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仪表板总成检具通用框架。
背景技术:2.副仪表板位于两个座椅之间,其面板形状具有很大的不规则性,且不同的车型,副仪表板总成中面板的形状也有一定差异,因此现有技术中没有统一的副仪表板总成检具框架,往往通过若干零散的安装块拼出一个适合的框架,这种框架的结构比较零散,不能适应不同的副仪表板总成,当检测不同型号的副仪表板总成时需要拆除所有的安装块后重新拼接,因此检测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副仪表板检测框架不统一,需要频繁拆卸和拼装安装块,导致检测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副仪表板总成检具通用框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副仪表板总成检具通用框架,包括底座、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前板、后板和垫板,所述底座上具有若干安装孔;后板上具有与所述前板正对的安装面,且所述安装面由下至上逐渐向远离前板的方向倾斜;所述垫板位于所述前板和后板之间,垫板上适于安装检测工具;所述后板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后板能够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前板。
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面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
°
~15
°
。
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移轨道,所述后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滑移轨道配合的滑块。
7.进一步的,所述后板和底座之间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上套设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顶在所述后板和底座的端面之间。
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后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对应的贯通孔,所述导柱穿过所述贯通孔与其中一个螺纹孔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前板、后板和垫板上均设置有减重孔。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检具通用框架,可以应用于大多数的汽车副仪表板总成的检测,针对不同型号的副仪表板总成,只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增加少量的定位块即可,从而大大简化了检具的安装工序,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3.图1 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检具通用框架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14.图2 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实施例一中的副仪表板总成时的检具安装示意图;
15.图3 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实施例二中的副仪表板总成时的检具安装示意图;
16.图4 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实施例三中的副仪表板总成时的检具安装示意图;
17.图5 是图2中的a处放大图。
18.图中,1、底座,2、前板,3、后板,301、安装面,4、垫板,5、后面板,6、减重孔,7、滑移轨道,8、滑块,9、挤压弹簧,10、导柱,11、螺纹孔,12、筋板,13、前定位结构,14、底部定位块,15、检测工具,16、滑动定位架,17、侧向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根据汽车的内部构造可以知道,汽车副仪表板的结构基本上有以下特征:副仪表板的后面板5为出风口,后面板5向后倾斜,副仪表板的前面板与仪表板连接,前面板上具有控制开关按钮,由于仪表板的高度较高,因此前板2面略高于后面板5。根据这些共性可以设计出一种副仪表板总成检具通用框架,当用于副仪表板总成检测时,只需要在该通用框架上安装少量定位块即可。
21.如图1
‑
图5所示,一种副仪表板总成检具通用框架,包括底座1、可拆卸固定于底座1上的前板2、后板3和垫板4,底座1上具有若干安装孔,通过这些安装孔安装前板2、后板3和垫板4;前板2的高度比后板3高,前板2用于安装副仪表板的前面板,后板3用于安装副仪表板的后面板5,后板3上具有与前板2正对的安装面301,且安装面301由下至上逐渐向远离前板2的方向倾斜,后面板5可以直接安装在后板3上;而前面板则通过根据副仪表板的型号选用不同的定位块间接连接在前板2上,垫板4位于前板2和后板3之间,垫板4上适于安装检测工具15,用于对前面板和后面板5的板面进行检测;后板3与底座1滑动连接,以使后板3能够靠近或者远离前板2,当前面板和后面板5的距离尺寸变化较大时,可以通过移动后板3使后板3和前板2的距离更接近与前面板和后面板5的距离。
22.后板3的移动可以但不仅限于采用如下结构实现:底座1上设置有滑移轨道7,后板3的底部设置有与滑移轨道7配合的滑块8。滑移轨道7沿着前板2和后板3的布置方向延伸。后板3可以通过电动方式移动,此时可以不需要设置固定结构是后板3与底座1固定,当后板3通过手动方式移动时,后板3位置调整完成后需要将后板3与底座1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后板3和底座1之间连接有导柱10,导柱10上套设有挤压弹簧9,挤压弹簧9顶在后板3和底座1的端面之间,导柱10的设置可以使后板3与底座1沿滑移轨道7的延伸方向位置固定,通过挤压弹簧9的挤压作用使滑移轨道7与滑块8的端面压紧,从而避免后板3与底座1松动。为了便于安装,在更进一步的设计中,底座1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11,后板3上设置有与螺纹孔11对应的贯通孔,导柱10穿过所述贯通孔与其中一个螺纹孔11固定连接。导柱10的下端需要设置外螺纹与螺纹孔11连接。当需要移动后板3的位置时,旋转导柱10并将导柱10从贯通孔上取出,接着移动后板3,当后板3到达指定位置后,将挤压弹簧9放在后板3和底座1之间,导柱10穿过贯通孔和挤压弹簧9后与新的螺纹孔11连接。
23.作为优选的,安装面301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
°
~15
°
。
24.为了减轻本实用新型的重量,便于整体移动,前板2、后板3和垫板4上均设置有减重孔6。
25.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所述副仪表板总成检具通用框架的几个具体使用实施例。
26.实施例一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广汽a20的副仪表板总成时的检具安装图,安装面301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
°
,前板2则为简单的薄板,前板2的后侧设置筋板12,利用前板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安装前定位结构13,前定位结构13根据前面板的形状定制,将前面板安装在前定位结构13上,本实施例中前定位结构13的结构较为简单,垫板4上安装副仪表板的底部定位块14和检测工具15。
28.实施例二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广汽a55的副仪表板总成时的检具安装图,安装面301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
°
,前板2为厚度较大的柱体,利用前板2的上端面和两侧面安装前定位结构13,前定位结构13根据前面板的形状定制,将前面板安装在前定位结构13上,本实施例中前定位结构13具有设置在前板2顶部的滑动定位架16和设置在前板2两侧面的侧向定位板17,垫板4上安装副仪表板的底部定位块14和检测工具15。
30.实施例三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吉利fe
‑
7b的副仪表板总成时的检具安装图,安装面301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
°
,前板2为厚度较大的柱体,利用前板2的上端面和两侧面安装前定位结构13,前定位结构13根据前面板的形状定制,将前面板安装在前定位结构13上,本实施例中前定位结构13具有设置在前板2顶部的滑动定位架16,垫板4上安装副仪表板的底部定位块14和检测工具15。
32.上述三个实施例中,只要把相应的前板2、后板3和垫板4安装在底座1上的对应安装孔上即可形成框架,仅需要在安装好的框架上增设少量的几个定位结构即可实现检具的安装,从而大大简化了检具的安装工序,提高检测效率。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6.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