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03972发布日期:2022-05-18 14:0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具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灯具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当今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汽车行业灯具的生产中,为避免因密封性差导致使用过程中车灯内进入水汽、灰尘等杂质,需要对灯具进行气密性检测。
3.现有的灯具密封性检测装置,需要通过人工将待检测的灯具放置在检测装置上,启动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再通过人工将检测后的灯具取下,以此往复;上述检测过程全程需要人工进行干预,自动化程度不高,气密性检测过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车灯气密性检测过程自动化程度不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上模移载单元,以及位于所述上模移载单元下方的下模气密检测单元;
6.所述上模移载单元与所述下模气密检测单元之间设置有灯具的容纳空间;
7.所述上模移载单元包括上模板,与所述上模板相连的水平移动驱动机构和竖直移动驱动机构,以及连接于所述上模板下方的吸附结构;
8.所述水平移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模板沿水平方向移动;
9.所述竖直移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模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10.所述吸附结构用于吸附或松开所述灯具。
11.可选地,所述吸附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上模板下方的上模限位块,以及嵌于所述上模限位块中的真空吸盘。
12.可选地,所述上模移载单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上模板下方的旋转夹紧气缸。
13.可选地,所述上模移载单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上模板下方的上导柱,所述下模气密检测单元包括与所述上导柱相适配的下导柱;所述上模移载单元与所述下模气密检测单元合模时,所述上导柱与所述下导柱相插接实现定位。
14.可选地,所述上模移载单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上模板上方的上模连接板以及上模支撑块,所述上模连接板通过所述上模支撑块与所述上模板相连;所述水平移动驱动机构和所述竖直移动驱动机构均与所述上模连接板相连。
15.可选地,所述下模气密检测单元包括下模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下模板上的气密检测结构;所述上模移载单元与所述下模气密检测单元合模时,所述上模移载单元带动所述灯具至所述气密检测结构,通过所述气密检测结构对所述灯具进行检测。
16.可选地,所述气密检测结构包括检测模腔,以及设置于所述检测模腔内用于对所述灯具进行拉紧的下拉结构;所述检测模腔的上端面与所述灯具相适配。
17.可选地,所述气密检测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检测模腔上端面的压缩密封垫。
18.可选地,所述下模气密检测单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下模板上的下模限位结构;所述下模限位结构包括下模限位滑块,所述下模限位滑块的上端面与所述灯具相适配。
19.可选地,所述下模限位结构还包括下模固定限位块、弹簧,以及连接于所述下模固定限位块上的滑轨;所述下模固定限位块与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模限位滑块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下模固定限位块滑动连接,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下模固定限位块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下模限位滑块相连。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具有如下优势: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气密检测装置,通过水平移动驱动机构、竖直移动驱动机构、上模板以及吸附结构的协同作用,能够实现对灯具的自动移载以及气密性检测,全程不需人工参与,从而有利于提高灯具气密性检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灯具气密性检测装置的装配简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模移载单元的结构简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模气密检测单元的结构简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上模移载单元;11-上模板;12-吸附结构;121-上模限位块;122-真空吸盘;13-旋转夹紧气缸;14-上导柱;141-插块;15-上模连接板;16-上模支撑块;2-下模气密检测单元;21-下导柱;211-插孔;22-下模板;23-气密检测结构;231-检测模腔;2311-第一模腔;2312-第二模腔;232-下拉结构;2321-导杆气缸;2322-气爪;233-压缩密封垫;24-下模限位结构;241-下模限位滑块;242-下模固定限位块;243-弹簧;244-滑轨;3-灯具;4-第一光电传感器;5-第二光电传感器;6-扫码器;7-打标头;8-针型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表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简化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为“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一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3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32.为解决现有的车灯气密性检测过程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参见图1~图3所示,该灯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上模移载单元1,以及位于上模移载单元1下方的下模气密检测单元2;其中上模移载单元1用于对待检测的灯具3进行移载,下模气密检测单元2用于对灯具进行气密性检测;上模移载单元1与下模气密检测单元2之间设置有灯具3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根据灯具3的结构而定;对于本技术而言,该容纳空间根据待检测的车灯,如后组合灯的结构而定;通过上模移载单元1将灯具3移载至该容纳腔内,使得灯具3与下模气密检测单元2相接触,通过下模气密检测单元2对该灯具3进行气密性检测;该下模气密检测单元2包括气密性检测装置,其中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具体结构可根据灯具3来进行选择。
33.参见图2所示,为提高车灯气密性检测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本技术中的上模移载单元1包括上模板11,与上模板11相连的水平移动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和竖直移动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以及连接于上模板11下方的吸附结构12;水平移动驱动机构驱动上模板11沿水平方向移动;竖直移动驱动机构驱动上模板11沿竖直方向移动;吸附结构12用于吸附或松开灯具3。
34.本技术优选水平移动驱动机构为能够驱动上模板11进行水平方向,如左右方向移动的直线电机,竖直移动驱动机构为能够驱动上模板11进行竖直方向移动的直线电机,并优选该水平移动驱动机构以及竖直移动驱动机构均设置于上模移载单元1的外部,以便于通过水平驱动装置以及竖直驱动装置协同作用来控制上模板11的移动。
35.该灯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工作过程中,首先通过水平移动驱动机构将上模移载单元1移动至待检测的灯具3的上方,再通过竖直移动驱动机构将上模移载单元1向下移动,使得位于上模板11下方的吸附结构12与灯具3接触,并对灯具3进行吸附;再次通过竖直移动驱动机构以及水平移动驱动机构带动上模板11移动,同时在吸附结构12的吸附作用下,灯具3随上模板11移动,直至将灯具3移动至下模气密检测单元2上,通过下模气密检测单元2对该灯具3进行气密性检测即可;检测过程中,吸附结构12可以松开对灯具3的吸附,也可以保持对该灯具3的吸附,具体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检测完成后,吸附结构12对灯具3进行吸附,通过水平移动驱动机构以及竖直移动驱动机构带动上模板11移动,进而将检测完成的灯具3移动至指定的位置,吸附结构12松开对灯具3的吸附后,水平移动驱动机构以及竖直移动驱动机构再次带动上模板11移动,重复上述过程,实现对灯具3的自动移载及检测。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气密检测装置,通过水平移动驱动机构、竖直移动驱动机构、上模板11以及吸附结构12的协同作用,能够实现对灯具3的自动移载以及气密性检测,全程不需人工参与,从而有利于提高灯具气密性检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
工成本。
37.为进一步提高灯具气密性检测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本技术优选该灯具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其中上模移载单元1以及下模气密检测单元2均与该控制模块信号连接,以便于通过该控制模块控制上模移载单元1以及下模气密检测单元2运行,实现对灯具气密检测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具体的,本技术优选水平移动驱动机构、竖直移动驱动机构、吸附结构12均与该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本技术优选该控制模块包括plc系统,具体控制过程可根据实际生产线进行设定。
38.为便于对灯具3进行吸附与松开,本技术中的吸附结构12包括连接于上模板11下方的上模限位块121,以及嵌于上模限位块121中的真空吸盘122;其中真空吸盘122包括吸盘本体,以及与吸盘本体相连的真空发生器;当吸盘本体与灯具3相接触时,通过真空发生器来对吸盘本体处产生真空,从而实现吸盘本体对灯具3的吸附;相反,当需要松开对灯具3的吸附时,真空发生器关闭,吸盘本体内充入空气,松开对灯具3的吸附;本技术优选吸盘本体为波纹吸盘,该波纹吸盘与灯具3的表面为软接触;为提高自动化程度,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真空发生器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从而可以通过吸附结构12从前一工序中拿取灯具3,或在后一工序中放置灯具3。
39.其中吸附结构12的数量可以根据灯具3的尺寸等进行确定;本技术优选吸附结构12的数量为三个。
40.为提高移载过程的可靠性,本技术优选上模移载单元1还包括连接于上模板11下方的旋转夹紧气缸13,并优选旋转夹紧气缸13的数量为两个,以便于在对灯具3进行移载过程中,通过该旋转夹紧气缸13来对灯具3进行夹持,避免在对灯具3进行移载过程中,因吸附结构12发生故障或吸附力不足而导致灯具3掉落。
41.为提高合模过程的精确度,降低合模难度,本技术中的上模移载单元1还包括连接于上模板11下方的上导柱14,下模气密检测单元2包括与上导柱14相适配的下导柱21;上模移载单元1与下模气密检测单元2合模时,上导柱14与下导柱21相插接实现定位。
42.本技术优选下导柱21的上端面设置有插孔211,上导柱14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插孔211相适配的插块141;合模过程中,通过上导柱14下端面的插块141插入下导柱21上端面的插孔211,实现合模调试过程中精准匹配,方便员工调试。
43.为便于实现灯具气密性检测的自动化过程,本技术优选上模移载单元1还包括连接于上模板11上方的上模连接板15以及上模支撑块16,上模连接板15通过上模支撑块16与上模板11相连;水平移动驱动机构和竖直移动驱动机构均与上模连接板15相连。
44.该灯具气密性检测装置工作过程中,通过将上模连接板15直接放入自动化线设备中,通过自动化线设备控制该上模连接板15的移动,来实现对灯具3的移动,完成对灯具3的自动取放。
45.为实现对灯具3的气密性检测,参见图3所示,本技术中的下模气密检测单元2包括下模板22,以及连接于下模板22上的气密检测结构23;该气密检测结构23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意能够对灯具3的气密性进行检测的结构;上模移载单元1与下模气密检测单元2合模时,上模移载单元1带动灯具3至气密检测结构23,通过气密检测结构23对灯具3进行检测。
46.具体的,参见图3所示,本技术中的气密检测结构23包括检测模腔231,以及设置于检测模腔231内用于对灯具3进行拉紧的下拉结构232;检测模腔231的上端面与灯具3相适
配。
47.其中检测模腔231可以与相应的气密测漏仪等设备相连;对灯具3进行气密性检测过程中,通过上模移载单元1将灯具3移放至检测模腔231的上方,进一步通过下拉结构232对灯具3向下拉紧,使得灯具3与检测模腔231围合构成密闭腔体,再通过气密测漏仪等气密性检测设备来对该密闭腔体的密闭性进行检测,即可实现对灯具3密闭性的检测。
48.其中下拉结构232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设置,本技术优选下拉结构232的数量为三个,并进一步优选下拉结构232包括导杆气缸2321,以及连接于导杆气缸2321上端的气爪2322,其中导杆气缸2321的底端与检测模腔231固定连接;将灯具3放置于检测模腔231上后,通过气爪2322抓取灯具3上的装车螺钉,再通过导杆气缸2321将灯具3向下拉紧,使得灯具3与检测模腔231贴紧,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气爪2322松开对装车螺钉的抓取,再通过上模移载单元1将灯具3移走即可;本技术中的导杆气缸2321、气爪2322以及气密测漏仪等结构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以便于实现气密性检测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49.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检测模腔231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模腔2311,以及位于第一模腔2311上方的第二模腔2312,第一模腔2311与第二模腔2312相通,且第二模腔2312的上端面与灯具3相适配;第一模腔2311与第二模腔2312之间可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对位于检测模腔231内的结构进行安装及检修等操作。
50.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气密检测结构23还包括设置于检测模腔231上端面的压缩密封垫233,具体的,该压缩密封垫233设置于第二模腔2312的上端面,进行气密性检测过程中,将灯具3放置于该压缩密封垫233上,一方面提高灯具3与检测模腔231形成的密封腔体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利用压缩密封垫233具有弹力的特性,避免气密性检测过程中灯具3受力过大而被损坏。
51.进一步的,本技术中的下模气密检测单元2还包括连接于下模板22上的下模限位结构24;该下模限位结构24包括下模限位滑块241,下模限位滑块241的上端面与灯具3相适配。
52.将灯具3放置于检测模腔231上时,灯具3的下端面与下模限位滑块241的上端面接触,将灯具3向下拉紧时,随着压缩密封垫233被压缩,灯具3在下模限位滑块241上能够同步的浮动下移,从而满足气密检测工艺功能需求。
53.为实现下模限位滑块241的上下滑动,本技术中的下模限位结构24还包括下模固定限位块242、弹簧243,以及连接于下模固定限位块242上的滑轨244;下模固定限位块242与下模板22固定连接;下模限位滑块241通过滑轨244与下模固定限位块242滑动连接,且弹簧243的一端与下模固定限位块242相连,另一端与下模限位滑块241相连。
54.将灯具3放置于压缩密封垫233上后,灯具3的下端面与下模限位滑块241的上端面相接触,随着灯具3被向下拉,灯具3对下模限位滑块241产生向下的压力,下模限位滑块241沿滑轨244向下滑动,同时,弹簧243被拉伸,并且弹簧243对灯具3产生向上的拉力,从而使得灯具3在多个力的共同作用下随下模限位滑块241同步浮动下移;气密性检测完成后,在上模移载单元1作用下,灯具3被移走,灯具3离开下模限位滑块241后,对下模限位滑块241施加的压力消失,弹簧243复位,同时带动下模限位滑块241上移复位。
55.此外,本技术提供的灯具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4,该第一光电传感器4固定连接于上模板11上,与吸附结构12相邻设置;该第一光电传感器4与控制模块信
号连接,以便于通过该第一光电传感器4检测吸附结构12上是否吸附有灯具3,在检测到吸附有灯具3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来控制水平移动驱动机构以及竖直移动驱动机构运行,实现对灯具3的移载,从而通过该第一光电传感器4的设置提高检测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56.本技术中下模板22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二光电传感器5、扫码器6,以及设置于检测模腔231内的打标头7,以及与打标头7相连的针型气缸8,第二光电传感器5、扫码器6、打标头7以及针型气缸8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对灯具3进行气密性检测过程中,通过第二光电传感器5检测灯具3是否到位,通过扫码器6对灯具3进行扫码信息读取,提升灯具3质量追溯功能;检测合格后,针型气缸8带动打标头7打点确认;此装置实现后组合灯智能化气密检测工艺需求,提升了企业技术实力,实现了少人化目标,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
5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气密性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对灯具3的自动智能化气密性检测,提升了企业技术实力,实现了少人化操作,并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58.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