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材料不燃性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94226发布日期:2022-03-17 01:50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材料不燃性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不燃性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
3.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由于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建筑材料过多,很多都是未达标的材料,直接出售,这样导致工程质量差,同时对消费者造成了安全隐患,所以对工程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不燃性检测装置通过操作人员需要将试样放到试样架上,并手动将试样架放入箱体内进行加热,试验完成后,由于加热时的温度很高,为了防止操作人员被烫伤,因此需要等到箱体内温度降低后再将试样取出,此操作检测效率低,容易造成检测人员被烫伤,安全性不高,同时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容易之间排放出,造成附近检测人员的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的不燃性检测装置通过操作人员手动将试样架与需要检测的建筑材料放入箱体内进行加热,此操作检测效率低,容易造成检测人员被烫伤,安全性不高,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容易之间排放出,造成附近检测人员不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材料不燃性检测系统。
6.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材料不燃性检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建筑材料不燃性检测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对建筑材料进行加热;
8.所述加热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对所述加热装置需要检测的建筑材料固定后进行上下移动。
9.可选的,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隔热箱,所述隔热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个所述加热炉的外表面分别与所述隔热箱的两侧内壁固定安装,所述隔热箱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观察窗。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热炉对需要检测的建筑材料进行加热,两个加热炉能够同时对建筑材料的两面进行加热检测,隔热箱的内侧壁固定粘接有真空隔热板进行隔热,防止加热炉在加热时,隔热箱外表面温度升高,对检测人员检测时造成烫伤事故,观察窗为玻璃材料构成。
11.可选的,所述隔热箱的内底壁通过通孔固定安装有排烟阀,所述底座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抽烟风机,所述抽烟风机的进风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排烟阀的下表面固定安装,
所述抽烟风机的出风端固定安装有排烟管道。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排烟阀在检测到烟雾温度超过设定的值,排烟阀的扇叶打开,通过抽烟风机的启动后进行抽吸隔热箱内的烟雾进行排烟工作,排烟管道的一端可连接过滤器与冷凝器对排出的烟雾进行处理。
13.可选的,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隔热箱的上表面,所述隔热箱的上表面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后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多个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从动同步轮,所述从动同步轮的外表面啮合有同步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同步带的转动带动从动同步轮进行转动,使得多个丝杆能够进行同方向同速的转动。
15.可选的,所述支架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驱动同步轮,所述驱动同步轮的外表面与所述同步带的外表面啮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同步轮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同步带的转动,能够实现自动进行升降工作。
17.可选的,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通过支杆固定安装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贯穿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夹具的上表面固定安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固定夹具是由固定板、压板和螺栓构成,固定板的上表面与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压板的上表面滑动插接在固定板的内顶壁,螺纹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一侧螺纹连接后与压板的外侧面通过轴承固定安装,通过转动螺栓,能够使得螺栓推动压板向前移动,通过将需要检测的建筑材料固定在压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压板的移动对建筑材料进行固定,通过滑块在丝杆上的移动,能够自动进行放料与升料工作,不需要操作人员将需要检测的建筑材料放入隔热箱内,或者将检测完成的建筑材料从隔热箱内拿取,保护了检测人员的安全。
19.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半齿轮,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有驱动液压缸,所述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外表面与所述半齿轮的外表面进行啮合,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通过支杆固定安装有下盖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液压缸推动齿条进行移动,带动啮合的半齿轮进行转动,能够使得固定夹具上的建筑材料进行换向,使得需要检测的两面分别朝向加热炉,上盖板与下盖板均是由玻璃纤维材料构成,在固定建筑材料时,下盖板能够盖住隔热箱的箱口,防止隔热箱内加热炉的热量对正在固定建筑材料的操作人员造成烫伤,在操作人员固定完成后,通过丝杆的转动带动上盖板向下移动,使得上盖板能够插接在隔热箱的箱口内,防止加热炉产生的热量消散,流出隔热箱外造成附近的检测人员的不适。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通过设置加热装置,能够自动进行排烟工作,通过加热炉对需要检测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在隔热箱内产生的烟雾温度超过设定的值时,排烟阀开启,同时抽烟风机进行抽烟工作,将隔热箱内的烟雾进行排出,从而能够防止隔热箱内积累大量的烟雾造成火灾的发生,对检测人员造成危害,解决了现有的不燃性检测装置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容易之间排放出,造成附近检测人员不适的技术问题。
23.2.通过设置调节装置,能够自动进行下料和取料,通过同步带的转动带动丝杆上的从动同步轮进行转动,带动多个丝杆进行同向转动,丝杆上的滑块能够带动固定夹具上的建筑材料进行下降,进入隔热箱内进行检测,同时上盖板能够盖住隔热箱的箱口,防止烟雾外泄,在检测材料检测完成后,通过丝杆的转动带动固定夹具进行上升后,位于隔热箱上方进行快速散热,从而不需要人工进行下料与取料,造成烫伤事故,通过在固定建筑材料时,通过下盖板盖住隔热箱的箱口,能够防止检测人员受到隔热箱内加热炉产生的温度影响,解决了现有的不燃性检测装置通过操作人员手动将试样架与需要检测的建筑材料放入箱体内进行加热,此操作检测效率低,容易造成检测人员被烫伤,安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材料不燃性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材料不燃性检测系统的底座结构的立体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材料不燃性检测系统的加热炉结构的立体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材料不燃性检测系统的同步带结构的立体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材料不燃性检测系统的下盖板结构的立体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材料不燃性检测系统的驱动液压缸结构的立体图。
30.图中:1、底座;2、隔热箱;21、加热炉;22、观察窗;23、排烟阀;24、抽烟风机;25、排烟管道;3、支架;31、丝杆;32、从动同步轮;33、同步带;34、驱动电机;35、驱动同步轮;4、滑块;41、上盖板;42、支撑杆;43、固定夹具;44、半齿轮;45、驱动液压缸;46、齿条;47、下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参照图1-6,一种建筑材料不燃性检测系统,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炉21,加热炉21对建筑材料进行加热;
33.进一步地,加热装置还包括隔热箱2,隔热箱2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上表面,两个加热炉21的外表面分别与隔热箱2的两侧内壁固定安装,隔热箱2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观察窗22。
34.通过加热炉21对需要检测的建筑材料进行加热,两个加热炉21能够同时对建筑材料的两面进行加热检测,隔热箱2的内侧壁固定粘接有真空隔热板进行隔热,防止加热炉21在加热时,隔热箱2外表面温度升高,对检测人员检测时造成烫伤事故,观察窗22为玻璃材料构成。
35.进一步地,隔热箱2的内底壁通过通孔固定安装有排烟阀23,底座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抽烟风机24,抽烟风机24的进风端通过连接管与排烟阀23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抽烟风机24的出风端固定安装有排烟管道25。
36.通过排烟阀23在检测到烟雾温度超过设定的值,排烟阀23的扇叶打开,通过抽烟风机24的启动后进行抽吸隔热箱2内的烟雾进行排烟工作,排烟管道25的一端可连接过滤器与冷凝器对排出的烟雾进行处理。
37.通过设置加热装置,能够自动进行排烟工作,通过加热炉21对需要检测的建筑材
料进行检测,在隔热箱2内产生的烟雾温度超过设定的值时,排烟阀23开启,同时抽烟风机24进行抽烟工作,将隔热箱2内的烟雾进行排出,从而能够防止隔热箱2内积累大量的烟雾造成火灾的发生,对检测人员造成危害,解决了现有的不燃性检测装置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容易之间排放出,造成附近检测人员不适的技术问题。
38.加热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夹具43,固定夹具43对加热装置需要检测的建筑材料固定后进行上下移动;
39.进一步地,调节装置还包括支架3,支架3固定安装在隔热箱2的上表面,隔热箱2的上表面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丝杆31,丝杆31的一端贯穿支架3的上表面后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支架3的上表面,多个丝杆3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从动同步轮32,从动同步轮32的外表面啮合有同步带33。
40.通过同步带33的转动带动从动同步轮32进行转动,使得多个丝杆31能够进行同方向同速的转动。
41.进一步地,支架3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4,驱动电机3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驱动同步轮35,驱动同步轮35的外表面与同步带33的外表面啮合。
42.通过驱动电机34带动驱动同步轮35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同步带33的转动,能够实现自动进行升降工作。
43.进一步地,丝杆3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滑块4,滑块4的下表面通过支杆固定安装有上盖板41,上盖板41的上表面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支撑杆42,支撑杆42的一端贯穿上盖板41的下表面与固定夹具4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
44.其中固定夹具43是由固定板、压板和螺栓构成,固定板的上表面与支撑杆42的一端固定安装,压板的上表面滑动插接在固定板的内顶壁,螺纹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一侧螺纹连接后与压板的外侧面通过轴承固定安装,通过转动螺栓,能够使得螺栓推动压板向前移动,通过将需要检测的建筑材料固定在压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压板的移动对建筑材料进行固定,通过滑块4在丝杆31上的移动,能够自动进行放料与升料工作,不需要操作人员将需要检测的建筑材料放入隔热箱2内,或者将检测完成的建筑材料从隔热箱2内拿取,保护了检测人员的安全。
45.进一步地,支撑杆4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半齿轮44,上盖板41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有驱动液压缸45,驱动液压缸45的活塞杆固定安装有齿条46,齿条46的外表面与半齿轮44的外表面进行啮合,上盖板41的下表面通过支杆固定安装有下盖板47。
46.通过驱动液压缸45推动齿条46进行移动,带动啮合的半齿轮44进行转动,能够使得固定夹具43上的建筑材料进行换向,使得需要检测的两面分别朝向加热炉21,上盖板41与下盖板47均是由玻璃纤维材料构成,在固定建筑材料时,下盖板47能够盖住隔热箱2的箱口,防止隔热箱2内加热炉21的热量对正在固定建筑材料的操作人员造成烫伤,在操作人员固定完成后,通过丝杆31的转动带动上盖板41向下移动,使得上盖板41能够插接在隔热箱2的箱口内,防止加热炉21产生的热量消散,流出隔热箱2外造成附近的检测人员的不适。
47.通过设置调节装置,能够自动进行下料和取料,通过同步带33的转动带动丝杆31上的从动同步轮32进行转动,带动多个丝杆31进行同向转动,丝杆31上的滑块4能够带动固定夹具43上的建筑材料进行下降,进入隔热箱2内进行检测,同时上盖板41能够盖住隔热箱2的箱口,防止烟雾外泄,在检测材料检测完成后,通过丝杆31的转动带动固定夹具43进行
上升后,位于隔热箱2上方进行快速散热,从而不需要人工进行下料与取料,造成烫伤事故,通过在固定建筑材料时,通过下盖板47盖住隔热箱2的箱口,能够防止检测人员受到隔热箱2内加热炉21产生的温度影响,解决了现有的不燃性检测装置通过操作人员手动将试样架与需要检测的建筑材料放入箱体内进行加热,此操作检测效率低,容易造成检测人员被烫伤,安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48.工作原理:在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不燃性检测时,通过将隔热箱2内的加热炉21进行预热后,检测人员通过将需要检测的建筑材料放置在固定夹具43上的固定板与夹板之间,通过拧动螺栓将建筑材料固定在固定板与夹板之间,此时下盖板47插接在隔热箱2的箱口内壁上;
49.启动支架3上的驱动电机34,驱动电机34带动驱动同步轮35进行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同步带33进行转动,同步带33的转动能够带动丝杆31上的从动同步轮32进行转动,多个丝杆31同时进行转动,带动滑块4下降,使得固定夹具43进入隔热箱2内,同时上盖板41插接在隔热箱2的箱口内壁,加热炉21对建筑材料进行加热检测不燃性,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产生的烟雾温度超过设定的值时,排烟阀23开启,带动底座1内的抽烟风机24进行抽烟,通过排烟管道25排出,在建筑材料检测完成后,控制驱动电机34的反转,滑块4带动上盖板41上升,使得检测完成后的建筑材料能够位于隔热箱2上方进行散热。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