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靠性容性耦合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0981发布日期:2022-02-19 16:50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高可靠性容性耦合夹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磁兼容试验及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可靠性容性耦合夹。


背景技术:

2.容性耦合夹应用于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和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能够将干扰信号通过分布电容耦合到被测样品的连接线上。
3.试验时,被测连接线夹在上下耦合板之间,而由于被测连接线与上下耦合板之间往往难以贴合,造成上下耦合板与被测连接线之间存在较大空隙,从而导致上下耦合板与被测连接线之间的分布电容偏小,试验过程中耦合到被测连接线上的干扰信号强度偏低,最终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增大上下耦合板与被测连接线之间的分布电容,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容性耦合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高可靠性容性耦合夹,包括:
6.底座;
7.下耦合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8.金属编织网,所述金属编织网的第一侧边缘与所述下耦合板铰接;
9.以及锁紧结构,用于将所述金属编织网的第二侧边缘与所述下耦合板锁紧,所述金属编织网的第二侧边缘与所述第一侧边缘相对。
10.可选的,所述金属编织网的第一侧边缘设置有第一压条,第二侧边缘设置有第二压条;
11.所述第一压条铰接于所述下耦合板上。
12.可选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
13.锁扣,设置于所述第二压条上,所述锁扣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14.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15.螺母,与所述螺栓配合;
16.其中,所述下耦合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为条形孔,所述螺栓顺序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螺母的侧端面与下耦合板的下表面抵接。
17.可选的,所述锁扣铰接于所述第二压条上。
18.可选的,所述下耦合板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排孔组,每排所述孔组包括沿下耦合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通孔。
19.可选的,每排所述孔组中,所述第三通孔的数量为8个。
20.可选的,所述孔组沿下耦合板的长度方向平均分布有4排。
21.试验过程中,将被测连接线置于下耦合板上之后,转动金属编织网,将金属编织网
包裹在被测连接线的上方,最后通过锁紧结构将金属编织网的第二侧边缘与下耦合板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两个子耦合板相铰接的结构,本技术中,采用具有柔性的金属编织网替代原有的两个刚性的子耦合板,试验过程中,金属编织网能够与被测连接线的侧表面的上部充分贴合,极大减小了金属编织网与被测连接线之间的空隙,从而减小了金属编织网与被测连接线之间的距离,增大了金属编织网与被测连接线之间的分布电容,试验过程中耦合到被测连接线上的干扰信号强度自然增大,进而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并不超出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给出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将被测连接线安装于容性耦合夹上之后的纵截面示意图。
25.图3是图1中金属编织网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图1中下耦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底座;11、底板;12、绝缘支座;13、同轴连接器;2、下耦合板;21、第二通孔;22、第三通孔;3、金属编织网;31、第一压条;32、第二压条;41、锁扣;42、第一通孔;43、螺栓;4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的方案,首先对现有技术中的容性耦合夹及其应用作简单介绍。容性耦合夹的原理是通过上下耦合板与被测连接线间的分布电容将试验干扰信号耦合到被测连接线上,显然,分布电容越大,那么耦合到被测连接线上的干扰信号强度就越大,试验结果就越可靠。
30.然而,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容性耦合夹,其上耦合板通常包括两个铰接在一起的子耦合板,被测连接线置于容性耦合夹上时,两个子耦合板的连接处向上拱起,由于子耦合板均为刚性板,被测连接线与子耦合板的表面之间近似于线接触,难以与被测连接线的表面贴合,使得在纵向截面内,两个子耦合板与下耦合板之间形成三角形形状,被测连接线的顶部以及两侧均形成较大空隙。被测连接线直径越大时,这种现象越明显。
31.另一方面,被测连接线置于上耦合板和下耦合板之间时,现有技术中的容性耦合夹并没有将被测连接线固定,而被测连接线往往因为自身松散或受到自身弯曲应力作用,导致其难以贴合于上下耦合板的表面。
32.应理解的是,上下耦合板在电气上是直接导通的,而被测连接线的外表是带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上下耦合板与被测连接线之间的分布电容的大小由下述两个因素决定:
一是上下耦合板与被测连接线的间距,二是上下耦合板与被测连接线贴合的面积。其中上下耦合板的面积是固定的(具体可参考gb/t 17626.4-2018中的要求),在上下耦合板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上下耦合板与被测连接线的间距越小,则产生的分布电容越大。而上述两个方面均会导致现有技术中容性耦合夹的被测连接线与上下耦合板的表面之间难以贴合,从而造成上下耦合板与被测连接线间的间隙偏大,影响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33.参照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可靠性容性耦合夹,包括底座1、下耦合板2、金属编织网3以及锁紧结构。
34.底座1包括底板11、固定设置于底板11上表面的多个绝缘支座12以及设置于底板11其中一端的绝缘支座12上的同轴连接器13。
35.下耦合板2固定设置于绝缘支座12的上端,平行于底板11。将金属编织网3的其中一侧边缘称为第一侧边缘,与第一侧边缘相对的一侧边缘称为第二侧边缘,则金属编织网3的第一侧边缘与下耦合板2的一侧边缘铰接。应当说明的是,金属编织网3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由于其为网格状的特点,产生分布电容时,相当于上极板的有效面积被降低,因此在生产加工时,应使金属丝的密集程度足够大,在金属丝直径较小的情况下,金属编织网3还可采用交错叠加形式,形成复合网,通过上述两种方式来增大金属编织网3的有效面积。
36.锁紧结构用于将金属编织网3的第二侧边缘与下耦合板2锁紧。
37.参照图2,试验过程中,将被测连接线置于下耦合板2上之后,转动金属编织网3,将金属编织网3包裹在被测连接线的上方,最后通过锁紧结构将金属编织网3的第二侧边缘与下耦合板2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两个子耦合板相铰接的结构,本技术中,采用具有柔性的金属编织网3替代原有的两个刚性的子耦合板,试验过程中,金属编织网3能够与被测连接线的侧表面的上部充分贴合,极大减小了金属编织网3与被测连接线之间的空隙,从而减小了金属编织网3与被测连接线之间的距离,增大了金属编织网3与被测连接线之间的分布电容,试验过程中耦合到被测连接线上的干扰信号强度自然增大,进而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38.参照图1和图3,可选的,金属编织网3的第一侧边缘固定设置有第一压条31、第二侧边缘固定设置有第二压条32,第一压条31和第二压条32的长度与金属编织网3的长度相同,且均为金属材质。第一压条31与下耦合板2铰接。
39.第一压条31和第二压条32的作用主要是对金属编织网3的两侧边进行压紧固定,起到保护金属编织网3的作用,防止金属编织网3的边缘因长期受力而破损。
40.参照图1、图2和图3,根据本技术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锁紧结构包括锁扣41、螺栓43和螺母44。锁扣41为金属片状结构,锁扣41沿金属编织网3的长度方向平均分布有多个,锁扣4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2。下耦合板2上沿其长度方向平均分布有多个第二通孔21,第二通孔21与第一通孔42一一对应,而且第二通孔21为沿下耦合板2宽度方向开设的条形孔。螺栓43顺序穿过第一通孔42和第二通孔21,螺母44位于下耦合板2的下方,与螺栓43螺纹连接,螺母44的侧端面抵紧下耦合板2的下表面时,将金属编织网3固定。
41.金属编织网3包裹在被测连接线上方后,锁扣41搭在下耦合板2上,此时将螺栓43依次穿过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21,并通过螺母44进行固定。首先,设置多个锁扣41,是为了增强固定效果;其次,将第二通孔21设置为条形孔是为了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被测连接线,被测连接线直径不同时,锁扣41的固定位置不同,以使金属编织网3与被测连接线充分
贴合。使用时,根据被测连接线的尺寸大小,调整螺栓43在第二通孔21内的位置,使金属编织网3紧紧包裹住被测连接线即可。
4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锁扣41铰接于第二压条32上。由于第二压条32为具有一定刚性的金属条,锁扣41与第二压条32铰接后,可相对第二压条32转动,使锁扣41能够与下耦合板2贴合,不仅固定效果得到加强,而且能够减小金属编织网3与被测连接线之间的间隙。
43.参照图1和图4,根据本技术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下耦合板2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排孔组,相邻孔组的间距相等,每排孔组包括多个沿下耦合板2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通孔22,可选的,相邻第三通孔22的间距相等,而且第三通孔22均为圆形孔。
44.通过孔组的设置,将被测连接线置于下耦合板2上之后,可采用绳线、铁丝等穿过第三通孔22,将被测连接线绑扎在下耦合板2上,使被测连接线与下耦合板2贴合固定,从而克服了被测连接线因自松散或弯曲应力等原因难以贴合于下耦合板2的缺陷。
45.可选的,每一组孔组中包含第三通孔22的数量为8个。由于被测连接线的线径存在差异、根数存在不同,在孔组中第三通孔22的数量尽可能多的情况下,适应性更强。
46.可选的,孔组沿下耦合板2的长度方向平均分布有四组,其中两组分布于下耦合板2的两端。在被测连接线的长度方向上,平均分布有多个绑扎点,固定效果更强。
47.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基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做出的改变或变形之处,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