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发光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00101发布日期:2022-07-01 21:2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管式发光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式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式发光仪。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管式发光仪存在试验时各个反应杯之间交叉污染、取样管损耗严重以及管式发光仪内试剂盘和反应盘上工位数量少的问题。
3.管式发光试验的原理是:通过样本与微球试剂(微球为磁性微球)在反应杯内反应,使样本中的反应物质附着在微球上,然后对微球清洗,最后在加入另一种试剂进行化学发光测试,磁性微球上的反应物质附着的越多,发出的光就越亮。
4.现有管式发光中对反应杯的洗涤工艺主要是采用“磁铁+钢针”的方式,即用磁铁吸住反应物质(比如吸到反应杯的边上),然后用钢针移除液体,或者一次性tip头移除液体。管式发光仪中所采用的反应杯为常规的杯体(上端开口底部封闭),这种杯子在往里面加注液体和洗涤杯子时均需要使用钢针,钢针用完一次就得进行一次清洗,然而在实际作业中,对于钢针的冲洗是不完全的,钢针仍会携带污染。为彻底避免这种污染就得采用一次性tip头,一次复杂的试验对于tip头的损耗相当大。
5.其次,管式发光仪中反应盘和试剂盘为直线状,反应盘和试剂盘也只能做直线方向移动,使得反应盘和试剂盘在仪器中工作时会占据较大的空间,在相同规格型号的仪器中,反应盘和试剂盘无法设计更多的工位,致使现有的管式发光仪中工位数量整体偏少。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式发光仪,解决现有管式发光仪在做管式发光试验时,反应杯洗涤易造成各反应杯之间交叉污染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提供一种管式发光仪,包括
9.机架,机架上设置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置反应盘,所述反应盘上设置一圈第一置杯孔,各个第一置杯孔内适于放置反应杯,所述反应盘在操作台上做水平旋转设置,适于将反应盘上的各个反应杯依次移动至洗涤工位;
10.反应杯,所述反应杯上端开设进液口,所述反应杯底部开设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设置滤膜;当所述反应杯处于常压时,所述滤膜适于支撑反应杯内的样本反应液;
11.洗涤机构,设置于操作台的洗涤工位,当所述反应盘将反应杯移至洗涤工位时,所述洗涤机构适于与反应杯的排液口形成密封连接、以将反应杯内的样本反应液从排液口吸出;并适于在反应杯进液口加注清洗液、以清洗反应杯内微球。
12.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上设置试剂盘,所述反应盘呈圆环形,所述试剂盘水平转动设置在反应盘的圆环孔内,所述试剂盘上设置有用于放置a类试剂瓶的第一试剂架以及用于放置a类取样管的管座,所述管座的数量与第一试剂架上a类试剂瓶的放置位的数量对
应。
13.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上设置多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端与反应盘下端面形成水平滚动支撑;
14.所述反应盘下端固定设置齿圈,所述操作台上固定设置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齿轮,所述齿轮与齿圈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经齿轮传动齿圈以驱动反应盘在各个支撑组件上做水平旋转。
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座、下座以及滚球,所述上座下端与下座上端形成螺纹连接,所述上座上端开设球槽,所述滚球设置于球槽内。
16.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杯底部设置杯座,所述滤膜夹持于反应杯杯体与杯座之间,所述杯座上开设过液孔,适于将反应杯内的液体排出。
17.进一步的,所述洗涤机构包括排液机构和注液机构;
18.所述排液机构包括负压泵、排液管、上挡板以及推拉式电磁铁;
19.所述排液管下端出口与负压泵连接,所述推拉式电磁铁连接排液管,适于带动排液管做上下移动,以使所述排液管上端进口与反应杯底部的排液口形成插接配合,所述上挡板固定设置在洗涤工位的上方,适于阻挡处于洗涤工位的反应杯向上移动;
20.所述注液机构包括注液支架、注液管以及平移气缸,所述平移气缸连接注液支架、以带动注液支架做平移,所述注液管设置在注液支架上,所述注液管适于对处于洗涤工位的反应杯注入清洗液。
21.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置加样机构;
22.所述加样机构包括操作机构、取样臂、卡板、用于放置b类取样管的管架以及用于放置b类试剂瓶的第二试剂架;其中
23.所述操作机构适于带动取样臂做上下、左右以及前后方向的移动;
24.所述取样臂适于插接管架上的b类取样管;
25.所述卡板在操作台上做固定设置,所述卡板上端开设穿孔和卡槽,所述卡槽与穿孔连通,所述取样臂适于带动b类取样管从穿孔中穿过,并且,所述取样臂可在卡槽内做横向移动,以带动b类取样管在卡槽下方移动,当所述取样臂抽离卡槽时卡板阻挡b类取样管、以将b类取样管从取样臂上脱离。
26.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左右滑座、前后滑座以及升降座,所述取样臂与升降座连接;
27.所述左右滑座与机架的横梁之间设置线性滑轨,所述机架的横梁上设置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穿过左右滑座、以带动左右滑座移动;
28.所述左右滑座上设置一对导杆和第二丝杆,所述导杆和第二丝杆穿过前后滑座,所述第二丝杆转动以带动前后滑座在左右滑座上做前后移动;
29.所述升降座与前后滑座之间设置线性滑轨,所述前后滑座上设置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穿过升降座,所述第三丝杆转动以带动升降座做上下移动。
30.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滑座上设置上板,所述上板位于横梁上方,所述上板与机架横梁之间设置线性滑轨;
31.所述左右滑座上设置下板,所述下板位于横梁下方,所述下板上设置一对滚轮,所述横梁夹持于两个滚轮之间。
32.进一步的,还包括回收管和回收箱,所述回收管上端进口位于卡槽和穿孔下方,所述回收管出口连接回收箱。
3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34.本实用新型的管式发光仪所使用的反应杯为底部带滤膜,对反应杯洗涤时可以在反应杯底部排液,反应杯的排液无需借助钢针或者取样管,彻底避免了使用钢针移除液体携带污染,也避免了试验时需要消耗大量tip头来移除液体。
35.带滤膜反应杯可以将液体从底部移除,在使用了本仪器内所使用的带滤膜反应杯进行试验时,可以选用非磁性的微球试剂,大大提升反应杯内液体移除的效率和试验效率。
36.本实用新型的管式发光仪在对反应杯进行洗涤时,微球试剂可以选用非磁性微球,反应物质附着在微球上之后,可以通过“负压+滤膜”的方式将反应杯内的液体移除,不再采用以往的“磁铁+钢针”的方式,使反应杯的洗涤更加高效。
附图说明
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38.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式发光仪示意图;
39.图2和图3是反应杯示意图;
40.图4是洗涤机构(带反应盘)示意图;
41.图5是洗涤机构示意图;
42.图6、图7、图8是取样机构示意图;
43.图9、图10是反应盘和试剂盘配合图;
44.图11是反应盘示意图;
45.图12是试剂盘示意图;
46.图13、图14是支撑组件示意图;
47.图15是挡圈示意图;
48.图16是卡板示意图;
49.其中,1、机架,11、横梁,12、操作台;
50.2、洗涤机构,21、排液管,22、注液支架,23、注液管,24、上挡板,241、避让槽;
51.3、反应杯,31、杯体,32、杯座,33、滤膜;
52.41、反应盘,411、第一置杯孔,412、第二置杯孔,
53.42、试剂盘,421、第一试剂架,422、管座,423、围挡,424、第二驱动电机;
54.43、齿圈,44、第一驱动电机;
55.44、支撑组件,441、上座,442、下座,443、滚球;
56.51、左右滑座,511、第一丝杆,512、上板,513、下板,514、滚轮;
57.52、前后滑座,521、第二丝杆,522、导杆;
58.53、升降座,531、第三丝杆
59.54、取样臂;
60.55、安装架;
61.56、卡板,561、穿孔,562、卡槽;
62.61、a类试剂瓶,62、a类取样管,63、b类取样管。
具体实施方式
63.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64.如图1至图15所示,一种管式发光仪,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操作台12,所述操作台12上设置反应盘41,所述反应盘41上设置一圈第一置杯孔411,各个第一置杯孔411内适于放置反应杯3,所述反应盘41在操作台12上做水平旋转设置,适于将反应盘41上的各个反应杯3依次移动至洗涤工位;
65.所述反应杯3上端开设进液口,所述反应杯3底部开设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设置滤膜33;当所述反应杯3处于常压时,所述滤膜33适于支撑反应杯3内的样本反应液;
66.洗涤机构2,设置于操作台12的洗涤工位,当所述反应盘41将反应杯3移至洗涤工位时,所述洗涤机构2适于与反应杯3的排液口形成密封连接、以将反应杯3内的样本反应液从排液口吸出;并适于在反应杯3进液口加注清洗液、以清洗反应杯3内微球。
67.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反应盘41上还设置一圈第二置杯孔412,第二置杯孔412可以用于放置稀释杯,第二置杯孔412位于内圈,第一置杯孔411位于反应盘41的外圈。
68.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9图10所示,所述操作台12上设置试剂盘42,所述反应盘41呈圆环形,所述试剂盘42水平转动设置在反应盘41的圆环孔内,所述试剂盘4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a类试剂瓶61的第一试剂架421以及用于放置a类取样管62的管座422,所述管座422的数量与第一试剂架421上a类试剂瓶61的放置位的数量对应。
69.如图15所示,在反应盘41外侧设置围挡423,围挡423固定设置在操作台12上。
70.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试剂架421为水平设置的圆板,第一试剂架421通过支杆水平架设在试剂盘42的中心,在第一试剂架421四周开设用于与a类试剂瓶61的瓶身相配合的卡槽562,在每个卡槽562下方的试剂盘42上设置瓶座,瓶座用来支撑a类试剂瓶61的瓶底,因此,试剂盘42上放置的每个a类试剂瓶61的瓶底与瓶座接触,瓶身与第一试剂架421的卡槽562配合。
71.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所述操作台12上设置多个支撑组件44,所述支撑组件44上端与反应盘41下端面形成水平滚动支撑;
72.所述反应盘41下端固定设置齿圈43,所述操作台12上固定设置第一驱动电机4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4连接齿轮,所述齿轮与齿圈43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4经齿轮传动齿圈43以驱动反应盘41在各个支撑组件44上做水平旋转。
73.同样的,操作台12上设置第二驱动电机424,第二驱动电机424与试剂盘42的中心传动配合,用来带动试剂盘42做旋转,同时为更好的混合试剂盘42上的试剂,在试剂盘42的下方设置振动电机。
74.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3图14所示,所述支撑组件44包括上座441、下座442以及滚球443,所述上座441下端与下座442上端形成螺纹连接,所述上座441上端开设球槽,所述滚球443设置于球槽内。
75.通过转动上座441可以调节上座441的高度,从而控制滚球443的高度,使各个支撑组件44可以稳定的支撑反应盘41。
76.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所述反应杯3底部
固定设置杯座32,所述滤膜33夹持于反应杯3杯体31与杯座32之间,所述杯座32上开设过液孔,适于将反应杯3内的液体排出。
77.本实施例在的反应杯3中,滤膜33采用热熔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杯体31下方,然后再在杯体31下方固定设置杯座32。
78.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图5所示,所述洗涤机构2包括排液机构和注液机构;
79.所述排液机构包括负压泵、排液管21、上挡板24以及推拉式电磁铁;
80.所述排液管21下端出口与负压泵连接,所述推拉式电磁铁连接排液管21,适于带动排液管21做上下移动,以使所述排液管21上端进口与反应杯3底部的排液口形成插接配合,所述上挡板24固定设置在洗涤工位的上方,适于阻挡处于洗涤工位的反应杯3向上移动。
81.本实施例中,排液管21包括软管和硬管,软管连接负压泵和硬管出口,硬管进口用来与反应杯3底部进行密封配合,推拉式电磁铁与硬管连接,带动硬管做上下移动。
82.如图5所示,所述注液机构包括注液支架22、注液管23以及平移气缸,所述平移气缸连接注液支架22、以带动注液支架22做平移,所述注液管23设置在注液支架22上,所述注液管23适于对处于洗涤工位的反应杯3注入清洗液。
83.上挡板24上开设避让槽241,当需要添加清洗液的时候,平移气缸将注液管23推移洗涤工位反应杯3的上方,清洗液透过避让孔进入到反应杯3内。
84.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图7图8所示,所述机架1上设置加样机构;
85.所述加样机构包括操作机构、取样臂54、卡板56、用于放置b类取样管63的管架以及用于放置b类试剂瓶的第二试剂架;其中
86.所述操作机构适于带动取样臂54做上下、左右以及前后方向的移动;
87.所述取样臂54适于插接管架上的b类取样管63;
88.如图16所示,所述卡板56在操作台12上做固定设置,所述卡板56上端开设穿孔561和卡槽562,所述卡槽562与穿孔561连通,所述取样臂54适于带动b类取样管63从穿孔561中穿过,并且,所述取样臂54可在卡槽562内做横向移动,以带动b类取样管63在卡槽562下方移动,当所述取样臂54抽离卡槽562时卡板56阻挡b类取样管63、以将b类取样管63从取样臂54上脱离。
89.本实施例中的取样臂54为现有产品,对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90.本实施例中,在操作台12上另设b类试剂架和b类取样管63放置架,b类试剂架和b类取样管63放置架为常规的结构;本实施例的管式发光仪上会设置多套取样机构,本实施例的取样机构只是针对b类试剂架上的b类试剂瓶和b类取样管63。
91.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图7图8所示,操作机构包括左右滑座51、前后滑座52以及升降座53,所述取样臂54与升降座53连接;
92.所述左右滑座51与机架1的横梁11之间设置线性滑轨,所述机架1的横梁11上设置第一丝杆511,所述第一丝杆511穿过左右滑座51、以带动左右滑座51移动;
93.所述左右滑座51上设置一对导杆522和第二丝杆521,所述导杆522和第二丝杆521穿过前后滑座52,所述第二丝杆521转动以带动前后滑座52在左右滑座51上做前后移动;
94.所述升降座53与前后滑座52之间设置线性滑轨,所述前后滑座52上设置第三丝杆531,所述第三丝杆531穿过升降座53,所述第三丝杆531转动以带动升降座53做上下移动。
95.本实施例中,在左右滑座51上设置安装架55,导杆522和第二丝杆521与安装架55连接,整个安装架55与左右滑座51为一体结构,安装架55的作用就在于对导杆522和第二丝杆521在左右滑座51上的安装。
96.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左右滑座51上设置上板512,所述上板512位于横梁11上方,所述上板512与机架1横梁11之间设置线性滑轨;
97.所述左右滑座51上设置下板513,所述下板513位于横梁11下方,所述下板513上设置一对滚轮514,所述横梁11夹持于两个滚轮514之间。
98.依靠上板512、下板513以及下板513上的一对滚轮514使左右滑座51可以稳定的在横架上做左右移动。
99.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回收管和回收箱,所述回收管上端进口位于卡槽562和穿孔561下方,所述回收管出口连接回收箱。
100.作业时,稀释杯放置在反应盘41的第二置杯孔412内,带滤膜33的反应杯3放置在第一置杯孔411;取样臂54将a类试剂添加至带滤膜33反应杯3,样本在反应盘41的稀释杯内被稀释之后被添加到带滤膜33反应杯3进行混合反应;
101.反应完毕之后,反应盘41移至洗涤工位,此时反应杯3位于上挡板24下方,推拉式电磁铁带动排液管21向上移动,使排液管21与反应杯3底部密封配合,负压泵工作将反应杯3的反应液移除,整个移除过程无需用到钢针或者取样管,完全避免了污染和取样管损耗,移除之后,反应杯3会里有微球,微球上带有反应物质,在通过注液机构向反应杯3内注入清洗液,清洗液再被负压泵吸走,反复多次,直至将微球清洗干净即可进入下一环节:将b类试剂添加至带滤膜33反应杯3进行混合反应。反应完毕之后,即可进入下一环节的发光测试,发光测试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102.a类试剂盘42上的a类试剂瓶61和a类取样管62“专瓶专用”可以避免交叉污染,b类试剂盘42这边的取样臂54在用完b类取样管63之后可以移动到卡板56的穿孔561、卡槽562,通过卡板56将b类取样管63从取样臂54上脱离开来,便于取样臂54插接新的b类取样管63。
103.本实用新型管式发光仪的优点在于,采用了全新结构的带滤膜33反应杯3,对反应杯3的洗涤采用了底部排液,整个洗涤过程不许用用到钢针和取样管,避免试验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和取样管损耗。
104.试剂盘42和反应盘41的圆形结构可以在上面设计更多的置杯孔,可以放置更多的试剂瓶,空间利用更加合理。
105.取样机构中的取样管可以通过卡板56轻松脱离,便于取样机构快速高效的进行取样工作。
106.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