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变形度自动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02262发布日期:2022-05-31 07:3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壳体变形度自动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壳体变形度自动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变形度自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产品金属外壳的变形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制造参数,变形度大小对整机的装配间隙、段差、平整度、结构外观及整机可靠性测试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变形度管控已经是衡量供应商制程能力很重要的指标。常规的变形度检测方法是用塞尺检测外壳的四个边。具体为,把壳体放置在测量平台面上,长边与短边分别用预设大小的塞尺在检测壳体选至少三个点塞入,若是塞尺与壳体无磨擦,则判定为产品测试未通过。然而,由于判定方式有着较大的误差,导致这种检测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易导致产品误判。
3.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壳体变形度自动测量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壳体变形度自动测量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外壳变形度测量方式测量精度不佳的问题,对壳体的变形度进行精确测量。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变形度自动测量装置,用于检测电子产品的壳体,包括用于放置所述壳体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在预设位置开设有多个容置槽;每个容置槽内均设有测距模块,所述测距模块用于测量所述壳体的对应部位到自身的距离。
6.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距模块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与光敏接收二极管;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用户向所述壳体发射预设频率的红外信号,所述光敏接收二极管用于接收经所述壳体的预设部位反射的红外信号。
7.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与所述光敏接收二极管远离所述容置槽底部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的表面齐平。
8.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多个定位柱用于对所述壳体在所述工作台的位置进行限位。
9.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容置槽呈均匀的矩阵排列。
10.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多个测距模块所测量得到的距离信息。
11.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用于当所述测距模块所测量的距离超过预设的标准值范围时发出警报。
12.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和/或报警灯。
13.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用于当所述测距模块所测量的距离属于预设的标准值范围内时进行检测通过指示提醒。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变形度自动测量装置,在工作台上开设有多个容置槽,并在容置槽内设置测距模块,当壳体放置工作台的台面上时,测距模块能够测量壳体对应部
位到自身的距离,然后通过测距模块到工作台的台面之间预设的高度信息来确定壳体该部位到工作台的台面上的距离信息,从而可根据预设的标准距离信息来判断壳体该部位的变形度大小,实现了精确测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变形度自动测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壳体变形度自动测量装置中测距模块的工作原理图。
18.图中标号:100、壳体变形度自动测量装置;200、壳体;10、工作台;11、定位柱;12、容置槽;20、测距模块;21、红外发射二极管;22、光敏接收二极管;30、显示屏;40、报警装置;50、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20.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21.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2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壳体变形度自动测量装置100,用于检测电子产品的壳体200,实现壳体200变形度的精确测量。
23.如图1所示,壳体变形度自动测量装置100包括用于放置壳体的工作台10。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0为中空的箱体结构,台面呈水平面设置。当需要对壳体200进行变形度检测时,将壳体200需要检测的一面放置于台面上。进一步的,工作台10上设有多个定位柱11。定位柱11呈圆柱形,可根据壳体200的形状放置于工作台10的台面上的预定位置,从而多个定位柱11用于对壳体200在工作台10的位置进行限位,提升壳体200测量位置的精确对应。
24.工作台10在预设位置开设有多个容置槽12。其中,多个容置槽12根据壳体200检测尺寸范围与具体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例如多个容置槽12呈均匀的矩阵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容置槽12呈九宫格均匀分布。周围的八个容置槽12分别贴近壳体200的边缘,从而能够尽可能全面的检测壳体200各个部位的变形度。
25.其中,每个容置槽12内均设有测距模块20。测距模块20用于测量壳体200的对应部位到自身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测距模块20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21与光敏接
收二极管22。红外发射二极管21用于向壳体200发射预设频率的红外信号,光敏接收二极管22用于接收经壳体200的预设部位反射的红外信号。当红外信号被红外发射二极管21发射后沿着检测方向运行,遇到障碍物(壳体表面)时则会反射从而被光敏接收二极管22接收,从而可根据发射光的强弱来判定物体的距离(即图2中的标示d),再通过运算把数据反馈给处理器得到精确的变形度数值。
26.进一步的,红外发射二极管21与光敏接收二极管22远离容置槽12底部的一端与工作台10的表面齐平。即,以工作台10的台面为基准面,测距模块20所测得距离即为壳体200所检测部位到台面之间的距离,因此可将壳体200放置在基准面时的红外测距数值定义为0,当壳体变形向上凸时,所测得的距离数值为正数;当壳体变形向内凹时,所测得的距离数值为负数,从而可直观的对壳体各部位的变形方向与变形度进行显示。
27.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变形度自动测量装置100还包括显示屏30。显示屏30用于显示多个测距模块20所测量得到的距离信息。由于测距模块20的数量为多个,因此可在显示屏30上相应的显示每个测距模块20的测量结果。举例来说,若是测距模块20按照九宫格(即3*3矩阵)分布,那么在显示屏30上相应的按照3*3矩阵显示的方式显示所有测距模块20的测量结果,从而便于测量人员能够直观快速的获取每个测距模块20的测量信息。
28.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变形度自动测量装置100还包括报警装置40。报警装置40用于当测距模块20所测量的距离超过预设的标准值范围时发出警报。其中,报警装置40包括蜂鸣器和/或报警灯。举例来说,对壳体200要求在长度方向变形度≤0.8mm、在宽度方向变形度≤0.5mm,当任一测距模块20所测得变形度超过相应的变形度范围时,蜂鸣器发出震动,报警灯显示红灯进行提醒。
29.进一步的,壳体变形度自动测量装置100还包括指示灯50。指示灯50用于当测距模块20所测量的距离属于预设的标准值范围内时进行检测通过指示提醒。举例来说,当所有的测距模块20所测得变形度均在预设的正常范围内时,指示灯50可显示为绿色,既表明本次变形度测量已经完成,也表明待测壳体200为合格产品。若是指示灯50显示为红色,则表明待测壳体200在至少一处的变形度测量中未通过,为不合格产品。
3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变形度自动测量装置100,在工作台10上开设有多个容置槽12,并在容置槽12内设置测距模块20,当壳体200放置工作台10的台面上时,测距模块20能够测量壳体200对应部位到自身的距离,然后通过测距模块20到工作台10的台面之间预设的高度信息来确定壳体200该部位到工作台10的台面上的距离信息,从而可根据预设的标准距离信息来判断壳体200该部位的变形度大小,实现了精确测量的效果。
31.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