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筛选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检测试纸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61759发布日期:2021-11-29 22:2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用于筛选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检测试纸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仅使用简便、生产成本低,而且检测准确率高,同时提高装配质量的用于筛选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检测试纸卡,属于试纸卡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2.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针对乙肝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用于制备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免疫荧光检测试剂卡。
3.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前期研发过程:用乙肝表面抗原重组蛋白免疫小鼠,从免疫小鼠身上分离出多株能分泌抗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b细胞。再将不同的b细胞与小鼠癌细胞融合,通过在小鼠腹部培养融合细胞的方式了,获得所需含单克隆抗体的小鼠腹水。最后通过纯化腹水来获得所需的单克隆抗体。
4.在前期研发过程中,往往会获得多株不同的融合细胞(即有多株不同的抗体),为确认不同的抗体效价高低,就需要将这些不同的融合细胞分别通过小鼠培养,进而获得多份不同的小鼠腹水,并对多份不同的小鼠腹水进行检测筛选。目前在筛选前需要对小鼠腹水进行纯化处理,这样不仅检测步骤更加繁琐,而且将大大增加研发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设计目的:为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不仅使用简便、生产成本低,而且检测准确率高,同时提高装配质量的用于筛选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检测试纸卡。
6.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
7.1、所述试纸条中的pvc底板的上端面一侧设有样本垫、另一侧设有吸水垫,所述pvc底板的上端面设有硝酸纤维素膜且硝酸纤维素膜的一侧端头与吸水垫的内侧端头连接、另一侧端头通过荧光垫与样本垫的内侧端头连接,所述荧光垫含有标记荧光微球的乙肝表面抗原重组蛋白,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荧光条带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检测小鼠腹水时,将小鼠腹水样液滴在试纸条的样本垫上,之后腹水中的抗体先和荧光微球垫上标记有荧光微球的乙肝表面抗原重组蛋白结合,形成荧光微球

乙肝表面抗原重组蛋白

抗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结合物,然后再与nc膜上的羊抗鼠结合,形成荧光微球

乙肝表面抗原重组蛋白

抗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

羊抗鼠最终结合物,该最终结合物通过荧光读数仪能够读取其荧光值并通过比较荧光值的大小就可以对抗体和抗原之间亲和力的强弱进行初步评估;这样不仅操作简便(由于是直接检测小鼠的腹水,省略了抗体纯化这一步骤,极大的减少了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早期筛选的工作量),而且检测准确率高(由于采用了免疫荧光检测平台来初步评估抗体效价,其检测更加接近最后成品,其能够有效降低漏选、错选的发生),同时检测成本底。
8.2、所述pvc底板的两侧端头分别设有一块竖板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
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pvc底板的两侧端头分别设有一块竖板,竖板的设置能够避免试纸条在与壳体装配过程中(即试纸条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插槽的过程中)出现吸水垫或样本垫与pvc底板出现相互脱开、甚至分离的问题。
9.3、所述壳体中的上壳体的上端面设有读数窗口,所述上壳体的下端面设有压框且压框设置在读数窗口的孔口四周围,所述压框的下框口设有透明膜或透明塑料板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壳体中的上壳体的上端面设有读数窗口,所述上壳体的下端面设有压框且压框设置在读数窗口的孔口四周围,所述压框的下框口设有透明膜或透明塑料板,透明膜或透明塑料板的设置能够避免形成的荧光微球

乙肝表面抗原重组蛋白

抗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

羊抗鼠最终结合物被污染,从而影响荧光值的读取,进而影响检测效果。
10.4、所述壳体中的下壳体中的底板的上端面相对设有两个u形架且u形架的内壁面上部设有多个凸块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壳体中的下壳体中的底板的上端面相对设有两个u形架且u形架的内壁面上部设有多个凸块,u形架和凸块形成插槽不仅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而且便于试纸条与插槽实现插接。
11.技术方案:用于筛选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检测试纸卡,包括试纸条和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试纸条,所述试纸条中的pvc底板的上端面一侧设有样本垫、另一侧设有吸水垫,所述pvc底板的上端面设有硝酸纤维素膜且硝酸纤维素膜的一侧端头与吸水垫的内侧端头连接、另一侧端头通过荧光垫与样本垫的内侧端头连接,所述荧光垫含有标记荧光微球的乙肝表面抗原重组蛋白,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上设有荧光条带。
12.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本免疫荧光检测试纸卡适合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前期研发使用,其兼具使用简便、生产成本低、检测准确率高等优点;二是本免疫荧光检测试纸卡不仅装配效率高,而且装配合格率高。
附图说明
13.图1是用于筛选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检测试纸卡中的试纸条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用于筛选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检测试纸卡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用于筛选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检测试纸卡中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用于筛选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检测试纸卡中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实施例1:参照附图1

图4。用于筛选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检测试纸卡,包括试纸条1和壳体2,所述壳体2内安装有试纸条1,所述试纸条1中的pvc底板11的上端面一侧设有样本垫12、另一侧设有吸水垫13,所述pvc底板11的上端面设有硝酸纤维素膜14且硝酸纤维素膜14的一侧端头与吸水垫13的内侧端头连接、另一侧端头通过荧光垫15与样本垫12的内侧端头连接,所述荧光垫15含有标记荧光微球的乙肝表面抗原重组蛋白,所述硝酸纤维素膜14上设有荧光条带16。试纸条1由样本垫12,含标记乙肝表面抗原重组蛋白
的荧光微球垫(即荧光垫15),包被有羊抗鼠多抗的nc膜(即硝酸纤维素膜14),吸水纸(即吸水垫13)组成。
18.在检测小鼠腹水时,腹水中的抗体先和荧光微球垫上标记有荧光微球的乙肝表面抗原重组蛋白结合,形成荧光微球

乙肝表面抗原重组蛋白

抗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结合物,然后再与nc膜上的羊抗鼠结合,形成荧光微球

乙肝表面抗原重组蛋白

抗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

羊抗鼠结合物。通过荧光读数仪读取nc膜上荧光条带的荧光值。比较荧光值的大小就可以对抗体和抗原之间亲和力的强弱进行初步评估;这样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检测准确率高。
19.所述pvc底板11的两侧端头分别设有一块竖板17,所述两块竖板17和pvc底板11呈整体结构,所述竖板17的上端面与吸水垫13的上端面和样本垫12的上端面齐平,所述吸水垫13的外侧面紧贴对应竖板17的内侧面,所述样本垫12的外侧面紧贴对应竖板17的内侧面。所述荧光条带16由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羊抗鼠多抗形成;在试纸条1上形成有荧光微球

乙肝表面抗原重组蛋白

抗乙肝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

羊抗鼠结合物时,荧光读数仪能够读取荧光条带16的荧光值。
20.所述壳体2中的上壳体的上端面设有读数窗口21,所述上壳体的下端面设有压框22且压框22设置在读数窗口21的孔口四周围,所述压框22的下框口设有透明膜或透明塑料板,所述压框22的框口正对荧光条带16。所述壳体2中的下壳体中的底板的上端面相对设有两个u形架23且u形架23的内壁面上部设有多个凸块24,所述u形架23和凸块24形成插槽,所述试纸条1的两端分别插装在的对应的插槽内;所述上壳体的下端面设有多个第一凸柱且第一凸柱的下端面开有凹槽25,所述下壳体的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二凸柱且第二凸柱的上端面设有插柱26,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对应的凹槽25和插柱26插接配合安装成一体,所述插柱26为上小下大的锥形柱,即锥形柱的上端圆面的直径略小于凹槽25的直径、下端圆面的直径略大于凹槽25的直径,这样两者插接配合后形成微过盈配合。
21.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