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再制造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多探头表磁场分析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成熟的电机再制造技术较多的是采用将三相异步电机通过转子优化再制造成永磁同步电机的方法。核心部件转子上的磁钢多数采用表贴技术,贴磁方式多为手工操作,存在将磁极极性贴错、漏贴或磁瓦空间分布精度不够造成磁场不对称的情况。为了验证再制造后永磁转子各项磁性能参数,确保再制造后电机整机性能稳定,需采用专用表磁分析设备并配备高精度的驱动装置来完成相关数据的测试。
3.但是,现有的驱动装置多采用专用机床配专用卡盘的方式来完成测试,而专用卡盘在对转子装卡时,需要对卡盘卡紧、对中和编程等复杂工序,导致测试效率变得极低,不适合进行电机再制造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再制造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多探头表磁场分析驱动装置,以解决现有驱动装置采用专用机床配专用卡盘的方式带来测试效率低,无法进行再制造规模生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再制造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多探头表磁场分析驱动装置,包括:工作台、动力源、主动轴、从动轴、转速传感器和控制器;
7.主动轴与从动轴可转动设置于工作台,其中,主动轴与从动轴平行,主动轴与从动轴的间距小于转子的直径;
8.控制器用于控制动力源驱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转动能够带动设置于主动轴与从动轴形成间隙上方的转子转动;
9.转速传感器设置于主动轴一端,用于检测转子转速。
10.优选的,主动轴和/或从动轴套设有胶制轮。
11.优选的,主动轴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轴承,工作台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座;
12.从动轴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轴承,工作台设有用于安装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座。
13.优选的,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的材料均为铝合金。
14.优选的,还包括:用于转速传感器适时收紧的收紧机构。
15.优选的,还包括:皮带轮和皮带;
16.皮带轮安装于主动轴的一端;
17.动力源为电机,电机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转动。
18.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垫块组和第二垫块组;
19.第一垫块组和/或第二垫块组可拆卸安装于工作台;
20.主动轴设置于第一垫块组,从动轴设置于第二垫块组。
21.优选的,还包括:支架;
22.支架设置于工作台,转速传感器设置于支架。
23.优选的,支架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横部和竖部;
24.横部沿主动轴与从动轴中心线设置,第一滑块可移动设置于横部,竖部竖直设置于第一滑块;
25.第二滑块可移动设置于竖部,转速传感器设置于第二滑块。
26.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台底部的多个滚轮。
27.优选的,工作台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28.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再制造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多探头表磁场分析驱动装置,通过主动轴与从动轴可转动设置于工作台,并使主动轴与从动轴平行,以及将主动轴与从动轴的间距设置为小于转子的直径,使得转子放置在主动轴与从动轴形成的间隙上后,转子不会出现掉落,且控制器控制动力源驱动主动轴转动时,主动轴能够带动转子转动,而转速传感器通过在主动轴的一端检测转子转速,并将转子的转速实时反馈给检测系统进行数据计算,并配合多探头表磁分析设备,可以精确、方便、快捷的获取再制造后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瓦三维图形,磁极对称分布数据以及谐波数据等。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不需要卡盘卡紧、也不需要找正对中工序步骤,因此,测试效率更高,并且本技术所提供的驱动装置能够对不同尺寸转子进行测试,只要转子直径大于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间距即可,因此,本技术的驱动装置能够进行电机再制造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再制造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多探头表磁场分析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轴装配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再制造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多探头表磁场分析驱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源处的结构示意图。
34.其中,转子1、从动轴2、皮带7、电机支架8、滚轮9、动力源10、控制器 11、工作台12、主动轴13、收紧机构14、转速传感器16、胶制轮17、第一轴承18、第一轴承座19、皮带轮20、第二轴承22、第二轴承座23、第一垫块组 26、第二垫块组28、支架29、竖部31、横部32、第一滑块33、第二滑块34。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再制造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多探头表磁场分析驱动装置,参见图1至图4,图1为再制造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多探头表磁场分析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再制造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多探头表磁场分析驱动装置包括:工作台12、动力源10、主动轴13、从动轴2、转速传感器16和控制器11;
37.主动轴13与从动轴2可转动设置于工作台12,其中,主动轴13与从动轴2 平行,主动轴13与从动轴2的间距小于转子的直径;
38.控制器11用于控制动力源10驱动主动轴13转动,主动轴13转动能够带动设置于主动轴13和从动轴2上方的转子转动;
39.转速传感器16设置于主动轴13一端,用于检测转子1转速。
40.需要说明的是,将主动轴13与从动轴2可转动设置于工作台12,并使主动轴13与从动轴2平行,以及将主动轴13与从动轴2的间距设置为小于转子1的直径,使得转子1放置在主动轴13与从动轴2形成的间隙上后,转子1不会出现掉落,且控制器11控制动力源10驱动主动轴13转动时,主动轴13能够带动转子1 转动,而转速传感器16通过在主动轴13的一端检测转子1转速,并将转子1的转速实时反馈给检测系统进行数据计算,并配合多探头表磁分析设备,可以精确、方便、快捷的获取再制造后永磁同步电机转子1磁瓦三维图形,磁极对称分布数据以及谐波数据等。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不需要卡盘卡紧、也不需要找正对中工序步骤,因此,测试效率更高,并且本技术所提供的驱动装置能够对不同尺寸转子1进行测试,只要转子1直径大于主动轴13与从动轴2 之间的间距即可,因此,本技术的驱动装置能够进行电机再制造规模生产。
41.进一步,主动轴13和/或从动轴2套设有胶制轮17。
42.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主动轴13套设胶制轮17,能够避免主动轴13转动时与转子1打滑无法带动转子1转动,有效保证转子1能够进行正常测试。而通过在从动轴2套设胶制轮17,能够避免主动轴13带动转子1转动时,转子1与从动轴2出现打滑导致转子1出现磨损。
43.还需要说明的是,主动轴13和从动轴2为合金材质制成,刚度更强,不易发生弯曲形变。
44.具体的,主动轴13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轴承18,工作台12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轴承18的第一轴承座19;
45.从动轴2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轴承22,工作台12设有用于安装第二轴承22的第二轴承座23。
46.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主动轴13的两端设有第一轴承18,并在工作台12 设用于安装第一轴承18的第一轴承座19,可以减少主动轴13转动时的摩擦力,降低主动轴13磨损,使主动轴13寿命更长且转动更加稳定。
47.而在从动轴2的两端设置第二轴承22,并工作台12设用于安装第二轴承22 的第二轴承座23,可以减少从动轴2转动时的摩擦力,降低从动轴2磨损,使从动轴2寿命更长且转动更加稳定。第二轴承22和第二轴承座23在说明书附图中未示出,可参考说明书附图2,第二轴承22与第一轴承18相同,第二轴承座 23与第一轴承座19相同。
48.具体的,第一轴承座19和第二轴承座23的材料均为铝合金。
49.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再制造的电机是在转子1上贴磁钢,在转子1放置在驱动装置上转动时,为了避免与转子1上的磁钢产生吸附力,将第一轴承座19 和第二轴承座23的材料设为铝合金,避免转子1转动时因磁钢对第一轴承座19 和/或第二轴承座23产生吸附力导致转子1飞出引发安全事故,有效保证了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0.进一步,再制造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多探头表磁场分析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转速传感器16适时收紧的收紧机构14。
5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用于转速传感器16适时收紧的收紧机构14,可以在转速传感器16测量转子转速时,防止转速传感器16速度丢失,进而影响最终测试数据。
52.进一步,再制造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多探头表磁场分析驱动装置,还包括:皮带轮20和皮带7;
53.皮带轮20安装于主动轴13的一端;
54.动力源10为电机,电机通过皮带7带动皮带轮20转动。
55.需要说明的是,将动力源10设置为电机,并通过设置皮带轮20和皮带7,将皮带轮20安装于主动轴13的一端,电机通过皮带7带动皮带轮20转动,进而带动主动轴13转动。在本技术中,优选动力源10为电机,并设置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支架8。
56.还需要说明的是,电机还可以通过链条带动设置于主动轴13一端的链轮进行动力传动,因此,电机并不仅限于通过皮带7带动设置于主动轴13一端的皮带轮20带动主动轴13转动,还可以为其他具有动力传动结构。
57.进一步,再制造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多探头表磁场分析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垫块组26和第二垫块组28;
58.第一垫块组26和/或第二垫块组28可拆卸安装于工作台12;
59.主动轴13设置于第一垫块组26,从动轴2设置于第二垫块组28。
6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第一垫块组26和第二垫块组28,并将第一垫块组26和/或第二垫块组28可拆卸安装于工作台12,将主动轴13设置于第一垫块组26,从动轴2设置于第二垫块组28,可通过拆卸第一垫块组26和/或第二垫块组28来调整主动轴13与从动轴2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转子1。
61.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垫块组26和第二垫块组28均由两块垫块组成。
62.进一步,再制造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多探头表磁场分析驱动装置,还包括:支架29;
63.支架29设置于工作台12,转速传感器16设置于支架29。
6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支架29,并将转速传感器16设置于支架29上,使得支架29能够为转速传感器16提供一个稳定的测试环境,避免转速传感器 16在测试转子1转速时晃动导致转速不准确,有效保证了对转子1转速测量的准确性。
65.具体的,支架29包括第一滑块33、第二滑块34、横部32和竖部31;
66.横部32沿主动轴13与从动轴2中心线设置,第一滑块33可移动设置于横部 32,竖部31竖直设置于第一滑块33;
67.第二滑块34可移动设置于竖部31,转速传感器16设置于第二滑块34。
68.需要说明的是,将支架29设置为第一滑块33、第二滑块34、横部32和竖部31,并将横部32沿主动轴13与从动轴2中心线设置,第一滑块33可移动设置于横部32,竖部31竖直设
置于第一滑块33;而将第二滑块34可移动设置于竖部31,转速传感器16设置于第二滑块34,使得可通过调整第二滑块34在竖部 31的位置,来调整转速传感器16的高度,而通过第一滑块33在横部32上滑动,可根据不同转子1的转轴长度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直径转子1的转速测量和不同转轴转子1的转速测量。
69.进一步,再制造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多探头表磁场分析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2底部的多个滚轮9。
7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工作台12底部设置多个滚轮9,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对驱动装置移动。
71.优选的,滚轮9为万向耐磨防震胶轮。
72.需要说明的是,将滚轮9设置为万向耐磨防震胶轮,可以有效减少驱动装置移动使带来的振动,且耐磨性更好,有效延长滚轮9的使用寿命,但是,滚轮9并不仅限于万向耐磨防震胶轮。
73.具体的,工作台12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74.需要说明的是,将工作台12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可以避免转子1上贴合的磁钢对工作台12产生吸附力,进而能够避免转子1转动过程中从主动轴13和从动轴2上脱落,有效保证了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75.还需要说明的是,工作台12还可以采用其他不与磁钢产生吸附力的材质,工作台12的材质并不仅限于不锈钢。
76.优选的,控制器11与外部终端通信相连。
77.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11可通过有线与外部终端通信连接,也可通过无线与外部终端通信连接,使得可通过操作外部终端去控制动力源10输出,进而控制主动轴13的转速和转子1的转速。
7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