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流的电流检测电路

文档序号:28407849发布日期:2022-01-08 02:07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大电流的电流检测电路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电路设计,电机驱动芯片领域,涉及h桥中大电流的电流检测,具体为一种高压h桥的电流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2.传统的h桥低端检流方式有多种实现方案,绝大多数基于分立或半分立元件电路。低端检流电路的检流电阻串联到地,低端检流方式在地线回路中增加了额外的线绕电阻,检流电阻造成电流损耗,致使精度下降,有较大的误差,而且h桥中的电流很大,功耗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提供了一种大电流的电流检测电路,其目的在于解决高压h 桥的电流检测电路精度低,可靠性差的问题。
4.技术方案
5.大电流的电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由偏置电路、低共模输入放大器电路、电流镜电路以及h桥电路组成;
6.所述偏置电路中,第一pmos管m1的栅端接第二pmos管m2的栅端、第一 pmos管m1的漏极和ib端口,第一pmos管m1的源端接电源vdd;第二pmos管 m2的漏端接第一npn管q1的集电极、第一npn管q1的基极接放大器,第二pmos 管m2的源端接电源vdd;第一npn管q1的发射极接第二npn管q2的集电极;第二npn管q2的基极接第一npn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npn管q2的集电极;第二npn管q2的发射极接第三npn管q3的集电极;第三npn管q3的基极接第二 npn管q2的发射极和第三npn管q3的集电极;第三npn管q3的发射极接第四 npn管q4的集电极;第四npn管q4的基极接第三npn管q3的发射极和第四npn 管q4的集电极;第四npn管q4的发射极接地gnd;
7.所述低共模输入放大器电路包括第一pnp管q7,第二pnp管q8,第五npn 管q5,第六npn管q6,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2,第三pmos 管m3,第四pmos管m4,第一nmos管m5,电阻r1;其中第一pnp管q7的基极接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pnp管q7的集电极接地gnd,第一pnp管 q7的发射极接第五npn管q5的发射极,第二pnp管q8的基极接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2的正极,第二pnp管q8的集电极接地gnd,第二pnp管q8的发射极接第六npn管q6的发射极,第五npn管q5的基极接第一npn管q1的基极和第六 npn管q6的基极,第五npn管q5的集电极接第三pmos管m3的漏端和栅端,第六npn管q6的基极接第一npn管q1的基极和的第五npn管q5基极,第六npn 管q6的集电极接第四pmos管m4的漏端和第一nmos管m5的栅端,第三pmos 管m3的源端和第四pmos管m4的源端都接电源vdd,第一nmos管m5的漏端接电源vdd,第一nmos管m5的源端接电阻r1和第二nmos管m10的栅端,电阻 r1接地gnd;
8.所述电流镜电路包括第五pmos管m6,第六pmos管m7,第七pmos管m8,第八pmos管m9,第二nmos管m10,第三nmos管m11,第四nmos管m12;其中第四nmos管m12是h桥电路中的低端管,第五pmos管m6的源端和第六pmos 管m7的源端都接电源vdd,第五pmos管m6的栅端接
第六pmos管m7的栅端和第五pmos管m6的漏端和第七pmos管m8的源端,第七pmos管m8的栅端接第八pmos管m9的栅端和第七pmos管m8的漏端和第二nmos管m10的漏端,第八 pmos管m9的漏端接输出端口iout,第二nmos管m10的源端接第三nmos管m11 的漏端和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的负极,第三nmos管m11的栅端接vx端口和第四nmos管m12的栅端,第三nmos管m11的源端和第四nmos管m12的源端接地gnd,第四nmos管m12的漏端接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2的负极;
9.所述h桥电路包括第五nmos管m13、第六nmos管m12、第七nmos管m15、第八nmos管m14和电感l1;其中第五nmos管m13的漏极接第七nmos管m15的漏极和功率电源端口vm,第五nmos管m13的源极接第六nmos管m12的漏极和电感l1的一端和第五nmos管m13的体端,第六nmos管m12的源极接第八nmos 管m14的源极和功率地端口pgnd;第七nmos管m15的源极接第八nmos管m14 的漏极和外接电感l1的另一端和第七nmos管m15体端;第六nmos管m12的栅极接电流检测模块中第三nmos管m11的栅极;第五nmos管m13、第八nmos管 m14、第七nmos管m15的栅极接步进电机其他驱动模块。
10.第一pmos管m1~第四pmos管m4和第五pmos管m6~第八pmos管m9为5v pmos 管;第一nmos管m5和第二nmos管m10为5v nmos管;第三nmos管m11和第四nmos管m12为40v nmos管。
11.h桥内部电路中电源极电压vm为40v,电感l1为可调电感,第五nmos管 m13、第六nmos管m14、第七nmos管m15、第八nmos管m16为40v耐压nmos 管。
12.电流i1与ini成比例,比值由第三nmos管m11的宽长比与第四nmos管m12 的宽长比之比决定。
13.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2的反向击穿电压为18v;第一 pnp管q7,第二pnp管q8的基极与发射极间的耐压值为25v,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耐压值为25v,集电极与基极间的耐压值为25v。
14.优点及效果
15.1.本次提出的电流检测电路要解决高压h桥的电流检测电路精度低的问题,提高电流检测的精度,提高可靠性,在电源电压为5v的情况下,仍可检测电源电压为35v~40v的h桥驱动中电流,大大提升了电流检测器的可靠性。
16.2.本设计解决了高压h桥的电流检测电路精度低的问题,本设计通过 cadence软件对电流检测电路进行仿真,在25℃ tt工艺角下对对检测的功率管做dc扫描,误差为2.3%;在125℃ ss工艺角下对静态电流进行dc扫描,误差为3.3%,检测误差可小于百分之四。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流检测原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h桥电路原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25℃ tt工艺角下对检测的功率管做dc扫描的仿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一种大电流电流检测电路,m1的漏端与外部电流ib,栅端,以及m2的栅端相连;m2的漏端连接q1的集电极;m3的栅端与漏端,q5的集电极,以及 m4的栅端相连;m4的漏端与q6
的集电极,以及m5的栅端相连;m5的源端与r1,m10的栅端相连;m6的栅端与漏端,m8的源端,以及m7的栅端相连; m7的漏端连接m9的源端;m8的栅端与漏端,m10的漏端,以及m9的栅端相连;m9的漏端连接iout;m10的源端连接m11的漏端和d1的负极;m11 的栅端连接vx和m12的栅端;m12的漏端连接d2的负极;q1的基极连接q5 的基极和q6的基极,q1的发射极连接q2的集电极和栅极;q2的发射极连接 q3的集电极和栅极;q3的发射极连接q4的集电极和栅极;q5的发射极连接 q7的发射极;q6的发射极连接q8的发射极;q7的基极连接d1的正极;q8 的基极连接d2的正极;m1的源端和体端,m2的源端和体端,m3的源端和体端,m4的源端和体端,m6的源端和体端,m7的源端和体端,m5的漏端,m8 的体端,m9的体端都与电源vdd相连;q4的发射极,q7的发射极,q8的发射极,r1,m5的体端,m11的源端和体端,m12的源端和体端都与gnd相连。
21.无特殊说明,nmos的体端接地gnd,pmos的体端接电源vdd。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3.由于bcd工艺中的高压器件存在耐压要求,考虑到电路中与之连接的其他管子的耐压能力,本设计在充分考虑到各个器件的耐压特性后,设计了一种可用于步进电机驱动电路中的检测流经h桥电流且具有高可靠性、高精度的电流检测电路。
24.图1是电流检测的原理图,图1中的第四nmos管m12是模块外部h桥中的一个低端驱动管。这个电路的设计难点是在第四nmos管m12导通时,第四 nmos管m12的漏极(图中b点)电压很低,接近0v,当第四nmos管m12 关断时,线圈中的电感会产生维持电流的反冲电压,使b点电压升高到40v左右。为检测较低的电压,设计了一个由第一pnp管q7,第二pnp管q8,第五 npn管q5,第六npn管q6,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2,第三pmos管m3,第四pmos管m4,第一nmos管m5,电阻r1构成的低共模输入放大器,这个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从第一pnp管q7和第二pnp管q8的基极输出,允许共模输入低于0v。为隔离b点的高压,两个输入端各使用了1个肖特基二极管(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为18v),h桥上端管导通时,b点的电压最高可到40v,而第二pnp管q8的基极电压为22v左右,第一pnp管q7、第二 pnp管q8使用的是qlp_2x2型号,其vce、vbe、vcb的耐压能力均为25v,没有耐压问题。第三nmos管m11是与第四nmos管m12类型相同,但尺寸很小的检测管,其栅极与第四nmos管m12的栅极相连。当第四nmos管m12 导通时,随着电流in1流入,b点电压将上升,导致第二pnp管q8的发射极电压上升,第六npn管q6是共基极放大器,故第六npn管q6集电极电压上升,经源极跟随器第一nmos管m5后使c点电压上升,产生流向检测管第三nmos 管m11的电流i1,使a点电压上升,形成负反馈。由于放大器增益较高,当电路平衡时,有va=vb,即第三nmos管m11与第四nmos管m12的漏极电压相等。由于第三nmos管m11与第四nmos管m12类型相同,且栅源和漏源电压都相等,因此电流i1与ini成比例,比值由第三nmos管m11与第四nmos 管m12的宽长比之比决定。受drc规则限制,当第三nmos管m11尺寸减到最小时,i1仍然较大,故使用第五pmos管m6—第八pmos管m9构成的电流镜进一步衰减,得到iout。
25.h桥电路如图2所示,h桥内部电路中电源极电压vm为40v,电感l1为可调电感,第五nmos管m13、第六nmos管m14、第七nmoss管m15、第八nmos管m16为40v耐压nmos管。
26.仿真结果:
27.在25℃典型工艺角下对电流检测电路进行dc扫描,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根据dc扫描分析,当h桥中的电流为3a时输出电流为29.32μa,误差为2.3%, 小于4%。电流检测模块
的输出电流可以精确地反应h桥中电流的大小。
28.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