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拉力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6923发布日期:2022-01-12 07:5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自动拉力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布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自动拉力计。


背景技术:

2.拉力计是小型简便的推力、拉力测试仪器,具有高精度、易操作及携带方便之优点,而且有一个峰值切换操作旋钮,可做荷重峰值指示及连续荷重值指示,适用于电子电器、动力机械、科研机构等行业推拉负荷测试,是代替管形推拉力计的新一代产品。
3.现有的布料测试用拉力计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便捷有效的对布料进行夹持,大多为了保障夹持的稳定性从而设置较为复杂的固定结构或是通过多个固定螺丝配合夹板对布料进行固定,不便于对布料进行自如收放的同时,降低了布料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动拉力计,解决了现有的布料测试用拉力计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便捷有效的对布料进行夹持,大多为了保障夹持的稳定性从而设置较为复杂的固定结构或是通过多个固定螺丝配合夹板对布料进行固定,不便于对布料进行自如收放的同时,降低了布料检测的效率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拉力计,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内壁的正面与两个直线导轨的背面固定连接,两个直线导轨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同一个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活动连接在装置壳体背面开设的滑孔内,所述气缸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背面与两个直线导轨的移动端正面固定连接。
8.所述气缸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表面开设的两个限位孔内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折弯杆,所述第一折弯杆套接在支撑架外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外表面,所述支撑架外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折弯杆,所述第二折弯杆活动连接在移动板上表面开设的限位孔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装置壳体正面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拉力计本体,所述拉力计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活动连接在装置壳体内壁正面开设的滑槽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辅助杆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活动连接有两个固定板,对应两个固定板外表面开设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两个l形板的相对面均设置有锯齿,所述l形板与旋转齿轮相啮合,所述旋转齿轮内套接的限
位杆固定连接在装置壳体内。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l形板活动连接在装置壳体左侧面开设的通孔内,所述旋转齿轮与连接板相啮合,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在装置壳体左侧面开设的通孔内,所述连接板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杆由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柱组成。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该自动拉力计,通过设置直线导轨、夹持机构和装置壳体,当工作人员使用该自动拉力计对布料进行弹力检测时,将布料的顶部通过固定机构进行固定之后,可以通过启动气缸令气缸的输出端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使移动板在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一折弯杆和第二折弯杆进行移动,令对应的第一折弯杆和第二折弯杆相向移动直至对布料进行夹持固定,使得该自动拉力计能够快速且有效的对布料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布料检测的效率。
17.2、该自动拉力计,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和把手,当工作人员使用该自动拉力计对布料进行弹力检测时,可以通过转动把手令把手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使螺纹杆在旋转的同时带动对应两个固定板相向进行移动,此时两个固定板在固定块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滑动,直至两个固定板对布料进行夹持固定,使得该自动拉力计能够有效的对布料进行固定,提高了该自动拉力计的实用性。
18.3、该自动拉力计,通过设置l形板和旋转齿轮,当工作人员使用该自动拉力计对布料进行弹力检测时,对布料完成固定之后,利用直线导轨令夹持机构向下进行移动的同时,支撑架会带动l形板进行移动,使l形板带动旋转齿轮进行旋转,令旋转齿轮在旋转的同时带动连接板进行移动,进而使连接板带动固定机构进行移动,使得该自动拉力计能够有效的对布料同时进行全面的拉伸,省去了反复测试的必要,提高了该自动拉力计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结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装置壳体、2直线导轨、3夹持机构、301气缸、302支撑架、303移动板、304第一折弯杆、305第二折弯杆、4拉力计本体、5辅助杆、6滑块、7固定机构、701固定块、702固定板、703螺纹杆、8l形板、9旋转齿轮、1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自动拉力计,包括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1内壁的正面与两个直线导轨2的背面固定连接,两个直线导轨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同一个夹持机构3,通过设置直线导轨2和夹持机构3,将布料的顶部通过固定机构7进行固定之后,通过启动气缸301令移动板303在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一折弯杆304和第二折弯杆305进行移动,令对应的第一折弯杆304和第二折弯杆305相向移动直至对布料进行夹持固定,
使得该自动拉力计能够快速且有效的对布料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布料检测的效率,夹持机构3包括气缸301,气缸301活动连接在装置壳体1背面开设的滑孔内,气缸3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02,支撑架302的背面与两个直线导轨2的移动端正面固定连接。
26.气缸301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板303,移动板303上表面开设的两个限位孔内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折弯杆304,第一折弯杆304套接在支撑架302外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外表面,通过设置固定杆,当工作人员启动气缸301令移动板303带动第一折弯杆304和第二折弯杆305进行移动时,固定杆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第一折弯杆304和第二折弯杆305在转动的过程中出现移位的情况,保障了第一折弯杆304和第二折弯杆305进行正常的工作,支撑架302外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折弯杆305,第二折弯杆305活动连接在移动板303上表面开设的限位孔内。
27.具体的,如图1和4所示,装置壳体1正面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拉力计本体4,拉力计本体4的下表面设置有辅助杆5,辅助杆5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6,滑块6活动连接在装置壳体1内壁正面开设的滑槽内,辅助杆5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固定机构7,通过设置固定机构7和把手,通过转动把手令把手带动螺纹杆703进行旋转,使螺纹杆703在旋转的同时带动对应两个固定板702相向进行移动,此时两个固定板702在固定块701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滑动,直至两个固定板702对布料进行夹持固定,使得该自动拉力计能够有效的对布料进行固定,提高了该自动拉力计的实用性,固定机构7包括固定块701,固定块701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活动连接有两个固定板702,对应两个固定板702外表面开设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螺纹杆703,螺纹杆70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28.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支撑架302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8,两个l形板8的相对面均设置有锯齿,l形板8与旋转齿轮9相啮合,通过设置l形板8和旋转齿轮9,对布料完成固定之后,利用直线导轨2令夹持机构3向下进行移动的同时,支撑架302会带动l形板8进行移动,进而使连接板10带动固定机构7进行移动,使得该自动拉力计能够有效的对布料同时进行全面的拉伸,省去了反复测试的必要,提高了该自动拉力计的便利性,旋转齿轮9内套接的限位杆固定连接在装置壳体1内,l形板8活动连接在装置壳体1左侧面开设的通孔内,旋转齿轮9与连接板10相啮合,连接板10活动连接在装置壳体1左侧面开设的通孔内,连接板10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7,螺纹杆703由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柱组成。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0.s1、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把手令把手带动螺纹杆703进行旋转,使螺纹杆703在旋转的同时带动对应两个固定板702相向进行移动,此时两个固定板702在固定块701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滑动,直至两个固定板702对布料进行夹持固定;
31.s2、当工作人员使用该自动拉力计对布料进行弹力检测时,将布料的顶部通过固定机构7进行固定之后,可以通过启动气缸301令气缸301的输出端带动移动板303进行移动,使移动板303在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一折弯杆304和第二折弯杆305进行移动,令对应的第一折弯杆304和第二折弯杆305相向移动直至对布料进行夹持固定;
32.s3、对布料完成固定之后,利用直线导轨2令夹持机构3向下进行移动的同时,支撑架302会带动l形板8进行移动,使l形板8带动旋转齿轮9进行旋转,令旋转齿轮9在旋转的同时带动连接板10进行移动,进而使连接板10带动固定机构7进行移动,使该自动拉力计在纵向拉伸的同时对布料进行横向拉伸。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