟雾通过鼓风机通入烟雾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持续对烟雾浓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多次检测结果确定烟雾的平均浓度;设置的集气管、集气箱和鼓风机,能够将检测设备周边的待检测空气在集气箱内集中收集和检测,并通过重复操作多次检测,进而得到均匀的检测结果,提高烟雾浓度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密封部件,能够避免集气箱内的气体沿集气管溢出,提高集气箱的密闭性;通过烟雾处理装置将检测后的空气中的沥青烟雾进行处理,减少污染。
9.可选的,所述集气管远离集气箱一端扩口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待检测空气沿集气管进入集气箱内,提高检测效率。
11.可选的,所述集气箱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柱上且所述集气箱的转动轴水平设置,
所述集气管与集气箱的转动轴垂直设置且分别设置在所述集气箱两相邻侧壁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气箱沿安装柱转动,能够带动集气管的朝向,便于对不同方位和不同高度的待检测空气的沥青烟雾浓度的检测,适用性强。
13.可选的,所述密封部件包括盖板和扭簧,所述集气箱内壁靠近所述集气管处同轴开设有供所述盖板嵌设的嵌槽,所述盖板铰接在所述嵌槽内壁,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盖板的铰接轴上且使得所述盖板趋于与所述嵌槽底壁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盖板和扭簧,在进气过程中,气流抵推盖板克服扭簧弹力并远离嵌槽,使得集气管与集气箱连通,保证待检测气体进入集气箱内,在关闭鼓风机后,盖板在弹力作用下复位并嵌设在嵌槽上,阻隔集气管与集气箱,提高集气箱的密闭性,进而提高集气箱内烟雾浓度检测的准确性。
15.可选的,所述嵌槽内设置有密封垫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垫圈,进一步保证集气箱的密闭性,进而提高集气箱内烟雾浓度检测的准确性。
17.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烟雾感应器、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控制器和显示屏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所述烟雾感应器设置在所述集气箱内壁并均与所述控制器和显示屏电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烟雾感应器、控制器和显示屏,能够快速感应烟雾并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直观的显示在显示屏上,便于检测人员记录,快速检测,节省时间且准确性较高。
19.可选的,所述烟雾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和输气管,所述处理箱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所述鼓风机固设在所述安装柱上且进气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集气箱上,所述输气管一端连通在所述鼓风机出风口,另一端伸入所述处理箱并与处理箱连通,所述鼓风机进气端与集气箱的转动轴同轴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处理箱和输气管,能够将集气箱内检测后的空气通过输气管通入处理箱进行集中处理,在检测的同时对气体进行净化,减少污染,提高安全性。
21.可选的,所述烟雾感应器设置在所述集气箱内壁靠近所述鼓风机进风口处。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待排出气体进入集气箱通过烟雾感应器后再通过输气管排出,使得待检测气体能够充分与烟雾感应器接触,提高烟雾浓度检测的准确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设置的集气管、集气箱和鼓风机,能够将检测设备周边的待检测空气在集气箱内集中收集和检测,并通过重复操作多次检测,进而得到均匀的检测结果,提高烟雾浓度检测的准确性;
25.2.设置的盖板和扭簧,在进气过程中,气流抵推盖板克服扭簧弹力并远离嵌槽,使得集气管与集气箱连通,保证待检测气体进入集气箱内,在关闭鼓风机后,盖板在弹力作用下复位并嵌设在嵌槽上,阻隔集气管与集气箱,提高集气箱的密闭性,进而提高集气箱内烟雾浓度检测的准确性;
26.3.设置的处理箱和输气管,能够将集气箱内检测后的空气通过输气管通入处理箱进行集中处理,在检测的同时对气体进行净化,减少污染,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沥青烟雾浓度检测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定位钉处的爆炸图。
29.图3是图1中集气箱的内部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柱;11、底板;12、立杆;13、万向轮;2、集气装置;21、轴环;22、定位孔;23、定位钉;24、限位孔;25、集气管;26、集气箱;27、鼓风机;28、密封部件;281、盖板;282、扭簧;283、嵌槽;3、检测装置;31、烟雾感应器;32、控制器;33、显示屏;4、烟雾处理装置;41、处理箱;42、输气管;43、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沥青烟雾浓度检测设备。参照图1,沥青烟雾浓度检测设备包括安装柱1以及设置在安装柱1上且依次连通的集气装置2、检测装置3和烟雾处理装置4。安装柱1包括底板11、两根平行设置的立杆12和四组万向轮13,四组万向轮13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底板11底壁靠近四角位置,立杆12设置为阶梯型且一端竖直焊接在底板11顶壁上并靠近任一侧壁设置,立杆12拐角处远离底板11设置。检测装置3设置在集气箱26上,集气装置2转动连接在立柱远离底板11一侧并靠近顶壁设置。
33.参照图1和图2,集气装置2包括集气管25、集气箱26、定位钉23、鼓风机27和密封部件28,任一立柱顶壁焊接有轴向水平的轴环21,集气箱26设置在两立柱之间且一侧壁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任一立柱上;集气箱26的转动轴上开设有与轴向垂直的定位孔22,轴环21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与定位孔22对应的限位孔24,定位钉23依次穿过限位孔24和定位孔22。鼓风机27焊接在另一立柱顶端,且鼓风机27的进风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集气箱26侧壁上,且鼓风机27的进风端与集气箱26的转动轴同轴设置。集气管25设置在集气箱26与转动轴相邻的侧壁上,集气箱26上开设有进气口,集气管25一端与进气口同轴焊接在集气箱26外壁上并与集气箱26连通,且集气管25远离集气箱26一端扩口设置。
34.参照图2,密封部件28包括盖板281、扭簧282和密封垫圈,集气箱26内壁与进气口同轴开设有供盖板281嵌设的嵌槽283,盖板281铰接在嵌槽283内壁,扭簧282套设在盖板281的铰接轴上,扭簧282一端焊接在铰接轴上,另一端焊接在嵌槽283内壁上,扭簧282使得盖板281趋于与嵌槽283底壁抵接。密封垫圈粘连在嵌槽283内壁。
35.参照图1和图3,检测装置3包括烟雾感应器31、控制器32和显示屏33,控制器32和显示屏33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同一立柱上,烟雾感应器31安装在集气箱26内壁围绕鼓风机27进风口固定,烟雾感应器31的出气一端靠近鼓风机27进风口设置且与鼓风机27进风口连通,且烟雾感应器31设置均与控制器32和显示屏33电连接。
36.参照图1,烟雾处理装置4包括处理箱41和输气管42,处理箱41放置在底板11上,处理箱41内含有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箱41底壁上焊接连通有出气管43。输气管42为软管,且一端与鼓风机27出风口焊接连通,另一端伸入处理箱41内腔和氢氧化钠溶液液面之下并靠近底壁设置。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沥青烟雾浓度检测设备的实施原理为:对沥青烟雾浓度进行检测时,转动集气箱26直至集气管25的扩口一端朝向待检测区域空气,移动定位钉23,使得定
位钉23依次穿过限位孔24和定位孔22,完成对集气箱26的固定。之后启动鼓风机27,使得集气箱26内空气排出气压降低,气流抵推盖板281克服扭簧282弹力并远离嵌槽283,使得集气管25与集气箱26连通,进而使得待检测气体沿集气管25进入集气箱26内聚集,随即关闭鼓风机27,盖板281在弹力作用下复位并嵌设在嵌槽283上,阻隔集气管25与集气箱26,烟雾感应器31感应空气中的沥青烟雾并对烟雾浓度进行检测,之后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32,控制器32将信号转化成检测竖直发送至显示屏33上显示。再打开鼓风机27,检测后的烟雾沿烟雾感应器31的出气端依次进入鼓风机27,并通过输气管42通入处理箱41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吸收,对烟雾进行处理,空气溢出并随出气管43排出。之后重复上述步骤,持续对烟雾浓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多次检测结果确定烟雾的平均浓度,完成对沥青烟雾浓度的检测。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