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损检测设备的模拟校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85464发布日期:2021-12-15 05:4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损检测设备的模拟校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送变电工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损检测设备的模拟校验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工程的质量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在变电站等电力重要设施建设中,混凝土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各种无损检测设备的日益更新,检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如何充分发挥无损检测技术在质量监督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针对混凝土结构安全性能评价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3.在混凝土结构常见的安全隐患有:钢筋没有按要求施工、钢筋规格不达标、混凝土施工出现大的空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达标等等。这时,混凝土的无损检测技术就能及时帮助业主发现混凝土施工问题,避免日后造成严重后果。
4.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用电量需求增大,大量的老旧变电站需要加固或是维修改扩建。所以在变电站等电力设施升级改造之前,我们需要对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电缆、管线等等各种埋置物的数量、直径、位置、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和精确定位,从而避免盲目施工对带电管线等运行埋置物造成破坏,杜绝安全隐患和事故。
5.无损检测设备根据原理有x射线,红外成像、雷达波,电磁感性等,无损检测设备的准确度影响着检测结果,而检测结果的不准确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然而,在现场检测环境复杂,检测介质具有不确定性,在检测过程中会受到被测物的影响,实际的检测场景无法判断无损检测设备的准确性,此外,即便无损检测设备自身时准确的,也会因为操作人员的使用不当,导致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无损检测设备的模拟校验装置,以混凝土块为基体,将标定号的待测物模拟组件预埋于混凝土块中,配合相互第一主刻度方格网和第二主刻度方格网,可以从两侧进行测试,经过将测试值与标定值进行配准可以对无损检测设备进行检验,从而提高无损检测设备在实际应用时提高测量精度。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8.一种无损检测设备的模拟校验装置,包括:
9.混凝土块,其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分别设有第一主刻度方格网和第二主刻度方格网,其中,第一面和第二面相互平行,且第一主刻度方格网在第二面上的投影与第二主刻度方格网重合;
10.预埋置于混凝土块待测物模拟组件,至少包括钢筋网片、塑料管和设于塑料管内的导线,所述钢筋网片共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钢筋网片和第二钢筋网片,所述塑料管位于第一钢筋网片和第二钢筋网片之间,所述第一钢筋网片和第二钢筋网片平行设置,且与第一面的夹角小于5度。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筋网片与第一面平行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筋网片由多根相互平行的钢筋组成。
13.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筋网片中的钢筋的两端均延伸至混凝土块表面。
14.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钢筋网片包括:
15.主筋,与所述钢筋垂直设置;
16.斜筋,与所述主筋构成一设定夹角;
17.断筋,与主筋平行,且长度为主筋的20%至80%。
18.再更进一步的,所述主筋设有3根,斜筋和断筋均至少设有两根。
19.所述钢筋、主筋、斜筋、断筋均由螺纹钢制成。
20.所述设定夹角为10~25度。
21.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块为立方体。
22.进一步的,所述待测物模拟组件还包括扁钢。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以混凝土块为基体,将标定号的待测物模拟组件预埋于混凝土块中,配合相互第一主刻度方格网和第二主刻度方格网,可以从两侧进行测试,经过将测试值与标定值进行配准可以对无损检测设备进行检验,从而提高无损检测设备在实际应用时提高测量精度。
25.2)可以提供实操环境,从而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快速掌握检测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6.3)第二钢筋网片包括主筋、斜筋和断筋,可以提供丰富的测试样本,从而提高测试准确度。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钢筋网片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钢筋网片的示面图;
30.其中:1、混凝土块质,2、钢筋网片,3、塑料管,4、导线,5、扁钢,6、刻度线,21、斜筋,22、断筋,23、主筋,24、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32.一种无损检测设备的模拟校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33.混凝土块1,其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分别设有第一主刻度方格网和第二主刻度方格网,其中,第一面和第二面相互平行,且第一主刻度方格网在第二面上的投影与第二主刻度方格网重合;
34.预埋置于混凝土块1待测物模拟组件,至少包括钢筋网片2、塑料管3和设于塑料管3内的导线4,钢筋网片2共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钢筋网片和第二钢筋网片,塑料管3位于第
一钢筋网片和第二钢筋网片之间,第一钢筋网片和第二钢筋网片平行设置,且与第一面的夹角小于5度。
35.以混凝土块1为基体,将标定号的待测物模拟组件预埋于混凝土块中,配合相互第一主刻度方格网和第二主刻度方格网,可以从两侧进行测试,经过将测试值与标定值进行配准可以对无损检测设备进行检验,从而提高无损检测设备在实际应用时提高测量精度。
3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钢筋网片与第一面平行设置,可以简化测试结果的计算量。
37.如图3所示,第一钢筋网片由多根相互平行的钢筋24组成,本实施例中,钢筋24竖直设置,第一钢筋网片中的钢筋24的两端均延伸至混凝土块1表面。如图2所示,第二钢筋网片包括:主筋23,与钢筋24垂直设置;
38.斜筋21,与主筋23构成一设定夹角;断筋22,与主筋23平行,且长度为主筋23的20%至80%。主筋23设有3根,斜筋21和断筋22均至少设有两根。
39.在一些实施例中,钢筋24、主筋23、斜筋21、断筋22均由螺纹钢制成,直径18mm,并经过防锈处理。
40.斜筋21与主筋23构成的设定夹角为10~25度,测试结果更加有代表性。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凝土块1为立方体,更加方便固定,具体的,混凝土块1的强度为c30,水灰比为0.45,长宽均为1000mm,厚度为250mm。第一主刻度方格网和第二主刻度方格网的相邻刻度线6之间的间距为150mm,钢筋网片2位于距离混凝土表面25mm深度处。通过预先在混凝土中指定位置埋置钢筋网片2、扁钢5、塑料管3和导线4,模拟工程现场检测可能遇到的各种工况,包括埋置物的种类,相对位置,带电体等,以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快速掌握仪器的工作性能,有助于现场无损检测的分析判断,避免后期验证和破损修复。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测物模拟组件还包括扁钢5,扁钢宽度20mm,长度500mm,表面镀锌,提供丰富的测试样本,从而提高测试准确度,第一主刻度方格网和第二主刻度方格网竖直布置。
43.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44.步骤一:将无损检测设备放置在第一条和第二条水平向刻度之间,水平移动仪器,可以探测竖向钢筋的间距、保护层厚度等数据。
45.步骤二:重复步骤一3次,依次将水平向刻度全部扫完。
46.步骤三:同样,将无损检测设备放置在第一条和第二条竖向刻度之间,移动仪器,可以探测水平向钢筋、扁钢、塑料管之间的位置、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数据。
47.步骤四:重复步骤三3次,依次将竖直向刻度全部扫完。
48.步骤五:开启带电感应模式,垂直导线方向移动他测器,可以探测导线带电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