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凝血分析仪的温度校准探头以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50342发布日期:2022-02-09 15:0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用于凝血分析仪的温度校准探头以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凝血分析仪质量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凝血分析仪的温度校准探头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2.凝血分析仪是对血栓和止血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的仪器。不同类型的凝血分析仪采用的原理也不同,目前主要采用的检测方法有:凝固法、底物显色法、免疫法、乳胶凝集法等。凝血分析仪可分为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和半自动凝血分析仪。
3.凝血分析仪设置有检测区、孵育区以及试剂冷却区,检测区和孵育区温度偏差应不超过
±
1.0℃(37℃时)。试剂冷却区的温度应不高于20℃。
4.检测区或孵育区设置有多个孔位,用于放置反应杯,试剂冷却区也设置有多个孔位,用于放置试剂杯,进行医学分析检验;检测区、孵育区、试剂冷却区的孔位尺寸通常不完全相同。
5.现有技术的缺陷是,缺少一种用于凝血分析仪的温度校准探头以及装置,用于凝血分析仪质量检测时的温度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凝血分析仪的温度校准探头以及装置,用于凝血分析仪质量检测时的温度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凝血分析仪的温度校准探头,包括检测杯,所述检测杯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检测杯内还注有蒸馏水,蒸馏水浸没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导线伸出检测杯;所述检测杯的外壁套有孔径适应套,孔径适应套由弹性材料制成;用力拔动孔径适应套,孔径适应套可沿着检测杯的外壁上下滑动。
8.所述孔径适应套呈圆锥形,其轴心设置有检测杯穿过的过孔,其下端小于上端。
9.所述孔径适应套呈阶梯形的圆柱状,其轴心设置有检测杯穿过的过孔,其下端小于上端。
10.所述检测杯的外壁设置有刻度。
11.一种包含所述温度校准探头的温度校准装置,温度传感器经导线连接有温度转换电路,温度转换电路连接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器,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温度传感器、温度转换电路、微处理器、显示器供电。
12.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转换电路均为五个,温度传感器经相应的温度转换电路连接微处理器。
13.显著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凝血分析仪的温度校准探头以及装置,用于凝血分析仪质量检测时的温度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温度校准探头的第一种结构图;
15.图2为温度校准探头的第二种结构图;
16.图3为图1的外形图;
17.图4为温度校准探头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
18.图5为温度校准探头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
19.图6为温度校准装置的电路模块结构图;
20.图7为温度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21.图8为微处理器的电路图;
22.图9为电源模块的结构图;
23.图10为时钟模块的电路图;
24.图11为温度传感器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如图11所示,为温度传感器放置示意图。
27.凝血分析仪10的检测区和孵育区的温度偏差检测:凝血分析仪10详细的结构图略。
28.在反应杯中注入蒸馏水至完全浸没温度传感器,将装有温度传感器和蒸馏水的反应杯放置于检测区或孵育区,通常选取检测区或孵育区相隔最远的四个孔位(a、b、c、d)及中间孔位(o)来放置,按图11所示(客户有特殊需求的,按照客户要求放置)。在温度达到设定温度37℃并显示稳定后,每隔2min分别测量并记录温度传感器测试值,30min内共记录16组数据。根据公式(1)、(2)计算检测区和孵育区的温度偏差:
29.δt
max
=t
max-tsꢀꢀꢀꢀꢀꢀꢀꢀꢀꢀꢀꢀꢀꢀꢀꢀꢀꢀꢀꢀꢀꢀꢀꢀꢀꢀꢀꢀꢀꢀꢀꢀꢀꢀꢀꢀꢀ
(1);
30.δt
min
=t
min-tsꢀꢀꢀꢀꢀꢀꢀꢀꢀꢀꢀꢀꢀꢀꢀꢀꢀꢀꢀꢀꢀꢀꢀꢀꢀꢀꢀꢀꢀꢀꢀꢀꢀꢀꢀꢀꢀ
(2);
31.式中:
32.δt
max
——温度上偏差,℃;
33.δt
min
——温度下偏差,℃;
34.t
max
——所有测量点测量数据中的最高温度,℃;
35.t
min
——所有测量点测量数据中的最低温度,℃;
36.ts——凝血分析仪10的设定温度,℃。
37.凝血分析仪10的试剂冷却区的温度检测:
38.试剂杯中注入蒸馏水至完全浸没温度传感器,将装有温度传感器和蒸馏水的试剂杯放置于试剂冷却区,通常选取相隔最远的四个孔位(a、b、c、d)及中间孔位(o)来放置,按图1所示(客户有特殊需求的,按照客户要求放置)。在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并显示稳定后,每隔2min分别测量并记录温度传感器测试值,30min内共记录16组数据。取温度最高的一次测量值作为试剂冷却区温度测量结果。
39.如图1-图10所示,一种用于凝血分析仪10的温度校准探头,包括检测杯1,所述检测杯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所述检测杯1内还注有蒸馏水,蒸馏水浸没温度传感器2,温度
传感器2的导线21伸出检测杯1;所述检测杯1的外壁套有孔径适应套3,孔径适应套3由弹性材料制成;用力拔动孔径适应套3,孔径适应套3可沿着检测杯1的外壁上下滑动。
40.工作原理,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检测杯1的外径通常与反应杯和试剂杯中直径最小的一种外径相同,其高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对检测区、孵育区、试剂冷却区中直径最小的插孔进行检测时,将检测杯1直接插入其插孔,而孔径适应套3会位于插孔的上方,其使用状态如图4所示。
41.如图5所示,在对检测区、孵育区、试剂冷却区中直径较大的插孔进行检测时,孔径适应套3的外壁与插孔的内壁相抵接,从而可适应更大的插孔,不会在插孔中摆动,倒向一侧。温度传感器2用于检测检测区、孵育区或试剂冷却区的温度。
42.由于检测区、孵育区、试剂冷却区的插孔孔径不相同,或者由于厂家不同的原因,导致上述插孔孔径尺寸不同,采用上述的结构设置,在对凝血分析仪10进行质量检测时,不需要一会更换反应杯,一会更换试剂杯来进行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
43.孔径适应套3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用力拔动孔径适应套3,孔径适应套3可沿着检测杯1的外壁上下滑动,从而可以调节检测杯1插入插孔的深度。
44.对于不同厂家生产的凝血分析仪10导致插孔不相同时,检测杯1的外径可以适当做小一些,以便适应较小的插孔。
45.所述孔径适应套3呈倒置的圆锥形,其轴心设置有检测杯1穿过的过孔,其下端小于上端。
46.将孔径适应套3设置成呈圆锥形,上述结构较为简单。
47.所述孔径适应套3呈阶梯形的圆柱状,其轴心设置有检测杯1穿过的过孔,其下端小于上端。
48.将孔径适应套3设置成呈阶梯形的圆柱状,使其外壁适应凝血分析仪10大小不同的插孔,上述结构较为简单;对于较大的插孔,孔径适应套3的小端可插入插孔与插孔内壁抵接。
49.所述检测杯1的外壁设置有刻度1a。
50.刻度1a方便拔动孔径适应套3,确定孔径适应套3的位置,调节检测杯1插入插孔的深度。
51.一种包含所述温度校准探头的温度校准装置,温度传感器2经导线21连接有温度转换电路4,温度转换电路4连接有微处理器5,微处理器5连接显示器6,还包括电源模块7,电源模块7为温度传感器2、温度转换电路4、微处理器5、显示器6供电。
52.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ad590温度传感器,有防水结构,通过温度转换电路4转换成摄氏温度,通过微处理器5进行数字转换,通过显示器6进行温度显示。
53.所述温度传感器2和温度转换电路4均为五个,温度传感器2经相应的温度转换电路4连接微处理器5。
54.由于选取检测区或孵育区相隔最远的四个孔位a、b、c、d及中间孔位(o)来放置检测杯1,因此,采用五个温度传感器2和温度转换电路4分别检测上述五个位置的温度,有利于提高温度检测效率。
55.微处理器5连接有时钟模块51和按键组,方便微处理器5根据时间自动采集温度传感器2的温度;按键组可用于查询检测温度。
56.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改动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