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9767发布日期:2022-07-06 01:34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监测的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城市道路及公路隧道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局部沉降和横向位移等结构性病害,这些病害严重影响隧道的安全运行。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需要在隧道中安装激光等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隧道的沉降和横向位移。
3.通常这些传感器可以安装在隧道的侧壁上方。早期建设的隧道并没有考虑传感器的预留位置,侧壁上方通常已布置了电缆,照明等各种设施,因而传感器只能通过三角支架安装于远离隧道侧壁的部位。但是,由于车辆通行时的振动影响,会导致三角支架的上下及左右的摇摆,从而影响传感器的监测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
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结构和副结构;
6.所述主结构包括:主支架、控制模块、相机、传感器安置平台、副支架;所述主支架的一端安装所述相机;所述主支架上靠近所述相机的一端安装所述传感器安置平台;所述传感器安置平台上安装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主支架上安装所述副支架;
7.所述副结构包括:固定底板、灯靶、发光十字线;所述固定底板上安装所述灯靶,所述灯靶上设有所述发光十字线。
8.上述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其中,所述主结构还包括:第一膨胀螺栓,所述主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安装所述第一膨胀螺栓。
9.上述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架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主支架上。
10.上述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其中,所述主结构还包括:第二膨胀螺栓,所述副支架远离所述主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轴承安装所述第二膨胀螺栓。
11.上述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其中,所述主结构还包括:相机外壳,所述相机的外部安装所述相机外壳,所述相机外壳包覆住所述相机。
12.上述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其中,所述相机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电线相连接。
13.上述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与云端信号连接。
14.上述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上安装第一天线。
15.上述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其中,所述副结构还包括:第三膨胀螺栓,所述固定底板的一端安装所述第三膨胀螺栓。
16.上述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其中,所述灯靶上安装所述第二天线。
17.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8.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安装方便,可以根据需要的位置安装,采用发光十字线,可以无间断的进行监控并且能耗较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安装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结构的左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主结构的俯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副结构的正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副结构的俯视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副结构的右侧图。
25.1、主结构;2、副结构;3、主支架;4、控制模块;5、相机;6、传感器安置平台;7、副支架;8、固定底板;9、灯靶;10、发光十字线;11、第一轴承;12、第一膨胀螺栓;13、第二轴承;14、第三轴承;15、第二膨胀螺栓;16、相机外壳;17、电线;18、第三膨胀螺栓;19、第一天线;20、第二天线;21、隧道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7.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8.综合图1-6所示,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包括:主结构1和副结构2;
29.主结构1括主支架3、控制模块4、相机5、传感器安置平台6、副支架7;主支架3的一端安装相机5;主支架3上靠近相机5的一端安装传感器安置平台6;传感器安置平台6上安装控制模块4;主支架3上安装副支架7。
30.副结构2包括:固定底板8、灯靶9、发光十字线10;固定底板8上安装灯靶9,灯靶9上设有发光十字线10。
31.主结构的相机5安装在主支架3的一端,靠近相机5的一端的主支架3安装上传感器安置平台6,控制模块4安装在传感器安置平台6上,控制模块4左侧方向的主支架3上还安装一副支架7,主支架3的另一端安装在隧道内壁21上,副支架7远离主支架3的一端安装在隧道内壁21上。
32.副结构的固定底板8上安装灯靶9,固定底板8的一端安装在隧道内壁21上,灯靶9上设有发光十字线10。并且发光十字线10为主结构的相机5提供光源,使相机5更加清晰的
监测隧道内的情况,并且当人进入到隧道内时也可以更好的观察隧道内的情况。并且发光十字线10昼、夜均可观察,并且发光柔和,不会对人类或其它动物视觉产生刺激和眩目。并且功耗较低,适用电压范围广。即使设置为十字形也不会影响其发光性能。
33.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使用方式:
34.进一步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主结构1还包括第一膨胀螺栓12,主支架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11安装第一膨胀螺栓12。第一膨胀螺栓12可以使主结构1更牢靠的固定在隧道内壁21中,主支架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11安装第一膨胀螺栓12,通过轴承连接可以支撑主支架3旋转,降低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保证了主支架3的回转精度。第一膨胀螺栓12保证主结构1不会因为车辆通行时的振动影响,导致左右摇摆。
35.进一步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副支架7通过第二轴承13安装在主支架上。
36.进一步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主结构1还包括了第二膨胀螺栓15,副支架7远离主支架3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轴承14安装第二膨胀螺栓15,可直接通过第二膨胀螺栓15把主结构1固定在隧道内壁21上,第二膨胀螺栓15保证主结构1不会因为车辆通行时的振动影响,导致上下摇摆。
37.进一步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主结构1还包括:相机外壳16,相机5的外部安装相机外壳16,相机外壳16完全包覆住相机5,可以增加相机5的使用寿命。
38.进一步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相机5与控制模块4通过电线17相连接。当相机5监测到隧道内的情况,例如开裂、渗水、变形等,当相机检测到情况即传递给控制模块4。
39.进一步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控制模块4与云端信号连接,当控制模块4收到相机5传递的信号可直接把信号上传到云端,监测人员可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检测隧道内情况,防止危险的发生。
40.进一步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控制模块4上安装第一天线19,安装第一天线19增强信号,防止由于隧道内的信号问题不能把信号上传到云端。
41.进一步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副结构2还包括:第三膨胀螺栓18,固定底板8的一端安装第三膨胀螺栓18,副结构2可直接通过第三膨胀螺18栓安装在隧道内壁21,第三膨胀螺18保证副结构2不会因为车辆通行时的振动影响,上下及左右的摇摆。
42.进一步的,一种用于隧道监测的智能支架装置,灯靶9上安装第二天线20。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