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7471发布日期:2021-12-18 10:31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土壤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壤监测是指土壤环境监测,其一般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3.但是目前的土壤检测装置在检测的过程中,因土地凹凸不平,检测装置在土地上难以运输,直接影响到了土质检测的工作进度,且现在的土壤检测,需要工作人员先采集回样本之后才能进行检测,这给检测带来不便,降低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检测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面球轴承,所述平面球轴承外表面的上半部与第一齿轮螺纹连接,所述平面球轴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钻地机构,所述钻地机构的底部位于支撑板的下端,所述钻地机构的外表面上半部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检测箱相连通,所述检测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
7.优选地,所述钻地机构包括与平面球轴承螺纹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运送机构,所述运送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钻头,所述钻头位于套筒的下方,所述钻头的顶部直径与套筒的直径相同。
8.优选地,所述运送机构包括与伸缩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穿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绞龙轴,所述绞龙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采集绞龙,所述钻头与绞龙轴的底部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底部铰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
10.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顶侧开设有两组滑槽,所述容纳槽内部顶侧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两侧均铰接有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铰接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分别位于两组滑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伸出固定块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过万向轮将本装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因土地
的凹凸不平,在移动本装置时会产生一定的晃动,此时固定板受到力后第一弹簧开始收缩完成初步减震,在第一弹簧收缩的同时连接杆推动滑块使其在滑槽内向两侧移动,进一步减轻晃动带来的冲击力,此后第二弹簧再进行收缩,三重减震更好的保护本装置,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在本装置移动至斜坡等地形时,可通过伸缩气缸的伸缩来调节移动机构的高度,使本装置在各种地形上都可以平稳地移动,进一步地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到达目的地后,启动第一电机转动第一齿轮,从而使平面球轴承转动,此时套筒带动钻头下移,移至需要检测的深度时,启动伸缩杆,使得连接板带动绞龙轴和钻头等再次下移,从而可以达到取样的精准性,启动第二电机转动绞龙轴使采集绞龙转动,以此将地下的土壤向上运输,最终通过软管进入检测箱的内部,提高了检测的效率,提升了检测的及时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取样部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钻地部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运送部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部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境检测用土壤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检测箱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取样机构2,取样机构2包括支撑板201,支撑板20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202,放置槽2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03,第一电机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04,支撑板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面球轴承205,平面球轴承205外表面的上半部与第一齿轮204螺纹连接,平面球轴承20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钻地机构206,钻地机构206的底部位于支撑板201的下端,钻地机构206的外表面上半部连通有软管3,软管3的另一端与检测箱1相连通,检测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4;首先通过支撑机构4将本装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到达目的地后,启动第一电机203转动第一齿轮204,从而使平面球轴承205转动,此时钻地机构206下移,移至需要检测的深度时,钻地机构206将地下的土壤向上运输,最终通过软管3进入检测箱1的内部,提高了检测的效率,提升了检测的及时性。
21.钻地机构206包括与平面球轴承205螺纹连接的套筒2061,套筒2061的顶部固定连
接有伸缩杆2062,伸缩杆206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运送机构2063,运送机构206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钻头2064,钻头2064位于套筒2061的下方,钻头2064的顶部直径与套筒2061的直径相同;套筒2061带动钻头2064下移至需要检测的深度时,启动伸缩杆2062使钻头2064与套筒2061不再密封,启动运送机构2063将土壤通过软管3运至检测箱1内即可,使得本装置在取样过程中不会提取到不同深度的土壤,提高检测的精确性。
22.运送机构2063包括与伸缩杆2062固定连接的连接板20631,连接板206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0632,第二电机20632的底部穿过连接板20631固定连接有绞龙轴20633,绞龙轴2063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采集绞龙20634,钻头2064与绞龙轴20633的底部固定连接;启动第二电机20632转动绞龙轴20633使采集绞龙20634转动,以此将地下的土壤向上运输,最终通过软管3进入检测箱1的内部,提高了检测的效率,提升了检测的及时性。
23.支撑机构4包括顶板401,顶板40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402,伸缩气缸402的底部铰接有底板403,底板403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404;在本装置移动至斜坡等地形时,可通过伸缩气缸402的伸缩来调节移动机构404的高度,使本装置在各种地形上都可以平稳地移动,进一步地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24.移动机构404包括固定块4041,固定块4041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4042,容纳槽4042的内部顶侧开设有两组滑槽4043,容纳槽4042内部顶侧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044,第一弹簧404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45,固定板4045的顶部两侧均铰接有连接杆4046,两组连接杆4046的另一端均铰接有滑块4047,两组滑块4047分别位于两组滑槽4043的内部,固定板404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048,第二弹簧4048的底部伸出固定块4041固定连接有万向轮4049;因土地的凹凸不平,在移动本装置时会产生一定的晃动,此时固定板4045受到力后第一弹簧4044开始收缩完成初步减震,在第一弹簧4044收缩的同时连接杆4046推动滑块4047使其在滑槽4043内向两侧移动,进一步减轻晃动带来的冲击力,此后第二弹簧4048再进行收缩,三重减震更好的保护本装置,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25.首先通过万向轮4049将本装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因土地的凹凸不平,在移动本装置时会产生一定的晃动,此时固定板4045受到力后第一弹簧4044开始收缩完成初步减震,在第一弹簧4044收缩的同时连接杆4046推动滑块4047使其在滑槽4043内向两侧移动,进一步减轻晃动带来的冲击力,此后第二弹簧4048再进行收缩,三重减震更好的保护本装置,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在本装置移动至斜坡等地形时,可通过伸缩气缸402的伸缩来调节移动机构404的高度,使本装置在各种地形上都可以平稳地移动,进一步地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到达目的地后,启动第一电机203转动第一齿轮204,从而使平面球轴承205转动,此时套筒2061带动钻头2064下移,移至需要检测的深度时,启动伸缩杆2062,使得连接板20631带动绞龙轴20633和钻头2064等再次下移,从而可以达到取样的精准性,启动第二电机20632转动绞龙轴20633使采集绞龙20634转动,以此将地下的土壤向上运输,最终通过软管3进入检测箱1的内部,提高了检测的效率,提升了检测的及时性。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