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用水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02326发布日期:2022-02-12 14:22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用水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用水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对环境水质进行检测时,一般通过水质检测装置对水质进行检测,现有检测装置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3.在使用水质检测装置时,一般将电源线末端的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内,从而使得水质检测装置通电,当水质检测装置通电后,从而使得水质检测装置正常使用,当水质检测装置需要进行搬运时,为了避免电源线与地面接触,防止电源线绊倒使用者,一般将电源线缠绕在水质检测装置上,由于一般使用者在缠绕时,可能使电线随意缠绕,当使用者在搬运时,电源线可能会发生松散,电源线可能跌落到地面上,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环保用水质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用水质检测装置,通过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对电线进行限制,并且将电源线缠绕在支撑杆表面,并且通过挡板对电线进行限制,电线松散,提高装置的便捷性。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用水质检测装置,包括水质检测装置主体、电线、盖板和检测槽,水质检测装置主体右侧设置有电线,水质检测装置主体左侧开设有检测槽,水质检测装置主体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水质检测装置主体右侧热熔贴合有第一挡杆,且第一挡杆上端设置有第二挡杆,所述第二挡杆左侧热熔贴合在水质检测装置主体上,所述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中部皆穿过电线,所述电线缠绕在支撑杆表面,所述支撑杆右侧热熔贴合有挡板,所述电线末端穿过另一第一挡杆和另一第二挡杆。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热熔贴合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右侧热熔贴合有转环,所述转环中部贯穿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右侧套装在固定块表面,所述限位环插入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开设在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下端热熔贴合在水质检测装置主体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内壁热熔贴合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左侧热熔贴合有插块,所述插块表面贴合有垫块,且垫块和插块插入在检测槽内。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表面开设有波浪形凹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挡杆右侧开设有转槽,且转槽内嵌有转块,所述转块外侧热熔贴合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右侧热熔贴合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端贯穿有按钮,所述按钮内嵌在弹簧槽内,所述弹簧槽开设在第二挡杆上,所述弹簧槽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焊接在弹簧槽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按钮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设置为弧形凹槽,所述限位环
的横切面设置为圆柱形,所述限位环设置的圆柱形表面直径与限位槽设置的弧形凹槽内壁直径相等。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上端开设有圆孔,所述按钮皆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按钮设置的圆柱形表面直径与限位板上端开设的圆孔内壁直径相等。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环保用水质检测装置设置有挡板、支撑杆、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通过电线穿过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之间,并且将电线缠绕在两组支撑杆表面,并且通过挡板对电线进行限制,当水质检测装置主体不使用或搬运水质检测装置主体时,方便对电线进行收纳,避免电线随意散落或交缠在一起,影响电线再次使用,提高装置的便捷性;
14.2、该环保用水质检测装置设置有第一连接块、转环、限位环、固定块和限位槽,通过拉动限位环,通过限位环在转环内进行转动,使限位环插入限位槽内,转环、第一连接块和限位环对盖板进行固定,在使用水质检测装置主体时,避免水质检测装置主体受到误碰后,盖板闭合,提高装置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未使用状态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水质检测装置主体;2、电线;3、盖板;4、检测槽;5、挡板;6、按钮;7、限位板;8、固定块;9、限位槽;10、支撑杆;11、连接杆;12、垫块;13、插块;14、第一连接块;15、转环;16、限位环;17、第一挡杆;18、第二挡杆;19、弹簧槽;20、弹簧;21、第二连接块;22、转槽;23、转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2.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图5,一种环保用水质检测装置,包括水质检测装置主体1、电线2、盖板3和检测槽4,水质检测装置主体1右侧设置有电线2,水质检测装置主体1左侧开设有检测槽4,水质检测装置主体1上端设置有盖板3,水质检测装置主体1右侧热熔贴合有第一挡杆17,且第一挡杆17上端设置有第二挡杆18,第二挡杆18左侧热熔贴合在水质检测装置主体1上,第一挡杆17和第二挡杆18中部皆穿过电线2,电线2缠绕在支撑杆10表面,支撑杆10右侧热熔贴合有挡板5,电线2末端穿过另一第一挡杆17和另一第二挡杆18;
24.当需要对电线2进行缠绕时,先将电线2插入第二挡杆18和第一挡杆17之间后,并且将电线2缠绕在支撑杆10表面,从而将电线2进行收纳,并且通过挡板5对电线2进行限制,避免电线2从支撑杆10表面脱落,同时再将电线2末端穿过另一第一挡杆17和另一第二挡杆18,从而对电线2进行收纳。
25.在其他实施例中,盖板3热熔贴合有第一连接块14,且第一连接块14右侧热熔贴合有转环15,转环15中部贯穿有限位环16,限位环16右侧套装在固定块8表面,限位环16插入在限位槽9内,限位槽9开设在固定块8上,固定块8下端热熔贴合在水质检测装置主体1上;
26.通过该设计,当需要打开盖板3时,先拉动限位环16,限位环16通过转环15带动第一连接块14移动,第一连接块14带动盖板3移动,从而将限位环16套装在固定块8表面,并且将限位环16移动到限位槽9内,通过限位槽9对限位环16进行限制,当水质检测装置主体1受到碰撞后,盖板3受到撞击后,盖板3移动时,盖板3通过第一连接块14带动转环15移动,转环15带动限位环16移动,限位环16受到限位槽9限制,盖板3无法进行移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27.在其他实施例中,盖板3内壁热熔贴合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左侧热熔贴合有插块13,插块13表面贴合有垫块12,且垫块12和插块13插入在检测槽4内;
28.通过该设计,当盖板3关闭后,盖板3带动连接杆11移动,连接杆11通过插块13带动垫块12移动,从而将垫块12和插块13插入检测槽4内,通过垫块12和插块13插入检测槽4内,方便对检测槽4进行保护,避免异物进入检测槽4内。
29.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杆10表面开设有波浪形凹槽;
30.通过该设计,通过支撑杆10表面开设波浪形凹槽,当电线2缠绕在支撑杆10上后,电线2可以插入支撑杆10表面开设的波浪形凹槽内,方便对电线2进行限制。
31.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挡杆17右侧开设有转槽22,且转槽22内嵌有转块23,转块23外侧热熔贴合有第二连接块21,且第二连接块21右侧热熔贴合有限位板7,限位板7上端贯穿有按钮6,按钮6内嵌在弹簧槽19内,弹簧槽19开设在第二挡杆18上,弹簧槽19内部设置有弹簧20,弹簧20一端焊接在弹簧槽19上,弹簧20的另一端焊接在按钮6上;
32.通过该设计,当电线2穿过第一挡杆17和第二挡杆18之间后,先推动限位板7,限位板7通过第二连接块21带动转块23在转槽22内进行转动,使限位板7移动到按钮6处,当限位板7移动到按钮6表面后,限位板7挤压按钮6,通过按钮6外侧设置为半圆形,当按钮6受到限位板7挤压后,限位板7在按钮6外侧设置的半圆形表面移动,使按钮6在弹簧槽19内移动,并且弹簧槽19挤压弹簧20,弹簧20发生弹性形变,按钮6进而弹簧槽19内,当限位板7表面开设的圆孔移动到按钮6前端后,弹簧20弹性形变恢复,弹簧20推动按钮6移动,按钮6插入限位板7内,从而方便对限位板7进行固定,限位板7固定在第一挡杆17和第二挡杆18前端,限位板7对电线2进行遮挡,避免电线2从第二挡杆18和第一挡杆17之间脱落。
33.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槽9设置为弧形凹槽,限位环16的横切面设置为圆柱形,限位环16设置的圆柱形表面直径与限位槽9设置的弧形凹槽内壁直径相等;
34.通过该设计,通过限位槽9设置的弧形凹槽内壁弧度与限位环16横切面设置的圆柱形表面直径相等,限位环16横切面设置的圆柱形可以插入限位槽9设置的弧形凹槽,限位槽9设置的弧形凹槽对限位环16进行避让。
35.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板7上端开设有圆孔,按钮6皆设置为圆柱形,按钮6设置的
圆柱形表面直径与限位板7上端开设的圆孔内壁直径相等;
36.通过该设计,通过限位板7上端开设的圆孔内壁直径与按钮6设置的圆柱形表面直径相等,按钮6设置的圆柱形可以穿过限位板7上端开设的圆孔。
3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