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1843发布日期:2021-12-22 18:0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防眩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眩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眩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防眩板是为解决对向车灯眩光,生产制造的安装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上的一种交通安全产品;防眩板可以为塑料材质,在塑料材质的防眩板生产出来后,需要对防眩板进行抗风载荷试验;防眩板的底部为平板结构,并在平板结构上设有两个长条形的安装孔;防眩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两个螺栓将防眩板固定在安装位置;现有技术中在对防眩板进行试验时,通过两个压板对防眩板底部的平板结构进行按压,将防眩板固定在试验台上;但是,上述固定结构与防眩板实际使用状态不符,通过上述结构做出的实验结果会存在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眩板固定装置,旨在解决在抗风试验时对防眩板的固定结构与防眩板实际使用时不同而使实验结果存在偏差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提供一种防眩板固定装置,包括:
6.工作台;
7.第一固定板,固定设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
8.第二固定板,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方向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形成适于防眩板的底部横跨的调距槽,防眩板底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接触;
9.其中,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均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具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的固定端,以及穿过防眩板底部的安装孔的穿出端;所述固定部的穿出端设有适于抵接防眩板底部的上表面的抵接结构。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抵接结构包括可穿过防眩板底部的安装孔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的长度小于安装孔的长度,且大于安装孔的宽度;所述固定部的穿出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抵接板上设有与所述固定部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滑槽具有连通对应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滑槽的宽度;所述固定端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且所述固定端的外周壁与所述滑槽的内周壁接触。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作台上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对应位置均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滑动方向垂直;
13.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均设有与对应的t型槽滑动配合的t型块;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t型槽垂直的横槽,所述t型块与所述横槽滑动连接;
14.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具有可与所述工作台连接的第一连接端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的第二连接端;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滑动后的所述第一固定板。
15.一些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对应的t型槽内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与螺纹孔对齐的通孔,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通孔并与所述工作台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
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t型块的顶部位于所述横槽内,所述t型块的侧壁与所述横槽的侧壁接触。
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t型块的侧壁设有若干滚珠,所述t型块通过滚珠与所述横槽的内壁面滑动连接。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作台上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滑动方向设有刻度尺。
19.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对防眩板进行试验时,将防眩板的底部横跨调距槽,并使防眩板底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接触;通过固定部穿出防眩板底部的安装孔,并通过穿出端的抵接结构抵紧防眩板底部的上表面,能够将防眩板固定在工作台上;通过上述固定方式,能够符合防眩板在实际使用时的工况,因此,通过上述固定方式做出来的实验结果能够更加准确反映防眩板的抗风性能;由于第二固定板在工作台的上表面滑动,因此能够使第二固定板上的固定部穿过不同型号的防眩板上的安装孔,便于对不同型号的防眩板进行固定。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板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工作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配合,对防眩板板进行固定后,能够模拟防眩板实际的工况,便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眩板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眩板固定装置的螺纹孔部分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眩板固定装置的滑槽部分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11、t型槽;111、螺纹孔;12、刻度尺;2、第一固定板;21、调距槽;22、滑槽;221、开口;23、固定机构;3、第二固定板;31、横槽;4、固定部;41、固定端;42、穿出端;43、抵接结构;5、t型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板固定装置进行说明。防眩板固定装置,包括工作台1、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第一固定板2固定设在工作台1的上表面;第二固定板3可沿靠近或远离第一固定板2的方向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第二
固定板3和第一固定板2之间形成适于防眩板的底部横跨的调距槽21,防眩板底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的上表面接触;其中,在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的上表面均设有固定部4,固定部4具有与对应的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连接的固定端41,以及穿过防眩板底部的安装孔的穿出端42;固定部4的穿出端42设有适于抵接防眩板底部的上表面的抵接结构43。
28.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对防眩板进行试验时,将防眩板的底部横跨调距槽21,并使防眩板底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的上表面接触;通过固定部4穿出防眩板底部的安装孔,并通过穿出端42的抵接结构43抵紧防眩板底部的上表面,能够将防眩板固定在工作台1上;通过上述固定方式,能够符合防眩板在实际使用时的工况,因此,通过上述固定方式做出来的实验结果能够更加准确反映防眩板的抗风性能;由于第二固定板3在工作台1的上表面滑动,因此能够使第二固定板3上的固定部4穿过不同型号的防眩板上的安装孔,便于对不同型号的防眩板进行固定。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板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工作台1、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的配合,对防眩板板进行固定后,能够模拟防眩板实际的工况,便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抵接结构43包括可穿过防眩板底部的安装孔的抵接板,抵接板的长度小于安装孔的长度,且大于安装孔的宽度;固定部4的穿出端42设有外螺纹,抵接板上设有与固定部4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抵接板的宽度小于安装孔的宽度;在防眩板的底部与固定部4插接过程中,抵接板的长度方向与安装孔的长度方向平行,因此抵接板能够与固定部4一起穿过防眩板底部的安装孔;在抵接板穿过防眩板底部的安装孔后,通过转动抵接板能够使抵接板向按压防眩板的方向滑动,同时使抵接板横跨安装孔;通过固定部4、抵接板以及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的配合,能够将防眩板的底部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上。
31.需要说明的是,抵接结构43也可以为外径大于安装孔的宽度的螺母,在固定部4穿过防眩板底部的安装孔后,通过螺母与固定部4的穿出端42螺纹配合,能够将防眩板的底部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上。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上均设有滑槽22,滑槽22的方向与第二固定板3的滑动方向垂直;滑槽22具有连通对应的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的上表面的开口221,开口221的宽度小于滑槽22的宽度;固定端41可与滑槽22滑动连接,且固定端41的外周壁与滑槽22的内周壁接触;固定端41的直径大于固定部4的直径,固定部4从滑槽22的开口221中穿出;在固定部4穿过防眩板底部的安装孔后,通过螺母与固定部4的螺纹配合,能够对防眩板的底部进行固定,从而将防眩板固定在工作台1上;由于固定部4能够沿滑槽22的方向滑动,因此在对防眩板固定前,能够调节防眩板的横向位置,便于防眩板与其他试验设备相对应,从而便于对防眩板进行试验。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工作台1上与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的对应位置均设有t型槽11,t型槽11的方向与第二固定板3的滑动方向垂直;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的下表面均设有与对应的t型槽11滑动配合的t型块5;第二固定板3上设有与t型槽11垂直的横槽31,t型块5与横槽31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板2上设有固定机构23,固定机构23具有可与工作台1连接的第一连接端以及与第一固定板2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固定机构23
用于固定滑动后的第一固定板2;在将防眩板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后,如需对防眩板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通过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沿t型槽11的方向滑动,能够对防眩板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便于防眩板与其他实验设备的位置相对应,因此便于对防眩板进行试验;第一固定板2上的t型块5与第一固定板2固定连接,在调节第一固定板2的位置后,通过固定机构23将第一固定板2固定在工作台1上,能够避免在试验时第一固定板2的移动。
34.与第二固定板3对应的t型块5的顶部位于横槽31内,t型块5的侧壁与横槽31的侧壁接触;t型块5的侧壁设有若干滚珠,t型块5通过滚珠与横槽31的内壁面滑动连接;t型块5的侧壁上设有与滚珠周面贴合的凹槽,凹槽上具有与t型块5的侧壁连通的避让孔,避让孔的直径小于滚珠的直径,且滚珠的一部分位于避让孔的外部;通过凹槽和避让孔对滚珠进行限制,能够使滚珠与t型块5转动连接,且不与t型块5分离;t型块5通过滚珠与横槽31的内壁滑动配合,能够减小t型块5与横槽31的内侧壁的磨损。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与第一固定板2对应的t型槽11内设有若干螺纹孔111,第一固定板2上设有与螺纹孔111对齐的通孔,固定机构23包括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2上的通孔并与工作台1上的螺纹孔111螺纹配合;在第一固定板2滑动到预设位置后,通过固定螺栓穿过第一固定板2的通孔并与t型槽11的螺纹孔111螺纹配合,能够将第一固定板2固定在滑动后的位置,在对防眩板进行试验时,避免第一固定板2的移动。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工作台1上沿第二固定板3的滑动方向设有刻度尺12,刻度尺12固定在工作台1;通过刻度尺12能够使第二固定板3滑动预设距离,使得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上的固定部4分别于与防眩板底部的对应安装孔插接,因此便于对防眩板进行固定。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