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料生产用透气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2228发布日期:2021-11-25 13:1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料生产用透气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面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面料生产用透气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透气性好的面料穿在身上,可以增加散热速度,避免人体出现积汗的现象,提高人们的舒适性,因此,透气性也是判断面料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工厂就需要对面料的透气性进行检测。
3.但现在的检测面料透气性的装置,通常结构复杂,操作麻烦,设备成本高昂,且对工厂来说,面料都是分批次生产的,如果对每块面料都进行检测,耗时耗力,只需对每批面料进行抽检,且不需要知道具体数值,只需跟合格品做一个对比即可,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能快速对面料的透气性进行检测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料生产用透气性检测装置,以改善相关技术中,检测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不利于使用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面料生产用透气性检测装置,包括充气组件和检测组件。
6.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打气泵、第一气管和第一气门阀,所述第一气管安装于所述打气泵出气端,所述第一气门阀安装于所述第一气管的侧部,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第二气管、第一气压表和第二气压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一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气压表安装于所述第一容器的上部,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连通安装于所述第一容器的侧部,所述第二气管的侧部安装有第二气门阀,所述第二气压表安装于所述第二容器的侧部,所述第二容器的上部安装有盖帽,所述盖帽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气管的另一端连通。
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气管的与所述打气泵的出气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器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气管配合的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容器的顶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气压表配合的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容器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气管配合的第三贯穿孔。
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器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盖帽配合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导气孔。
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盖帽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气孔配合的第二导气孔,所述第二气管连通安装于所述第二导气孔的内侧。
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器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气压表配合的第四贯穿孔,所述第二容器的侧部安装有计时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设计的面料生产用透气性检测装置,使用时,将合格面料设置在第二容器的上部,并盖上盖帽;关闭第二气门阀,然后运行
打气泵,通过第一气管向第一容器内通入额定压力的空气,然后关闭第一气门阀,并打开第二气门阀,使得第一容器内的气体通过第二气管和合格面料,进入到第二容器中,记录第一气压表显示气压与第二气压表显示气压相同时,所需的时间记为t1;然后将合格面料替换为待测面料,重复上述步骤,记录记录第一气压表显示气压与第二气压表显示气压相同时,所需的时间记为t2,比较t1和t2的大小,t1和t2时间差值在
±
15s以内,则判定为待测面料合格,否则待测面料不合格。
附图说明
13.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面料生产用透气性检测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面料生产用透气性检测装置的第二容器和盖帽轴测示意图;
15.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面料生产用透气性检测装置的过滤网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00、充气组件;110、打气泵;120、第一气管;121、过滤网;122、密封圈;130、第一气门阀;200、检测组件;210、第一容器;211、第一贯穿孔;212、第二贯穿孔;213、第三贯穿孔;220、第二容器;221、凸起部;222、第一导气孔;223、第四贯穿孔;224、计时器;230、第二气管;240、第一气压表;250、第二气压表;260、第二气门阀;270、盖帽;271、第二导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19.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0.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1.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3.实施例1
24.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面料生产用透气性检测装置,包括充气组件100和检测组件200,充气组件100和检测组件200的内部密封连通。
25.请参阅图1和图3,充气组件100包括打气泵110、第一气管120和第一气门阀130,打气泵110为手动按压式打气泵110,第一气管120安装于打气泵110出气端,且连接处有密封圈122,用于增加第一气管120与打气泵110之间的密封性,第一气门阀130安装于第一气管120的侧部,且连接处安装有橡胶圈用于增加密封性,防止气体在连接处外泄,第一气门阀130用于导通或切断第一气管120内部的空气,且第一气管120的中部安装有过滤网121,过滤网121用于防止打气泵110吸入的灰尘附着或堵住布料的布孔,影响检测结果,且过滤网121可拆卸,便于清洗。
26.请参阅图1和图2,检测组件200包括第一容器210、第二容器220、第二气管230、第一气压表240和第二气压表250,第一容器210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贯穿孔211,第一气管120通过第一贯穿孔211与第一容器210内部连通,且连接处安装有橡胶圈用于增加密封性,防止气体外泄,确保打气泵110产生的气体能顺利地通过第一气管120进入第一容器210内部,第一容器210的顶壁开设有第二贯穿孔212,第一气压表240通过第二贯穿孔212安装于第一容器210的上部,且连接处安装有橡胶圈用于增加密封性,第一气压表240用于检测第一容器210内部的气压值,第一容器210的侧壁开设有第三贯穿孔213,第二气管230的一端通过第三贯穿孔213连通安装于第一容器210的侧部,且连接处安装有橡胶圈用于增加密封性,防止气体外泄,第二气管230的侧部安装有第二气门阀260,且连接处安装有橡胶圈用于增加密封性,确保气体在通过第二气管230时不会外泄,第二容器220的侧壁开设有第四贯穿孔223,第二气压表250通过第四贯穿孔223安装于第二容器220的侧部,且连接处安装有橡胶圈用于增加密封性,第二气压表250用于检测第二容器220内部的气压值。
27.第二容器220的顶部设有凸起部221,盖帽270与凸起部221相配合,盖帽270通过凸起部221安装于第二容器220,可将面料固定在盖帽270与凸起部221之间,凸起部22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导气孔222,盖帽270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导气孔271,第二气管23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导气孔271与盖帽连通,且连接处安装有橡胶圈用于增加密封性,第一导气孔222与第二导气孔271的位置上下相对应,确保第一容器210内部的气压能通过面料顺利到达第二容器220内部,第二容器的侧壁通过螺栓安装有计时器224,用于记录气压从第一容器210到达第二容器220稳定时所需的时间。
28.具体的,该面料生产用透气性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合格面料设置在第二容器220的上部,并盖上盖帽270;关闭第二气门阀260,然后运行打气泵110,通过第一气管120向第一容器210内通入额定压力的空气,然后关闭第一气门阀130,并打开第二气门阀260,使得第一容器210内的气体通过第二气管230和合格面料,进入到第二容器220中,记录第一气压表240显示气压与第二气压表250显示气压相同时,所需的时间记为t1;然后将合格面料替换为待测面料,重复上述步骤,记录记录第一气压表240显示气压与第二气压表250显示气压相同时,所需的时间记为t2,比较t1和t2的大小,t1和t2时间差值在
±
15s以内,则判定为待测面料合格,否则待测面料不合格。
29.需要说明的是:打气泵110和计时器224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