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7740发布日期:2022-02-09 14:08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三维扫描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


背景技术:

2.三维扫描仪(3d scanner)是一种科学仪器,用来侦测并分析现实世界中物体或环境的形状与外观数据。搜集到的数据常被用来进行三维重建计算,在虚拟世界中创建实际物体的数字模型。这些模型具有相当广泛的用途,举凡工业设计、瑕疵检测、逆向工程、机器人导引、地貌测量、医学信息、生物信息、刑事鉴定、数字文物典藏、电影制片、游戏创作素材等等都可见其应用。
3.当使用三维扫描仪扫描物体时,一般会将三维扫描仪放置于固定架上,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固定架因结构固定,导致三维扫描仪的扫描范围受限,扫描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用于对多种物体进行三维扫描。所述的技术方案如下: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包括:
6.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具有第一底板和两个第一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同侧,每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每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均朝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方向设置,以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底板围设形成第一安装区间,两个所述第一侧板面向所述第一安装区间的表面上均设有滑动槽;
7.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分别设于一个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滑动槽内;
8.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杆连接且可在所述移动杆上移动;
9.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与所述移动杆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使用三维扫描仪测量不同高度的物体时,可通过调整移动杆与第一底座之间的距离来带动安装台移动,安装台再带动三维扫描仪移动,以达到用三维扫描仪测量不同高度物体的目的。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还包括:
12.滑筒,所述滑筒套设在所述移动杆上,所述滑筒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安装台之间,所述滑筒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筒套设在移动杆上且与第一支撑杆铰接,使得第一支撑杆随着移动杆的移动而摆动的更加灵活,减少了摩擦阻力。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杆上固定套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所述滑筒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所述固定架还包括:
15.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移动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筒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连接;
16.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移动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台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滑筒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设置在滑筒和限位块之间,对滑筒起了限位的作用,此外对移动杆向上移动也起到了缓冲作用;第二弹簧设置在滑筒和安装台之间,对滑筒起了限位的作用,此外对移动杆向下移动也起了缓冲作用。
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台包括:
19.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移动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二弹簧背离所述滑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移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
20.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轴线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轴线共线;
21.转轴,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
22.载物台,所述载物台与所述转动件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载物台用于放置三维扫描仪。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三维扫描仪扫描不同物体时,可通过转动转动件来调整三维扫描仪扫描的角度,以达到在不同角度均可扫描的目的。
2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包括:
25.两个第三侧板,每个所述第三侧板均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且分别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板的相对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三侧板还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
26.顶盖,所述顶盖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顶盖与两个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顶盖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且与所述转动杆连接。
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顶盖设置在第一底座上,可将移动杆、第一支撑杆和部分第二支撑杆封闭在第一安装区间内,以达到保护作用以及防尘作用。
2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上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固定架还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四安装孔内且可在所述第四安装孔内移动,以实现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连接或解除连接。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三维扫描仪调整到一定角度进行扫描时,扭动第一限位件与第二支撑杆抵接,以使三维扫描仪保持该扫描角度不发生偏移。
3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多个第五安装孔,所述固定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五安装孔配合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可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五安装孔内以支撑移动到位后的所述移动杆。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三维扫描仪调整到扫描效果最佳的位置时,通过第二限位件插设于对应的第五安装孔来支撑移动杆,从而使三维扫描仪保持在该位置。
3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还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包括:
33.第二底板;
34.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二底板的方向设置,以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围设形成第二安装区间,所述第一底座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区间且所述第
一侧板设于所述第一底板背离第二底板的方向;
35.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抵接。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整个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时,可避免剧烈的震动造成设备的损坏。
3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座还包括:
38.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抵接。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整个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时,可避免剧烈的震动造成设备的损坏。
4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座还包括:
41.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板背离所述第二安装区间的表面。
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使得整个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更加的灵活,可极其方便的移动到预想的位置。
附图说明
4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的主视图;
4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的剖视图;
4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的侧视图;
47.图4是图2示出的移动杆的主视图;
48.图5是图2示出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50.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5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扫描用固定架100。参见图1至3,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100包括有第一底座110、移动杆120、第一支撑杆130和安装台140。所述第一底座110包括有第一底板111和两个第一侧板112,每个所述第一侧板112位于所述第一底板111的同侧,每个所述第一侧板112的一端于所述第一底板111连接,每个所述第一侧板112的另一端均朝远离所述第一底板111的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12与所述第一底板111围设形成有第一安装区间113,每个所述第一侧板112面向所述第一安装区间113的表面设有滑动槽
114。所述移动杆120的两端分别设于一个所述滑动槽114内,所述移动杆120可以在所述滑动槽114内移动,以调整所述移动杆120与所述第一底板111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支撑杆1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111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30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杆120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30随着所述移动杆120移动而做摆动,且对所述移动杆120起到支撑的作用。此外,所述安装台140与所述移动杆120连接,用于放置三维扫描仪,以使移动杆120在相对第一底板111的距离得到调整时,放置于安装台140上的三维扫描仪也可相对第一底板111的距离得到调整,进而使三维扫描仪的扫描效果达到最佳。
52.本技术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100还包括有滑筒150。所述滑筒150套设在所述移动杆12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12和所述安装台140之间,所述滑筒150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30铰接。当所述移动杆120沿着所述滑动槽114移动时,所述滑筒150会在所述移动杆120上移动且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130摆动,所述滑筒150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130与所述移动杆120之间得连接更加灵活,减少了摩擦阻力。
53.其中,在所述移动杆120上固定套设有限位块160,所述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100还包括有第一弹簧170和第二弹簧180,所述第一弹簧170套设在所述移动杆120上,所述第一弹簧170的一端与所述滑筒150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70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160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80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台140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80的另一端与所述滑筒150连接。通过将所述第一弹簧170和所述第二弹簧180分别设置在所述滑筒150的两端,使移动杆120在所述滑动槽114内移动时,不会直接撞击所述限位块160或所述安装台140,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保护整个所述安装台140。同时,所述第一弹簧170和所述第二弹簧180也限制了所述滑筒150得位置。
54.本技术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述安装台140包括有第二支撑杆141、转动件142、转轴143和载物台144。所述第二支撑杆141与所述移动杆120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41与所述第二弹簧180远离所述滑筒15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41远离所述移动杆120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45。所述转动件14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46,所述第二安装孔146的孔轴线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45的孔轴线共线。所述转轴143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45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46内。当三维扫描仪需要调整扫描角度时,可使转动件142在所述第二支撑杆141上转动,以达到在该角度扫描的目的。所述载物台144与所述转动件142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141的一端连接,所述载物台144用于放置三维扫描仪。
55.此外,所述第一底座110还包括有两个第三侧板115和顶盖116。两个所述第三侧板115均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12之间且分别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板112的相对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三侧板115还与所述第一底板111连接。所述顶盖116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12远离所述第一底板111的一端连接,所述顶盖116与两个所述第三侧板115远离所述第一底板111的一端连接,所述顶盖116上设有第三安装孔117,所述第二支撑杆141穿设在所述第三安装孔117内,所述第二支撑杆141的一端于所述移动杆120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41与所述转动件142连接。所述顶盖的设置将所述移动杆120、所述第一支撑杆130和部分所述安装台140都封闭在所述第一安装区间113内,以起到保护作用且使的整个所述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100变得美观。此外,所述顶盖116具有防层尘的作用。
56.此外,所述转动件142上还设有第四安装孔147,所述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100还包括有第一限位件190,所述第一限位件190穿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孔147内,且可在所述第四安
装孔147内移动来实现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41的连接和解除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限位件190与所述第四安装孔147之间的连接可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190与所述第四安装孔147内的内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限位件190远离端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41抵接。在三维扫描仪调整角度扫描物体的时候,通过扭动所述第一限位件190,使其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41抵接,从而使三维扫描仪固定在该角度不发生偏移,以实现三维扫描仪对物体进行精确的扫描。
57.每个所述第一侧板112还设有多个第五安装孔118。此外,所述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100还包括有第二限位件200,所述第二限位件200位于所述其中一个所述第五安装孔118中,且可在所述第五安装孔118内移动以实现与所述移动杆120的连接或解除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件200可为销钉或螺钉中的一种。当所述第二限位件200为销钉的时候,所述销钉杆部穿设于所述第五安装孔118中,其远离端部的一端抵接所述移动杆120,这样的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当所述第二限位件200为螺钉时,所述螺钉与所述第五安装孔118内设置的内螺纹配合,所述螺钉远离端部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杆120连接,以使所述螺钉和所述移动杆120的连接更加牢固,不易松脱。
58.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100还包括有第二底座210,所述第二底座210还包括第二底板211和第二侧板212。所述第二侧板212位于所述第二底板211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2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211连接,所述第二侧板212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二底板211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底板211与所述第二侧板212围设形成第二安装区间213,所述第一底座110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区间213且所述第一侧板112设于所述第一底板111背离所述第二底板211的方向。其中所述第二底座210还包括有第三弹簧214和第四弹簧215。所述第三弹簧21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2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2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111抵接。所述第四弹簧2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21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2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112抵接。所述第三弹簧214和所述第四弹簧215通过围设在所述第一底座110的四周,可避免剧烈得震动造成所述第一底座110和所述安装台140的损坏。
59.所述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100还包括有万向轮220。所述万向轮220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211背离所述第二安装区间213的表面上。所述万向轮220可使所述三维扫描仪用固定架100自由的移动,以使得三维扫描仪从不同位置对物体进行扫描且便于移动。
6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6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