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看样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0526发布日期:2021-11-25 10:2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看样台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看样台。


背景技术:

2.在印刷完成后,需要对印刷制品的颜色进行检验。而不同的光源环境下,印刷制品的颜色出现同色异谱效应,可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影响人眼对颜色的判定,因此需要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光源生产的标准看样台对印刷制品的颜色进行检验。
3.目前,在申请号为201120336512.7的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印刷品看样台,包括标准光源、看样台、支架,看样台设置在支架上,看样台上方通过垂直板连接设置标准光源。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比对板放置在支架上,在将印刷样品与比对板进行比对的过程中,比对板的位置固定,难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比对板的位置,在看样过程中存在比对不便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看样时对比的便捷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印刷看样台。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印刷看样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印刷看样台,包括放样台、支撑板、光源板、比对板,所述支撑板一端与放样台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另一端与光源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放样台与光源板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板垂直于光源板朝向放样台的一面,还包括移动板、连接杆、阻尼套、连接块,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支撑板朝向放样台的一面铰接,所述连接块一面与移动板连接,所述连接块另一面与连接杆铰接,所述连接杆与支撑板的铰接处、连接杆与连接块的铰接处均设置有阻尼套,所述比对板设置在移动板远离支撑板的一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印刷看样台对样品进行检查时,将样品放置在放样台上,将对比板放置在移动板上,开启光源板,在比对过程中转动连接块与连接杆的铰接、连接杆与支撑板的铰接,转动移动板的角度,提高看样时对比的便捷性。
9.可选的,所述移动板朝向支撑板的一面设置滑槽,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滑槽中,所述连接块与移动板滑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移动板,连接块在滑槽中滑动,移动板的位置改变,便于在看样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移动板的位置,提升看样的便捷度。
11.可选的,所述滑槽包括竖槽、横槽,所述竖槽与横槽连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在竖槽中滑动时,移动板的高低位置改变,连接块在横槽中滑动时,移动板的左右位置改变,在看样时根据需要调节移动板的上下左右位置,提升看样的便捷性。
13.可选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竖槽与横槽的连通处,所述挡板一端与竖槽内壁铰接,所述挡板竖槽内壁的铰接轴垂直于移动板,所述竖槽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挡板位置的定位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减少连接块在横槽中移动时进入竖槽从而导致移动板的高度改变的可能性,挡板在横槽中移动时关闭,隔开横槽与竖槽的连接,减少连接块进入竖槽的可能性。
15.可选的,所述定位件设置为弹性块,所述定位件设置为半球形,所述定位件的平面与竖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的弧面朝向挡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块挤压挡板时,定位件抵住挡板,减少挡板转动的可能性,在需要开启竖槽时,推动挡板,挡板沿定位件的弧面运动,定位件压缩,挡板经过定位件转动,便于连接块在竖槽中滑动。
17.可选的,所述连接块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还包括阻尼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设置有阻尼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连接杆铰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移动板,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发生转动,便于调节移动板的角度,提高看样时对比的便捷性。
19.可选的,所述固定件设置为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一端穿过连接块,所述固定螺栓穿过连接块的一端能够与滑槽内壁抵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使用固定件固定移动板的位置时,转动固定件使固定件一端抵紧滑槽内壁,增大固定件与滑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连接块在滑槽中滑动的可能性。
21.可选的,所述连接块远离连接杆的一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螺栓穿过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位于凹槽中。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片减少固定螺栓从连接块上脱落的可能性,在不需要对连接块进行限位时,限位片位于凹槽中,减少限位片影响连接块滑动的可能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通过设置移动板、连接杆、阻尼套、连接块,在使用印刷看样台对样品进行检查时,将样品放置在放样台上,将对比板放置在移动板上,开启光源板,在比对过程中转动连接块与连接杆的铰接、连接杆与支撑板的铰接,转动移动板的角度,提高看样时对比的便捷性;
25.2.本技术通过设置竖槽、横槽,连接块在竖槽中滑动时,移动板的高低位置改变,连接块在横槽中滑动时,移动板的左右位置改变,在看样时根据需要调节移动板的上下左右位置,提升看样的便捷性;
26.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转动移动板,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发生转动,便于调节移动板的角度,提高看样时对比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印刷看样台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印刷看样台的隐藏放样台与光源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印刷看样台的移动板、连接杆、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印刷看样台的连接块、固定件的立体剖视图。
31.附图标记:1、放样台;2、支撑板;3、光源板;4、比对板;5、移动板;6、连接杆;7、阻尼
套;8、连接块;81、第一连接块;82、第二连接块;9、滑槽;91、竖槽;92、横槽;10、挡板;11、定位件;12、固定件;13、凹槽;14、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印刷看样台。参照图1,一种印刷看样台,包括放样台1、支撑板2、光源板3、比对板4,支撑板2一端与放样台1一侧焊接,支撑板2另一端与光源板3一侧焊接,放样台1与光源板3相对设置,支撑板2垂直于光源板3朝向放样台1的一面,还包括移动板5、连接杆6、阻尼套7、连接块8,连接杆6一端与支撑板2朝向放样台1的一面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杆6与支撑板2的铰接轴平行于支撑板2,连接块8一面与移动板5连接,连接块8另一面与连接杆6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杆6与支撑板2的铰接处、连接杆6与连接块8的铰接处均设置有阻尼套7,比对板4设置在移动板5远离支撑板2的一面。连接块8包括第一连接块81、第二连接块82,第一连接块81与第二连接块82转动连接,还包括阻尼套7,第一连接块81与第二连接块82之间套设有阻尼套7,第一连接块81与滑槽9滑动连接,第二连接块82与连接杆6通过铰接轴铰接。转动移动板5,第一连接块81与第二连接块82之间发生转动,便于调节移动板5的角度,提高看样时对比的便捷性。在使用印刷看样台对样品进行检查时,将样品放置在放样台1上,将对比板放置在移动板5上,开启光源板3,在比对过程中转动连接块8与连接杆6的铰接、连接杆6与支撑板2的铰接,转动移动板5的角度,提高看样时对比的便捷性。
34.移动板5朝向支撑板2的一面设置滑槽9,第一连接块81设置在滑槽9中,第一连接块81与移动板5滑动连接。拉动移动板5,连接块8在滑槽9中滑动,移动板5的位置改变,便于在看样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移动板5的位置,提升看样的便捷度。
35.滑槽9包括竖槽91、横槽92,竖槽91与横槽92连通。连接块8在竖槽91中滑动时,移动板5的高低位置改变,连接块8在横槽92中滑动时,移动板5的左右位置改变,在看样时根据需要调节移动板5的上下左右位置,提升看样的便捷性。
36.印刷看样台还包括挡板10,挡板10位于竖槽91与横槽92的连通处,挡板10一端与竖槽91内壁通过铰接轴铰接,挡板10竖槽91内壁的铰接轴垂直于移动板5,竖槽91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挡板10位置的定位件11,定位件11可以设置为弹性块,也可以设置为螺栓。挡板10减少连接块8在横槽92中移动时进入竖槽91从而导致移动板5的高度改变的可能性,挡板10在横槽92中移动时关闭,隔开横槽92与竖槽91的连接,减少连接块8进入竖槽91的可能性。
37.定位件11设置为弹性块,定位件11设置为半球形,定位件11的平面与竖槽91内壁粘接,定位件11的弧面朝向挡板10。当连接块8挤压挡板10时,定位件11抵住挡板10,减少挡板10转动的可能性,在需要开启竖槽91时,推动挡板10,挡板10沿定位件11的弧面运动,定位件11压缩,挡板10经过定位件11转动,便于连接块8在竖槽91中滑动。
38.固定件12设置为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一端穿过连接块8,固定螺栓穿过连接块8的一端能够与滑槽9内壁抵接。在需要使用固定件12固定移动板5的位置时,转动固定件12使固定件12一端抵紧滑槽9内壁,增大固定件12与滑槽9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连接块8在滑槽9中滑动的可能性。
39.连接块8远离连接杆6的一面设置有凹槽13,固定螺栓穿过连接块8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片14,限位片14位于凹槽13中。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3与限位片14均为圆形。限位片14减少固定螺栓从连接块8上脱落的可能性,在不需要对连接块8进行限位时,限位片14位于凹槽13中,减少限位片14影响连接块8滑动的可能性。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印刷看样台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使用印刷看样台进行看样时,将对比板放置在移动板5上,将样品放置在放样台1上,通过滑块在滑槽9中运动调整移动板5的位置,通过转动连接杆6的铰接端调整移动板5的方向,通过转动第一连接块81与第二连接块82,调整移动板5的角度,从而便于对比样品与移动板5之间的差异。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