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局部放电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压电缆高频局放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2.局部放电检测一直是电缆绝缘(特别是塑料电缆)非破坏性电气检验的主要项目,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最有效的绝缘诊断方法,而目前检测手段都是依靠光纤把监测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
3.现有技术的缺点:国内现有的分布式局放系统局放检测单元有以下特征或其中部分,1.只可以光纤网络传输数据,成本高昂;2.光缆不易分支,一般用于点到点的连接;3.电缆隧道布置光纤工作量庞大,影响试验时间;4. 现有终端控制箱内部未散热装置及除尘机构,长时间检测会造成硬件发热使终端控制箱内部集热过多,降低硬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压电缆高频局放检测装置,通过数据可以选择通过光纤网络或者移动4g网络传输给监测服务器,解决了在没有移动信号的时候可以用光纤传输,在有移动信号的时候通过4g网络传输,形成互补,减轻很多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用于高压电缆高频局放检测装置,包括终端检测箱,所述终端检测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元件板,所述终端检测箱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优化组件;
7.所述优化组件包括风机、风管、风罩和水管,所述终端检测箱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风机,风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风管,所述风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风罩,所述风罩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水管。
8.优选地,所述终端检测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终端检测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终端检测箱的前表面左右两侧均铰接有箱门。
9.优选地,所述元件板的前侧设置有高频局放检测终端,所述高频局放检测终端的内部设置有高频电流传感器和工频电流同步传感器,所述高频电流传感器的数量为三个,所述高频局放检测终端内部设置无线数据通信单元,所述高频局放检测终端的右侧包括电源开关、充电接头、接地接头、通信接头、4g同步旋钮和网口,高频局放检测终端的右侧设置有电源开关,高频局放检测终端的右侧设置有位于电源开关底部的充电接头,高频局放检测终端的右侧设置有位于充电接头底部的接地接头,高频局放检测终端的右侧设置有位于接地接头后侧的通信接头,通信接头数量为两个,且前后分布,通信接头为光纤接头,高频局放检测终端的右侧设置有位于顶部的4g同步旋钮, 4g同步旋钮数量为两个,且前后分布,且分别为同步发射旋钮和同步接收旋钮,高频局放检测终端的右侧开设有位于4g同步旋钮后侧的网口,所述高频局放检测终端的左侧开设有传感器口,传感器口数量共三个,且
从前至后等距分布。
10.优选地,所述优化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且左右分布,左右两个所述优化组件的相离一侧分别与终端检测箱的内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风机的数量为三个,且由上向下等距分布,所述风机的一侧贴合在终端检测箱的侧壁,所述终端检测箱通过风机与外部相通,所述风管远离元件板的一侧与三个风机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风罩的一侧与风管远离风机的一侧固定连接,且风罩与风管内部相通,所述风罩的内部卡合有吸水海绵。
13.优选地,所述水管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风罩的上下两侧,上下两个所述水管的相对一侧分别与风罩上下两侧固定连接且相通,顶部水管的顶部延伸至防护罩的顶部,底部水管的底部延伸至终端检测箱的底部。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5.1.通过设置的终端检测箱,用于检测保护,使硬件集成化,通过设置的元件板,用于对电气元件进行安装及连接,通过设置的优化组件,用于终端检测箱内部的散热及除尘效果。
16.2.通过终端检测箱上设置的支架及防护罩,用于底部支撑及顶部保护,元件板上设置的高频电流传感器、工频电流同步传感器和高频局放检测终端,高频电流传感器用于高频电流信号采集,频电流同步传感器用于同步信号采集,高频局放检测终端用于信号实时检测,高频局放检测终端内设的无线数据通信单元用于高速数据通信,通过设置的优化组件为两组,可对终端检测箱左右两侧同步降温和降尘,通过风罩与风管内部相通,用于空气流通,通过风罩内设吸水海绵,用于阴雨天集水降温,通过水管上下分布,用于集水排水。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终端检测箱和优化组件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化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高频局放检测终端左侧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高频局放检测终端右侧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终端检测箱、2元件板、21高频局放检测终端、3优化组件、 301风机、302风管、303风罩、304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参照图1-7,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高压电缆高频局放检测装置,包括终端检测箱1,终端检测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元件板2,终端检测箱1 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优化组件3;
27.优化组件3包括风机301、风管302、风罩303和水管304,终端检测箱 1的内部左右
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风机301,风机3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风管 302,风管3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风罩303,风罩303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水管304。
28.在图1和图2中,终端检测箱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终端检测箱1 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终端检测箱1的前表面左右两侧均铰接有箱门,通过终端检测箱1上设置的支架及防护罩,用于底部支撑及顶部保护。
29.在图2、图6和图7中,元件板2的前侧设置有高频局放检测终端21,高频局放检测终端21的内部设置有高频电流传感器和工频电流同步传感器,高频电流传感器的数量为三个,高频局放检测终端21内部设置无线数据通信单元,高频局放检测终端21的右侧包括电源开关、充电接头、接地接头、通信接头、4g同步旋钮和网口,高频局放检测终端21的右侧设置有电源开关,高频局放检测终端21的右侧设置有位于电源开关底部的充电接头,高频局放检测终端21的右侧设置有位于充电接头底部的接地接头,高频局放检测终端 21的右侧设置有位于接地接头后侧的通信接头,通信接头数量为两个,且前后分布,通信接头为光纤接头,高频局放检测终端21的右侧设置有位于顶部的4g同步旋钮,4g同步旋钮数量为两个,且前后分布,且分别为同步发射旋钮和同步接收旋钮,高频局放检测终端21的右侧开设有位于4g同步旋钮后侧的网口,高频局放检测终端21的左侧开设有传感器口,传感器口数量共三个,且从前至后等距分布,高频局放检测终端支持光纤网络连接,支持无线 4g网络连接各个监测单元,传输稳定,高频局放检测终端具备无线组网测量功能,且自带储能电池,无需拉电源线和测量光纤,现场安装更为方便,节约了大量的布线回收的工作量。
30.在图4中,优化组件3的数量为两组,且左右分布,左右两个优化组件3 的相离一侧分别与终端检测箱1的内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优化组件3为两组,可对终端检测箱1左右两侧同步降温和降尘。
31.在图4和图5中,风机301的数量为三个,且由上向下等距分布,风机 301的一侧贴合在终端检测箱1的侧壁,终端检测箱1通过风机301与外部相通,风管302远离元件板2的一侧与三个风机301固定连接,元件板2上设置的高频电流传感器、工频电流同步传感器和高频局放检测终端,高频电流传感器用于高频电流信号采集,频电流同步传感器用于同步信号采集,高频局放检测终端用于信号实时检测,高频局放检测终端内设的无线数据通信单元用于高速数据通信。
32.在图4和图5中,风罩303的一侧与风管302远离风机301的一侧固定连接,且风罩303与风管302内部相通,风罩303的内部卡合有吸水海绵,通过风罩303与风管302内部相通,用于空气流通,通过风罩303内设吸水海绵,用于阴雨天集水降温。
33.在图5中,水管304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风罩303的上下两侧,上下两个水管304的相对一侧分别与风罩303上下两侧固定连接且相通,顶部水管 304的顶部延伸至防护罩的顶部,底部水管304的底部延伸至终端检测箱1的底部,通过水管304上下分布,用于集水排水。
34.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风机301启动对终端检测箱1内部形成风流,风流贯穿风罩303及风管302,由风机301排出,对终端检测箱1内部降温,且在阴雨天,水管304由顶部集水至风罩303内,风罩303内的吸水海绵用于水液收集,对终端检测箱1内部降温,且在使用过程中。
35.在使用时,通过安装在电缆接头接地线上的脉冲电流传感器,来耦合电缆本体里
的局部放电脉冲电流信号,耦合到的脉冲信号通过同轴电缆传送至智能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经多次采集后,对模拟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处理和模拟数字转换后变成数字信号,再经过高阶数字滤波处理后由处理器经过无线信号发射单元传送至服务器。
3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