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固碳测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快速携带的海洋固碳测算装置。
背景技术:2.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参与了地球上93%的二氧化碳循环过程,每年吸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0%,固碳作用显著,潜力巨大。
3.现有的海洋固碳的探测方式大多是利用海洋固碳测算装置来对海洋固碳进行检测。
4.由于海洋固碳的分布面积不同所以研究人员经常要将海洋固碳测算装带到不同的地方对海洋固碳进行测算,但是由于现有的海洋固碳测算装置不具有快速携带的功能所以一定程度上给研究人员带来了不便,并且由于经常进行转移位置测算装置可能在转移位置的过程中若是受到撞击或者其他的突发状况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损坏,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快速携带的海洋固碳测算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快速携带的海洋固碳测算装置,解决了海洋固碳测算装置不方便携带和携带转移的过程中受到撞击的突发状况的时候测算装置容易损坏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快速携带的海洋固碳测算装置,包括外箱;
8.两个背带,所述背带的右侧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箱左侧的前侧和后侧;
9.底部防护组件,所述底部防护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与所述外箱内壁的底部,所述底部防护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箱内壁的底部,两个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两个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箱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两个所述竖杆的表面均套设有限位块;
10.海洋固碳测算组件,所述海洋固碳测算组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底部防护组件的顶部,
11.顶部防护组件,所述顶部防护组件的左侧固定于所述外箱内壁的左侧;
12.拉动组件,所述拉动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箱顶部的右侧;
13.闭合组件,所述闭合组件背面的左侧转动连接于所述外箱正面的左侧;
14.四个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的顶部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箱的底部。
15.优选的,所述海洋固碳测算组件包括海洋固碳测算装置,所述海洋固碳测算装置的底部设置于所述承载板的顶部,所述海洋固碳测算装置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丝,两个所述第一固定螺丝的底部贯穿两个固定
板的底部和承载板顶部的左侧和右侧且延伸至承载板内壁顶部的左侧和右侧。
16.优选的,所述顶部防护组件包括凹形板,所述凹形板的左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箱内壁左侧的顶部,所述凹形板内壁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左侧贯穿外箱的右侧且延伸自凹形板内壁顶部和底部之间,所述防护板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螺丝,所述第二固定螺丝的左侧贯穿防护板和外箱的右侧且延伸至外箱内壁的右侧,所述防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护海绵。
17.优选的,所述拉动组件包括伸缩外壳,所述伸缩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箱顶部的右侧,所述伸缩外壳内壁的周侧面设置有拉动杆。
18.优选的,所述伸缩外壳正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固定螺丝,所述第三固定螺丝的背面贯穿伸缩外壳和拉动杆的正面且延伸至拉动杆内壁的前侧,所述拉动杆固定连接有拉动把手。
19.优选的,所述闭合组件包括箱门,所述箱门的背面转动连接于所述外箱的正面的左侧,所述箱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箱门把手。
2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快速携带的海洋固碳测算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快速携带的海洋固碳测算装置,通过外箱、背带、拉动组件和万向轮的配合使用下使得海洋固碳测算装置能够快速且便捷的进行携带,从而使得研究人员更加快速的将海洋固碳测算装置带到所需要的测算海洋固碳的地方,通过外箱、底部防护组件和顶部防护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海洋固碳测算装置在遭受到碰撞等其他突发状况的时候可以一定的防护能力不至于受到撞击的时候直接损坏,降低不了必要损失。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快速携带的海洋固碳测算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所示a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1所示b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1所示凹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图1所示c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5所示伸缩外壳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图1所示箱门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标号;1、外箱;2、背带;3、底部防护组件;4、海洋固碳测算组件;5、顶部防护组件;6、拉动组件;7、闭合组件;8、万向轮;31、固定块;32、缓冲弹簧;33、承载板;34、竖杆;35、限位块;41、海洋固碳测算装置;42、固定板;43、第一固定螺丝;51、凹形板;52、防护板;53、第二固定螺丝;54、连接板;55、防护海绵;61、伸缩外壳;62、拉动杆;63、第三固定螺丝;64、拉动把手;71、箱门;72、箱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
快速携带的海洋固碳测算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凹形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c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伸缩外壳右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箱门的结构示意图。便于快速携带的海洋固碳测算装置包括外箱1;
32.两个背带2,背带2的右侧均固定连接于外箱1左侧的前侧和后侧;
33.底部防护组件3,底部防护组件3的底部固定连接与外箱1内壁的底部,底部防护组件3包括两个固定块31,两个固定块3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外箱1内壁的底部,两个固定块3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32,两个缓冲弹簧3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板33,承载板33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竖杆34,两个竖杆34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外箱1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两个竖杆34的表面均套设有限位块35;
34.海洋固碳测算组件4,海洋固碳测算组件4的底部固设置于底部防护组件3的顶部;
35.顶部防护组件5,顶部防护组件5的左侧固定于外箱1内壁的左侧;
36.拉动组件6,拉动组件6的底部固定连接外箱1顶部的右侧;
37.闭合组件7,闭合组件7背面的左侧转动连接于外箱1正面的左侧;
38.四个万向轮8,四个万向轮8的顶部均固定连接于外箱1的底部。
39.海洋固碳测算组件4包括海洋固碳测算装置41,海洋固碳测算装置41的底部设置于承载板33的顶部,海洋固碳测算装置4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2,两个固定板42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丝43,两个第一固定螺丝43的底部贯穿两个固定板42的底部和承载板33顶部的左侧和右侧且延伸至承载板33内壁顶部的左侧和右侧。
40.顶部防护组件5包括凹形板51,凹形板51的左侧固定连接于外箱1内壁左侧的顶部,凹形板51内壁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防护板52,防护板52的左侧贯穿外箱1的右侧且延伸自凹形板51内壁顶部和底部之间,防护板52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螺丝53,第二固定螺丝53的左侧贯穿防护板52和外箱1的右侧且延伸至外箱1内壁的右侧,防护板5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4,连接板54的底部设置有防护海绵55。
41.拉动组件6包括伸缩外壳61,伸缩外壳6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外箱1顶部的右侧,伸缩外壳61内壁的周侧面设置有拉动杆62。
42.伸缩外壳61正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固定螺丝63,第三固定螺丝63的背面贯穿伸缩外壳61和拉动杆62的正面且延伸至拉动杆62内壁的前侧,拉动杆62固定连接有拉动把手64。
43.闭合组件7包括箱门71,箱门71的背面转动连接于外箱1的正面的左侧,箱门7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箱门把手72,防护海绵55的顶部和连接板54的底部是通过魔术贴粘在一起的,承载板33顶部的两侧开设有螺纹孔,防护板52的右侧开设有螺纹孔,外箱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螺纹孔,拉动杆62和伸缩外壳61的正面均开设有螺纹孔,箱门71上设置有门锁。
4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快速携带的海洋固碳测算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45.第一步:当科研人员需要前往测量地的时候首先将海洋固碳测算装置41放置到承载板33的顶部然后将固定板42通过第一固定螺丝43与承载板33进行连接,当完成连接之后将防护板52从外箱1左侧的顶部插入到外箱1内当防护板52与凹形板51相接触重合的时候使用第二固定螺丝53将防护板52与外箱1相固定,然后将防护海绵55贴合到连接板54的底部,随后关闭箱门71。
46.第二步:可以通过背带2将外箱1背在身上进行移动。
47.第三步:也可以通过拉动把手64将拉动杆62从伸缩外壳61中拉出然后使用第三固定螺丝63将拉动杆62与伸缩外壳61进行固定然后拖动拉动把手64,拉动把手64带动外箱1底部的万向轮8进行移动。
48.第四步:当海洋固碳测算装置41受到向下摔落的时候,首先承载板33会向下移动,承载板33带动缓冲弹簧32向下挤压,当外箱1落地之后缓冲弹簧32会在弹力的作用下带动承载板33向上移动,当承载板33的两侧碰到限位块35会停止向上移动,防护海绵55也会在海洋固碳测量装置上升的时候对装置进行一定的防护。
49.第五步:当到达测量地的时候将海洋固碳测量装置41取出测量即可。
5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快速携带的海洋固碳测算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1.通过外箱1、背带2、拉动组件6和万向轮8的配合使用下使得海洋固碳测算装置41能够快速且便捷的进行携带,从而使得研究人员更加快速的将海洋固碳测算装置41带到所需要的测算海洋固碳的地方,通过外箱1、底部防护组件3和顶部防护组件4的配合使用使得海洋固碳测算装置41在遭受到碰撞等其他突发状况的时候可以一定的防护能力不至于受到撞击的时候直接损坏,降低不了必要损失。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