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碳通量测量装置

文档序号:27588827发布日期:2021-11-25 12:57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碳通量测量装置

1.本技术涉及土壤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壤碳通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土壤碳通量能很好地反映土壤呼吸及其相关参数,对于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重要作用,而土壤碳通量测量装置是一种能够检测土壤碳通量参数的分析仪器。
3.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821854760.9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光照与土壤碳通量关系的监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中部设置有监测孔;所述监测孔两旁侧的基座上分别铰接有不透光罩体和透光罩体;所述不透光罩体由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其做翻转运动,从而使其能在监测孔上盖合或开启;所述透光罩体由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其做翻转运动,从而使其能在监测孔上盖合或开启;基座上布设有若干个透气工艺孔;所述基座包括安装平板和设置在安装平板左右两侧的支撑板;所述基座的安装平板和左右两侧的支撑板是一体成型结构。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当基座放置在待测地面时,罩体离待测地面有一定的高度,使得罩体内的气室与监测孔外的大气畅通,在大风天时,容易导致抽样气体的测量的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抽样气体测量的误差,本技术提供一种土壤碳通量测量装置。
6.本技术提供一种土壤碳通量测量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土壤碳通量测量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安装平板和垂直设置在安装平板相对两侧且用于支撑安装平板的支撑侧板,所述安装平板的中部开设有监测孔,所述监测孔旁的安装平板上铰接有呈半球状的罩体,所述监测孔的下边缘同轴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环形凸沿,所述环形凸沿外周侧套设有挡风套筒,所述环形凸沿与挡风套筒之间设置有沿监测孔轴线方向调节挡风套筒和安装平板之间距离的调节结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土壤碳通量检测时,通过调节结构调节挡风套筒,使得挡风套筒与地面相抵,并将监测区域围挡在内,从而减少大风等情况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9.可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挡风套筒内壁上的内螺纹,所述环形凸沿的外周侧设置有供挡风套筒内螺纹螺接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外螺纹沿环形凸沿的轴线方向延伸。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时,工作人员只需转动挡风套筒,即可使挡风套筒沿环形凸沿的轴线方向上下滑移,从而实现挡风套筒的调节。
11.可选的,所述挡风套筒的外周侧套设有与其同轴的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的下环面绕设有环形水袋。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地面不平时,可将带有液体的环形水袋调节至抵接于
地面,通过环形水袋的可变形能力,可对挡风套筒难以封闭的地方进行封闭,进一步的减少大风进入监测区域内,提高检测的精度。
13.可选的,所述环形水袋靠近调节环一端的外周侧设置有与环形水袋内腔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管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进水管的封堵盖。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水管的设置,能够方便对环形水袋中的液体进行更换或排出,便于环形水袋的携带。
15.可选的,所述调节环与挡风套筒之间设有用于固定调节环的紧固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紧固件的设置,能够对调节环进行固定从而方便调节环形水袋的位置。
17.可选的,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所述调节环的外周侧开设有与调节环内壁连通且用于供紧固螺栓螺接的螺纹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调节环时,将紧固螺栓拧松,接着移动调节环至所需的位置后,在拧紧紧固螺栓,即可实现调节环的固定,操作较为方便。
19.可选的,所述挡风套筒下端的外周侧设置有用于阻止调节环脱离挡风套筒的限位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阻止调节环脱离挡风套筒。
21.可选的,所述紧固螺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紧固螺栓以调节环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紧固螺栓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对调节环固定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4.1.本技术能够提高土壤碳通量检测的精度;
25.2.通过环形水袋的设置,能够减少大风等情况对监测区域的影响。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施例的体现环形凸沿的爆炸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施例的体现挡风套筒的爆炸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施例的体现限位环的爆炸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2、支撑侧板;3、监测孔;4、罩体;5、电机;6、驱动臂;7、环形凸沿;8、挡风套筒;9、内螺纹;10、外螺纹;11、调节环;12、环形水袋;13、限位环;14、进水管;15、封堵盖;16、紧固螺栓;17、螺纹孔;18、安装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土壤碳通量测量装置。参照图1、2,土壤碳通量测量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包括安装平板18和垂直设置在安装平板18两侧的支撑侧板2,安装平板18呈长方体结构,而两个支撑侧板2分别位于安装平板18的两个长侧边,两个支撑侧板2可对安装平板18起支撑作用。
33.参照图1、2,安装平板18的中部开设有监测孔3,监测孔3旁的安装平板18上铰接有半球状的罩体4。安装平板18上设有用于控制罩体4翻转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平板18上的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臂6,驱动臂6的另一端铰接在罩体4上,电机5可通过控制驱动臂6转动的方式来控制罩体4的翻转。
34.参照图2、3,监测孔3的下边缘同轴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环形凸沿7,环形凸沿7的外周侧套设有挡风套筒8,挡风套筒8与环形凸沿7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能够调节挡风套筒8与安装平板18之间的距离,使得挡风套筒8将监测孔3下方的空间罩设在内,减少大风环境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35.参照图2、3,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挡风套筒8内壁上的内螺纹9,环形凸沿7的外周侧设置有供挡风套筒8内螺纹9螺接配合的外螺纹10,外螺纹10均布于环形凸沿7的外周侧。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旋转挡风套筒8的方式调节挡风套筒8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将监测的区域围挡在内,降低检测误差。
36.参照图3、4,挡风套筒8的外周侧套设有与其同轴的调节环11,调节环11可沿挡风套筒8的轴线方向上下滑移。调节环11的下环面绕设有环形水袋12,环形水袋12可以是柔性可变形的材质组成,且环形水袋12可通过胶接的方式与调节环11形成固定连接。环形水袋12内存储有液体,当所测区域的地面不平时,可将向下移动调节环11,使得环形水袋12与地面接触,并通过环形水袋12的可变性能力对挡风套筒8与地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从而提高对监测区域的围挡效果,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37.参照图3、4,环形水袋12靠近调节环11一端的外周侧设置有与环形水袋12内腔连通的进水管14,进水管14的管口处螺接有用于密封进水管14的封堵盖15。在携带环形水袋12时,可将环形水袋12中的液体排出,减轻环形水袋12的重量,节省人力。
38.参照图3、4,调节环11与挡风套筒8之间设有用于固定调节环11的紧固件,紧固件能够对滑移至任意位置的调节环11进行固定,从而方便环形水袋12的使用。
39.参照图3、4,紧固件为紧固螺栓16,调节环11的外周侧沿垂直于调节环11轴线的方向开设有与调节环11内壁连通的螺纹孔17,紧固螺栓16螺接于螺纹孔17中。具体的,紧固螺栓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紧固螺栓16以调节环11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当调节环11移动至所需位置时,工作人员可旋转紧固螺栓16,使得紧固螺栓16的端部抵紧在挡风套筒8外周侧上,从而实现调节环11的固定。
40.参照图3、4,为了阻止调节环11脱离挡风套筒8,挡风套筒8下端的外周侧过盈卡接或焊接有限位环13。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土壤碳通量测量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42.在进行监测时,将挡风套筒8调节至与地面相抵的位置,接着移动调节环11的位置,使得调节环11下端装有液体的环形水袋12能够与地面接触,从而提高对监测区域的围挡,降低大风环境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