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筛选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检测试纸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5572发布日期:2022-02-09 11:4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用于筛选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检测试纸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仅使用方便、易读,而且装配效率高,同时能够减少筛选工作量,同时能够提高筛选准确率的用于筛选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检测试纸卡,属于试纸卡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2.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肺炎病毒,能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该病毒引起的肺炎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控制该病毒传播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对患者做出快速准确的检测和相对应的隔离。所以合适的检测试剂的选择能有效的帮助控制疫情,常见的检测方法有核酸检测,和胶体金抗原检测。又因为胶体金检测具有操作方便,检测时间短的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时性,社区级别的检测中。
3.新型冠状病毒胶体金检测试剂,利用了胶体金平台技术,通过抗原抗体之间的免疫反应来检测样本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中最关键的原料是能特异性识别新型冠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4.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单克隆鼠抗体,多用于制备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胶体金检测试剂卡。
5.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前期研发过程:用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重组抗原免疫小鼠,从免疫小鼠身上分离出多株能分泌抗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b细胞。再将不同的b细胞与小鼠癌细胞融合,通过在小鼠腹部培养融合细胞的方式,获得所需含单克隆抗体的小鼠腹水。最后通过纯化腹水来获得所需的单克隆抗体。
6.在前期研发过程中,往往会获得多株不同的融合细胞(即有多株不同的抗体),为确认不同的抗体效价高低,就需要将这些不同的融合细胞分别通过小鼠培养,进而获得多份不同的小鼠腹水。然后需要分别纯化多份不同的小鼠腹水,获得多株纯化过的抗体。再通过elisa来初步确认这些不同的抗体和抗原之间亲和力的高低。
7.此筛选过程非常复杂。并且elisa平台和胶体金检测平台存在差异,在elisa平台表现优异的原料不一定适用于胶体金检测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8.设计目的:为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不仅使用方便、易读,而且装配效率高,同时能够减少筛选工作量,同时能够提高筛选准确率的用于筛选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检测试纸卡。
9.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
10.1、所述试纸卡壳体中的上壳体的上端面设有读数窗口和上样口,所述试纸条中的样本垫正对上样口,所述试纸条中的显色条带正对读数窗口且显色条带呈横向设置,所述上壳体的上端面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有比色卡,所述比色卡位于读数窗口一侧且比色卡上的比对线都呈横向设置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
试纸条中的显色条带正对读数窗口且显色条带呈横向设置,所述上壳体的上端面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有比色卡,所述比色卡位于读数窗口一侧且比色卡上的比对线都呈横向设置,这样在读取结果时使用者能够更方便、更准确的读取结果。
11.2、所述上壳体的下端面设有压框且压框设置在读数窗口的孔口四周围,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合拢后压框的下端面接触试纸条的上端面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合拢后压框的下端面接触试纸条的上端面,即压框压住试纸条中的硝酸纤维素膜且显色条带位于压框的框口中,这样压框不仅能够对试纸条起到限定作用,而且压框的上框口的口径大于下框口的口径,能够便于使用者察看显色条带。
12.3、所述下壳体中的底板的上端面相对设有两个u形限位框且u形限位框的框口内沿处设有多个凸出部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下壳体中的底板的上端面相对设有两个u形限位框且u形限位框的框口内沿处设有多个凸出部,试纸条的一端插入其中一个限位插槽内,另一端插入另一个限位插槽内,实现试纸条的快速插装,从而提高试纸卡的装配效率。
13.4、所述上壳体中的面板的下端面一侧设有一排第一卡扣柱、另一侧设有一排第一凸块且第一凸块的上端面开第一卡扣孔,所述下壳体中的底板的上端面一侧设有一排第二卡扣柱、另一侧设有一排第二凸块且第二凸块的上端面开第二卡扣孔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第一卡扣柱与对应的第二卡扣孔插接配合且第二卡扣柱与对应的第一卡扣孔插接配合实现卡扣安装,从而提高试纸卡的装配效率。
14.5、所述试纸条由pvc底板、吸水垫、金垫、样本垫和硝酸纤维素膜构成,所述pvc底板的上端面从右到左依次设有样本垫、金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一侧端头与吸水垫的一侧端头连接、另一侧端头与金垫的一侧端头连接,所述金垫的另一侧端头与样本垫的一侧端头连接;所述金垫为含标记有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重组抗原的胶体金垫,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有羊抗鼠多抗且羊抗鼠多抗呈直线分布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五。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一是检测试纸卡中的试纸条通过直接检测小鼠腹水,省略了抗体纯化这一步骤,极大的减少了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早期筛选的工作量;二是检测试纸卡中的试纸条能够利用胶体金检测平台来初步评估抗体效价,更加接近最后成品,避免了使用传统elisa平台时,因为平台之间的差异,导致了筛选过程中漏选、错选的情况发生。
15.技术方案:用于筛选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检测试纸卡,包括试纸卡壳体和试纸条,所述试纸卡壳体内设有试纸条,所述试纸卡壳体中的上壳体的上端面设有读数窗口和上样口,所述试纸条中的样本垫正对上样口,所述试纸条中的显色条带正对读数窗口且显色条带呈横向设置,所述上壳体的上端面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有比色卡,所述比色卡位于读数窗口一侧且比色卡上的比对线都呈横向设置。
16.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本试纸卡不仅使用方便、易读,而且装配效率高;一是本试纸卡不仅能够减少筛选工作量,而且能够提高筛选准确率。
附图说明
17.图1是用于筛选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检测试纸卡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下壳体和试纸条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试纸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1:参照附图1-图4。用于筛选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检测试纸卡,包括试纸卡壳体1和试纸条2,所述试纸卡壳体1内设有试纸条2,所述试纸卡壳体1中的上壳体11的上端面设有读数窗口12和上样口13,所述试纸条2中的样本垫24正对上样口,所述试纸条2中的显色条带3正对读数窗口12且显色条带3呈横向设置,所述上壳体11的上端面设有凹槽14且凹槽14内设有比色卡4,所述比色卡4位于读数窗口12一侧且比色卡4上的比对线都呈横向设置。
22.所述上壳体11的下端面设有压框15且压框15设置在读数窗口12的孔口四周围,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6合拢后压框15的下端面接触试纸条2的上端面,即压框15压住试纸条2中的硝酸纤维素膜25且显色条带3位于压框15的框口中;所述压框15的上框口的口径大于下框口的口径。所述下壳体16中的底板的上端面相对设有两个u形限位框17且u形限位框17的框口内沿处设有多个凸出部18,u形限位框17和对应的凸出部18形成一个限位插槽,所述试纸条2的一端插入其中一个限位插槽内,另一端插入另一个限位插槽内,实现试纸条2的固定安装。
23.所述上壳体11中的面板的下端面一侧设有一排第一卡扣柱111、另一侧设有一排第一凸块且第一凸块的上端面开第一卡扣孔112,所述下壳体16中的底板的上端面一侧设有一排第二卡扣柱161、另一侧设有一排第二凸块且第二凸块的上端面开第二卡扣孔162;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6通过第一卡扣柱111与对应的第二卡扣孔162插接配合且第二卡扣柱161与对应的第一卡扣孔112插接配合实现卡扣安装,所述第一卡扣柱111的上端头和第二卡扣柱161的上端头为圆形导向端头,圆形导向端头的尺寸小于第一卡扣孔112的孔径和第二卡扣孔162的孔径,所述第一卡扣柱111的直径略微大于第二卡扣孔162的孔径,这样两者插接时实现微过盈配合,第二卡扣柱161的直径略微大于第一卡扣孔112的孔径,这样两者插接时也实现微过盈配合。
24.所述试纸条2由pvc底板21、吸水垫22、金垫23、样本垫24和硝酸纤维素膜25构成,所述pvc底板21的上端面从右到左依次设有样本垫24、金垫23、硝酸纤维素膜25和吸水垫22,所述硝酸纤维素膜25的一侧端头与吸水垫22的一侧端头连接、另一侧端头与金垫23的一侧端头连接,所述金垫23的另一侧端头与样本垫24的一侧端头连接。所述金垫23为含标记有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重组抗原的胶体金垫,所述硝酸纤维素膜25上包被有羊抗鼠多抗且羊抗鼠多抗呈直线分布形成显色条带3。
25.试纸条2由样本垫24、含标记有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重组抗原的胶体金垫,包被有羊抗鼠多抗的nc膜(即硝酸纤维素膜25)、吸水纸(吸水垫22)组成。检测小鼠腹水时,腹水中的抗体先和金垫上标记有胶体金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重组抗原结合,形成胶体金-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重组抗原-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结合物;然后再与nc膜上的羊抗鼠结合,
形成胶体金-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重组抗原-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羊抗鼠结合物,并在nc膜上出现一条清晰可见的条带。通过条带的颜色可以直观的判断抗体和抗原亲和力的强弱。
26.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