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温交变耐久测试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5152发布日期:2022-01-19 18:4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温交变耐久测试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箱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温交变耐久测试箱。


背景技术:

2.空压机油的黏度和温度是有一定关系的,压缩机油温度越高,油的黏度就会越低,这样不利压缩机油在压缩机相关的运动部件之间形成油膜,通过温度高温低温的交替变化,可对机油的耐久性进行测试,这时需要一种油温交变耐久测试箱来方便测试,以推断机油的存贮时间。
3.目前的油温交变耐久测试箱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现有的油温交变耐久测试箱仍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对油温交变耐久测试箱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
4.但是大多数的油温交变耐久测试箱在使用的过程中,大都按动操作面板上的按钮来进行操作,在操作时易发生误按事件,影响测试结果,因此迫切需要能改进油温交变耐久测试箱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温交变耐久测试箱,可以实现在对油温交变耐久测试箱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在按动按钮时可避免误碰到其它按钮,方便操作。
7.2.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油温交变耐久测试箱,包括测试箱主体,所述测试箱主体的底端两两对称连接有避震轮,所述测试箱主体的前部铰接有测试箱柜门,所述测试箱柜门的内部安装有视野窗,所述视野窗的背部设置有刷板,所述刷板的前部胶合有刷布,所述测试箱柜门靠近刷板的一侧开设有l形开口槽,所述刷板对应l形开口槽的一侧连接有l形架,所述l形架设置在l形开口槽的内部,所述l形架远离刷板的一侧连接有拉杆,所述测试箱柜门表面活动安装有连接罩,所述连接罩设置在l形开口槽的开口处,所述测试箱柜门靠近视野窗的一侧固定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表面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的外部设置有环形罩,所述环形罩固定在控制面板的表面,所述环形罩的内壁两侧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部固定有弹簧,所述环形罩靠近弹簧槽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两侧端部均延伸至弹簧槽的内部,所述中心轴的外部固定有转板,可以实现在对油温交变耐久测试箱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在按动按钮时可避免误碰到其它按钮,方便操作。
10.进一步的,所述刷布与视野窗相贴合,所述刷布的材质为竹纤维吸水面料,通过将刷布的材质设为竹纤维吸水面料,竹纤维吸水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防湿性和透气性,可较好的对视野窗表面的雾气进行擦拭,避免因大量雾气导致视线受阻。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罩通过螺栓固定在l形开口槽的外壁处,所述连接罩为风琴式伸缩罩,通过设置连接罩,可对测试箱主体进行密封,避免l形开口槽开口处暴露在外部,且连接罩为风琴式伸缩罩,可使得随着拉杆的移动连接罩受力压缩,避免拉杆的移动受阻,方便使用。
12.进一步的,所述弹簧连接在中心轴端部与弹簧槽内壁之间,且弹簧缠绕在中心轴的外部,通过设置弹簧,可使得在按动转板时,转板翻转抵住按钮,同时弹簧扭曲,当手松开转板时,转板通过与弹簧构成的弹性结构使得转板转回原位,同时可达到防尘的效果。
13.进一步的,所述转板的外部尺寸与环形罩的内部尺寸相适配,所述转板与环形罩的相互接触处设有抛光层,通过设置转板,可对按钮进行遮挡,避免在按动其中一个按钮时误碰到其它按钮,通过设置抛光层,可使得转板转动时较为顺滑,避免卡塞。
14.3.有益效果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6.(1)本方案可以实现在对油温交变耐久测试箱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在按动按钮时可避免误碰到其它按钮,方便操作。
17.(2)刷布与视野窗相贴合,刷布的材质为竹纤维吸水面料,通过将刷布的材质设为竹纤维吸水面料,竹纤维吸水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防湿性和透气性,可较好的对视野窗表面的雾气进行擦拭,避免因大量雾气导致视线受阻。
18.(3)连接罩通过螺栓固定在l形开口槽的外壁处,连接罩为风琴式伸缩罩,通过设置连接罩,可对测试箱主体进行密封,避免l形开口槽开口处暴露在外部,且连接罩为风琴式伸缩罩,可使得随着拉杆的移动连接罩受力压缩,避免拉杆的移动受阻,方便使用。
19.(4)弹簧连接在中心轴端部与弹簧槽内壁之间,且弹簧缠绕在中心轴的外部,通过设置弹簧,可使得在按动转板时,转板翻转抵住按钮,同时弹簧扭曲,当手松开转板时,转板通过与弹簧构成的弹性结构使得转板转回原位,同时可达到防尘的效果。
20.(5)转板的外部尺寸与环形罩的内部尺寸相适配,转板与环形罩的相互接触处设有抛光层,通过设置转板,可对按钮进行遮挡,避免在按动其中一个按钮时误碰到其它按钮,通过设置抛光层,可使得转板转动时较为顺滑,避免卡塞。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试箱柜门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号说明:
25.1、测试箱主体;2、避震轮;3、测试箱柜门;4、视野窗;5、刷板;6、刷布;7、l形开口槽;8、l形架;9、拉杆;10、连接罩;11、控制面板;12、按钮;13、环形罩;14、弹簧槽;15、弹簧;16、通孔;17、中心轴;18、转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实施例1:
30.请参阅图1-3,一种油温交变耐久测试箱,包括测试箱主体1,测试箱主体1的底端两两对称连接有避震轮2,测试箱主体1的前部铰接有测试箱柜门3,测试箱柜门3的内部安装有视野窗4,视野窗4的背部设置有刷板5,刷板5的前部胶合有刷布6,测试箱柜门3靠近刷板5的一侧开设有l形开口槽7,刷板5对应l形开口槽7的一侧连接有l形架8,l形架8设置在l形开口槽7的内部,l形架8远离刷板5的一侧连接有拉杆9,测试箱柜门3表面活动安装有连接罩10,连接罩10设置在l形开口槽7的开口处,测试箱柜门3靠近视野窗4的一侧固定有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11的表面设置有按钮12,按钮12的外部设置有环形罩13,环形罩13固定在控制面板11的表面,环形罩13的内壁两侧开设有弹簧槽14,弹簧槽14的内部固定有弹簧15,环形罩13靠近弹簧槽14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16,通孔1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中心轴17,中心轴17的两侧端部均延伸至弹簧槽14的内部,中心轴17的外部固定有转板18,可以实现在对油温交变耐久测试箱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在按动按钮12时可避免误碰到其它按钮12,方便操作。
31.请参阅图1-2,刷布6与视野窗4相贴合,刷布6的材质为竹纤维吸水面料,通过将刷布6的材质设为竹纤维吸水面料,竹纤维吸水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防湿性和透气性,可较好的对视野窗4表面的雾气进行擦拭,避免因大量雾气导致视线受阻,连接罩10通过螺栓固定在l形开口槽7的外壁处,连接罩10为风琴式伸缩罩,通过设置连接罩10,可对测试箱主体1进行密封,避免l形开口槽7开口处暴露在外部,且连接罩10为风琴式伸缩罩,可使得随着拉杆9的移动连接罩10受力压缩,避免拉杆9的移动受阻,方便使用。
32.请参阅图1和图3,弹簧15连接在中心轴17端部与弹簧槽14内壁之间,且弹簧15缠绕在中心轴17的外部,通过设置弹簧15,可使得在按动转板18时,转板18翻转抵住按钮12,同时弹簧15扭曲,当手松开转板18时,转板18通过与弹簧15构成的弹性结构使得转板18转回原位,同时可达到防尘的效果,转板18的外部尺寸与环形罩13的内部尺寸相适配,转板18与环形罩13的相互接触处设有抛光层,通过设置转板18,可对按钮12进行遮挡,避免在按动其中一个按钮12时误碰到其它按钮12,通过设置抛光层,可使得转板18转动时较为顺滑,避免卡塞。
33.本实用新型中,按动转板18,转板18翻转抵住按钮12,使得测试箱主体1开始操作,
同时弹簧15扭曲,当手松开转板18时,转板18通过与弹簧15构成的弹性结构使得转板18转回原位,同时可达到防尘的效果,通过设置转板18,可对按钮12进行遮挡,避免在按动其中一个按钮12时误碰到其它按钮12;当测试箱主体1内部温度冷热变化出现大量雾气时,拉动拉杆9,拉杆9通过l形架8带动刷板5移动,刷板5的表面胶合有刷布6,刷布6的材质为竹纤维吸水面料,竹纤维吸水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防湿性和透气性,可较好的对视野窗4表面的雾气进行擦拭,避免因大量雾气导致视线受阻,且连接罩10为风琴式伸缩罩,可使得随着拉杆9的移动连接罩10受力压缩,避免拉杆9的移动受阻,方便使用。
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