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一体化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28782发布日期:2021-11-22 20:1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一体化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仪器计量领域,特别是一种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一体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冲击波疗法是物理学、医学和工程学等相结合的一门微能量医学,是一门以适宜的能量刺激为基础,精准靶向的修复与再生医学。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肩周炎、肌腱炎、网球肘、足底筋膜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治疗,在糖尿病足、肌肉痉挛和前列腺炎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冲击波治疗技术将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而如何保证设备在临床治疗中的质量安全,成了限制这一技术更好为患者服务的障碍,其质量控制设备市场潜力巨大。
3.现有的设备在进行体外冲击穿透深度的测试时,主要靠直尺测量一个或两个模拟负载下治疗头到压电传感器的垂直距离。然后通过示波器测量电压信号换算为压力值,而后经过公式计算穿透深度。体外冲击波的治疗头上端加入质量块后压在胶垫上会使胶垫变形,此时用直尺支持测量治疗头到胶垫下面的压电传感器距离会存在误差,因为治疗头压陷在胶垫中无法目测,从而对气压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设备的治疗效果的评估造成一定的影响。
4.现有的仪器能量输出检测装置在进行体外压力波能量大小的测试时,主要靠目测判断质量体运行的最大高度,而后经过公式计算能量。通过透明圆管上的位移刻度来观察砝码上升的高度,从而计算出设备的输出能量。但是目测所测出的高度具有一定的误差,最终导致输出能量具有一定的误差。
5.我们此前设计过一种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穿透深度检测装置和一种气压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设备能量输出检测装置,分别各设置一套检测装置实现对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的穿透深度和能量输出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需要两套设备,占地空间大,操作繁琐,检测设备携带搬运也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实现功能两种检测的一体化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一体化检测装置,以实现检测设备的集成化,通过一套设备完成两种功能检测,实现便携化。
7.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8.一种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一体化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平台,用于夹持冲击波治疗仪的夹具,所述夹具通过夹具固定架固定在可相对支撑平台上,并可相对夹具固定架转动,以调整冲击波治疗仪的口部方向;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竖直滑动部,用于调整支撑板的高度;所述支撑板用于固定质量块和测试管,所述质量块用于穿透深度检测时对冲击波治疗仪施加静载力,所述测试管用于能量输出检测时作为冲击块的导向;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xy微调平台、厚度检测单元;xy微调平台上设有压力检测单元和胶垫;xy微调平台用于
调整胶垫的位置,压力检测单元用于记录穿透深度检测时胶垫衰减后的加载压力值;厚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冲击波治疗仪下压后胶垫的厚度;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位移检测单元,用于能量输出检测时检测冲击块的击发高度。
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0.本实用新型的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一体化检测装置能够同时用于能量输出检测和能量输出检测,占用空间,搬运方便。同时夹具具有定位结构,一次测试完成后,夹具翻转能够保证冲击波治疗仪的同轴度,不需要重复校准。
附图说明
11.图1为检测装置用于穿透深度检测时使用状态示意图。
12.图2为检测装置用于能量输出检测时使用状态示意图。
13.图3为夹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
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一体化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夹具固定架2、导轨固定架3、夹具40、滑块4、支撑板5、质量块6、厚度检测单元(未示出)、卡套7、胶垫8、压力检测单12(压力传感器)、xy微调平台9、位移检测单元13、测试管10;
16.所述支撑平台1底部设有三个可调节支撑平台1水平度的调节螺钉11,用于对支撑平台1的水平度进行调整,同时支撑平台1上设有水平仪14(水平气泡),用于调整过程中的检测;所述支撑平台1上固定有一个夹具固定架2和两个导轨固定架3;所述夹具40用于冲击波治疗仪a的夹持固定,所述夹具40通过转轴41与夹具固定架3转动连接,可相对夹具固定架3转动,实现冲击波治疗仪a的正反转,夹具固定架2上设有锁紧螺栓21,可通过锁紧螺栓21对转轴41进行锁死固定,实现夹具40的固定;转轴41两侧对称的设有定位销42,对应的固定架2上设有两个定位孔,定位销42和定位孔配合;需要旋转夹具时,将定位销42从固定架2的定位孔中拔出,由于转轴41长度大于定位销42的长度,装置仍与固定架2配合,然后将夹具旋转180度,再将定位销42插入定位孔内,通过定位销42定位,在完成冲击波治疗仪a一种性能测试后,旋转180度进行另一种性能测试时,冲击波治疗仪a轴向仍与支撑平台1垂直,不需重复调整垂直度。
17.所述导轨固定架3上设有滑块4,滑块4可通过锁紧螺母41与导轨固定架3固定,两个滑块4之间固定有支撑板5,支撑板5上固定有质量块6和位移检测单元,所述质量块6用于穿透深度检测时施加静载力。位移检测单元用于能量输出检测时,检测冲击块的击发高度,能量输出检测时,测试管10固定在质量块6上,且质量块6和支撑板5上均设有通孔,用于冲击波治疗仪a口部与测试管10的对准。
18.所述支撑平台1上固定有xy微调平台9,所述胶垫8设置在xy微调平台9上,胶垫8与xy微调平台9之间设有压力检测单元12,用于检测胶垫8受到的冲击力。xy微调平台9固定在支撑平台1上,用于从水平二维方向调整胶垫8的位置,保证测试时冲击波治疗仪a、胶垫8和压力检测单元12在同一中心线上。穿透深度检测时,冲击波治疗仪a口部向下,且冲击波治疗仪a口部固定有卡套7,卡套7设置在胶垫8上,所述支撑平台1上还固定有厚度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冲击波治疗仪下压后胶垫13的厚度;穿透深度检测时,通过质量块6的加载,可保证冲击波治疗仪a下端卡套7与胶垫8的紧密接触。
19.所述测试管10底部设有一圈法兰盘(未示出),质量块6上设有多个定位销,法兰盘上设有多个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对测试管10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保证测试管10安装的同轴度。
20.所述夹具40包括固定座401,所述固定座401上设有固定夹持部402和活动夹持部403,所述固定座401上设有导403轨,活动夹持部403可沿导轨403相对固定夹持部402往复运动,所述活动夹持部403通过螺杆404与固定座401相连,通过螺杆404带动活动夹持部403往复运动,实现冲击波治疗仪a夹紧和松弛。固定夹持部402和活动夹持部403设有用于夹持冲击波治疗仪a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设有橡胶垫,避免冲击波治疗仪a夹持过程中外观被划伤,转轴41和定位销42设置在固定座401上。
21.所述xy微调平台9包括底座和竖直放置的两个滑动平台,上端平台与下端平台、下端平台与底座之间均通过滑轨连接,平台与对应的螺杆连接,通过螺杆转动带动相应的平台滑动,两个平台滑动方向垂直,实现水平二维方向的滑动。
22.所述厚度检测单元和位移检测单元均可采用激光测距仪、光栅位移传感器等距离测量装置。
23.在进行穿透深度检测时,将支撑平台1调整水平,通过夹具40将冲击波治疗仪a固定,并通过xy微调平台9使冲击波治疗仪a与压力检测单元12对中。在不加胶垫的情况下,让支撑板5跟随冲击波治疗仪a运动到底部与压力检测单元12接触,此时不用打开冲击波治疗仪a,记录厚度检测单元的值l1;在冲击波治疗仪a上施加25n静态力,即利用质量块放在加载板上模拟25n的加载力。在压力检测单元12上放置一块胶垫,松开滑块让质量块自然下垂,在重力的作用下压住胶垫。此时锁住滑块,记录厚度检测单元的值l2,计算l2‑
l1即为冲击波治疗仪a加载前考虑静态加载变形后的胶垫8厚度d1。夹紧夹具40将冲击波治疗仪a固定,然后打开冲击波治疗仪仪a,设置冲击波治疗仪仪a输出最大输出能量下单次释放压力波,冲击波治疗仪仪a的子弹体穿过卡套7加载在胶垫8上,记录此时衰减后的加载压力值f1;松开夹具40,在压力检测单元12上竖直放置两个胶垫8,使支撑板5、质量块6跟随冲击波治疗仪a下行并与胶垫8接触,此时锁住滑块4,记录厚度检测单元的值l3,计算l3‑
l1即为冲击波治疗仪a加载前考虑静态加载变形后的两个胶垫8厚度d2;夹紧夹具40将冲击波治疗仪a固定,然后打开冲击波治疗仪a,设置冲击波治疗仪a输出最大输出能量下单次释放压力波,冲击波治疗仪a的子弹体穿过卡套7加载在两层胶垫8上,记录此时衰减后的加载压力值f2;计算获得冲击波治疗仪10的穿透深度
24.在进行能量输出检测时,向上移动支撑板5,将胶垫8移出,松开夹具40,并通过转轴41将冲击波治疗仪a转动180度,将冲击波治疗仪a口部向上,然后锁紧夹具,在质量块6固定测试管10,将支撑板5下行与击波治疗仪a接触,使得测试管10下端对准冲击波治疗仪a口部,将待检冲击波治疗机治疗头设置在最大能量输出的条件下,使其单次释放压力波10次,记录冲击块的飞行高度。利用下式计算能量并取平均值得出设备的最大输出能量。间隔20min后,再重复进行一次,共进行5次测量。最后去掉异常数据,求其平均值得出输出能量的大小。
25.e=mgh
26.其中,e为输出能量;g为重力加速度;m为冲击块的质量,材料不锈钢,重量95g;h为质量体的上升高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