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端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62302发布日期:2022-01-19 16:54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驱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端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端口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驱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端口。


背景技术:

2.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目前大多数的光电编码器在连接端口时,由于插头内都会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插头,在连接和拔出时,会对细小的插头造成危害,导致插头断开,造成连接端口无法连接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驱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端口,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双驱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端口,包括保护外壳,保护外壳上表面一体化连接有盖板并且盖板中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保护外壳一侧下端设置有连接端口,连接端口内部安装有固定机构,转轴下端套设于有旋转码盘,旋转码盘与检测光栅配合,检测光栅安装在pcb板上表面,pcb板连接于保护外壳内侧上。
6.作为优选,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外壳和连接电源,连接电源安装在pcb板上表面,连接电源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外壳。
7.作为优选,固定外壳内侧设置有空腔并且空腔安装有一号活动块,一号活动块和固定外壳空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一号活动块内侧设置有四个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孔。
8.作为优选,固定外壳内侧安装有二号活动块,二号活动块一侧表面和固定外壳中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
9.作为优选,二号活动块内侧设有金属导块,金属导块一侧固定连接于连接电源上,金属导块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头。
10.作为优选,插头与插孔相配合,插孔设置于连接块上,连接块设置于连接外壳内并且连接块和连接外壳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连接外壳外侧同样设置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孔洞,每个孔洞和固定孔配合并且内部设置有球体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通过固定机构使得编码器与数据电缆两个固定连接在一起传输数据,拿住连接外壳带动连接块的插孔与金属导块上的插头连接,随后通过连接外壳抵住二号活动块向内侧移动,使得三号弹簧收紧,使得球体块经过孔洞移动至固定孔中,对连接外壳进行固定,随后使得球体块不再卡住一号活动块使得受到一号弹簧弹力弹出,对插头进行保护的同时使得连接快捷,并且在拔下时只需要推动一号活动块即可,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驱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端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驱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端口的保护外壳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驱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端口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驱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端口的固定机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保护外壳;2、转轴;3、齿轮;4、连接端口;5、固定机构;6、旋转码盘;7、检测光栅;8、pcb板;501、连接电源;502、固定外壳;503、一号活动块;504、一号弹簧;505、二号活动块;506、金属导块;507、插头;508、球体块;509、插孔;510、二号弹簧;511、连接外壳;512、连接块;513、孔洞;514、三号弹簧;515、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4所示,一种双驱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端口,包括保护外壳1,保护外壳1上表面一体化连接有盖板并且盖板中部安装有转轴2,转轴2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3,保护外壳1一侧下端设置有连接端口4,连接端口4内部安装有固定机构5,转轴2下端套设于有旋转码盘6,旋转码盘6与检测光栅7配合,检测光栅7安装在pcb板8上表面,pcb板8连接于保护外壳1内侧上。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3,再由于转轴2安装再盖板上,从而带动转轴2旋转,当转轴2旋转时,带动转轴2下端的旋转码盘6旋转,随后旋转码盘6与检测光栅7之间产生脉冲,随后通过连接端口4的数据进行输出,随后通过固定机构5使得编码器与数据电缆两个固定连接在一起传输数据,拿住连接外壳511带动连接块512的插孔509与金属导块506上的插头507连接,随后通过连接外壳511抵住二号活动块505向内侧移动,使得三号弹簧514收紧,使得球体块508经过孔洞513移动至固定孔515中,对连接外壳511进行固定,随后使得球体块508不再卡住一号活动块503使得受到一号弹簧504弹力弹出。
21.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外壳502和连接电源501,连接电源501安装在pcb板8上表面,连接电源501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外壳502,固定外壳502内侧设置有空腔并且空腔安装有一号活动块503,一号活动块503和固定外壳502空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504,一号活动块503内侧设置有四个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孔515,固定外壳502内侧安装有二号活动块505,二号活动块505一侧表面和固定外壳502中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514,拿住连接外壳511带动连接块512的插孔509与金属导块506上的插头507连接,随后通过连接外壳511抵住二号活动块505向内侧移动,使得二号弹簧510收紧。
22.在本实施例中,二号活动块505内侧设有金属导块506,金属导块506一侧固定连接于连接电源501上,金属导块506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头507,插头507与插孔509相配合,插
孔509设置于连接块512上,连接块512设置于连接外壳511内并且连接块512和连接外壳511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510,连接外壳511外侧同样设置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孔洞513,每个孔洞513和固定孔515配合并且内部设置有球体块508,使得球体块508经过孔洞513移动至固定孔515中,对连接外壳511进行固定,随后使得球体块508不再卡住一号活动块503使得受到一号弹簧504弹力弹出。
23.该一种双驱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输出端口的工作原理:
24.使用时,通过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3,再由于转轴2安装再盖板上,从而带动转轴2旋转,当转轴2旋转时,带动转轴2下端的旋转码盘6旋转,随后旋转码盘6与检测光栅7之间产生脉冲,随后通过连接端口4的数据进行输出,随后通过固定机构5使得编码器与数据电缆两个固定连接在一起传输数据,拿住连接外壳511带动连接块512的插孔509与金属导块506上的插头507连接,随后通过连接外壳511抵住二号活动块505向内侧移动,使得三号弹簧514收紧,使得球体块508经过孔洞513移动至固定孔515中,对连接外壳511进行固定,随后使得球体块508不再卡住一号活动块503使得受到一号弹簧504弹力弹出。
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