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B1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6331发布日期:2022-03-09 13:2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B1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条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b1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条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黄曲霉毒素b1荧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b1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条。


背景技术:

2.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b1简写为af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具有强致癌性以及剧毒性,是迄今发现的各种真菌毒素中最稳定的一种;从1993年开始黄曲霉毒素被认定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的一类致癌物,是世界公认的三大强致癌物质之一,而黄曲霉毒素b1由于毒性最大,污染最重,是危害最大的一种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食物主要是花生、
3.玉米、稻谷、小麦、花生油等粮油食品,且在高温、高湿地区受污染最为严重。目前,gb2761
‑ꢀ
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中对粮食谷物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 的最高限量为20μg/kg。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中对不同种类的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限量标准为10-50μg/kg。
4.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6684045u,公开了的“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b1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条”,该公开专利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依次连接的表面涂覆有荧光微球标记黄曲霉毒素b1抗体的乳胶垫和nc膜,所述nc膜上设有由黄曲霉毒素b1抗原喷涂的检测线和由羊抗鸡二抗喷涂的控制线,所述检测线与所述控制线相互平行且所述检测线距离所述乳胶垫较近;所述盒体上在所述乳胶垫的上方设有加样孔,所述盒体上在所述检测线和所述控制线的上方设有显示窗。本实用新型具有检测准确,防止溢液的优点。
5.上述专利并没有对加样口进行保护,当取出测试纸条时,易使灰尘进入加样口内,从而导致测试纸条无法使用,且测试纸条在使用时,无法对测试纸条进行标记,不便于使用者快速识别读取测试纸条所测试的检测液。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灰尘易进入加样口内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b1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条。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b1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条,包括:
8.本体;
9.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有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位于本体的上端;
10.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有第二保护层、折痕和粘附层,所述第二保护层位于本体的上端且位于第一保护层一侧的位置处,所述折痕位于第二保护层的上端,所述粘附层位于本体的上端且位于第二保护层的一端。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机构还包括有显示窗和第一弧形口,
所述显示窗位于第一保护层的底端,所述第一弧形口位于第一保护层的一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有第二弧形口、加样口、棉层、吸附层和乳胶垫,所述第二弧形口位于第二保护层的一端,所述加样口位于第二保护层的底端,所述棉层位于本体的上端且位于粘附层的一侧,所述乳胶垫位于显示窗下方的位置处,所述吸附层位于乳胶垫一端的位置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弧形口呈半弧状,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本体粘合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弧形口呈半弧状,所述第二保护层和本体粘合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本体的上端和本体的底端均设置有棉层,所述粘附层的上端通过粘合连接有第三保护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通过设置保护机构实现对显示窗和加样口保护的功能,使用者可通过捏住棉层将检测试纸条取出,通过第一弧形口使第一保护层与本体分离,此时显示窗暴露于外部,撕下粘附层上端的薄膜,通过第二弧形口使第二保护层沿着折痕折叠,此时加样口暴露于外部,从而实现对显示窗和加样口保护的功能,从而实现避免灰尘进入加样口的功能;
18.2、通过设置折叠机构实现对测试纸条进行标识的功能,通过第二弧形口使第二保护层沿着折痕折叠,折叠后的第二保护层与粘附层接触,第二保护层与粘附层粘合连接,此时使用者可使用油墨笔在折叠后的第二保护层上端进行标识,从而实现对测试纸条进行标识的功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窗和第一弧形口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机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本体;2、保护机构;201、第一保护层;202、显示窗;203、第一弧形口;3、折叠机构;301、第二保护层;302、第二弧形口;303、加样口;304、折痕;305、粘附层;306、棉层;307、吸附层;308、乳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
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5.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b1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条,包括:
26.本体1;
27.保护机构2,保护机构2包括有第一保护层201,第一保护层201位于本体1的上端;
28.折叠机构3,折叠机构3包括有第二保护层301、折痕304和粘附层305,第二保护层 301位于本体1的上端且位于第一保护层201一侧的位置处,折痕304位于第二保护层301 的上端,粘附层305位于本体1的上端且位于第二保护层301的一端。
29.请着重参阅图1-2,保护机构2还包括有显示窗202和第一弧形口203,显示窗202 位于第一保护层201的底端,第一弧形口203位于第一保护层201的一端,便于通过保护机构2对显示窗202和加样口303进行保护。
30.请着重参阅图3,折叠机构3还包括有第二弧形口302、加样口303、棉层306、吸附层307和乳胶垫308,第二弧形口302位于第二保护层301的一端,加样口303位于第二保护层301的底端,棉层306位于本体1的上端且位于粘附层305的一侧,乳胶垫308位于显示窗202下方的位置处,吸附层307位于乳胶垫308一端的位置处,通过折叠机构3 便于第二保护层301通过折痕304折叠。
31.请着重参阅图1-2,第一弧形口203呈半弧状,第一保护层201和本体1粘合连接,便于第一保护层201和本体1分离。
32.请着重参阅图3,第二弧形口302呈半弧状,第二保护层301和本体1粘合连接,便于第二保护层301和本体1分离。
33.请着重参阅图3,本体1的上端和本体1的底端均设置有棉层306,粘附层305的上端通过粘合连接有第三保护膜,第一保护层201和第二保护层301均采用pe保护膜制成,pe保护膜最大的优点是被保护的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受污染,腐蚀,划伤,第二保护层301底端设置有吸墨性的多孔颗粒状填料,便于通过含油墨笔在第二保护层301底端书写文字,通过设置吸附层307便于吸取多余的检测液,通过设置棉层 306便于取出本体1,通过设置第三保护膜便于撕取第三保护膜使第二保护层301与粘附层305粘合连接。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检测试纸条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捏住棉层306将检测试纸条取出,通过第一弧形口203使第一保护层201与本体1分离,此时显示窗202暴露于外部,撕下粘附层305上端的薄膜,通过第二弧形口302使第二保护层301沿着折痕304 折叠,此时加样口303暴露于外部,从而实现对显示窗202和加样口303保护的功能,从而实现避免灰尘进入加样口303的功能,从而实现便于撕取第一保护层201和第二保护层 301的功能,折叠后的第二保护层301与粘附层305接触,第二保护层301与粘附层305 粘合连接,此时使用者可使用油墨笔在折叠后的第二保护层301上端进行标识,从而实现对测试纸条进行标识的功能。
35.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